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介紹,有兩個人其實不需要介紹,孫暠就認識。


    隻是要給孫策麵子,就等他介紹。


    “朱治和吳景,伯彥應該是認識的,我就不多說。”


    孫策首先介紹的,當然是這兩人。


    一個是孫堅舊部,一個是他舅舅。


    “朱伯父,吳伯父,許久不見,不知近來可好”孫暠上前行禮。


    不管他現在是什麽身份,對長輩都應該維持基本的恭敬。


    “伯彥,未曾想到兩年不見,你居然能取得如此成績。”


    朱治上前笑道,年輕人靠自己,就能闖出一片天地,這非常難得。


    吳景則是正常的迴禮,並未多言,他心裏估計還是有些芥蒂的。


    “舅舅這次南下,本來袁術不打算放人。按照伯彥的意思行事,袁術才肯放人。”孫策解釋。


    也就是說,那個燙手的傳國玉璽,已經落入袁術手中了


    孫暠聞言恍然,難怪吳景的態度有些古怪。


    想來是知道自己能離開袁術麾下,都是用孫堅豁出性命弄到的傳國玉璽換來的,就覺得不值。


    這樣一來,孫堅的死,豈非一文不值


    “那東西交給袁術了”孫暠看向孫策,當初他隻是提議,至於對方做不做,他無法控製。


    “叔父和我討論過,覺得這東西的確不適合被我們把控。”孫策點頭。


    主要還是孫暠心中說得很有道理,若能成帝王霸業,那麽就算沒有傳國玉璽依然是正統。


    反之,有傳國玉璽而稱帝,又沒有守住江山的能力,那麽說到底還是個偽帝。


    權力這玩意是通過實力來獲取,玉璽隻是輔助作用。


    否則先秦也不會滅亡,前漢也不會被篡奪。


    “那東西在袁術手裏,比在我們手裏好。我們隻能藏起來,小心翼翼希望別人不要發現。可袁術不同,他巴不得別人發現,甚至用它做點別的事情。”孫暠笑道。


    這番話主要是對吳景說的,他已經大概猜到,對方在糾結什麽了。


    “難怪指明是袁術,本來以為這是為了讓德章(吳景表字)能全身而退。”朱治恍然。


    不過吳景在袁術那邊,也的確過得不怎麽樣。


    本身是孫堅舊部,其次陳蘭被孫暠擊殺後,袁術軍內部也在排斥吳景。


    袁術也很不爽,隻是礙於名聲不好遷怒於他,自然也更不待見。


    “伯彥,我再介紹介紹其他幾位。”孫策也沒忘記,還有幾人需要介紹,“首先是下邳陳端,以及廣陵秦鬆,兩人雖是白身,卻謀略超群,通民政,善農桑。”


    陳端和秦鬆孫暠記得,此二人似乎是孫策起家時期的謀主。


    可惜孫權上位,就沒有消息。


    也不知道是辭官不做了,還是被埋沒了。


    後者可能性更大,畢竟對於孫權來說這就是基操。


    “幸會,幸會!”孫暠上前,熱情卻不過於熱情,否則顯得太假。


    兩人在徐州或許有名字,但他在江東也不可能知道。


    ‘幸會’還好,‘久仰’就顯得太假了。


    “孫太守弱冠之齡,便已是一郡太守,我等不如。”兩人上前見禮,佩服肯定是有的,自己二十幾歲還是白身,人家十九歲就已經是太守。


    “隻能說,這個世道充滿機會,白身也能成為一方太守。隻要,有個機會放在你我的麵前,對吧”孫暠笑道。


    “的確如此。”兩人笑道,當然聽得出,孫暠就是告訴自己,他這裏就有那麽一個機會。


    招攬的意思,真的是一點都不掩飾。


    不過這樣也挺好,最怕那種吊人胃口,或者故作清高的。


    同時也必須承認,白身要出頭,的確不太容易。


    機遇這東西,遇到了就得牢牢抓住才行。


    “然後是這兩位,來自汝南的呂範和鄧當。呂範乃汝南名士,文武兼備。鄧當驍勇,同時也沉著穩重。”孫策少不得,介紹剩下的兩人。


    好巧,孫暠也認識這兩位。


    同時感慨,孫策不愧是孫策,就算白身,依然能結識那麽多人才。


    呂範正史是主動投奔孫策,演義裏麵,卻是袁術麾下謀士,提議用玉璽想袁術借兵的便是他。


    鄧當要說聲名不顯,問題他小舅子呂蒙卻是孫吳的重臣。


    眼看鄧當在這裏,呂蒙過來投效,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此二人不管是才能,還是未來的潛力,都值得拉攏。


    “幸會,幸會!”孫暠上前見禮,“說起來,各位遠道而來,想來也是舟車勞頓。孫某立刻安排宴席,為各位接風洗塵。對了,各位可有下榻的地方”


    六個,後衙的客房有是有,問題也沒辦法安排六個人入住,總不能安排人家去下人房住吧


    “說起來,我們也的確是剛來……”孫策的確沒想好,今晚要下榻的地方。


    “你這樣可不行,遠來都是客,怎麽能怠慢”


    孫暠搖了搖頭,孫策就這脾氣,想到就做,做完再考慮後果,某種程度和孫堅的確很像。


    少不得把呂熾叫過來,為這六人安排好下榻的地方。


    至於孫策,後衙還有客房。


    再說兩兄弟,眼瞅著都沒成家,住在一起也好照應。


    就說孫瑜,不也是住在後衙麽


    六人也沒有急著離開,扣除吳景和朱治是真打算去休息,其他四人,卻打算考校一下孫暠。


    主要是更直觀的了解,他的為人,他的抱負,他的野心。


    若不合胃口,那……當然也不會走,不過他們會選擇在孫策麾下,而不是孫暠麾下。


    “各位請坐,我這裏沒什麽好東西,一杯清茶,請各位不要見怪。”


    孫暠當然知道這四人來者不善,隻是微笑著邀請四人來到後院,早有下人準備好茶水。


    準備的並非茶餅,而是炒好之後,專門發酵過的黃山茶。


    涇縣靠近黃山,也是產茶的地方。


    涇縣周圍的山坡,不僅種植了草藥,也種植有黃山茶。


    孫暠拿出的這種,正是後世聞名的祁門紅茶。


    選育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慢慢來,不過做出來的紅茶,味道比茶餅香醇得多。


    說真的,就算是這個時期真有辦法弄到玉米,馬鈴薯,南瓜和番薯,要做到後世那麽高產,那麽美味,至少得選育個三五百年的。


    “茶湯紅潤,隻是輕嗅便聞到一股醇厚的茶香……難得的是,它並未添加別的東西。”


    呂範是汝南名士,自然也是愛茶之人。


    可就算他見多識廣,也沒聽說過這種茶葉。


    “呂兄喜歡這茶葉孫某之前在涇縣任職,偶然發現這種茶葉。自己胡亂搗鼓一些,想著若可行,可以作為涇縣特產。若呂兄喜歡,稍後且拿一些迴去”孫暠笑道。


    “如此甚好,呂某多謝府君美意!”呂範笑道。


    就剛剛一番話,信息量可不少。


    首先這種茶葉居然是孫暠弄出來的,其次這是為了涇縣經濟弄出來的,凸顯他愛民如子的品格。


    隻是作為縣令,你這樣不務正業真的好嗎


    端起茶杯,茶湯紅潤,輕嗅茶韻醇厚,輕抿甘香怡人,入口柔,餘韻足,有迴甘……


    “好茶!”呂範感慨,從來沒想過,茶湯居然還有如此滋味。


    陳端和秦鬆也是陸續放下茶杯,這年頭有條件的文士,都會學如何烹茶品茶。


    隻是這種茶,卻是顛覆他們的認知。


    “哈哈,這茶好喝,那些茶湯什麽的,真的喝不慣!”孫策卻是大笑,示意再來一杯。


    鄧當默默放下手裏的茶杯,看了看孫策,再看看自己,暗道自己應該沒有失禮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孫吳我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的小蜥蜴並收藏三國:孫吳我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