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是個不錯的時期,蔡侯紙雖然在公文中大量使用,可竹簡依然盛行。


    自然的,刻刀這玩意也是主流的書寫工具。


    習慣刻刀,那麽粉筆字學起來也容易。


    尤其劉熙是個老學究,刻刀這玩意當然是會用的。


    孫暠把粉筆弄出來,他上手了幾天,基本已經能熟練書寫。


    甚至覺得用這玩意在‘黑板’上書寫,的確有它的便利,適合授課的時候用。


    難得的是,就算出現錯字,也能及時修改。


    甚至覺得,孫暠應該發明‘黑紙’,他們就用‘白筆’來書寫。


    如此就算出現錯誤,也能塗黑再用,而不會浪費紙張。


    “看得見吧”劉熙看向學生們,‘講台’的位置距離學生隻有一米左右,前麵的學生當然看得到,可後麵的難說。


    畢竟現場聽課的,就有五百號人。


    外圍就更不用說,得有幾百上千的。


    今天孫暠取消宵禁,是以有點空的人就來旁聽,外圍亂哄哄的一大堆人,各行各業都有。


    “學生看得見,先生請繼續!”學生之間迴了句,劉熙點了點頭,繼續授課。


    孫暠專門為他準備了鐵皮喇叭,這玩意能把他的聲音擴大一些。


    不雅觀是不雅觀,卻真的好用。


    “都聽得見吧”劉熙試了試鐵皮喇叭,用了正常的聲調。


    不過這年頭,人均大嗓門。


    隻是能把人吼得肝膽俱裂的記錄,目前還沒有被刷新出來。


    “聽得見!”學生們高唿,心裏瘋狂吐槽,您老就快點開課吧!


    問題又不能說出來,就算沒收入門牆,尊師重道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劉熙也不是誠心要拖延,隻是第一次這樣上課,不太習慣。


    見沒什麽問題,就開始授課。


    按照約定,他每天晚上要講兩節課,內容他來安排。


    隻是孫暠劃了範圍,得是和治政有關的。


    最好,少點儒家那種道德治政,還有道家那種無為而治。


    劉熙就聽出來了,孫暠推崇的還是法製。


    於是學生發現,劉熙這一節課的時間,說的都是幹貨。


    一上來,就是直接和治政掛鉤,學問方麵的內容,那基本少之又少。


    不過這樣不僅沒讓學生們失望,反而更加興奮起來。


    讀書的目的,或許有人是打算做學問,但絕大多數都是為了出仕為官。


    更別說尚賢館有對策考試,考過了至少能是個小吏。


    很多人下意識想到這裏,然後更加認真,覺得或許接下來的對策,會從上課的內容裏麵出。


    三刻鍾的時間很快,至少學生們來說很快。


    專門有計時的小吏過來通報,時間已到。


    本來可以用鍾或者鑼,隻是考慮大半夜的,還是別這樣了。


    說到底為什麽是夜課,就是為了方便學生們,在白天還能找份工作,在讀書期間養活自己。


    甚至於,是給小吏或官員們進修的機會。


    就如同這次上課,孫暠先找人去問,官吏裏麵誰想聽的,登記一下,才把剩下的號牌發出去。


    是以若仔細看,會發現學生裏麵,穿著常服過來聽書的官吏並不少。


    誰都不會覺得自己的學問多,有機會進修,尤其是免費進修,這個機會當然不能放過。


    “好了,老朽去休息一下,各位也略作休息吧!”劉熙聞言,停住授課,起身朝著學生們行了一禮,然後告辭離開。


    先生,別走,我覺得還能多聽一陣……


    學生們在心裏哀嚎起來。突然就覺得,為什麽兩節課之間,要有休息時間


    聰明人,此刻已經奮筆疾書。黑板上的內容不快點抄錄下來,下個先生上來,怕是要擦掉了。


    劉熙的授課水平的確了得,可以說是雅俗共賞。


    基本隻要不是真正的白癡,都能聽懂他上課的內容。


    就算這樣,聽不懂的人,依然一大堆,這部分人意識到了什麽,然後紛紛離開。


    也還漫長,不過該迴去休息了,明天還要早起工作呢!


    早知道有這等好事,以後就好好學習官話,省得和這次一樣,連先生說的是什麽都聽不懂。


    劉熙也不會吳越方言,當然隻能用官話來授課。


    可問題是官話這玩意,也不是每個百姓都知道的,發現聽不懂對方說什麽,聽不懂的也隻能悻悻而歸。


    人群之中的孫暠也意識到這點,默默歎了口氣。


    明明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馬鐙和高橋馬鞍都有了,為什麽不是全員官話的世界


    不把官話推廣下去,那麽連老師的話都聽不懂,更別說能學到什麽知識。


    下意識想到音標,繼承的記憶裏麵,都有推廣過這玩意。


    隻是這字符有些亂七八糟,不是漢字的格式,相當於還要學一套新的文字才能拚寫。


    就想著,劉熙既然是訓詁大師,那麽讓他編寫一套漢字拚音,應該不成問題。


    其實真要算,漢字的簡體化也要搞,降低百姓識字的難度。


    有一說一,不用毛筆寫字,不知道繁體字這玩意學起來和寫起來麻煩。


    尤其是要竹簡上書寫,那可更是要了老命。


    即是說,普及教育得分成五步來走:編寫音標編寫教材普及拚音普及官話啟蒙普及。


    啟蒙普及之後,中學和大學的教材和課程也需要安排好。


    不過到了這部分,就是收費教育了。


    就算這樣,經費的開銷也是筆天文數字。


    本來就是十年二十年才能見效的玩意,除非是國家主動投入,否則地方官員根本不會去那麽做。


    大部分都是三年任期,任期到了就調走,再加上兵荒馬亂的,軍費開銷占據五六成的,哪有那麽多的經費可以投入到教育上。


    “一步步來吧……”孫暠也沒辦法,當務之急是一統天下。


    會在意教育的問題,主要還是手頭沒什麽優秀的人才可用。


    隨著楊易上台,說是傳授數算之法,大家的態度就有變化了。


    主要是知道楊易是個商賈,揚州商會的管事,很多世家出身毫不掩飾的表現出不屑。


    楊易也無所謂,這年頭當商賈的,自然臉皮厚。


    對於孫暠任命他為授課先生這事,有不滿,也有感激。


    不滿是這樣他就不能繼續探索新航路,外出貿易。感激是他這樣的身份,都能開課。


    直至張春華出現,現場直接驚唿起來。


    為什麽,女子也能出來授課


    “都給我安靜下來!”張春華可不給這些學生麵子,“使君可是給過我們這些先生權力的,若是我們認為有嚴重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有權請他出去!而且,以後都不能過來上課!”


    聽了她的話,就算再不滿的學生,也得乖乖閉上嘴巴。


    畢竟張春華之後,劉熙還有一節課。


    張春華見大家到底是被震懾住,鬆了口氣,然後開始授課。


    多少有些感慨,呂熾那家夥是真的瘋了,孫暠也跟著瘋。


    呂熾敢推薦,孫暠居然真敢用。好歹是自己‘夫君’,不能落了他的麵子……


    “以商人來說數算和工商,使君果然有一套。”劉熙喝著茶,看向身邊的孫暠。


    “雖說數算本是君子六藝,可治政的數算又是另外一碼事。”孫暠搖了搖頭,就一個賬簿,會看懂這玩意就是個學問,可不是會數算就行的。


    要說最懂其中門路的,當然是商人。


    “哈哈,老朽以前還真沒考慮過這問題。”劉熙大笑,“好了,老朽也該準備準備了……”


    ------題外話------


    三國是個好學期,學問統一了,至少儒家是顯學,可各家各派沒有完全消失,最多是融入了儒家之中。


    紙張有了,可大家還在用竹簡,刻刀還作為主要的書寫工具。能用刻刀,那麽硬筆字問題也不大,無非是習慣的問題。


    儒家會變得狹隘極端,一則南北朝損失了太多的學問。二則為了凸顯自己‘青出於藍’,又不能學儒家以外的學問,於是各種鑽牛角尖。禮法,禮教什麽的,也越來越非人道,甚至越來越玄乎。


    不然怎麽辦儒家就那麽點學識,還是缺失過的,經過一兩千年的鑽研,能注釋的都注釋,能擴充的都擴充了,不走極端還有什麽發展方向。


    為了擴充方向,甚至把道家和佛家融入進入,宋代的儒道佛融合尤為嚴重。


    也有好處,那就是修道開始重視生命,不再那麽多鬼修。甚至有人提出肉身飛升的說法,於是就有了仙這個概念。


    神就是一群陰神,仙就是肉體飛升,好歹不用動不動磕金丹屍解了。


    第二章,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