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誤的時間已經夠久的了,算下來,從孫策出來,前麵兩場沒花多少時間,可紀靈這邊卻不同。


    三十幾迴合之後,紀靈的狀態也慢慢不行,主要是馬匹的體力也在下降,於是速度就慢了一些。


    到雙方分開,前後已經過去半個時辰,在行軍路上耽擱半個時辰,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尤其,距離正午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眼看入夏,太陽越來越猛,話說今……這兩年是不是太幹旱了


    按說春冬之交,應該是大雨延綿,正是這種氣候,對春耕來說尤為重要。


    可這兩年,到寒食節(清明)前後都很少有雨。


    這種氣候不利於春耕,不過挺方便打仗的。


    張勳想過,要不要等下午再開戰,到底是損失兩個將領,需要重新安排。


    找參軍們問了問,覺得還是速戰速決好一些。


    “箭失陣這是打算速戰速決”孫策看向對麵,以他這個角度,很難看清楚陣型的全貌,不過大概能從前軍的情況,來判斷陣型的大概。


    箭失陣和錐形陣差不多,屬於進攻類的陣型,隻是箭失陣比錐形陣多一些防禦,隻是攻擊性也下降一些。


    說到底,還是比較偏穩的陣法。


    孫策有些看不起張勳,如果是他的話,會用錐形陣。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他從來沒有布陣。


    往往都是他帶著騎兵在前麵浪,然後周瑜在他身後,到底有沒有結陣他忘記了。


    反正,不管什麽情況,周瑜總能想辦法,將他打下來的戰果進一步擴大,最後贏得戰爭。


    這不是說戰陣不好,人數多了,戰陣能更方便指揮。


    人數過了五千,按說也可以布陣,隻是孫策覺得沒什麽必要。


    哪怕是克製對方的陣型,人數的差距也不是那麽容易彌補的。


    比起步步為營,破壞對方的陣型,使主將的指揮無法傳遞下去,這樣更容易。


    “騎兵聽令,集結!”孫策高唿一聲,在後方待命的騎兵,立刻過來。


    每個人的腰間,都配備有燃燒瓶。


    他那部分已經用光了,這不和魯肅匯合了,就把魯肅那批給拿了過來。


    反正,魯肅按說也用不上這玩意。


    這些讀書人就這樣,動不動就‘有傷天和’的。


    聽說孫暠本來還打算開發一些淬毒武器什麽的,隻是被勸住了。


    聽說知道這件事情後,有好幾個臣子死諫,最後這事情不了了之。


    孫策對此,不支持也不反對,淬毒武器的確好用,可大家都用的話會很惡心。


    有些東西,還是克製一些的好。


    另外,殺人太容易的話,這也打仗就沒意思了。


    好吧,這個才是主要原因。


    問題燃燒瓶為什麽沒被阻攔,大概是那群文士,還不知道這玩意殺傷力。


    也許在很多的眼裏,這玩意就是用於助燃的,比如雨天行軍的時候能用上……


    在孫策將近兩千個燃燒瓶投擲出去前,他也不知道這玩意能那麽猛。


    然後,就喜歡上這玩意了。


    “又到了烤肉的時候!”孫策看向對方,此刻張勳的箭失陣,已經開始向前移動。


    “弓弩手準備!”眼看對方殺過來,‘箭頭’方向的三陣領軍立刻下達命令。


    騎兵衝鋒,要對付的手段基本就是架槍結槍陣,又或者利用強弩。


    若是重騎兵,那麽最好是用槍陣,強弩的效果有限。


    騎兵往往是騎兵才能更好克製,步卒的話,就算能擊退,也沒辦法包圓。


    張勳部有三萬大軍,再加上喬蕤帶過來的殘部,現在分成七個部分。


    前軍三部,一字排開。


    中軍兩部,在前軍中央的後方排列。


    後軍兩部,於中軍之後一字排開。


    正麵三部,孫策若要攻打,隻能朝著兩側的‘箭頭’殺過去。


    可若是這樣,後軍就會上前,攔住孫策的去路,同時中軍會順勢將其包圍。


    真正的打法是橫穿‘箭杆’的位置,不過這就要冒點險,畢竟前軍和後軍會迅速包圍過來。


    騎兵衝鋒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能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就衝過去。


    問題你對著別人正麵衝鋒,想要繞過別人的側麵,哪有那麽容易


    這不孫策正要向陣型的左側移動,對方的陣型也開始微微調整,‘箭頭’的位置一直對著他們。


    你不是想繞麽


    你繞我們也跟著你繞,看你怎麽繞到我們側麵去!


    這個時候,就需要周瑜出麵,結方陣,以陳武和淩操為前軍,朝著敵軍所在撞了過去。


    你不是要跟著繞麽


    真當我們這些步卒不存在的不成


    “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打法”中軍的張勳有些搞不明白了,孫策騎兵和周瑜的步卒,怎麽看著完全是各打各的你們這樣沒有章法的進攻,真的好嗎


    “將軍,騎兵那邊我來對付吧!”紀靈請戰,他麾下也有三千騎兵。


    很可惜的是,都是輕騎,基本都是從陳國得到的戰利品。


    訓練的時間不長,這次拉出來,主要也是考慮到徐州的環境很適合騎兵作戰,也有練兵的意思。


    隻是還沒有操練出來,現在要打硬仗的話,估計有些危險。


    袁術軍最厲害的,本來也是騎兵,不過現在最厲害的是強弩。


    畢竟袁術在北軍任職,統禦的就是騎兵。


    後來在匡亭之戰中幾乎都沒了,隻能專門打造強弩,來彌補軍中騎兵不足的問題。


    隻是刺殺劉寵,在陳國和梁國繳獲不少的戰馬,才組建了數千騎兵。


    不得不說,馬鐙是好東西,簡單訓練幾個月,騎兵也可堪一用了。


    “小心點,對方大概不好對付。”張勳提醒道。


    距離有些遠,看的不太清楚,但這些騎兵背後三根投槍就很明顯。


    那玩意就是短的槍,誰沒事在背後頂三杆這玩意


    很明顯不是用來近戰的,那唯一的解釋就是用於投擲的。


    隻能說,張勳能當大將軍,眼光還是和腦子還是不錯的。


    “可除了我,誰還能攔住他們。”紀靈搖了搖頭,現在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我會盡快解決的!”張勳點頭,他當即下令,箭頭開始朝著周瑜那邊偏移。


    與此同時,居於中軍的騎兵驟然離隊,朝著孫策方向衝去。


    “衝出來了啊,我還以為你們要當縮頭烏龜了!”看到紀靈率軍殺出來,孫策笑了笑。


    剛剛就注意到敵軍之中的騎兵,不過對方一直在中軍,還想著怎麽先滅了對方。


    畢竟就算是輕騎兵,要對付自己麾下的那些步卒,還是比較輕鬆的。


    更別說,雙方的人數有些懸殊,正麵來說差不多是四到五倍的差距。


    “準備!”孫策一聲令下,騎兵們開始拿出投槍。


    為什麽不是燃燒瓶


    如果要用這個的話,孫策會說‘點火’,而不是‘準備’。


    “舉盾!”紀靈也注意到,對方把背後的一杆短槍拿了下來,同時做出投擲的準備。


    麵對這種情況,他當然也有對付的辦法。


    他麾下的騎兵,每一個都有一麵小盾,專門就是為了克製對方的弓弩。


    “衝鋒!”做好準備,紀靈一聲令下,騎兵們開始加快速度。


    “散開,投槍!”孫策眼看對方進入攻擊範圍,立刻下令。


    騎兵隊迅速分成兩個部分,分散到敵軍的對麵,然後舉槍,朝著對麵投擲過去……


    ------題外話------


    第三章,沒想到是卡點上傳……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