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的四周密密麻麻刻著很多畫,那種畫和真正意義上的壁畫不同。真正的壁畫由畫匠和雕工配合,顏料也經過特殊的加工,才能保存的更長久。而密室四壁上的那些畫,雖然雕琢的相當精細,卻沒有任何顏料,流露出古老和質樸的氣息。我有一種感覺,小孩兒在這個密室中逗留的時間不會短,黑暗又陰冷的河底,每一秒鍾都是寂寞而且孤獨的,當那種寂寞滲入到骨髓中時,他會用各種各樣自己想得出來的方式打發時間。我懷疑這些沒有經過加工完善的壁畫,就是小孩兒一點點刻在石壁上的。
壁畫沒有任何文字說明,一幅接著一幅,在我注視這些壁畫的時候,小孩輕輕劃著名水遊到我身後。我轉頭望向他,那一瞬間,我好像突然可以讀懂他那雙泛白的眼睛中,所蘊含的情緒。
那是一種無奈,落寞,又隱隱渴望的眼神。他把我帶到這裏,並非沒有原因,他想讓我看到這些壁畫。
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小孩是什麽人,他隻能發出一些簡單的音節。密密麻麻的壁畫連成一片,布滿了密室的四周,一時間我分辨不出哪裏才是壁畫的起始。小孩兒帶著我來到密室的東北角,經過他的指點,我才明白,那可能是所有壁畫的開始。
壁畫上是一個女人,高大粗壯的女人。
第八十三章 湮滅的歷史(二)
第八十三章
湮滅的歷史(二)
如果沒有小孩兒那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解釋,我可能很難完全明白壁畫上的內容。這些數量極多的壁畫,可以說記錄著一個民族的興起,昌盛,衰亡。那是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元突,本來就是一個空白,沒有這些壁畫,我想,許多過去的事情將永遠被淹沒在這片山地之下的水流中。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沉淪,復興,但是它們擋不住時間的侵蝕。我相信,經歷的久了,所有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而腐敗。一個民族最偉大的地方,並非它們曾經多麽強大,多麽輝煌,文化,才是恆久不滅的。
就如同南美的瑪雅人,已經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不可能溯本還原的了解他們如何繁衍生息,但是就因為他們遺留下來的民族文化的一角,讓世人永遠記住了瑪雅民族。文化,就是一團永恆的光,隻要時間還在流淌,這團光就不會熄滅。
據說,元突是崑崙西王母座下的一個屬國,從壁畫的內容上看,確實如此。元突的王是一個女性,我不知道壁畫是否被刻意的誇大,那個女性相當魁梧。第一個元突的女王從西王母治下分離,首建了元突。
元突人並不擅長農業生產,很多必需的糧食還有生活物資都要依靠西王母方麵的支援。但是他們的冶金技術出類拔萃,從當時的時代來講,應該遙遙領先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以及部落。壁畫前麵一部分記錄的完全是元突人日常的生活情景,在母係社會中,女性占據生產生活的主導地位,元突擁有超級發達的冶金技術,但他們從來不生產任何武器,國內也沒有常備軍隊,所有的人都是冶煉場的匠人。如果元突遭到侵襲,從崑崙山的更深處,會有強大的盟友趕來支援。
古老的部落國家擁有自己的圖騰以及信仰,和許多同時代的古國一樣,元突人在生產之餘,極重祭祀。祭祀也是生活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副壁畫中,清晰的記錄著祭祀的過程。祭祀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在元突國內進行的常規性祭祀,還有一種較為隆重,元突的女王會帶領部分臣民,長途跋涉,去參拜自己信奉的神靈。
這時候,小孩兒指著一副壁畫,他無聲無息的指著,但是我好像一下子就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壁畫中,元突的女王跪拜在一個巨大的,好像祭壇一樣的王座前,她的神情恭謙,充滿對神靈的敬意和畏懼。不用過多解釋,這座祭壇般的王座中,就是元突人乃至整個西王母部落所供奉的神靈。
看到這幅壁畫,或者說看到祭壇上的神靈時,我的目光頓時被吸引了,很怪異的感覺。
王座上沒有神靈的塑像,隻有一個圓柱形的罐子。平麵的壁畫很難把這種立體的東西刻畫的完美,我隻能看出,那是一個圓柱形的罐子,但罐子裏麵是否有別的東西,就不知道了。
一個長存在崑崙山中失落的古國,他們信仰一個罐子?
但是小孩沒有其它解釋,接著就指示我朝下麵看。他發出了一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輔助性的解說。壁畫的內容瞬間又迴到了元突人生存的地方,場景很模糊,不過能看得出,那是規模巨大的冶煉場,所有的冶煉匠人齊心合力,一起鑄造大鐵球。那種大鐵球在我看來,隻不過是一個靜止的物體,但是對當時的冶煉匠人來說,每鑄造出一顆鐵球,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還有精力。
這不得不讓我懷疑,懷疑元突這個國家存在的意義。他們本來是西王母部落的一支,崑崙域內,隻有西王母這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分封製其實在這裏並不實用。夏商周實施分封製,是因為主國的國力有限,而疆域廣博,四周皆有外敵,隻有分封製才能更好的鞏固中央統治。
元突沒有軍隊,這說明,西王母讓元突部落遠遷到這裏,並不是為了抵禦外敵。從我目前的認知來看,元突人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鑄造那些鐵球。這個古國存在的意義,絕不可能僅僅是鑄造鐵球那麽簡單。
</br>
壁畫沒有任何文字說明,一幅接著一幅,在我注視這些壁畫的時候,小孩輕輕劃著名水遊到我身後。我轉頭望向他,那一瞬間,我好像突然可以讀懂他那雙泛白的眼睛中,所蘊含的情緒。
那是一種無奈,落寞,又隱隱渴望的眼神。他把我帶到這裏,並非沒有原因,他想讓我看到這些壁畫。
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小孩是什麽人,他隻能發出一些簡單的音節。密密麻麻的壁畫連成一片,布滿了密室的四周,一時間我分辨不出哪裏才是壁畫的起始。小孩兒帶著我來到密室的東北角,經過他的指點,我才明白,那可能是所有壁畫的開始。
壁畫上是一個女人,高大粗壯的女人。
第八十三章 湮滅的歷史(二)
第八十三章
湮滅的歷史(二)
如果沒有小孩兒那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解釋,我可能很難完全明白壁畫上的內容。這些數量極多的壁畫,可以說記錄著一個民族的興起,昌盛,衰亡。那是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元突,本來就是一個空白,沒有這些壁畫,我想,許多過去的事情將永遠被淹沒在這片山地之下的水流中。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沉淪,復興,但是它們擋不住時間的侵蝕。我相信,經歷的久了,所有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而腐敗。一個民族最偉大的地方,並非它們曾經多麽強大,多麽輝煌,文化,才是恆久不滅的。
就如同南美的瑪雅人,已經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不可能溯本還原的了解他們如何繁衍生息,但是就因為他們遺留下來的民族文化的一角,讓世人永遠記住了瑪雅民族。文化,就是一團永恆的光,隻要時間還在流淌,這團光就不會熄滅。
據說,元突是崑崙西王母座下的一個屬國,從壁畫的內容上看,確實如此。元突的王是一個女性,我不知道壁畫是否被刻意的誇大,那個女性相當魁梧。第一個元突的女王從西王母治下分離,首建了元突。
元突人並不擅長農業生產,很多必需的糧食還有生活物資都要依靠西王母方麵的支援。但是他們的冶金技術出類拔萃,從當時的時代來講,應該遙遙領先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以及部落。壁畫前麵一部分記錄的完全是元突人日常的生活情景,在母係社會中,女性占據生產生活的主導地位,元突擁有超級發達的冶金技術,但他們從來不生產任何武器,國內也沒有常備軍隊,所有的人都是冶煉場的匠人。如果元突遭到侵襲,從崑崙山的更深處,會有強大的盟友趕來支援。
古老的部落國家擁有自己的圖騰以及信仰,和許多同時代的古國一樣,元突人在生產之餘,極重祭祀。祭祀也是生活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副壁畫中,清晰的記錄著祭祀的過程。祭祀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在元突國內進行的常規性祭祀,還有一種較為隆重,元突的女王會帶領部分臣民,長途跋涉,去參拜自己信奉的神靈。
這時候,小孩兒指著一副壁畫,他無聲無息的指著,但是我好像一下子就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壁畫中,元突的女王跪拜在一個巨大的,好像祭壇一樣的王座前,她的神情恭謙,充滿對神靈的敬意和畏懼。不用過多解釋,這座祭壇般的王座中,就是元突人乃至整個西王母部落所供奉的神靈。
看到這幅壁畫,或者說看到祭壇上的神靈時,我的目光頓時被吸引了,很怪異的感覺。
王座上沒有神靈的塑像,隻有一個圓柱形的罐子。平麵的壁畫很難把這種立體的東西刻畫的完美,我隻能看出,那是一個圓柱形的罐子,但罐子裏麵是否有別的東西,就不知道了。
一個長存在崑崙山中失落的古國,他們信仰一個罐子?
但是小孩沒有其它解釋,接著就指示我朝下麵看。他發出了一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輔助性的解說。壁畫的內容瞬間又迴到了元突人生存的地方,場景很模糊,不過能看得出,那是規模巨大的冶煉場,所有的冶煉匠人齊心合力,一起鑄造大鐵球。那種大鐵球在我看來,隻不過是一個靜止的物體,但是對當時的冶煉匠人來說,每鑄造出一顆鐵球,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還有精力。
這不得不讓我懷疑,懷疑元突這個國家存在的意義。他們本來是西王母部落的一支,崑崙域內,隻有西王母這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分封製其實在這裏並不實用。夏商周實施分封製,是因為主國的國力有限,而疆域廣博,四周皆有外敵,隻有分封製才能更好的鞏固中央統治。
元突沒有軍隊,這說明,西王母讓元突部落遠遷到這裏,並不是為了抵禦外敵。從我目前的認知來看,元突人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鑄造那些鐵球。這個古國存在的意義,絕不可能僅僅是鑄造鐵球那麽簡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