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宛陵那邊來軍令了!”孫策拿著軍令,興匆匆的找到軍中的周瑜。
孫策不擅練兵,所以練兵的事情都交給周瑜負責。
至於他本人,則要麽練武,要麽拉一兩支隊伍北上巡視。
別看廬江很大,不少的縣都在大別山區域,情況和豫章郡差不多。
孫瑜倒是學孫暠,招攬了一批流民,在大別山裏麵修路,設置數個營寨,針對山區進行巡視,並且殺死那些猛獸。
如此大半年,初步有了成效,北上的山路貫通三分之一。
道路暢通,孫策自然忍不住,經常過去逛逛。
說是巡視,實則找機會打獵一番。
道路不一天徹底貫通,從廬江去汝南,隻能繞開山區,走九江郡才能北上。
如此合肥這個點,就繞不開。
孫瑜這個太守主要是學習為主,主要頂著廬江郡的錢糧,這也他專門學習過,姑且是現階段最擅長的事情。
再加上孫賁不在,孫策基本就一匹脫韁的野馬。
也還不錯,至少他不會拆家。
至於說郡丞呂範,或者周瑜這樣的心腹,根本阻止不了孫策的上躥下跳。
“怎麽說要開戰了”周瑜放下手中文書。
自從袁術稱帝,孫暠對袁術宣戰,他就預料到會有那麽一天,不過感覺快了點。
《劍來》
按說秋收的時候再殺過去更好,順便能搶一波糧食。
“伯彥下令,讓我們可以自由攻打袁術。”孫策笑道。
這種軍令在他看來是最爽的,最怕就是非要限定得先打哪裏,再打哪裏。
有這個軍令在,他想打哪裏就打哪裏!
“沒有支援”周瑜提出疑問。
“好像沒寫。”孫策想了想。
“那應該是由我們吸引袁術的注意,他們再一戰而定。我們隻是輔助,伯符,切莫冒進!”周瑜大概明白孫暠的想法,少不得叮囑孫策一聲。
“哈我們是隨便怎麽打都可以嗎”孫策有些不願意了。
“好像……是這樣沒錯……”周瑜想了想,好像沒什麽問題。
莫非孫暠那邊覺得,孫策這邊隻靠現有的兵力,就能把九江郡打下來
實際上孫暠真就覺得,若是讓孫策自由發揮的話,大概率能把袁術趕出九江郡。
類似孫策這樣的‘天之驕子’,就不能約束太多,讓他自由發揮,反而能有意外收獲。
“我們目前有多少兵力,能用的部分。”孫策當即詢問,頓了頓,補充了句。
這也是他進步的地方,至少知道要留下一部分士卒鎮守廬江郡。
換了以前,怕是所有士卒都會被他帶出去。
“騎兵目前擴充到兩千,步卒五千。至少要留下兩千,同時要留下一到兩個人鎮守。”周瑜想了想迴道。
心裏一直很好奇,孫暠到底哪裏買來的馬匹,都是優秀的戰馬。
可惜也隻是優秀,素質太平均了,體力,速度,爆發力和負重,這些都在平均值。
沒有缺點,當然也沒有優點。
不能說糟糕,隻能說沒有特點,不能進行特化。
比如耐力強的,可以嚐試訓練成騎射手。
比如手爆發力強,而且負重高的,可以訓練成重騎兵。
就現在這種戰馬,能輕騎能重騎能騎射,全麵發展沒問題,前提是不要遇到特化型的騎兵隊。
隻是江南這種地方,能買到戰馬就很不容易,沒什麽好抱怨的。
相比之下,就算是周家,都沒有能打聽到孫暠從哪裏買來的戰馬,隻知道時不時會有一批戰馬,從江邊的船上下來。
如此陸陸續續的,送過來差不多四千匹戰馬,可以組建兩千騎兵。
備用馬是必須要的,否則馬匹出了問題,可沒辦法更換。
同時交換著騎乘,也能減少馬匹的磨損,延長馬匹的使用壽命。
“淩操和陳武怎麽樣”孫策想了想。
“需要一個穩重的來統攬全局,鄧當為主,宋謙為輔如何”周瑜想了想。
淩操和陳武,有勇力,驍勇善戰,就是莽過頭。
適合跟著孫策一起莽,鎮守的話就算了。
鄧當穩重,適合鎮守一方。
宋謙忠厚,指哪打哪絕不猶豫,兩人留守,後方無慮。
尤其鄧當麾下,擔任軍侯的呂蒙,也在逐漸嶄露頭角,多少也能提供一些幫助。
多少也想不通,孫暠為什麽對呂蒙那麽看重,還專門寫過信,讓孫策督促呂蒙多看兵法韜略。
為了讓這野小子靜下心來看書,孫策也被迫每天看半時辰兵法韜略,算溫故知新。
“可以!”孫策沒意見,周瑜看人總是沒錯的。
也不廢話,周瑜當即放下手頭的工作,開始安排出戰的事宜。
孫策也就張張口,這出征的準備一大堆,也不見他能幫多少。
隻說和孫瑜這個太守報備這件事情,孫策大概是忘記的。
還要叮囑鄧當和宋謙,留在廬江郡,凡事要以太守的命令為主。
孫瑜年輕,缺乏治政和統兵的經驗,不過他的確很賣力在學習。
再加上他是孫暠的親弟,周瑜都得保持足夠的尊敬和禮讓。
也就孫策這沒心沒肺的,才不去計較那麽多。
“那麽快就出征了”文書由周瑜親自送到孫瑜那邊,後者聞言有些詫異。
孫策出征的文書,不僅送了一份去孫策那邊,也有一份送到他這裏。
作為太守,統籌物資,負責後勤工作也是職責所在,畢竟軍政並未分離。
“聽聞袁術已經派遣張勳,率領數萬大軍殺向徐州,這是個好機會,越快行動越好。”周瑜知道時間有些趕,也隻能給出他的理由。
“這個沒問題,物資什麽的,今天開始會陸續安排妥當,你們大概什麽時候出征”孫瑜點頭。
“三天內,大概就會開始出征。”周瑜想了想,具體時間不確定,得看孫策的興頭有多高。
“那正好,三天內物資什麽的會準備妥當。另外,這次也會有一支軍隊,將出兵攻打曆陽。為首的將領名為魯肅,你們這次出征,最好和他取得聯絡,商量一下怎麽打。”孫瑜提醒道。
“有這事”周瑜有些疑惑,這件事情孫策剛剛怎麽……好嘛,大概是忘記了。
那家夥,大概覺得自己這一路,就已經能夠解決問題,不需要其他路配合。
怎麽有種預感,孫策在前麵莽,自己在後麵為他善後
算了,哪門子的預感,分明就是這樣!
不用周瑜說,孫瑜就能大概猜到原因,也不追究什麽。
兄長來信也說得很明白,讓孫策自由發揮。
如果他覺得不需要魯肅幫忙,那麽也隨他。
頓了頓,迴答道:“卑職明白,稍後就告知孫都尉。”
軍隊準備了三天,孫瑜的確是說到做到,三天的時間把五千軍隊需要的物資,還有民夫都給組織起來,期間呂範幫了不少的忙。
隻是安排妥當之後,呂範也投入軍中,作為軍師隨軍。
倒是秦鬆去年就被派了過來,作為呂範的副手,如今也被安排留守。
早期人手不夠的時候,秦鬆陳端這個級別的軍師,也夠用了。
可隨著孫暠地盤越來越大,兩人的才學就開始跟不上。
好在兩人也有自知之明,沒有因為自己的履曆得意忘形。
“出發!”軍營之中,周瑜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孫策兩天前就帶著騎兵殺去九江郡,現在也不知道殺到了哪裏……
孫策不擅練兵,所以練兵的事情都交給周瑜負責。
至於他本人,則要麽練武,要麽拉一兩支隊伍北上巡視。
別看廬江很大,不少的縣都在大別山區域,情況和豫章郡差不多。
孫瑜倒是學孫暠,招攬了一批流民,在大別山裏麵修路,設置數個營寨,針對山區進行巡視,並且殺死那些猛獸。
如此大半年,初步有了成效,北上的山路貫通三分之一。
道路暢通,孫策自然忍不住,經常過去逛逛。
說是巡視,實則找機會打獵一番。
道路不一天徹底貫通,從廬江去汝南,隻能繞開山區,走九江郡才能北上。
如此合肥這個點,就繞不開。
孫瑜這個太守主要是學習為主,主要頂著廬江郡的錢糧,這也他專門學習過,姑且是現階段最擅長的事情。
再加上孫賁不在,孫策基本就一匹脫韁的野馬。
也還不錯,至少他不會拆家。
至於說郡丞呂範,或者周瑜這樣的心腹,根本阻止不了孫策的上躥下跳。
“怎麽說要開戰了”周瑜放下手中文書。
自從袁術稱帝,孫暠對袁術宣戰,他就預料到會有那麽一天,不過感覺快了點。
《劍來》
按說秋收的時候再殺過去更好,順便能搶一波糧食。
“伯彥下令,讓我們可以自由攻打袁術。”孫策笑道。
這種軍令在他看來是最爽的,最怕就是非要限定得先打哪裏,再打哪裏。
有這個軍令在,他想打哪裏就打哪裏!
“沒有支援”周瑜提出疑問。
“好像沒寫。”孫策想了想。
“那應該是由我們吸引袁術的注意,他們再一戰而定。我們隻是輔助,伯符,切莫冒進!”周瑜大概明白孫暠的想法,少不得叮囑孫策一聲。
“哈我們是隨便怎麽打都可以嗎”孫策有些不願意了。
“好像……是這樣沒錯……”周瑜想了想,好像沒什麽問題。
莫非孫暠那邊覺得,孫策這邊隻靠現有的兵力,就能把九江郡打下來
實際上孫暠真就覺得,若是讓孫策自由發揮的話,大概率能把袁術趕出九江郡。
類似孫策這樣的‘天之驕子’,就不能約束太多,讓他自由發揮,反而能有意外收獲。
“我們目前有多少兵力,能用的部分。”孫策當即詢問,頓了頓,補充了句。
這也是他進步的地方,至少知道要留下一部分士卒鎮守廬江郡。
換了以前,怕是所有士卒都會被他帶出去。
“騎兵目前擴充到兩千,步卒五千。至少要留下兩千,同時要留下一到兩個人鎮守。”周瑜想了想迴道。
心裏一直很好奇,孫暠到底哪裏買來的馬匹,都是優秀的戰馬。
可惜也隻是優秀,素質太平均了,體力,速度,爆發力和負重,這些都在平均值。
沒有缺點,當然也沒有優點。
不能說糟糕,隻能說沒有特點,不能進行特化。
比如耐力強的,可以嚐試訓練成騎射手。
比如手爆發力強,而且負重高的,可以訓練成重騎兵。
就現在這種戰馬,能輕騎能重騎能騎射,全麵發展沒問題,前提是不要遇到特化型的騎兵隊。
隻是江南這種地方,能買到戰馬就很不容易,沒什麽好抱怨的。
相比之下,就算是周家,都沒有能打聽到孫暠從哪裏買來的戰馬,隻知道時不時會有一批戰馬,從江邊的船上下來。
如此陸陸續續的,送過來差不多四千匹戰馬,可以組建兩千騎兵。
備用馬是必須要的,否則馬匹出了問題,可沒辦法更換。
同時交換著騎乘,也能減少馬匹的磨損,延長馬匹的使用壽命。
“淩操和陳武怎麽樣”孫策想了想。
“需要一個穩重的來統攬全局,鄧當為主,宋謙為輔如何”周瑜想了想。
淩操和陳武,有勇力,驍勇善戰,就是莽過頭。
適合跟著孫策一起莽,鎮守的話就算了。
鄧當穩重,適合鎮守一方。
宋謙忠厚,指哪打哪絕不猶豫,兩人留守,後方無慮。
尤其鄧當麾下,擔任軍侯的呂蒙,也在逐漸嶄露頭角,多少也能提供一些幫助。
多少也想不通,孫暠為什麽對呂蒙那麽看重,還專門寫過信,讓孫策督促呂蒙多看兵法韜略。
為了讓這野小子靜下心來看書,孫策也被迫每天看半時辰兵法韜略,算溫故知新。
“可以!”孫策沒意見,周瑜看人總是沒錯的。
也不廢話,周瑜當即放下手頭的工作,開始安排出戰的事宜。
孫策也就張張口,這出征的準備一大堆,也不見他能幫多少。
隻說和孫瑜這個太守報備這件事情,孫策大概是忘記的。
還要叮囑鄧當和宋謙,留在廬江郡,凡事要以太守的命令為主。
孫瑜年輕,缺乏治政和統兵的經驗,不過他的確很賣力在學習。
再加上他是孫暠的親弟,周瑜都得保持足夠的尊敬和禮讓。
也就孫策這沒心沒肺的,才不去計較那麽多。
“那麽快就出征了”文書由周瑜親自送到孫瑜那邊,後者聞言有些詫異。
孫策出征的文書,不僅送了一份去孫策那邊,也有一份送到他這裏。
作為太守,統籌物資,負責後勤工作也是職責所在,畢竟軍政並未分離。
“聽聞袁術已經派遣張勳,率領數萬大軍殺向徐州,這是個好機會,越快行動越好。”周瑜知道時間有些趕,也隻能給出他的理由。
“這個沒問題,物資什麽的,今天開始會陸續安排妥當,你們大概什麽時候出征”孫瑜點頭。
“三天內,大概就會開始出征。”周瑜想了想,具體時間不確定,得看孫策的興頭有多高。
“那正好,三天內物資什麽的會準備妥當。另外,這次也會有一支軍隊,將出兵攻打曆陽。為首的將領名為魯肅,你們這次出征,最好和他取得聯絡,商量一下怎麽打。”孫瑜提醒道。
“有這事”周瑜有些疑惑,這件事情孫策剛剛怎麽……好嘛,大概是忘記了。
那家夥,大概覺得自己這一路,就已經能夠解決問題,不需要其他路配合。
怎麽有種預感,孫策在前麵莽,自己在後麵為他善後
算了,哪門子的預感,分明就是這樣!
不用周瑜說,孫瑜就能大概猜到原因,也不追究什麽。
兄長來信也說得很明白,讓孫策自由發揮。
如果他覺得不需要魯肅幫忙,那麽也隨他。
頓了頓,迴答道:“卑職明白,稍後就告知孫都尉。”
軍隊準備了三天,孫瑜的確是說到做到,三天的時間把五千軍隊需要的物資,還有民夫都給組織起來,期間呂範幫了不少的忙。
隻是安排妥當之後,呂範也投入軍中,作為軍師隨軍。
倒是秦鬆去年就被派了過來,作為呂範的副手,如今也被安排留守。
早期人手不夠的時候,秦鬆陳端這個級別的軍師,也夠用了。
可隨著孫暠地盤越來越大,兩人的才學就開始跟不上。
好在兩人也有自知之明,沒有因為自己的履曆得意忘形。
“出發!”軍營之中,周瑜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孫策兩天前就帶著騎兵殺去九江郡,現在也不知道殺到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