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秣陵令韓當,派人過來匯報,徐州有大量的百姓,開始渡江南下。”孫暠把文武召集過來,這件事情很麻煩,需要文武官員配合才行。


    “江北時不時都會有流民南下避難,這次是什麽情況”虞翻詢問。


    如果隻是普通流民潮,那麽溧水以北的八座縣城,就能接受下來。


    換言之,這次的情況,估計很糟糕。


    “徐州闕宣造反,泰山一帶糜爛,大量百姓難逃。到九江郡的時候,被有心人趕到我們這裏。”孫暠沒好氣的說道,袁術這貨不講武德。


    說真的,最初還以為是曹操開始打徐州了。


    闕宣,闕宣誰來著


    就算是穿越者,也不可能記住每個曆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跡。


    “下邳闕宣在徐州有些名聲,曾帶著鄉民曾經向太守情願,主動資助窮困百姓,在民間和遊俠間頗有威望。”孫策剛從那邊過來,自然是認得闕宣的。


    “不過是在邀買名聲,此人剛打下數座城池,就迫不及待稱天子,野心暴露無遺。”呂熾調侃道,這種蠢貨不僅不能成事,還會連累追隨他的人。


    “闕宣什麽人,我不想討論下去!”孫暠示意,“如今有近三萬百姓,渡江南下。到底是讓各縣接收,還是統一安排,希望大家給出個方略。”


    丹陽郡有十六個縣,三萬人分攤下去,每個縣隻需要接納兩千人上下。


    概念是這樣沒錯,實際操作又是另外一迴事。


    各縣基本已經沒有空餘的田地,城市的職業也基本飽和。


    就算讓他們接受過去,如何安置是個問題。


    江南很廣袤,有太多可以開發的地方。


    但同樣,在已開發出來的區域,田地基本已經飽和。


    至於開荒,別說江北那邊的人,就算江南這邊,開荒和流放都是掛鉤的。


    九死一生,不知道用多少人命去填,才能在蠻荒之中,開出一片適合居住的田園。


    也就是說,把流民送去開荒,在主流的輿論裏麵,相當於孫暠是趕著他們去送死。


    “聽聞昔日陳王,曾招募十萬士卒,充當屯田兵。如今這三萬流民,或許也可以這樣。”呂範當即給出解決的辦法。


    這些流民,大多都是鄉親關係,以宗族和血緣為紐帶一起逃難。


    要把他們分散開來,這會很有難度。


    “想法不錯,可丹陽哪裏還有多餘的田地可以開荒”戶曹掾出麵反駁。


    他負責主民戶,祭祀和農桑,丹陽的田地情況,基本是心裏有數的。


    就算還能開荒,且不說如今已經入夏,今年怕是不會有收獲,三萬人得養到明年秋收。


    而且能開荒的,基本也是下田,又或者遠離水源,這樣的田地幾乎沒有開荒的價值。


    孫暠不免看向輿圖,要說後世,宛陵東南還有寧國市,春穀西南便是銅陵市。


    問題在這個時代,寧國市一帶是宛陵縣治下。


    銅陵市那片區域,則是春穀縣治下。


    丹陽北部平坦,南部多山,是以南部各縣的行政區域劃分,已經涵蓋少數的平原/盆地地形。


    話說迴來,曹操是怎麽能屯田那麽順利的


    因為黃巾之亂和中原動亂,人口流失嚴重,官府手裏有大量的土地,才能支持大規模的屯田


    果然有些東西,別人那裏能做,自己這裏未必適用,照抄並沒什麽好處。


    “開不了荒,就修路吧!”孫暠想了想,“把丹陽南部的山路都給修整一遍,順便把道路兩邊的樹木砍一砍。用這些木材,甚至一些草藥,多少能減少開銷。”


    如果說野菜和野味,這些可以用於改善夥食,木材和藥材則可以拿去加工或者出售。


    以涇縣周邊而言,藥材加工作坊已經開設,正需要大量原材料。


    “前期物資就需要各種調配,路上會有損耗。同時深入山林之中,也需要各種藥物,避免出現意外。更需要有軍隊隨軍,否則可能會有山民或者猛獸襲擊,更有毒蟲需要防備。”步騭提醒。


    孫暠可以拍拍腦袋就下令,但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就非常全麵。


    話說迴來,關於官府的統籌調度的概念,不正是出自他之口麽


    “軍隊可以在他們之中訓練,然後輪換。藥品可以在涇縣就近補給。同時重金招募一批醫匠,針對這些流民進行三個月左右的培訓,教會他們一些正常病症的判斷和用藥。”孫暠也有他的想法。


    與北部的官道相比,南方各縣的官道、小路都有些年久失修的趨勢。


    很多人寧可繞遠路,也不願意走這些路,自然也讓這些道路逐漸荒廢。


    若能重新建設起來,不僅南下會更方便,也能更好的促進各縣的商業流動性。


    多山多林,是壞處也是好處,壞處是缺乏耕地,好處是可以發展林業,養殖業和栽培經濟作物。


    利用起來,丹陽郡南部作為原料產地,北部作為成品集成和出售地。


    最後這些產品,又返銷到南方各縣,促進他們的發展。


    “最後,若是丹陽郡有了更多的作坊,更多是就業機會,就能讓女眷和孩子迴來工作,男性繼續修路。甚至在打仗的時候,作為民夫和輜重隨軍。多的不說,先把這三萬人安置好,再說!”孫暠看向眾人,大家都在沉思,顯然在權衡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也有例外,就是武將那邊,基本都在等結果。


    尤其是孫策,亂七八糟的一大堆,能聽懂,但想不明白,主要是懶得動腦去想。


    “可以試試!”呂熾率先發話,“三萬人的規模,還是可以安排過來。隻是後續如果再有更多的流民,又當如何總不能,都按照這個方法來接受,到了規模達到十萬十幾萬的,當如何”


    聽呂熾的話,孫暠隱約想起個什麽,隻是又想不起來……


    主要是記憶有些模糊,漢末三國以外的曆史,不知道為什麽有些模糊不清。


    隻覺得呂熾說得有道理,記得沒錯的話,今年曹操還得攻打徐州。


    尤其還是慘無人道的屠城,是以大量的徐州百姓,會南下逃亡江東。


    這可不是三萬那麽簡單了,徐州二三百萬的人口,少說也得有幾十萬難逃。


    丹陽郡相對太平,孫暠需要的話,拉起三萬戰兵,數萬輜重,號稱五十萬大軍都沒問題。


    隻是這兵,大多都是地方望族子弟/家奴,自耕農除非強征否則入伍主動性不高。


    這批人入伍,田地不會出缺,最多是望族和豪紳們損失大量佃農,需要另外招募。


    這也是江東起家最不好的地方,這裏戰亂還是太少。


    大量的資源,都掌控在地方的豪族手裏。


    唯一能解決這情況的辦法,就置換田地,用別的地方更多的田地,置換他們手中的耕地。


    畢竟偌大的江南,還有很多的地方可以開發,前提的怎麽說服他們去開發。


    “真有幾萬幾十萬這樣的大軍,那我們還怕什麽,江東四郡,我們直接打下來便是!”孫暠笑道,解決的辦法,隻能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哈哈,到時候我來當先鋒!”孫策表態,打仗什麽的最喜歡了。


    呂熾歎了口氣,這兩兄弟,感覺都不太靠譜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