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除非是腦子抽了的,基本都會選擇休兵。


    對於弱小的勢力來說,則是鬆了口氣,畢竟這意味著有三個月時間,可以緩一口氣。


    “賈先生,終於入夏了,您的預測沒錯。”南陽宛城,張繡來到賈詡的麵前。


    準確來說賈詡不是他的部下,更接近客卿,隨時離開的那種。


    隻是賈詡是真有本事,張繡心裏更清楚,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把他留在自己身邊。


    “雖然暫時免遭兵災,卻也隻能堅持到這個秋季。到了秋季,朝廷和孫暠會同時派兵攻打南陽,將軍當早做打算。”賈詡看了看張繡,緩緩說道。


    亂世中的小勢力,如果不能擴充地盤,那麽自然要被其他勢力吞並。


    三五年前,別說占據一州的勢力,有些占據一鄉,一亭,一裏的勢力也有。


    隻是現在,這樣的勢力已經不剩下多少。


    天下大勢,已經基本確定。


    原本看著是三分天下的局麵,如今卻覺得天命朝著孫暠那邊偏轉。


    快,擴充的速度太快了!


    很難想象,四年前剛剛成為孫氏家族,從縣令開始當起,四年後的現在,眼看都要占據天下三四成的地盤。


    隻要再把青州和兗州打下來,基本具備了建國的能力。


    然而孫暠今年,也不過才二十二歲,本身也不是什麽世家豪族出身,的確叫人不敢置信。


    少不得看向張繡,張繡也是少年英雄,可惜時運不濟。


    去年入秋跟著張濟攻打劉表,結果張濟被亂箭射殺,雖有心報仇,卻山窮水盡,無奈接受劉表的招降,駐紮南陽。


    這大半年的,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入秋之後錢糧收上來,或許還能緩過來。


    問題是如今這個世道,誰會給他時間收糧


    沒有錢糧,軍糧都不夠,如何打仗


    更別說荊州已經淪陷,連向劉表求援都做不到。


    “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賈詡能想到的事情,張繡不傻,自然也清楚。


    由於去年敗仗,軍中糧草不多,甚至沒辦法擴軍。


    麾下兩千涼州騎兵,隻是戰馬得不到補充。大概有三百人沒馬可騎。


    “將軍雖然是被迫無奈,不過也投降過劉表。如今再換個人投效,未必不可。”賈詡想了想。


    投靠誰姑且不說,要不要投靠才是問題。


    主要擔心張繡年輕氣盛,不願意屈居他人之下。


    “…………”張繡的確是沉默了下來。


    聽說荊州淪陷,劉表暴斃的消息,他的確有那麽一瞬間有種解脫的感覺。


    唯一可惜的,就是沒辦法親手為叔父報仇。


    同時,多少也有幹一番大事的意思,隻是現實的殘酷,把他拉了迴來。


    “按照先生的意思,誰更適合投奔”張繡詢問。


    “天子如今在許,乃是大漢正統。再說曹操勢力不大,將軍若投,乃雪中送炭。正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若將軍願意投效,當受重用。”賈詡迴道。


    張繡還沒有來得及表態,賈詡繼續說了起來:“隻是,孫暠的起家非常迅速,不過四年,眼看就要打下半壁江山。如今對方三路大軍整裝待發,除非再來一個群雄討孫,否則放眼天下,再無任何勢力能夠阻擋他一統天下。錦上添花的確不如雪中送炭,隻是也有句俗話‘救急不救窮’。”


    什麽是窮,以富豪的收入和生活而言,小廝的確是貧窮的。


    隻是哪怕真就勤儉持家,少點欲求,斷然就窮不了。


    賈詡的窮,主要就是那些窮困潦倒,卻隻能眼睜睜看著,無力迴天的那種。


    這已經不僅僅是金錢和物質方麵的貧窮,更是精神和肉體上的山窮水盡。


    在賈詡看來,孫暠的勢力在蓬勃發展,而再看其他勢力,都已經遲暮。


    曹操是個不錯的選擇,他有能力,也有野心,奈何被好幾個勢力夾在中間,胸中有千軍萬馬,卻施展不開。


    這種情況更慘,要說其他人,最多是不知道自己要完蛋。


    曹操則是知道自己要完蛋,可不管怎麽掙紮,隻能看著自己的生命走向倒計時。


    “那我們到底是投靠曹操,還是投靠孫暠”張繡不太明白,投靠人還有那麽大的學問


    “曹操!”賈詡迴道。


    “可是……之前賈先生的意思,好像是更看好孫暠”張繡不明白。


    “孫暠更有潛力,所以才要投靠曹操。”賈詡解釋。


    “啊!”張繡似乎想到了什麽,“先生的意思,是讓繡為內應!”


    的確,作為內應幫助孫暠在與曹操的戰鬥中取得更大的戰果,於情於理孫暠也不會虧待自己。


    賈詡微微點頭,也不說話。


    不如說,不是看在張濟庇護自己的情況下,他本來並不打算太張揚。


    隻是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認識他的人並不多,能庇護自己的人更少。


    張繡,可以作為跳板,到底不能作為歸宿。


    張繡見賈詡點頭,立刻也不廢話,寫了一封書信過去許都,就說自己身為漢臣,願意歸附朝廷。


    信函在第二天傍晚送到許都,然後第三天劉協為此臨時把群臣叫了過來,開個朝會。


    “張繡派人投誠,是否有可能詐降”劉協看向過來的幾個臣子。


    說穿了,就是董承,楊彪,曹操和蔡邕四人。


    就目前這小朝廷,這四人已經代表了各個派係。


    當然,蔡邕隻代表自己。


    隻是從以前的表現,當然也有蔡琰的關係,劉協更信任蔡邕一些。


    “陛下,張濟去年逃到南陽,秋季與劉表作戰被殺,張繡被迫投降劉表。如今劉表‘暴斃’,張繡看似又自立出來,實則夾在我等與孫暠之間,情況更糟。若不投降,等待他的隻有滅亡。”曹操出列,他覺得張繡的確是真心投降。


    隻是投降是真心的,投降朝廷這邊,這個就值得懷疑。


    劉協看向董承和楊彪,目光主要還是看向蔡邕。


    這個小舉動,自然也被楊彪和董承看在眼裏。


    多少有些無奈,蔡邕這貨什麽名聲和人脈都廢掉了。


    誰知道在陛下掌權之後,又被啟用。


    又因為前端時間派係之爭,居然成了陛下看重的臣子。


    仔細想想,可不正因為沒了名聲和人脈,成了孤臣,反而更被看重麽


    故意的兩人都是政客,自然是用懷疑的眼光看向蔡邕。


    覺得自董卓授首,他賦閑在家,就一直在營造‘孤臣’的人設。


    沒想到,換了個人設之後,居然真給他殺出一條血路。


    “陛下,若要知道對方是否真心投降,也很簡單。隻要派一支軍隊過去,接管南陽的防務即可。”蔡邕想了想迴道。


    雖然已經進入夏季,不過既然隻是去接管,而不是打仗,那麽問題不大。


    “陛下,臣願意前往。”曹操當即表態,實則也有拉攏張繡的意思。


    不如說,自己不快點行動,誰知道會不會被董承和楊彪先下手。


    主要,還是不想張繡因為投靠董承或者楊彪,自己不得不閑置他。


    就如同種輯和王子服,空有將軍名,實則就是個光杆將軍,一個部曲都沒有。


    他‘尊’天子歸尊,軍權還是牢牢掌握在手裏。


    什麽東西能讓,什麽東西不能讓,心裏清楚。


    “那就有勞司空了!”劉協點了點頭,卻是有了別的心思。


    ------題外話------


    按照曆史進程,張濟應該是196年底才和劉表大戰,然後中箭身亡。好家夥,這劉表什麽情況,誰和他打就中箭身亡……


    思路客


    結果張繡剛剛穩定下來,197年初曹操就攻打南陽。自然的,這個時候的張繡已經是殘部,當然沒辦法和曹操打,所以選擇投降曹操。


    考慮到之前已經投降劉表過,投降曹操應該是真心的。隻是曹操不當人,人家叔父去年剛去世,叔母還在守孝,就把人家納了。


    這不僅僅是羞辱鄒氏,更是在羞辱張濟啊!別說張繡,換個人都未必能忍。


    第二章趕出來了,踩點的……第一次。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