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外子意外你為了誇獎他而送給他的。”
“你最近看到過嗎?”
“沒有。”暮林梅女輕輕搖頭。
蘭子簡單說明發現這本書時的狀況。“這本書為什麽會掉在那裏,你有什麽頭緒嗎?這很可能是萬釣部老人從自己的房裏拿去的。”
“我不知道。”
“我再換個問題——秀一在飯店雕刻的胸像被毀壞了,聽說是你要他這麽做的,是真的嗎?”
暮林梅女默默地點頭。
“那麽——”蘭子正想繼續發問時,聲音忽然中斷。
同1時間,我也懷疑自己的眼花了——有1絲鮮紅的液體正從暮林梅女的灰發中流向額際,沿著她的臉頰滴落到膝蓋上的被墊上。
是血!有血流下來了!
暮林梅女還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麽事。
“梅女夫人!”中村警部驚恐地大叫。
暮林梅女見到我們驚恐的表情,伸手撫上自己的額頭,發現手掌上沾上了血。
“不對,是在天花板!”蘭子指著老婦人的正上方。
我們抬頭望向天花板。天花板的木板縫隙間浮現了有如漏水似的暗紅色漬痕,令我們震驚的鮮血就從那裏滴至暮林梅女的頭上,然後從她的額際滑落。
十字架宅邸內再次被騷亂籠罩。沒多久,1位被派去找來梯子的警員立刻將梯子搭在別院與廚房之間的外牆上。
中村警部指派另1位屬下爬上梯子查看,這位警員爬上去後,發現沿著相鄰的倉庫屋頂可以爬進別院的天花板上。
中村警部命令該警員進去仔細調查。
幾分鍾後,進入天花板上麵搜查的警員迴來了,並帶著1隻被割斷脖子、已經死掉的黑貓,以及1個沾滿血漬的塑膠袋。他的帽子上滿是蜘蛛絲,手肘與膝蓋都是灰塵。
“天花板上麵沒人。這隻死貓就放在樑上,滴到部屋的血是從它的脖子流出來的。”
在別院天花板發出窸窣聲響的並非老鼠,而是地獄的奇術師~!那傢夥子啊漆黑的天花板上昂首闊步,有如巨大的毒蜘蛛趴在捕獲了獵物的蜘蛛網上。
“而且,正上方的柱子上還釘著這個東西。”
這名警員從胸前口袋裏取出了1張撲克牌,背麵圖案是赤色腳踏車。
中村警部以顫抖的手指取過,緩緩翻到正麵。撲克牌上的圖案仿佛正在嘲笑我們。
——是鬼牌!
1《第3顆子彈》,1947年出版,名偵探是身為警察署副署長的馬區上校(也是個胖子)。消去贅肉,留下故事的精華,極具邏輯性的密室殺人解謎名作。
2《班森殺人事件》,1926年出版,範達因的處女作,亦是利用心理分析進行推理的名偵探菲洛·凡斯登場之作,但這種心理分析的推理法到了第2部作品就告放棄。江戶川亂步很佩服這個人的構想,不過,他自己的《心理測驗》卻更早使用了這個方法。
3《3個人之1》,1932出版,以《班森殺人事件》為靈感,目的在找出怪物犯人的佳作。
4見最底下劇透欄。
5《till death do us part》,1944年出版,狄克森·卡爾的中期清新作品,仍是受到如雷掌聲。
6《山本有三全簿》,山本有三是日本著名文豪,其作品由岩波書局於昭和14年至16年集結出版,收錄作品如下:卷1:尺與其他;卷2:熊古蓮生僧人與其他;卷3:想活而能活與其他;卷4:風;卷5:女人的1生;卷6:真實一路;卷7:路旁之石;卷8:兄弟與其他;卷9:評論;卷10:死亡舞蹈與其他。
第三幕 惡靈降臨
「沒有人能妨礙我與惡魔合為一體」——小栗蟲太郎《黑死館殺人事件》
第十四章 在地下室
1
腐爛似的雲層低籠,雨勢雖然在拂曉時分停了,但1整天都吹著冰冷的北風。
天亮後,警方持續在十字架宅邸中搜索地獄的奇術師的行蹤,並同時進行殺人事件現場的搜證。除了被搬走的萬釣部老人屍體外,殺人事件現場就與最初發現時一樣,走廊木板與房門上留下鮮明的彈孔,書桌上的大量血跡仍未被拭去,而刺骨冷風則是毫不留情地從破掉的窗戶吹入。一見到這幅寒冷的景象,昨晚的才慘劇便會在腦海中鮮明地甦醒。
盡管有一大批人在宅邸裏忙著工作,卻仍感受不到1絲盎然生氣,空氣中充滿黴味,周遭瀰漫著死亡氣息。
警方在三多摩地區布下了前所未有的特別搜查網,遠方不時會傳來巡邏警車的警笛聲。不安與焦躁的氣氛瀰漫整個地區,往來行人的步伐似乎也加快了,在商店這類公眾場所,早已有人公然談論這起殺人事件。
就算去學校,我也因為心裏惦著事件而無法專心上課,而且還不斷被同學追問事件的情況發展。也不知道從哪裏泄露的,大家早就知道我們是事件的關係人。
蘭子與我一放學迴家,便立刻趕往十字架宅邸,因為聽母親說父親已前往現場。
十字架宅邸四周圍上了繩索以隔絕看熱鬧的人群,我們正煩惱著要如何進去時,正好看到認識的警察站在大門前。他是中村警部的直屬下屬,什麽話也沒說就讓我們進入,而被隔離的人群紛紛用奇異的眼神注視著我們。
宅邸內滿溢異常的緊張感,座敷也被當成了搜查小組本部,所以有許多警察在這裏頻頻進出。我們進去時,父親就坐在橡木桌前的大型雙人扶手椅上,麵前站了3位刑事,我們在門口等他們談話告一段落,一旁接待處的桌上堆滿鑑識人員提出的報告書。
</br>
“你最近看到過嗎?”
“沒有。”暮林梅女輕輕搖頭。
蘭子簡單說明發現這本書時的狀況。“這本書為什麽會掉在那裏,你有什麽頭緒嗎?這很可能是萬釣部老人從自己的房裏拿去的。”
“我不知道。”
“我再換個問題——秀一在飯店雕刻的胸像被毀壞了,聽說是你要他這麽做的,是真的嗎?”
暮林梅女默默地點頭。
“那麽——”蘭子正想繼續發問時,聲音忽然中斷。
同1時間,我也懷疑自己的眼花了——有1絲鮮紅的液體正從暮林梅女的灰發中流向額際,沿著她的臉頰滴落到膝蓋上的被墊上。
是血!有血流下來了!
暮林梅女還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麽事。
“梅女夫人!”中村警部驚恐地大叫。
暮林梅女見到我們驚恐的表情,伸手撫上自己的額頭,發現手掌上沾上了血。
“不對,是在天花板!”蘭子指著老婦人的正上方。
我們抬頭望向天花板。天花板的木板縫隙間浮現了有如漏水似的暗紅色漬痕,令我們震驚的鮮血就從那裏滴至暮林梅女的頭上,然後從她的額際滑落。
十字架宅邸內再次被騷亂籠罩。沒多久,1位被派去找來梯子的警員立刻將梯子搭在別院與廚房之間的外牆上。
中村警部指派另1位屬下爬上梯子查看,這位警員爬上去後,發現沿著相鄰的倉庫屋頂可以爬進別院的天花板上。
中村警部命令該警員進去仔細調查。
幾分鍾後,進入天花板上麵搜查的警員迴來了,並帶著1隻被割斷脖子、已經死掉的黑貓,以及1個沾滿血漬的塑膠袋。他的帽子上滿是蜘蛛絲,手肘與膝蓋都是灰塵。
“天花板上麵沒人。這隻死貓就放在樑上,滴到部屋的血是從它的脖子流出來的。”
在別院天花板發出窸窣聲響的並非老鼠,而是地獄的奇術師~!那傢夥子啊漆黑的天花板上昂首闊步,有如巨大的毒蜘蛛趴在捕獲了獵物的蜘蛛網上。
“而且,正上方的柱子上還釘著這個東西。”
這名警員從胸前口袋裏取出了1張撲克牌,背麵圖案是赤色腳踏車。
中村警部以顫抖的手指取過,緩緩翻到正麵。撲克牌上的圖案仿佛正在嘲笑我們。
——是鬼牌!
1《第3顆子彈》,1947年出版,名偵探是身為警察署副署長的馬區上校(也是個胖子)。消去贅肉,留下故事的精華,極具邏輯性的密室殺人解謎名作。
2《班森殺人事件》,1926年出版,範達因的處女作,亦是利用心理分析進行推理的名偵探菲洛·凡斯登場之作,但這種心理分析的推理法到了第2部作品就告放棄。江戶川亂步很佩服這個人的構想,不過,他自己的《心理測驗》卻更早使用了這個方法。
3《3個人之1》,1932出版,以《班森殺人事件》為靈感,目的在找出怪物犯人的佳作。
4見最底下劇透欄。
5《till death do us part》,1944年出版,狄克森·卡爾的中期清新作品,仍是受到如雷掌聲。
6《山本有三全簿》,山本有三是日本著名文豪,其作品由岩波書局於昭和14年至16年集結出版,收錄作品如下:卷1:尺與其他;卷2:熊古蓮生僧人與其他;卷3:想活而能活與其他;卷4:風;卷5:女人的1生;卷6:真實一路;卷7:路旁之石;卷8:兄弟與其他;卷9:評論;卷10:死亡舞蹈與其他。
第三幕 惡靈降臨
「沒有人能妨礙我與惡魔合為一體」——小栗蟲太郎《黑死館殺人事件》
第十四章 在地下室
1
腐爛似的雲層低籠,雨勢雖然在拂曉時分停了,但1整天都吹著冰冷的北風。
天亮後,警方持續在十字架宅邸中搜索地獄的奇術師的行蹤,並同時進行殺人事件現場的搜證。除了被搬走的萬釣部老人屍體外,殺人事件現場就與最初發現時一樣,走廊木板與房門上留下鮮明的彈孔,書桌上的大量血跡仍未被拭去,而刺骨冷風則是毫不留情地從破掉的窗戶吹入。一見到這幅寒冷的景象,昨晚的才慘劇便會在腦海中鮮明地甦醒。
盡管有一大批人在宅邸裏忙著工作,卻仍感受不到1絲盎然生氣,空氣中充滿黴味,周遭瀰漫著死亡氣息。
警方在三多摩地區布下了前所未有的特別搜查網,遠方不時會傳來巡邏警車的警笛聲。不安與焦躁的氣氛瀰漫整個地區,往來行人的步伐似乎也加快了,在商店這類公眾場所,早已有人公然談論這起殺人事件。
就算去學校,我也因為心裏惦著事件而無法專心上課,而且還不斷被同學追問事件的情況發展。也不知道從哪裏泄露的,大家早就知道我們是事件的關係人。
蘭子與我一放學迴家,便立刻趕往十字架宅邸,因為聽母親說父親已前往現場。
十字架宅邸四周圍上了繩索以隔絕看熱鬧的人群,我們正煩惱著要如何進去時,正好看到認識的警察站在大門前。他是中村警部的直屬下屬,什麽話也沒說就讓我們進入,而被隔離的人群紛紛用奇異的眼神注視著我們。
宅邸內滿溢異常的緊張感,座敷也被當成了搜查小組本部,所以有許多警察在這裏頻頻進出。我們進去時,父親就坐在橡木桌前的大型雙人扶手椅上,麵前站了3位刑事,我們在門口等他們談話告一段落,一旁接待處的桌上堆滿鑑識人員提出的報告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