“陛下,您沒錯,隻是恰好卷入了利益之爭,成了犧牲品而已。”蔡邕迴道,這個從來沒有真正掌握過權力的皇帝,他能有什麽錯?


    從登基位置,雖然不斷下聖旨,可是這些聖旨,有多少是他自己下發的?


    “可大漢,不是劉氏的大漢嗎?”劉協實在想不明白。qqxsnew


    “表麵上是這樣……”蔡邕緩緩說道,“陛下可知道作坊?有些作坊,一開始建立的時候,主事沒那麽多錢,就找了好幾個,甚至十幾個同行,大家一起把作坊建立起來。也因為他的名望和手藝,大家對他心服口服,所以推舉他為主事。可實際上,這個作坊又不完全是他的。”


    “大漢……也是這樣?”劉協大概明白。


    大漢雖然是先祖劉秀所建,卻也並非他一人所建。就雲台二十八將,哪個不封侯?


    “正是,要說光武帝建漢,在‘作坊’裏麵的份額比較大。可一代代下來,參與到‘作坊’裏麵人越來越多,甚至分成好幾個派係。不過很不巧,所有人包括陛下本身,都屬於某個派係。”蔡邕迴道。


    不用他說,劉協也知道,這各個派係就是左氏儒。


    這個派係的貴胄和士子占據著整個朝堂,就算寒門或者別的派係,也就當一些無關緊要的官職。


    “孫暠最大的危害,就是他否定左氏儒,觸碰到了左氏儒的利益。很不巧,左氏儒能延續到今漢,也是經曆過血雨腥風的,他們可不會坐視到手的利益分出去。”蔡邕迴道。


    同樣身為左氏儒,蔡邕這樣把左氏儒的老底曝光出來不太好。


    隻是他本來就帶著死諫的覺悟過來的,也不怕什麽。


    “朕,最初隻是想要多一些能用的人。”劉協咬了咬牙。


    “陛下的想法沒錯,隻能說孫暠離經叛道,沒有遵守基本的規矩。”蔡邕點頭。


    如果隻是培養自己的派係,然後逐漸獲得話事權,甚至掌控實權,最後成為中興之主,那的確沒什麽問題。


    左氏儒雖然排外,但遵循他們的基本規則,他們也願意和你玩。


    畢竟‘投靠’陛下能獲得更大利益的前提下,傻子才會排斥。


    “那按照卿家的看法,他的所作所為,是對的還是錯的?”劉協詢問。


    “身為大漢臣子,率軍叛亂就是錯的!”蔡邕迴道,“甚至秋闈取士,也有可能隻是為了選拔出能站在他這邊的士子,這個布局甚至持續幾年,隻能說他從出仕,就在為了謀反做準備。”


    從出仕為官開始,就想著要謀反,蔡邕說完都覺得頭皮發麻。


    孫暠與大漢,到底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


    更別說他地盤擴充速度,也是非常不合常理,太快太順利了!


    可要說他的行為對與錯,站在大漢的角度來說,就是錯的,而且是彌天大錯!


    “既然如此,朕身為大漢皇帝,又如何向他低頭?”劉協反問。


    “畢竟,就算一切都是錯的。可死戰下去,陛下將一無所有,包括直係的親屬。若投降,至少可以保全子嗣。”蔡邕迴道。


    眼瞅著現在都沒有一個人站在漢帝這邊,曹操的一些異常舉動也在有心人的注目下。


    這個時候漢帝赴死,估計沒幾個願意為他殉葬的。


    反而因為漢帝死亡,野心勃勃之人,反而會打著為大漢報仇的名義,建國稱帝。


    在許都這邊的官員,自然也不介意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選值得效忠的下家。


    也就是說隻有漢帝一家受苦的世界,已經完成了。


    當然劉協也可以說,自己是為了大漢的顏麵和尊嚴死戰到底。


    大概死後也會被人歌功頌德,讚美他的品格。


    建立新國的皇帝,肯定會加強這種宣傳,這樣才有更多人支持自己的‘複仇’。


    “那,若以朕一族的死亡,是否能換取孫暠的滅亡?”劉協詢問。


    “陛下,就算孫暠滅亡,還會有李暠或者張暠。再說,能不能滅亡還兩說的。”蔡邕迴道。


    把命堵在這種沒有好處,而且還不確定的未來上,簡直是愚蠢。


    “…………”劉協覺得好難,為什麽這樣的抉擇要落在他這個十幾歲的年輕人身上?


    隻是自己年紀小,自己的孩子年紀更小。


    自己還什麽都沒有給他,也沒有好好享受這個世界,他太無辜了。


    若孑然一身,劉協或許會選擇為漢帝國殉死,可想到自己的家人,他遲疑了。


    “陛下,當斷則斷,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蔡邕勸說。


    不出所料,明天岑溪就會全麵攻城,到時候城破之日,劉協就算要投降,還要看別人願不願意。


    “傳我旨意吧……”劉協沉默了近半個時辰,最後開口說道。


    這一刻,他一臉頹然,仿佛這一句話已經抽空了全身的力氣。


    親自寫一封詔書,讓蔡邕送出去。


    至於能不能送出去,這個時候還要看曹操同不同意。


    “陛下投降了?”曹操自然是第一時間收到消息,有些不敢置信,劉協居然會投降。


    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蔡邕死諫的結果。


    他沉默不語,並不是覺得蔡邕不忠,而是這個時候,會勸說漢帝投降的,才是真正的忠誠。


    當然這個忠誠隻是對劉協而言,而不是對大漢的忠誠。


    真正的忠臣……他少不得看了眼荀彧,愚忠顯然也不值得提倡。


    “陛下……”曹操親自來到皇宮,拜見皇帝,這個時候已經都傍晚,“我們其實還有路可以走,比如說,北上河北,到袁紹麾下。”


    這也是他想好的退路,不如說,在和袁紹正式決裂之前,他嚴格來說還是袁紹麾下。


    孫暠按說也不可能鯨吞天下,今年三個月,最多把地盤推進到黃河邊上。


    把兗州,青州和司州給打下來。


    河北三州,至少還有兩州在袁紹手中,還有抵抗的餘地。


    當然還有一條最後的路,那就是向孫暠投降。麵子不麵子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再說以這兩年與對方的接觸下來,知道對方還是很看重自己。


    再加上有聯姻的關係,曹氏不會混得太差。


    這隻是最後一條路,原因也很簡單,他麾下也有太多左氏儒。


    再然後,就是有那麽點不甘心。


    正當年輕力狀,打算過去袁紹那邊,再拚一拚。實在拚不過,他也認命了。


    “這個問題,朕考慮過了。”劉協看向曹操,“朕就算過去,也不過是袁紹的傀儡,甚至會徹底失去自由。更別說,若他也抵擋不住,朕實在不希望,看到大漢的疆域不斷被孫暠蠶食。曹司空,您走吧……”


    “陛下……”曹操內心深處,一小撮的地方被觸動到了。


    “走吧!趁朕還能狠下心來!”劉協態度很堅定。


    曹操也不廢話,告辭離開,當天夜裏就走了密道,帶著一眾文武來到兩裏外的鄉裏處,然後秘密向北轉移。


    這就是他,給自己留下的退路。


    “荀卿,為何你沒走?”劉協在禦書房,處理最後的政務,然後抬頭看向荀彧。


    “臣是漢臣。”荀彧迴道。


    “大漢,尚有忠臣乎?”劉協笑著問道,更像是自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