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正式開始,整個考場都被朱桓的士卒圍了起來,任何人靠近都被驅逐。
超過警戒範圍,立刻將其拿下。
說到底這是郊外閑著無事靠近,還進入警戒範圍的,本來就有問題。
整個考場,就彷佛與世隔絕一般,誰也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
而裏麵的考生,自然也不知道外麵到底是什麽情況。
不過他們不需要擔心夥食問題,酉時之後,隨著小吏把試卷收走,又有新的小吏把飯菜端了上來,兩菜一湯,有米飯和饅頭二選一,或者都選。
畢竟是免費的,這樣的飯菜已經算是豐盛。
晚上有熱水可以飲用,也可以用於洗漱。
考位有兩米寬,床鋪長度也近兩米,基本不會太窄。
在這待三天,扣除運動量不足外,吃住的問題倒是不需要擔心。
隻要,別長太高太胖的話……
“終於出來了!”在這裏被關了三天後,隨著最後一門考試結束,考生們魚貫而出。
以前不知道坐牢是什麽滋味,現在大概是知道了。
哪怕衣食無憂,心中卻無比向往著自由!
甚至覺得,考試成績什麽的,都無所謂了!
不少人甚至想著,包下一個最大的妓寮,然後好好瘋狂個一兩天。
有人高興,當然也有人頹廢。
花了大價錢買的參考資料,結果發現有用,又沒有用。
三天的考題,有類似的題型,也僅限第三天的對策。
前麵兩天的考題,根本和參考資料無關。
隻覺得自己大概是考砸了,一時間心灰意懶,隻想找個地方,好好哭一場。
人群之中,還有一群異類。
這類人,基本都是學習很好的存在,天賦也很不錯。
考題的確出乎他們的預料之外,不過卻在他們累積的知識範圍內。
前麵兩張考卷,基本沒什麽難度,唯獨第三張對策,這玩意沒有準確的答桉可言。
於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對一下答桉,隻是聊著聊著,話題就轉移到了別的方麵。
“我覺得,孫暠的確有自立的意思。清君側可能都不會做,直接建國稱帝。”來自荊州的馬矜(伯常)評價道。
第三輪的考題,對策的內容是‘當此世道不破不立還是承上啟下’。
從字麵的意思來看,馬矜覺得孫暠有意和朝廷撕破臉皮,以目前的地盤建立新朝,再圖謀天下。
“孫暠也的確具備這個能力,聽說交州的士燮也已經臣服,算上荊州和徐州,以及豫州兩個郡,他已經占據大漢近一半的天下,就算建國也沒什麽好奇怪的。”同樣來自荊州的尹籍(機伯)評價。
“隻是如此卻失了大義,且得位不正。”旁邊的夥伴反駁。
一般的流程都是先清君側,平天下,再走禪讓的路線,這樣才附和大義。
不如說,是符合世家豪族,和血統論的大義。
“哈哈,昔日楚王‘王侯將相寧有種’,說了也有四百多年。孫家上兩代,也不過是個瓜農。孫暠能到現在這個地步,可是依靠血統他要的,就是打破血統論!”尹籍笑道。
這個世道的確有些病態,一方麵要打破血統論,一方麵又要維護血統論。
看著矛盾,又不矛盾。
起家的時候為了有理論依據,就需要打破血統論。
建國後成家立業,子孫滿堂,就尊重血統論,讓天下百姓明白‘老子能到這個程度,是因為有多麽厲害的祖宗,是血統帶來的榮耀’。
說到底,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固有思想模式。
目前孫暠要起家,若被迫和朝廷撕破臉皮,那麽他要做的,當然是打破血統論,為自己的起兵創造理論依據。
到他建國之後,說不定就會給自己找個厲害的祖宗,比如說孫武。
哈,按照這個說法,自己若封侯拜相,是不是也要找個厲害的祖宗
比如說……尹尹
尹籍不免在心裏這樣調侃道。
“難道各位沒有想過,對策裏麵提到的,或許不是天下的事情,而是秋闈取士的事情”這個時候有個長得矮小,同時長得有些感人的男子湊了上來。
這正是來自益州的張鬆,本來劉章打算用他,隻是張鬆覺得劉章沒前途,聽說孫暠開了秋闈,就過來看看,主要是好奇秋闈考的是什麽。
“何以見得”馬矜好奇的問道。
“孫暠為人謹慎,他又怎麽會鬧出那麽大的破綻,讓朝廷怪罪他哪怕他已經做好了和朝廷撕破臉皮的準備,那也是他單方麵撕破,而不是等著朝廷降罪,才被迫撕破臉皮!”張鬆迴道。
那麽說,好像真的挺有道理的。
眾人聞言冷靜下來,莫非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哈哈!你們自以為學富五車,卻還不是被我問住了!”張鬆笑道,“仔細看對策的標題,它什麽都沒說,所以它可以什麽都是,也可以什麽都不是。孫暠根本不指望我們為他出謀劃策,隻是希望借助這個對策,看看我們是什麽人而已!”
就以前的問題,張鬆橫看豎看,仔細看了許久,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資料都寫著‘為人處世’四個字。
最後明白了,孫暠辦的這秋闈取士,他可不是為朝廷取士,而是為自己取士。
若隻說才華和知識儲備,前兩科已經考完了。
第三科,他要考校的是考生的為人處世。
簡單來說,就是最符合他用人標準的,可以高分,反之不取消考試資格就不錯了。
於是從以前開始,所有的考題,準確來說都是沒有正式答桉的。
隻是以前是一輪考核,所以要在提問的時候,要涉及到一些學識和技能領域。
如今第一第二輪考試,已經把這部分都考完,第三輪就純粹是為人處世方麵的考核。
“先不說那些了,是非對錯,過個十天,自然有結論!”馬矜出麵。
“哈哈,正是如此!”張鬆大笑,甩著袖子離開,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或許對他來說,能讓那麽多長相雄偉俊朗的男子啞口無言,便是他最大的勝利。
與此同時,第一第二份的考卷,也由小吏專門把考生的名字湖起來,然後送到閱卷的考官那邊。
第一輪第二輪的考官各不同,第三輪更是由孫暠親自批閱。
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前兩輪,都安排十個考官負責批卷,結果第三輪,卻是孫暠一人批閱。
可就算這樣,這批閱速度甚至比那十個考官還要快。
“用得著那麽累”張瀅抱著女兒過來,隨身的婢女給孫暠端來夜宵。
白天要批改公文,完成了還要連夜查看秋闈的試卷。
想到這裏有近兩千份考卷,就覺得孫暠沒必要那麽辛苦。
身為君主,哪有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的
“哈哈,這第一第二輪秋闈取士,還真要我親自來閱卷才行。”孫暠笑道。
畢竟就如同張鬆猜想的那樣,他出題主要是為了挑選合適自己的人才。
可自己喜歡怎麽樣的人才,又不想別人知道,所以隻能親自批卷。
第三輪開始,有了前兩輪作為基礎,人才儲備夠了,那麽以後就能考點時事政治之類。
到時候,就有一個固定的答題方向,自然也能按照答題的情況進行評分。
“夫君勤於政務,妾身也很欣慰,隻是您不是一個人了,也請多保重身體。”張瀅淚眼朦朧的。
超過警戒範圍,立刻將其拿下。
說到底這是郊外閑著無事靠近,還進入警戒範圍的,本來就有問題。
整個考場,就彷佛與世隔絕一般,誰也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
而裏麵的考生,自然也不知道外麵到底是什麽情況。
不過他們不需要擔心夥食問題,酉時之後,隨著小吏把試卷收走,又有新的小吏把飯菜端了上來,兩菜一湯,有米飯和饅頭二選一,或者都選。
畢竟是免費的,這樣的飯菜已經算是豐盛。
晚上有熱水可以飲用,也可以用於洗漱。
考位有兩米寬,床鋪長度也近兩米,基本不會太窄。
在這待三天,扣除運動量不足外,吃住的問題倒是不需要擔心。
隻要,別長太高太胖的話……
“終於出來了!”在這裏被關了三天後,隨著最後一門考試結束,考生們魚貫而出。
以前不知道坐牢是什麽滋味,現在大概是知道了。
哪怕衣食無憂,心中卻無比向往著自由!
甚至覺得,考試成績什麽的,都無所謂了!
不少人甚至想著,包下一個最大的妓寮,然後好好瘋狂個一兩天。
有人高興,當然也有人頹廢。
花了大價錢買的參考資料,結果發現有用,又沒有用。
三天的考題,有類似的題型,也僅限第三天的對策。
前麵兩天的考題,根本和參考資料無關。
隻覺得自己大概是考砸了,一時間心灰意懶,隻想找個地方,好好哭一場。
人群之中,還有一群異類。
這類人,基本都是學習很好的存在,天賦也很不錯。
考題的確出乎他們的預料之外,不過卻在他們累積的知識範圍內。
前麵兩張考卷,基本沒什麽難度,唯獨第三張對策,這玩意沒有準確的答桉可言。
於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對一下答桉,隻是聊著聊著,話題就轉移到了別的方麵。
“我覺得,孫暠的確有自立的意思。清君側可能都不會做,直接建國稱帝。”來自荊州的馬矜(伯常)評價道。
第三輪的考題,對策的內容是‘當此世道不破不立還是承上啟下’。
從字麵的意思來看,馬矜覺得孫暠有意和朝廷撕破臉皮,以目前的地盤建立新朝,再圖謀天下。
“孫暠也的確具備這個能力,聽說交州的士燮也已經臣服,算上荊州和徐州,以及豫州兩個郡,他已經占據大漢近一半的天下,就算建國也沒什麽好奇怪的。”同樣來自荊州的尹籍(機伯)評價。
“隻是如此卻失了大義,且得位不正。”旁邊的夥伴反駁。
一般的流程都是先清君側,平天下,再走禪讓的路線,這樣才附和大義。
不如說,是符合世家豪族,和血統論的大義。
“哈哈,昔日楚王‘王侯將相寧有種’,說了也有四百多年。孫家上兩代,也不過是個瓜農。孫暠能到現在這個地步,可是依靠血統他要的,就是打破血統論!”尹籍笑道。
這個世道的確有些病態,一方麵要打破血統論,一方麵又要維護血統論。
看著矛盾,又不矛盾。
起家的時候為了有理論依據,就需要打破血統論。
建國後成家立業,子孫滿堂,就尊重血統論,讓天下百姓明白‘老子能到這個程度,是因為有多麽厲害的祖宗,是血統帶來的榮耀’。
說到底,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固有思想模式。
目前孫暠要起家,若被迫和朝廷撕破臉皮,那麽他要做的,當然是打破血統論,為自己的起兵創造理論依據。
到他建國之後,說不定就會給自己找個厲害的祖宗,比如說孫武。
哈,按照這個說法,自己若封侯拜相,是不是也要找個厲害的祖宗
比如說……尹尹
尹籍不免在心裏這樣調侃道。
“難道各位沒有想過,對策裏麵提到的,或許不是天下的事情,而是秋闈取士的事情”這個時候有個長得矮小,同時長得有些感人的男子湊了上來。
這正是來自益州的張鬆,本來劉章打算用他,隻是張鬆覺得劉章沒前途,聽說孫暠開了秋闈,就過來看看,主要是好奇秋闈考的是什麽。
“何以見得”馬矜好奇的問道。
“孫暠為人謹慎,他又怎麽會鬧出那麽大的破綻,讓朝廷怪罪他哪怕他已經做好了和朝廷撕破臉皮的準備,那也是他單方麵撕破,而不是等著朝廷降罪,才被迫撕破臉皮!”張鬆迴道。
那麽說,好像真的挺有道理的。
眾人聞言冷靜下來,莫非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哈哈!你們自以為學富五車,卻還不是被我問住了!”張鬆笑道,“仔細看對策的標題,它什麽都沒說,所以它可以什麽都是,也可以什麽都不是。孫暠根本不指望我們為他出謀劃策,隻是希望借助這個對策,看看我們是什麽人而已!”
就以前的問題,張鬆橫看豎看,仔細看了許久,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資料都寫著‘為人處世’四個字。
最後明白了,孫暠辦的這秋闈取士,他可不是為朝廷取士,而是為自己取士。
若隻說才華和知識儲備,前兩科已經考完了。
第三科,他要考校的是考生的為人處世。
簡單來說,就是最符合他用人標準的,可以高分,反之不取消考試資格就不錯了。
於是從以前開始,所有的考題,準確來說都是沒有正式答桉的。
隻是以前是一輪考核,所以要在提問的時候,要涉及到一些學識和技能領域。
如今第一第二輪考試,已經把這部分都考完,第三輪就純粹是為人處世方麵的考核。
“先不說那些了,是非對錯,過個十天,自然有結論!”馬矜出麵。
“哈哈,正是如此!”張鬆大笑,甩著袖子離開,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或許對他來說,能讓那麽多長相雄偉俊朗的男子啞口無言,便是他最大的勝利。
與此同時,第一第二份的考卷,也由小吏專門把考生的名字湖起來,然後送到閱卷的考官那邊。
第一輪第二輪的考官各不同,第三輪更是由孫暠親自批閱。
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畢竟前兩輪,都安排十個考官負責批卷,結果第三輪,卻是孫暠一人批閱。
可就算這樣,這批閱速度甚至比那十個考官還要快。
“用得著那麽累”張瀅抱著女兒過來,隨身的婢女給孫暠端來夜宵。
白天要批改公文,完成了還要連夜查看秋闈的試卷。
想到這裏有近兩千份考卷,就覺得孫暠沒必要那麽辛苦。
身為君主,哪有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的
“哈哈,這第一第二輪秋闈取士,還真要我親自來閱卷才行。”孫暠笑道。
畢竟就如同張鬆猜想的那樣,他出題主要是為了挑選合適自己的人才。
可自己喜歡怎麽樣的人才,又不想別人知道,所以隻能親自批卷。
第三輪開始,有了前兩輪作為基礎,人才儲備夠了,那麽以後就能考點時事政治之類。
到時候,就有一個固定的答題方向,自然也能按照答題的情況進行評分。
“夫君勤於政務,妾身也很欣慰,隻是您不是一個人了,也請多保重身體。”張瀅淚眼朦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