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在旁邊看的直著急:“兩位大爺,你們別他媽亂來啊。”


    胖子嘿嘿笑了笑:“不亂來,不亂來。”


    其實之前都砸了鎖,再多砸個窗戶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我有些尷尬,說好聽點咱們這是私闖民宅,說不好聽點叫入室行竊。


    於情,咱們沒做錯。但咱們不占理兒。


    但不把小吳家的這檔子事情解決,總覺得以後還會出事。


    最後狠了心一咬牙,沖胖子說:“砸開。”


    可正當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知道怎麽迴事,窗戶裏的黑布簾忽然被掀開……


    第一百五十八章 棺材鋪(二)


    黑布簾被掀開之後,似乎被什麽東西勾住了,就沒有再放下來,一直在旁邊飄蕩……


    胖子嚇得一屁股跌在地上,嘴裏狂罵:“他大爺的。”


    屋子裏黑漆漆的,即便是白天,也隻能看到窗戶前的那一點。


    我們發現裏頭啥也沒有。


    那麽剛才是誰把窗簾掀開的?


    王勇打了個哆嗦,往後退了兩步:“這……事我管不了啊。”


    胖子小聲罵了句出息。


    然後我和他小心一步一步走到窗戶旁邊,準備看看裏麵的情況。


    我挪一步,胖子也挪一步。


    “你走慢點……”他說。


    我吞了口口水:“你怕個球。”腳下慢了一點。


    每靠近窗戶一分,心髒的跳動就越發急切。


    到了窗前,我倆小心探頭往裏看。


    卻看到一個白影子忽地從窗戶裏飄過來,啪的撞在窗戶上!


    我和胖子嚇的差點叫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上,頭也不迴手腳並用往外爬。


    爬了兩步,站定。


    轉頭一看。


    “他娘的……”胖子罵。


    原來窗戶邊的是個紙人。


    那紙人死死貼在窗戶上,直勾勾盯著我倆。


    胖子悄悄吸了口氣:“怎麽迴事……”


    我小聲說不太清楚,得過去看看。


    胖子說好,不過我們都沒敢邁開步子再往那邊走。


    胖子突然岔開話題:“王勇呢?”


    這時候後麵傳來聲音。


    原來這貨不爭氣的躲到了廚房中,透過廚房的門給我們加油鼓勁。


    胖子低聲罵了一句。


    然後我倆硬著頭皮迎著那紙人的目光,走到窗戶邊看了下。


    才發現,這屋子裏的另一側還有一扇窗,那扇窗戶大開,風從那邊灌入,才把黑布簾給撩開了。


    這紙人也是被風吹過來的。


    王勇知道情況後,走過來,狠狠呸了一口:“嚇死老子了。”


    胖子對他翻了個白眼,這貨比他還要無恥。


    那窗子怎麽開的?


    我們三人麵麵相覷,走到這間屋子後麵,胖子趴在窗台上看了看:“你們看這裏。”


    窗台上有個鞋印……


    也就是說,剛才屋裏有人?


    王勇盯著屋裏看了半晌,問:“怎麽沒棺材?”


    我懶得解釋,胖子給他說了一下,他才知道。


    這棺材鋪啊,也並不是隨時隨地都放著棺材的。


    一來,棺材鋪這種地方,屬於什麽‘人’都能來的。從大門左側特意給鬼開的門就能看出來。


    一副棺材放的時間長了,裏頭容易住進其他東西。


    這種棺材在業內被叫做‘贓棺’。


    ‘贓棺’是不能隨便賣給人家的,得做一些準備工作,才能給人用。


    而且‘贓棺’的價錢要比較便宜。


    當然,這些都是業內的事情。


    隻有那些老字號的棺材鋪才會有這麽多講究。


    不過後來因為社會發展方麵的一些原因,有些比較大的棺材鋪裏麵會提前做好一些樣板棺材。


    樣板棺和普通的棺材構造很不一樣。


    普通的棺材,亦稱壽棺,老房,四塊半,壽方。通常,一般的因受經濟條件的限製,大眾化的棺材用鬆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別講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貴的楠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創而成。而它的外型也是非常奇特的,前端大,後端小,呈梯形狀。在它的身上,所用的每一塊板材的斜麵對靠,呈形後的每一部分也要體現出前大後小的斜麵。正所謂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貨材料,兩個側旁和蓋卻又斜中帶弧,從材頭正麵看,整個棺材好像是一根半邊圓木。


    客家人的棺材也稱壽木、老屋。全杉木打造,客家人用於裝殮逝去的老人。農家製做棺木,一般在30歲左右就要精選木料製作好,準備去世以後用。俚語雲:“三十沒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膽”。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準備壽木了,沒有預備好,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將措手不及。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時就要做好棺木,稱“壽木”或“壽器”,表示添壽加福。製作壽木時,家境富饒的,用4根整木方料做壽器,稱“四角”,即蓋板、底板和邊板用整塊方料做成,棺木內有一塊由7顆星連成的抬屍板,稱“七星板”。此外,還有“六角”、“八角”壽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人家一般製做“十個角”壽木,選用的木料比“八個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壽木,即由12根小木筒做成,比“十個角”方料又稍小一點。壽木做好後,家境好的會請漆工及時涮好油膝,大頭頂端書“福”,前端小頭寫“壽”,棺蓋板上用紅紙書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客家人的習俗,未過花甲而身亡的稱“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隻能用幾塊木板釘成棺材狀,稱“火板子”。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淹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淹留並收藏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