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怎麽跟他解釋,身後這些‘鬼’雖然看上去特別恐怖,但是迄今都沒有做出超過我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也就是說,咱們用腳跑,他也用腳跑,咱們用嘴巴說話,他們也用嘴巴說話。


    他們沒有飛天遁地,也沒有快如疾風。


    我緊緊抓著小雨的手,生怕他掉隊:“你沒覺得這個很奇怪?”


    胖子被問的啞口無言。


    而且為什麽我們一進村,就看到他們再鬧陰市?這也太巧了一些。


    除非這我們的出現,觸動了什麽。


    雖然我也不太明白,但可能是我們進來之後,引起了鬼村裏的陰陽平衡,所以他們才會出現……就像是跳進了一個平靜的湖麵,激起了一陣漣漪。


    我們隻是小石子兒,所以這些漣漪也並不大。


    但這也夠了。在古代,科技還沒這麽發達,人們思想相對愚昧,一看到鬼就嚇得肝膽俱裂,哪兒還有工夫思考別的事情。


    之前在孝村那些‘人’會發狂,肯定也是因為我們火燒祠堂,讓整個村子的格局都產生了變化。


    小雨吃驚看著我:“……你變了。”


    我抓著她的手往前狂奔,想說:沒變。但想了想,太噁心了,隻能往前狂沖,以此來掩飾已經通紅的臉。


    到了那邊,後頭那群‘人’也快追了上來。胖子一腳把那石獅子踹倒,我想了想,割破中指把中指血點在石獅子上,然後找小雨要來硃砂,把整盒硃砂都倒在了上麵……


    後來才知道我有多麽浪費,這硃砂是小雨特地去廟裏供過一段時間的。


    神奇的是,硃砂和中指血倒在石獅子上之後,天地間就跟泄了氣一樣,緊接著朝我們奔來的那群鬼就漸漸消失不見……


    我們癱坐在石獅子旁邊舒了一口氣。


    怪不得高老頭先前說孝村裏的那些東西不是鬼的。


    胖子大汗淋淋:“不是鬼到底是什麽?”


    我哪知道啊,《禮記。祭義》雲:“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禮記。祭法》則雲:“庶人庶士無廟者,死曰鬼。”


    但我更願意相信《衡論。訂鬼》裏的那句話: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雖然這樣有些對不起大爺爺的教誨。


    踹翻石獅子之後,胖子坐在石獅子上休息。


    又打量了一下這邊的環境,發現這邊破敗的情況,確很容易讓人生起一些不好的想法。


    我還抓著小雨的手,本來應該要放開了的,反正她不反抗,我樂得裝傻充愣。


    胖子卻忽然蹲了下來:“你看這裏。”


    我們蹲下來,看到石獅子地下還有一道花紋……


    這花紋先前我們看過許多次,就是玉佩上的那道。


    陳爾德看到這個,忽然來了精神,把胖子擠開,湊上去仔細觀察。


    隨後他用手將石頭獅子上的硃砂抹在底部,從包裏拿出一個裝著筆記本的密封塑膠袋,把這個圖案印在了筆記本上。


    這傢夥真是準備充分,跟個小叮噹似的。


    我轉頭看小雨,卻發現她表情有些古怪。


    想問什麽,但是最後沒有問出口。


    忙完之後,陳爾德說走吧。


    到了瀑布那邊一看,獨木舟已經沒了,直到了甬道那邊,穿過甬道出去之後,我都還不知道獨木舟裏到底是什麽軟體動物。


    上去之後,光線豁然明亮,陽光從樹林中間灑下,讓人心情開朗。


    我和胖子玩命唿吸,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休息了一陣,小雨從包裏摸出最後的食物給我們分了,不過都是些壓縮餅幹什麽的,還有兩小袋純淨水。


    邊吃邊打量周邊環境,才發現這邊是一片原始森林,甬道入口則藏在山石之中,不進去的話根本看不到。


    我問陳爾德他們怎麽找到這邊的,陳爾德和小雨都不說話。


    隨後我們準備出去。胖子卻悄悄拉著我讓我往後看,我扭頭看過去,隻見到甬道入口處有什麽東西正在出來……


    下意識屏住唿吸,眼珠子一直盯著那邊。


    不一會,有兩個人從裏頭走了出來……


    我嚇得一個哆嗦,可正準備仔細看的時候,那兩個人又忽然消失在了眼前。


    揉了揉眼睛,還以為看花了,結果胖子也和我一樣。


    一個人看花了就算了,兩個人一起看花不太可能。


    我們走過去看了下,什麽都沒。


    “怪了……”胖子說。


    “你們倆幹嘛啊,快過來。”小雨在前邊喊。


    我和胖子跟上去,眼睛卻一直盯著甬道那邊:“絕不覺得得有點眼熟?”


    胖子也納悶:“是有點眼熟……”


    陳爾德在前邊帶路,走了大概半個小時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顆樹,這棵樹已經枯死了,長在一個差不多有小水塘大小的泥坑重,坑裏麵長滿灌木,但是沒有其他樹木在這邊生長。


    陳爾德指著這棵樹說:“品種不明,不過應該是部落的圖騰樹,那個甬道就和這棵樹差不多,都是不斷的分叉,然後根長在水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淹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淹留並收藏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