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安點點頭,道:“還有傳說中的元突古國。”
我聽著就有點迷糊,我從事文物修復工作,對於歷史的了解,不敢說爐火純青,但至少在普通人麵前,屬於半專業的水平。但是我搜遍了記憶每個角落,都迴想不起坎達木盆地周圍,曾經存在過一個叫做元突的古國。
“元突古國,是周穆王西遊時最重要的一站,同時,它很可能是青銅圖案的起源之地。”
第七十四章 古老的國度
老安的話相比過去多了一些,至少有耐心跟我解釋這些問題。聽了他的解釋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難怪在自己的所知中始終搜索不到關於元突古國的任何信息。
元突古國一直都存在於傳說中,很古老的傳說。傳說和史料有很大很大的區別,有人說歷史不可全信,但是既然存在著史料,就多少說明它曾經發生過。然而在一九九三年之前,還沒有任何人知道,在荒莽的崑崙山中,曾經繁衍過這樣一個古老的國度。
首次提出元突古國這個概念的,是一個匈牙利的歷史學家,他是研究匈奴人的專家(人們普遍認為,曾經在北亞強盛一時的匈奴民族,西漢時期遭到漢的不斷打擊,最終西遷,匈牙利就是匈奴西遷之後演變而來的國家)。
本來,這個匈牙利學者並沒有刻意的研究崑崙山中是否存在過什麽古國,但是一些珍貴的匈奴族內資料中偶爾顯示,古老的匈奴人曾不止一次的探索過崑崙。崑崙這個詞,其實就出自於匈奴語,意思是“天”。
這引起了匈牙利學者的強烈興趣,為此搜集了所有可以搜集到的資料。這種搜集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搶救性的發掘,很多不為人知的古老往事重新浮出水麵。古老的匈奴人在崑崙山中探索的時候,很意外的發現了群居的人跡,他們和這些人的語言不通,而且雙方都帶著敵意,沒有太多的交流。
在之後一次次的探索中,匈奴人和這群居住在崑崙的族群產生了接觸,隨著接觸的增多,他們才發現,這其實並非一個很原始落後的族群,而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國家。匈奴人稱他們為“元突”,意思就是被遺棄的國度。
在歷史上,這可能是唯一記載了元突古國存在的史料。因為崑崙山的地理位置偏僻,在其它所有權威性的歷史文獻中,這一部分始終是個空白,而且國內的學者也不可能因為一段來自古匈奴遺留的傳說性史料確定元突的存在。
我們的學者,其實有時候還是很“嚴謹”的。
“憑什麽認為這就是周穆王當年西遊的重要一站?”
“我推測的,有相應的根據。”老安道:“目前,我們也位於探索階段。”
“那就是說,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對老安一直有成見,所以隱隱的就覺得他太武斷了,因為自己的推測,把一群人從內地拉到荒僻的崑崙來。
“我沒辦法忽視這些信息,很重要。”老安道:“寧可白跑一趟,我也不想錯過機會。”
周穆王西遊,曾經流傳下來相關的記載,但可以想像,那些記載隻是官方性的,看起來很客觀,不過有點誇大,至於非常隱秘和重要的事情,不會出現在記載當中。
“問你個問題,傳說中,崑崙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老安突然改變話題,道:“你相信她的存在嗎?”
“你說呢?”我冷笑了一下,有一種智商被蔑視的怒意,那個神話傳說裏人頭豹身的西王母可能存在嗎?如果她真的存在,那麽就意味著唐長老,大師兄二師兄那幫人,其實也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給你一個勸說,或者告誡。”老安認真道:“如果你沒有見過,就不要輕易否認一個事物的真實性。”
傳說中,元突是西王母的一個屬國,他們歷代繁衍,生存於崑崙山中,這個屬國唯一的作用,是替西王母守護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周穆王見西王母,在中國的歷史傳說裏麵,是一件傷感又浪漫的事,他們的相見,並非兩個國度的君主的會見,期間多了一份朦朧且讓人揣摩不透的情愫。
據說西王母對於東來的周穆王很有好感,但她是一個長相非常抽象又獨特的女人,像史料中記載的一樣:豹尾虎齒,善嘯。我相信穆王沒有勇氣天天抱著一個不像人的女人睡覺。
但是正因為西王母對周穆王的情愫,讓他得到了一些方便,古老的匈奴人在崑崙山中不止一次的探索尋覓,很可能是在尋找什麽東西,可他們除了知道崑崙山裏有一個叫做元突的古國之外,其餘一無所獲,周穆王就不同了,他可能從元突得到了不同尋常的東西。老安覺得,青銅,是周穆王主使鑄造的,青銅圖案的原型,就來自元突。
這一下,我終於明白了老安不遠千裏跋涉到崑崙山的重要原因。
“那些青銅,是什麽東西?”我問道,這問題去問別人的話,他們都有忌諱,隻有老安可以完整的迴答我,當然,那要在他願意的情況下。
“我不完全了解,正因為這樣,所以不敢亂說。”老安望著遠近一座座幾乎高聳入雲的大山,好像有一點感慨。
青銅上攜帶的信息是周穆王第一個帶迴來的,因為西王母的青睞,所以他可以弄到一些東西,但是他離開了西王母的領地返迴周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很可能,連他本人對這些信息都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領會。
</br>
我聽著就有點迷糊,我從事文物修復工作,對於歷史的了解,不敢說爐火純青,但至少在普通人麵前,屬於半專業的水平。但是我搜遍了記憶每個角落,都迴想不起坎達木盆地周圍,曾經存在過一個叫做元突的古國。
“元突古國,是周穆王西遊時最重要的一站,同時,它很可能是青銅圖案的起源之地。”
第七十四章 古老的國度
老安的話相比過去多了一些,至少有耐心跟我解釋這些問題。聽了他的解釋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難怪在自己的所知中始終搜索不到關於元突古國的任何信息。
元突古國一直都存在於傳說中,很古老的傳說。傳說和史料有很大很大的區別,有人說歷史不可全信,但是既然存在著史料,就多少說明它曾經發生過。然而在一九九三年之前,還沒有任何人知道,在荒莽的崑崙山中,曾經繁衍過這樣一個古老的國度。
首次提出元突古國這個概念的,是一個匈牙利的歷史學家,他是研究匈奴人的專家(人們普遍認為,曾經在北亞強盛一時的匈奴民族,西漢時期遭到漢的不斷打擊,最終西遷,匈牙利就是匈奴西遷之後演變而來的國家)。
本來,這個匈牙利學者並沒有刻意的研究崑崙山中是否存在過什麽古國,但是一些珍貴的匈奴族內資料中偶爾顯示,古老的匈奴人曾不止一次的探索過崑崙。崑崙這個詞,其實就出自於匈奴語,意思是“天”。
這引起了匈牙利學者的強烈興趣,為此搜集了所有可以搜集到的資料。這種搜集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搶救性的發掘,很多不為人知的古老往事重新浮出水麵。古老的匈奴人在崑崙山中探索的時候,很意外的發現了群居的人跡,他們和這些人的語言不通,而且雙方都帶著敵意,沒有太多的交流。
在之後一次次的探索中,匈奴人和這群居住在崑崙的族群產生了接觸,隨著接觸的增多,他們才發現,這其實並非一個很原始落後的族群,而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國家。匈奴人稱他們為“元突”,意思就是被遺棄的國度。
在歷史上,這可能是唯一記載了元突古國存在的史料。因為崑崙山的地理位置偏僻,在其它所有權威性的歷史文獻中,這一部分始終是個空白,而且國內的學者也不可能因為一段來自古匈奴遺留的傳說性史料確定元突的存在。
我們的學者,其實有時候還是很“嚴謹”的。
“憑什麽認為這就是周穆王當年西遊的重要一站?”
“我推測的,有相應的根據。”老安道:“目前,我們也位於探索階段。”
“那就是說,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對老安一直有成見,所以隱隱的就覺得他太武斷了,因為自己的推測,把一群人從內地拉到荒僻的崑崙來。
“我沒辦法忽視這些信息,很重要。”老安道:“寧可白跑一趟,我也不想錯過機會。”
周穆王西遊,曾經流傳下來相關的記載,但可以想像,那些記載隻是官方性的,看起來很客觀,不過有點誇大,至於非常隱秘和重要的事情,不會出現在記載當中。
“問你個問題,傳說中,崑崙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老安突然改變話題,道:“你相信她的存在嗎?”
“你說呢?”我冷笑了一下,有一種智商被蔑視的怒意,那個神話傳說裏人頭豹身的西王母可能存在嗎?如果她真的存在,那麽就意味著唐長老,大師兄二師兄那幫人,其實也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給你一個勸說,或者告誡。”老安認真道:“如果你沒有見過,就不要輕易否認一個事物的真實性。”
傳說中,元突是西王母的一個屬國,他們歷代繁衍,生存於崑崙山中,這個屬國唯一的作用,是替西王母守護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周穆王見西王母,在中國的歷史傳說裏麵,是一件傷感又浪漫的事,他們的相見,並非兩個國度的君主的會見,期間多了一份朦朧且讓人揣摩不透的情愫。
據說西王母對於東來的周穆王很有好感,但她是一個長相非常抽象又獨特的女人,像史料中記載的一樣:豹尾虎齒,善嘯。我相信穆王沒有勇氣天天抱著一個不像人的女人睡覺。
但是正因為西王母對周穆王的情愫,讓他得到了一些方便,古老的匈奴人在崑崙山中不止一次的探索尋覓,很可能是在尋找什麽東西,可他們除了知道崑崙山裏有一個叫做元突的古國之外,其餘一無所獲,周穆王就不同了,他可能從元突得到了不同尋常的東西。老安覺得,青銅,是周穆王主使鑄造的,青銅圖案的原型,就來自元突。
這一下,我終於明白了老安不遠千裏跋涉到崑崙山的重要原因。
“那些青銅,是什麽東西?”我問道,這問題去問別人的話,他們都有忌諱,隻有老安可以完整的迴答我,當然,那要在他願意的情況下。
“我不完全了解,正因為這樣,所以不敢亂說。”老安望著遠近一座座幾乎高聳入雲的大山,好像有一點感慨。
青銅上攜帶的信息是周穆王第一個帶迴來的,因為西王母的青睞,所以他可以弄到一些東西,但是他離開了西王母的領地返迴周之後,就再也沒有來過。很可能,連他本人對這些信息都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領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