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他們的隊伍,終於來了。
第四十章 隊伍來了
看著在稻田裏夤夜忙碌的人群,我莫名開始激動且興奮。如果我的計劃周密,行動中不會出現什麽無法收拾的意外的話,那麽二十多年前大雁坡所發生的一切,或許我都能追究個一清二楚。
為了避免被發現,所以我藏身的地方距離稻田比較遠,加上光線和環境的限製,我隻能看到一個個走來走去的身影,卻無法分辨他們的具體相貌,因此我暫時還沒發現陳老。此刻,稻田那邊的人分成了三個部分,負責搬運東西和建臨時營地的肯定都是些後勤人員,無關緊要,第二部分是負責保衛工作的,我估計是從部隊還有公安部門抽調的人,荷槍實彈,第三個部分的人,才是隊伍的核心,是從各個地方集中起來的專家和學者,這部分人從衣著上就可以區分出來。
為了觀察的更仔細一些,我悄悄的迂迴,然後盡力貼近稻田。隊伍忙了有兩三個小時,把亂七八糟的物資歸置了一下,又撐起帳篷。那些保衛人員非常盡職,一直到隊伍的核心成員都到帳篷裏休息的時候,還有一些人握著槍在附近巡邏。從眼下的形勢來看,我想要在此時接近稻田還有隊伍,幾乎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我睡意全無,就這樣眼睜睜的盯著稻田,一直熬到天亮。帳篷裏的人還沒有起身,保衛人員換了班,新上崗的十來個人分成四個小組,以稻田為中心,分散向外,可能是在排查尚未離開大雁坡的人。這就又給我帶來了一些麻煩,我不得不小心和他們周旋,足足一個多小時之後,那些人才撤迴去。
我重新迴到了之前的觀測點,這時候是上午九點多鍾,經過一夜勞累,那些睡帳篷的人才算恢復了一些,先後鑽出帳篷,洗漱吃飯。天色完全明亮了,能見度很高,我拿出一架望遠鏡,觀察者人群。隊伍的核心成員年齡參差不齊,有的已經六七十歲,有的估計三十剛出頭,對這些人,我都是陌生的,所以不假思索的繞開那些不熟悉的人,接著看了下去。
驟然間,一個讓我覺得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視野中。那似乎就是陳老,雖然我認識陳老的時候,他已經將要退休了,但是大雁坡事件發生時,陳老四十出頭,在這個年紀上,人的相貌和外表幾乎完全定型,即便再老上二三十歲,還是可以輕易的辨認出來。
那時候的陳老,還算是在壯年的,他從事的工作註定要經常東奔西走,知識分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架著一副眼鏡,弱不禁風,但陳老很精神,身體看上去也很好,在稻田旁邊舒展了一會兒,接著就鑽到了另外一個帳篷裏。
他在那個帳篷裏呆了幾分鍾,之後,一個大概有三十五六歲的女人跟陳老一起走出了帳篷。在看到那個女人的一刻,我的目光瞬間就凝固的無法再轉動,一股強烈的,幾乎要觸及靈魂的波動,在不斷侵襲著我。
她是誰?!
我發誓,這應該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女人,她的個子很高挑,那時候的人不太講究衣著,樸實幹淨是最美的裝束,這個女人也不例外,盡管她裹著一身並不怎麽合體的衣服,但曼妙的身材還是無法阻擋的凸露出來。
她有一種天然安靜的美,就好像剛剛從一片失樂園中來到這個世界的女人,不管她的眼睛,還是鼻子嘴巴,都讓我覺得有種震撼般的熟悉。
青青?
我一時間就恍惚了,但是腦子裏隨即就產生了反應,不是,她不會是青青,不僅僅是年代不符合,而且我能看到,她有一雙明亮的,安詳的眼睛。
她會是誰?我本來是想來這裏尋找真相,但是隊伍剛剛到達,又一個讓我無法揣度的問題就隨之出現。
但是接下來的兩分鍾時間裏,我的大腦恢復了平靜,也從恍惚中掙脫出來,思維開始正常運轉。這讓我很快就判斷出,這個女人,應該是陳老的妻子。陳老臨死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正式的提及自己的妻子,我記得,她叫輕語。
看得出來,陳老的妻子身體應該不是太好,有種病態般的羸弱,同樣也能看得出,陳老很關愛她的妻子,從帳篷到臨時的大灶之間,僅僅那麽七八米遠,但陳老一步不離的緊緊陪在她身邊,唯恐她會在泥濘中不慎摔倒。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保守的,盡管兩個人是夫妻,但在營地裏還很避嫌,他們有意跑到一旁,趁著別人都在吃飯的時候,陳老弄了點水,讓妻子洗漱,之後,這個叫輕語的女人就坐在一塊石頭上,解開自己的頭髮,陳老拿出一柄木梳子,很認真也很細緻的幫妻子梳頭。
木梳子不斷的穿過那頭烏黑的長髮,就好像穿梭在一片黑色的飄雲中。陳老做的非常仔細,如同在嗬護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偶爾的,陳老的妻子會轉過頭,看看正在幫她梳頭的陳老,兩個人沒有太多的話,但相視之間,會朝對方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這一幕很溫馨,在那個質樸的年代裏,我想,這或許已經算得上一種浪漫,很讓人羨慕。可能吧,從年齡上看,陳老應該比妻子大好幾歲,老夫少妻,妻子總是受寵的。
陳老幫妻子梳好了頭髮之後,兩個人一起迴到營地,簡單吃了點東西。隊伍的任務可能很緊,稻田裏圍著的那些綠色的帆布被拆掉了,已經讓人挖掘出一大半的巨大的古怪屋子,出現在觀察範圍中。我幾乎忘記了疲勞和饑渴,盡一切可能的時刻關注稻田那邊的進度。接下來兩天時間裏,隊伍的工作主要還是進行挖掘,期間,那具可能還活著的“屍體”引起了一點點重視,但還是被疏忽了,之外,一些核心成員碰了幾次頭,估計是在商量具體的計劃。
</br>
第四十章 隊伍來了
看著在稻田裏夤夜忙碌的人群,我莫名開始激動且興奮。如果我的計劃周密,行動中不會出現什麽無法收拾的意外的話,那麽二十多年前大雁坡所發生的一切,或許我都能追究個一清二楚。
為了避免被發現,所以我藏身的地方距離稻田比較遠,加上光線和環境的限製,我隻能看到一個個走來走去的身影,卻無法分辨他們的具體相貌,因此我暫時還沒發現陳老。此刻,稻田那邊的人分成了三個部分,負責搬運東西和建臨時營地的肯定都是些後勤人員,無關緊要,第二部分是負責保衛工作的,我估計是從部隊還有公安部門抽調的人,荷槍實彈,第三個部分的人,才是隊伍的核心,是從各個地方集中起來的專家和學者,這部分人從衣著上就可以區分出來。
為了觀察的更仔細一些,我悄悄的迂迴,然後盡力貼近稻田。隊伍忙了有兩三個小時,把亂七八糟的物資歸置了一下,又撐起帳篷。那些保衛人員非常盡職,一直到隊伍的核心成員都到帳篷裏休息的時候,還有一些人握著槍在附近巡邏。從眼下的形勢來看,我想要在此時接近稻田還有隊伍,幾乎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我睡意全無,就這樣眼睜睜的盯著稻田,一直熬到天亮。帳篷裏的人還沒有起身,保衛人員換了班,新上崗的十來個人分成四個小組,以稻田為中心,分散向外,可能是在排查尚未離開大雁坡的人。這就又給我帶來了一些麻煩,我不得不小心和他們周旋,足足一個多小時之後,那些人才撤迴去。
我重新迴到了之前的觀測點,這時候是上午九點多鍾,經過一夜勞累,那些睡帳篷的人才算恢復了一些,先後鑽出帳篷,洗漱吃飯。天色完全明亮了,能見度很高,我拿出一架望遠鏡,觀察者人群。隊伍的核心成員年齡參差不齊,有的已經六七十歲,有的估計三十剛出頭,對這些人,我都是陌生的,所以不假思索的繞開那些不熟悉的人,接著看了下去。
驟然間,一個讓我覺得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視野中。那似乎就是陳老,雖然我認識陳老的時候,他已經將要退休了,但是大雁坡事件發生時,陳老四十出頭,在這個年紀上,人的相貌和外表幾乎完全定型,即便再老上二三十歲,還是可以輕易的辨認出來。
那時候的陳老,還算是在壯年的,他從事的工作註定要經常東奔西走,知識分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架著一副眼鏡,弱不禁風,但陳老很精神,身體看上去也很好,在稻田旁邊舒展了一會兒,接著就鑽到了另外一個帳篷裏。
他在那個帳篷裏呆了幾分鍾,之後,一個大概有三十五六歲的女人跟陳老一起走出了帳篷。在看到那個女人的一刻,我的目光瞬間就凝固的無法再轉動,一股強烈的,幾乎要觸及靈魂的波動,在不斷侵襲著我。
她是誰?!
我發誓,這應該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女人,她的個子很高挑,那時候的人不太講究衣著,樸實幹淨是最美的裝束,這個女人也不例外,盡管她裹著一身並不怎麽合體的衣服,但曼妙的身材還是無法阻擋的凸露出來。
她有一種天然安靜的美,就好像剛剛從一片失樂園中來到這個世界的女人,不管她的眼睛,還是鼻子嘴巴,都讓我覺得有種震撼般的熟悉。
青青?
我一時間就恍惚了,但是腦子裏隨即就產生了反應,不是,她不會是青青,不僅僅是年代不符合,而且我能看到,她有一雙明亮的,安詳的眼睛。
她會是誰?我本來是想來這裏尋找真相,但是隊伍剛剛到達,又一個讓我無法揣度的問題就隨之出現。
但是接下來的兩分鍾時間裏,我的大腦恢復了平靜,也從恍惚中掙脫出來,思維開始正常運轉。這讓我很快就判斷出,這個女人,應該是陳老的妻子。陳老臨死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正式的提及自己的妻子,我記得,她叫輕語。
看得出來,陳老的妻子身體應該不是太好,有種病態般的羸弱,同樣也能看得出,陳老很關愛她的妻子,從帳篷到臨時的大灶之間,僅僅那麽七八米遠,但陳老一步不離的緊緊陪在她身邊,唯恐她會在泥濘中不慎摔倒。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保守的,盡管兩個人是夫妻,但在營地裏還很避嫌,他們有意跑到一旁,趁著別人都在吃飯的時候,陳老弄了點水,讓妻子洗漱,之後,這個叫輕語的女人就坐在一塊石頭上,解開自己的頭髮,陳老拿出一柄木梳子,很認真也很細緻的幫妻子梳頭。
木梳子不斷的穿過那頭烏黑的長髮,就好像穿梭在一片黑色的飄雲中。陳老做的非常仔細,如同在嗬護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偶爾的,陳老的妻子會轉過頭,看看正在幫她梳頭的陳老,兩個人沒有太多的話,但相視之間,會朝對方露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這一幕很溫馨,在那個質樸的年代裏,我想,這或許已經算得上一種浪漫,很讓人羨慕。可能吧,從年齡上看,陳老應該比妻子大好幾歲,老夫少妻,妻子總是受寵的。
陳老幫妻子梳好了頭髮之後,兩個人一起迴到營地,簡單吃了點東西。隊伍的任務可能很緊,稻田裏圍著的那些綠色的帆布被拆掉了,已經讓人挖掘出一大半的巨大的古怪屋子,出現在觀察範圍中。我幾乎忘記了疲勞和饑渴,盡一切可能的時刻關注稻田那邊的進度。接下來兩天時間裏,隊伍的工作主要還是進行挖掘,期間,那具可能還活著的“屍體”引起了一點點重視,但還是被疏忽了,之外,一些核心成員碰了幾次頭,估計是在商量具體的計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