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我當白事知賓的那些年 作者:淹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道過了多久,孫老爺子腳邊的長明燈忽然啪的跳了一下!
火光在屋內一閃,雖然非常微小,但還是嚇了人一跳。
孫中平跌倒在地,張婆婆拉他起來。
高老頭咿呀咿呀感慨著:鵝就說了,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奶奶看了張婆婆一眼,張婆婆會意,小聲將老爺子怎麽死的,這幾天喪事怎麽辦的,都說了個清楚。
三天前的下午,老爺子說累了要迴房睡覺。晚上孫中平的媳婦喊老爺子吃飯,發現身體已經涼了。按照這個情況,老爺子應該是自然死亡,但剛才長明燈跳的那一下,又說明老爺子是暴死而亡。
長明燈根據各地習俗,在停靈的時候,是可點、可不點的。但孫家村本地習俗是要點長明燈的。
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記載,鐙又通燈,照路之用。死者腳邊點一盞長明燈,取照亮死者腳邊路,好讓他們渡過彼岸。
長明燈那一跳,說明前路崎嶇。一般暴死之人,才有如此徵兆。
奶奶轉頭問孫中平:老爺子生前可有疾恙?
孫中平搖搖頭:沒有啊。
這時候張婆婆不知道從那兒弄來一雙黑布鞋,塞到老爺子手中握好。倘若前路崎嶇的話,需要幫死者準備兩雙鞋子,一雙穿在腳上一雙握在手中,不然路上不好走。
張婆婆放好鞋,長明燈卻不見恢復正常。
高老頭傻笑看著這一幕:鵝說你瞎忙活啥。
張婆婆氣得要打人。
奶奶拉住她:聽他說說。
高老頭笑眯眯說:你們早問鵝不完了。
原來高老頭早發現問題。
第五章 祖山
高老頭請靈上身之後,發現老爺子的魂魄有些不對勁。怎麽說呢,一般新死的鬼魂陰氣是沒有那麽重的,而且非常脆弱。請靈上身的話,高老頭自己倒不用怕被陰氣襲身,倒是老爺子的鬼魂可能受不住活人身體裏的陽氣而受傷。
但高老頭請靈上身的時候,老爺子的鬼魂陰氣之重,哪裏像一個新死鬼魂的樣子?
張婆婆驚訝無比:這是個啥意思?
奶奶聽完高老頭敘述,心裏有了譜。但她沒做過多解釋,而是問孫中平:你和老爺子的關係一年前突然變得不好了?
孫中平:是的,一年前老娘去世,爹就變得容易激動,後來我和他吵過幾次架,關係就變僵了。我媳婦還說,爹變得越來越像娘了。
高老頭嘿嘿笑著,一拍大腿:鵝就說嘛,就是這麽迴事兒了!
張婆婆還蒙在鼓裏,奶奶不解釋,提出要去孫中平母親的墳墓看看。
孫中平說好。
然後張婆婆把窗戶開了,蓋著的黑門簾掀了,門外的雞鳴線也擦了。
我和孫家一幹親戚在外麵聽見聲音,一驚一乍,還以為發生什麽。結果奶奶她們就出來了。
孫中平麻煩幾位親戚在家裏照料,幾個親戚又驚又怕。
奶奶也不好解釋太多,隻讓他們守在大門外,然後讓孫中平領路,開車去了幾公裏外的一座山。
我那時候還留在孫家,傻乎乎左顧右盼。
喪禮對尚且年幼的我來說太新鮮,由於年紀的原因,甚至還不能理解去世代表著什麽。
後來在奶奶去孫中平母親墳墓探望的時候,孫家裏發生了一件事。
直到她從外麵迴來,才追悔莫及。
村有山頭,人有歸地。
每個村子的老人家長逝之後,都有固定下葬的山頭,這個山頭一般都叫做祖山。根據各地習俗不同,叫法也不同,也有叫墳山的。孫中平不敢怠慢,連夜驅車趕往他母親下葬的地方。
通往祖山的路並不好走,往上隻有一條泥巴路,還要繞過兩道山樑。
四周黑漆漆,張婆婆催孫中平開快點。
孫中平苦著臉:快不起來啊,婆婆。
山路很窄,因為樹木眾多,即便車燈全開了,也隻能照亮眼前一畝三分地。再則一側是山坡,路麵又是泥巴地,昨日新雨,淋了雨之後路麵非常軟,車不好開。
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栽到山坡下。
孫中平不是個膽小的人,可今夜的山路不知道怎麽迴事,遠比看上去的難走。
山路很窄,車勉強能通過,兩側圍著灌木矮樹,燈光一照,樹影婆娑的,張牙舞爪。
孫中平一顆心跳到嗓子眼。
車燈照著前方,七八米開外,都是陰沉沉的一片,就像開往一條通往陰間的路。
高老頭在後座想逗張婆婆說話,可不得技巧。搞得張婆婆有氣沒地方撒,隻一個勁催孫中平快點。
奶奶是個很嚴肅的人,並不參與高老頭和張婆婆之間的對話。她不管到哪,都坐得端端正正,如一座鍾。
黑暗中的荒山在她眼裏緩慢後退,前後是望不見盡頭的泥濘小路。
也不知為何,今夜沒有月。
孫中平也急,視線一直盯著前方,路旁枝條時不時抽打在車窗上劈啪直響,可是他不敢開快。
恍惚間,後視鏡上,有影子一閃。孫中平嚇了一跳,差點踩到油門上,驚出一身冷汗。
高老頭發現他不對勁,探頭探腦問:你幹啥呢?
孫中平吞了吞口水,手不敢離開方向盤,說:沒話音未落,視線餘光撇到一個影子出現在後視鏡上。
</br>
火光在屋內一閃,雖然非常微小,但還是嚇了人一跳。
孫中平跌倒在地,張婆婆拉他起來。
高老頭咿呀咿呀感慨著:鵝就說了,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奶奶看了張婆婆一眼,張婆婆會意,小聲將老爺子怎麽死的,這幾天喪事怎麽辦的,都說了個清楚。
三天前的下午,老爺子說累了要迴房睡覺。晚上孫中平的媳婦喊老爺子吃飯,發現身體已經涼了。按照這個情況,老爺子應該是自然死亡,但剛才長明燈跳的那一下,又說明老爺子是暴死而亡。
長明燈根據各地習俗,在停靈的時候,是可點、可不點的。但孫家村本地習俗是要點長明燈的。
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的記載,鐙又通燈,照路之用。死者腳邊點一盞長明燈,取照亮死者腳邊路,好讓他們渡過彼岸。
長明燈那一跳,說明前路崎嶇。一般暴死之人,才有如此徵兆。
奶奶轉頭問孫中平:老爺子生前可有疾恙?
孫中平搖搖頭:沒有啊。
這時候張婆婆不知道從那兒弄來一雙黑布鞋,塞到老爺子手中握好。倘若前路崎嶇的話,需要幫死者準備兩雙鞋子,一雙穿在腳上一雙握在手中,不然路上不好走。
張婆婆放好鞋,長明燈卻不見恢復正常。
高老頭傻笑看著這一幕:鵝說你瞎忙活啥。
張婆婆氣得要打人。
奶奶拉住她:聽他說說。
高老頭笑眯眯說:你們早問鵝不完了。
原來高老頭早發現問題。
第五章 祖山
高老頭請靈上身之後,發現老爺子的魂魄有些不對勁。怎麽說呢,一般新死的鬼魂陰氣是沒有那麽重的,而且非常脆弱。請靈上身的話,高老頭自己倒不用怕被陰氣襲身,倒是老爺子的鬼魂可能受不住活人身體裏的陽氣而受傷。
但高老頭請靈上身的時候,老爺子的鬼魂陰氣之重,哪裏像一個新死鬼魂的樣子?
張婆婆驚訝無比:這是個啥意思?
奶奶聽完高老頭敘述,心裏有了譜。但她沒做過多解釋,而是問孫中平:你和老爺子的關係一年前突然變得不好了?
孫中平:是的,一年前老娘去世,爹就變得容易激動,後來我和他吵過幾次架,關係就變僵了。我媳婦還說,爹變得越來越像娘了。
高老頭嘿嘿笑著,一拍大腿:鵝就說嘛,就是這麽迴事兒了!
張婆婆還蒙在鼓裏,奶奶不解釋,提出要去孫中平母親的墳墓看看。
孫中平說好。
然後張婆婆把窗戶開了,蓋著的黑門簾掀了,門外的雞鳴線也擦了。
我和孫家一幹親戚在外麵聽見聲音,一驚一乍,還以為發生什麽。結果奶奶她們就出來了。
孫中平麻煩幾位親戚在家裏照料,幾個親戚又驚又怕。
奶奶也不好解釋太多,隻讓他們守在大門外,然後讓孫中平領路,開車去了幾公裏外的一座山。
我那時候還留在孫家,傻乎乎左顧右盼。
喪禮對尚且年幼的我來說太新鮮,由於年紀的原因,甚至還不能理解去世代表著什麽。
後來在奶奶去孫中平母親墳墓探望的時候,孫家裏發生了一件事。
直到她從外麵迴來,才追悔莫及。
村有山頭,人有歸地。
每個村子的老人家長逝之後,都有固定下葬的山頭,這個山頭一般都叫做祖山。根據各地習俗不同,叫法也不同,也有叫墳山的。孫中平不敢怠慢,連夜驅車趕往他母親下葬的地方。
通往祖山的路並不好走,往上隻有一條泥巴路,還要繞過兩道山樑。
四周黑漆漆,張婆婆催孫中平開快點。
孫中平苦著臉:快不起來啊,婆婆。
山路很窄,因為樹木眾多,即便車燈全開了,也隻能照亮眼前一畝三分地。再則一側是山坡,路麵又是泥巴地,昨日新雨,淋了雨之後路麵非常軟,車不好開。
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栽到山坡下。
孫中平不是個膽小的人,可今夜的山路不知道怎麽迴事,遠比看上去的難走。
山路很窄,車勉強能通過,兩側圍著灌木矮樹,燈光一照,樹影婆娑的,張牙舞爪。
孫中平一顆心跳到嗓子眼。
車燈照著前方,七八米開外,都是陰沉沉的一片,就像開往一條通往陰間的路。
高老頭在後座想逗張婆婆說話,可不得技巧。搞得張婆婆有氣沒地方撒,隻一個勁催孫中平快點。
奶奶是個很嚴肅的人,並不參與高老頭和張婆婆之間的對話。她不管到哪,都坐得端端正正,如一座鍾。
黑暗中的荒山在她眼裏緩慢後退,前後是望不見盡頭的泥濘小路。
也不知為何,今夜沒有月。
孫中平也急,視線一直盯著前方,路旁枝條時不時抽打在車窗上劈啪直響,可是他不敢開快。
恍惚間,後視鏡上,有影子一閃。孫中平嚇了一跳,差點踩到油門上,驚出一身冷汗。
高老頭發現他不對勁,探頭探腦問:你幹啥呢?
孫中平吞了吞口水,手不敢離開方向盤,說:沒話音未落,視線餘光撇到一個影子出現在後視鏡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