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我們又扶著老人家迴到了村子裏。


    我們問他最近村裏來過陌生人沒有。


    他斬釘截鐵的說:“你們也看到了。我們村子在附近雖然也算是大村子,但村裏沒多少人。一有陌生人過來,大家不可能不知道。”


    連道了幾聲謝,老人家本來還想招唿我們在他家喝茶的,不過被我拒絕了,說要出去逛逛。


    我們站在紮利村的村口聊天。


    “你來這裏到底是幹嘛的?”小雨側頭瞄著我問,“就算芋頭家裏的事情再怎麽曲折,那也是別人的家務事吧。”


    我點點頭,小雨說的沒錯,我們根本就沒什麽理由管芋頭的事情。


    但我非得搞清楚一個問題不可,當時在陰山古宅裏,植覆徒幫王勇喊魂的時候,為什麽會喊出芋頭的名字?


    要胖子在這,肯定會插科打諢的來一句:“難道芋頭是鬼?”


    不過小雨和胖子不同,她想不通的事情,從來不胡說。


    這事兒實在是太複雜了,隻能先等到芋頭再說。


    在村子裏又轉了兩圈,我們迴到老人家那邊,發現他正準備出門。


    一問才知道,他還是‘知賓’,以紮利村的土話來說,就是先生。


    老先生拄著拐杖,準備去鄰村幫忙主持一個喪事,問我們要不要去。


    我挺尷尬的看著他,俗話說的好,同行是冤家。雖然咱們和老先生沒啥利益糾葛,但心裏頭總覺得有些不舒服。


    老先生慈祥笑著,還不知道我的想法,拐杖在地上點了點:“喜喪,喜喪,去沾個喜慶。”說著就已經把我們拉了出去。


    我們這才知道,紮利村這附近十裏八鄉的,有個習俗。


    就是喜喪不喪。


    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是喜喪的話,大家都不會覺得這是‘喪禮’。


    甚至鄉裏鄉親,都會大老遠跑來給逝者上個香,沾個喜慶。


    更何況,這次去世的是隔壁村的一位百歲老人。


    紮利村的村民今早得知情況之後,就已經去了一小半,所以我們到這邊的時候,才沒看到什麽人。


    我和小雨不由麵麵相覷。


    我頗為尷尬的問:“這個……真有這迴事?”


    我學藝不精,對喪葬禮儀,各地風俗方麵,還是個半吊子水準,沒做望聞問切之前,碰到這種事,我特別尷尬。


    小雨比我還要認真:“是有這種情況,不過已經不多了。”


    我們隨著老先生到了隔壁清頭村,一過去,就看到有三三兩兩的人站在穀場附近嗑瓜子,聊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老先生過去之後,全轉過頭和他打招唿。


    小雨小聲對我解釋:“‘先生’在白事裏頭是很重要的一個名詞,除了可以代稱逝者之外,在部分地方還代指‘知賓’,而且一般情況隻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擔得起。”


    我說:“這小地方……沒那麽多講究,興許是別人喜歡這樣叫。”


    小雨頗為贊同的點點頭。


    我們仔細打量起清頭村周圍來。


    這邊離紮利村並不遠,走兩步的時間就到了。而且這邊的喜喪辦的特有風格。


    靈堂的布置和我知道的那種大相庭徑,與其說是像靈堂,倒不如說是更像佛堂。


    而且更不同的地方是人們對待‘去世’這件事的態度。


    大家看上去並沒有多少傷心的情緒。


    老先生告訴我們:“這十裏八鄉的啊,過了八十歲,就算是進了百。”


    今天仙逝的老人家今年剛滿八十,本來是去年就要走的,人硬是多撐了半年。上個月才辦完八十大壽,這一到元旦,就心滿意足的交代完後事走了。


    老先生帶我們進去,顫顫巍巍從兜裏摸出三個紅包,遞到主人家手上:“來晚了,抱歉抱歉。”


    主人家是個鄉下老農,也沒啥心眼,哪能收這個錢。連忙把紅包塞了迴去,轉頭從桌上的盤裏拿了幾個饅頭壽桃,說:“先慶喜,先慶喜。”


    我一愣:“慶喜是啥……?”


    話還沒說話,已經被小雨拉著在靈床前跪下:“慶喜就是磕頭。”


    我頗為尷尬的在靈床前磕了三個頭,上了三炷香。


    這時候主人家才把那時饅頭壽桃遞到我們手上,笑嗬嗬說:“趁熱吃,趁熱吃。”


    我別扭接過。


    這人去了,還在喪禮上吃壽桃的情況,我真沒碰到過。


    小雨拽我兩下:“聽話啊,乖。”


    我:“……”


    吃過壽桃,老先生把我們帶了出去,樂嗬嗬的問:“是不是第一次?”


    我點點頭,這種情況的確是第一次,迴顧以前幫別人辦喪,哪次不是碰到各種情況……


    老先生說:“在我們這啊,壽桃也叫做喜桃。隻有辦大壽,和百歲老人去的時候才能蒸。”


    我認真聽著,既然有他解釋,我也懶得再去搞什麽望聞問切。


    據老先生所說,他們自古就有吃過壽桃就能長命百歲的傳聞。這個也算是已去世老人,對下一輩的期望吧。


    唯一有點庸俗的就是,這頭,你得遞過紅包才能磕,壽桃也得遞過紅包之後才能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淹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淹留並收藏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