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現在,我始終沒見過爺爺長什麽樣。還在城裏住的時候,見到別人都有爺爺,我問過老爹爺爺去哪兒了。老爹是個不正經的人,和我說爺爺出去玩兒了。


    我又問:那爺爺什麽時候迴來?


    老爹又說:爺爺嫌你醜,一個人出去玩兒了,不帶你,不想迴來。


    記得那時候聽完我就哭了,哭的叫一個昏天暗地,現在想起來,我老爸怎麽這麽缺心眼兒。


    奶奶笑著摸我腦袋,並沒有解釋太多。


    記得小時候的那天,奶奶哄著我快睡著的時候,小聲說:你這孩子,天生體質不好,你爸小時候也是,容易惹鬼,估計都是遺傳你爺爺。以後聽奶奶的,千萬不要亂跑,不然奶奶照顧不到你。


    小時候的我並不明白這句話中間包含的意思,等長大之後才知道奶奶的辛酸。


    在鄉下的日子,除去要被逼著練書法,其他都挺好的。


    奶奶平日就靠著幫別人家主持喪禮過日子。不過奶奶是個實誠人,不管喪禮多累,從不多收他人一分一文。


    奶奶喪禮辦的到位,大家也樂意多付點兒,不過每次都被她拒絕。她說常說這是白事知賓的規矩。


    我也不太懂,不過期間奶奶幫忙舉辦過一個喪禮。


    東村一個青年人夜間趕路迴家,碰到有人劫財死了。


    第八章 東村殺人案


    東村有個年輕人叫趙千,本來是在家裏務農的,後來經人介紹,在縣裏打工。


    那一天正好是結算的日子。趙千結了工錢,捨不得花錢在外住宿,又捨不得那兩個車錢,於是連夜從城裏往村子趕。


    別看已經80年代,文革也過了,但捨不得錢,走路迴家在農村是常有的事兒。農村人不比城市,生活比較艱苦,一個子兒都得省著花。


    趙千倒黴,連夜從縣裏往迴趕,結果路上出碰見劫道的。


    連腦袋都被人砍了下來。


    他的屍體是被隔壁村的王二山發現的。


    據說那天大早,王二山去放牛,順便到自家水稻田裏看看,結果到了那邊,牛死活不肯往前走一步。


    當時他就覺得奇怪。牛是很有靈性的生物,地裏說不定有什麽。


    王二山擔心稻田有事,就下去瞧。


    結果他往下走過去一看,傻眼了。那時候正值七月,水稻開花長得老高,王二山一腳踩下去,往裏一瞄,瞧見一片紅。


    再往裏一走,就看到一具無頭屍。


    這事轟動了整市,出動了大批公安機關進行偵查。


    無頭屍身上錢財全部不見。死者生前有明顯的掙紮痕跡,手指用力抓住地麵,導致指紋破壞。再加上屍體被稻田裏的水泡了一夜,指紋難以採集,所以身份確認困難。


    那時候還是80年代初,dna鑑定並不發達。直到1985年,我國才首次用dna分析技術,對一起英國移民糾紛案成功進行了鑑定。所以那時候的公安機關,並沒有很有效的方法來確定無頭屍的身份。隻能初步估計是附近村裏的人。


    後來公安部門通過緊急排查,調查了四周很多村子,才正式確認了無頭屍是東村的趙千。


    趙千的父母來認屍的時候,連續哭昏三次,最後勉強通過右腳的一根斷指確認死者正是趙千。那是趙千小時候務農,不小心用鋤頭弄斷的。


    此案轟動一時,為了不過分引起民眾恐慌,並沒有見報,隻在市井坊間口口相傳。


    鑑於此案的性質極其惡劣,相關部門下了很大功夫,立了專案組緝拿兇手。由於四周都是稻田圍著、水多,犯罪者又極其狡猾,並沒有留下多少證據,連獵犬都不好使。


    公安機關無功而返,唯一的線索是其他村有個人大晚上從此處路過,不過那人隻是埋頭趕路,並沒有看見什麽。


    案情毫無進展,甚至連趙千的頭顱都找不到。


    趙千的父母並不能接受兒子的死,並且拒絕領迴屍體,以至於屍體在公安部門停留了三個月之久。


    直到後來找到頭顱,趙千的爹娘才真正接受了他的死。


    這個頭是怎麽找到的呢?


    話說迴來還是趙千爹做了個夢,夢到兒子在一座山裏,表情急切卻怎麽都出不來。


    趙千爹夢醒之後一身冷汗,他認得那座山是村子附近的蠍子山,於是第二天帶了十幾號人上山,終於在一汪泉裏找到趙千的頭顱。


    那時候趙千的頭顱已被泡的不成人形。


    趙千爹看到的時候,當場一口氣提不上來,被人送去醫院了。


    趙千一案還發生在孫中平家的喪禮之前,所以奶奶那天晚上才會帶我去孫中平家參加喪禮。那幾日十裏八鄉人心惶惶,都怕那個殺人魔出來害人。因此,趙千的喪禮也一直從七月,被拖到十月才舉辦。


    趙家人請奶奶去辦喪事的時候,奶奶有點猶豫。


    趙千死於他殺,對於屍體的取證早已完事。但屍體還是在公安機關停留三個月之久,並且屍首也分家了三個月。趙千爹娘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個喪禮有點不好辦。


    喪事分為喜喪、哀喪。


    《清碑類鈔》喪祭類載:喜喪,人家之有哀,哀事也,放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祿壽兼備為可喜也。


    趙千死得不福、不祿、不壽,可是名副其實的哀喪。看樣子,還是其中最難辦的一種。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淹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淹留並收藏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