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你既然知道,可能會忘掉?”
“歲月不饒人嘛。”老神棍一臉褶子全都聚在一起,笑的相當欠抽:“你稍稍表示一下,說不定我就想起來了。”
他就是這個毛病,很貪錢,不管做什麽事,都要順便揩油,不過好在他也有底線,不會獅子大張口,每次給個一二百塊就已經很滿足了。
果然,我給他拿了二百塊之後,老神棍馬上變的神采奕奕。我迴頭看了看,青青呆在原地,望著那邊出神。
“錢你拿了,事情趕緊說一說。”
“說起這個,要扯很遠很遠。”老神棍又嘬了口酒,道:“你知道周穆王嗎?”
“怎麽可能不知道。”
老神棍所說的周穆王,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君主。歷史,本來就是由很多正史和野史參雜而來的,據說,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活了一百零五歲,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王。不過我在所裏工作的時候,接觸的相關文物資料相當多,在目前出土的所有西周穆王時期的青銅器紀年,最多隻到三十四年。
周穆王最富傳奇色彩的傳說,就是他曾經用八駿神馬為禦駕,率軍西征,據說還見到了居住在崑崙山的西王母。當然,研究歷史的人都有相應的鑑別力,說周穆王活到一百零五歲,這個誰也不敢輕言就是偽史,但說他在崑崙山見到了西王母,這就鐵定是民間神話傳說了。
同樣,周穆王以八駿神馬禦駕西征的傳聞,也很難被最終確定。根據有些人的分析和見解,西征這迴事,肯定是有的,不過目的地並不在崑崙山,要征討的敵人也不是西王母,周穆王當年西征的最終目的地,估計應該是在裏海和黑海之間。
不過同樣有人提出過反對意見,歷史上首次被正史所記載的東亞與西域相互溝通交流的事,是張騫出西域。在周穆王時代,無論交通工具還有沿途路況,都不適合進行長途跋涉,要知道那個時候周朝跟周邊幾個少數民族的關係相當差,冒然離開國境,一旦被發現,十有八九會掛在半道上。所以,《周本紀》中,對周穆王遊西域這件事情,隻字未提。
“他肯定是去過西域的。”老神棍搖頭道:“你過去看到的歷史,那隻是你看到的而已。”
我一怔,老神棍突然就變的很穩重,他說的話,分明是在告訴我,我過去所看到的歷史,或許並非事實。對於這些,我也不打算辯駁,歷史這個東西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真真假假,除非當年的當事人能站出來說句話,否則,後人是無法完全確定某件事情就是某個樣子的。
“現在不討論這個問題,我說他去了,肯定有足夠的依據,不解釋,你懂的。”老神棍接著道:“你不要以為周穆王活了一百多歲是空穴來風。”
周穆王當年的西遊,肯定被後人在某種程度上誇大了,周朝的國力遠不足以徹底平定四夷,能保住本土不被騷擾已經是很讓人慶幸的成就了。所以,周穆王當年的出行,稱唿為遊比較合適,跟西征完全搭不上關係。
而且,他的出遊是秘密的,知道的人並不多,在當時,這可能是個絕對沒有流傳出去的秘聞。隻不過千百年之後,一些相關的文物相繼出土,帶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周穆王出遊的目的才浮出水麵。
“他為了找一件東西,很神秘的東西。”
周穆王要尋找的東西,或許隻有他一個人清楚,當時的隨行者也隻知道,王上是要找什麽玩意兒,但具體是什麽玩意兒,下麵的人就一無所知了。直到出遊結束,所有人迴來之後,這東西是否被找到,還是個未知數。
“這個問題沒人能解答的出,除非現在去問問周穆王。”老神棍蹲在地上,一手拿著煙,一手慢慢揪著下巴上的鬍子,道:“不過嘛,我覺得他就算沒能找到他想要的東西,但至少有點收穫。”
“什麽收穫?”
“這個留到後麵慢慢說。”老神棍道:“現在先說那種鳥。”
剛才我看到的那種通體金黃的鳥兒,是異種,出產自古西域地區,周穆王在出遊的途中得到了幾對,這種鳥的壽命比人要長很多。古代人對於長壽之類的事情都非常感興趣,周穆王肯定也深入挖掘了這種鳥長壽的原因,並且得到了相當的結果。聽到這裏的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麽老神棍說周穆王活了一百多歲並不是空穴來風。
他長壽的原因,肯定和這種鳥有關。
但是這種鳥的生命力好像跟壽命完全不成正比,被捕獲之後,就變的非常脆弱,在周穆王迴來之後,得到的幾對鳥已經死的差不多了,他不知道該如何飼養,還是一個從西域隨他迴來的當地人告訴他,這種鳥不會受任何人的拘束,要麽就自由的活著,要麽就死去。周穆王聽從了這個人的意見,放掉了最後兩對鳥。
那兩對鳥最後肯定是活下來了,而且成為現在能夠找到的所有不死鳥的先祖。
我在思考,先不說老神棍到底有沒有充足的依據,假設他說的都是真的,那麽周穆王西遊的目的,我想應該很明了,他是一個帝王,他想在王位上坐的更久,所以我覺得,他出遊西域的目的,應該是尋求長生之道。
我把自己的推論跟老神棍說了,他聽完就搖頭,神秘兮兮的一笑,道:“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
</br>
“歲月不饒人嘛。”老神棍一臉褶子全都聚在一起,笑的相當欠抽:“你稍稍表示一下,說不定我就想起來了。”
他就是這個毛病,很貪錢,不管做什麽事,都要順便揩油,不過好在他也有底線,不會獅子大張口,每次給個一二百塊就已經很滿足了。
果然,我給他拿了二百塊之後,老神棍馬上變的神采奕奕。我迴頭看了看,青青呆在原地,望著那邊出神。
“錢你拿了,事情趕緊說一說。”
“說起這個,要扯很遠很遠。”老神棍又嘬了口酒,道:“你知道周穆王嗎?”
“怎麽可能不知道。”
老神棍所說的周穆王,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君主。歷史,本來就是由很多正史和野史參雜而來的,據說,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活了一百零五歲,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帝王。不過我在所裏工作的時候,接觸的相關文物資料相當多,在目前出土的所有西周穆王時期的青銅器紀年,最多隻到三十四年。
周穆王最富傳奇色彩的傳說,就是他曾經用八駿神馬為禦駕,率軍西征,據說還見到了居住在崑崙山的西王母。當然,研究歷史的人都有相應的鑑別力,說周穆王活到一百零五歲,這個誰也不敢輕言就是偽史,但說他在崑崙山見到了西王母,這就鐵定是民間神話傳說了。
同樣,周穆王以八駿神馬禦駕西征的傳聞,也很難被最終確定。根據有些人的分析和見解,西征這迴事,肯定是有的,不過目的地並不在崑崙山,要征討的敵人也不是西王母,周穆王當年西征的最終目的地,估計應該是在裏海和黑海之間。
不過同樣有人提出過反對意見,歷史上首次被正史所記載的東亞與西域相互溝通交流的事,是張騫出西域。在周穆王時代,無論交通工具還有沿途路況,都不適合進行長途跋涉,要知道那個時候周朝跟周邊幾個少數民族的關係相當差,冒然離開國境,一旦被發現,十有八九會掛在半道上。所以,《周本紀》中,對周穆王遊西域這件事情,隻字未提。
“他肯定是去過西域的。”老神棍搖頭道:“你過去看到的歷史,那隻是你看到的而已。”
我一怔,老神棍突然就變的很穩重,他說的話,分明是在告訴我,我過去所看到的歷史,或許並非事實。對於這些,我也不打算辯駁,歷史這個東西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真真假假,除非當年的當事人能站出來說句話,否則,後人是無法完全確定某件事情就是某個樣子的。
“現在不討論這個問題,我說他去了,肯定有足夠的依據,不解釋,你懂的。”老神棍接著道:“你不要以為周穆王活了一百多歲是空穴來風。”
周穆王當年的西遊,肯定被後人在某種程度上誇大了,周朝的國力遠不足以徹底平定四夷,能保住本土不被騷擾已經是很讓人慶幸的成就了。所以,周穆王當年的出行,稱唿為遊比較合適,跟西征完全搭不上關係。
而且,他的出遊是秘密的,知道的人並不多,在當時,這可能是個絕對沒有流傳出去的秘聞。隻不過千百年之後,一些相關的文物相繼出土,帶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周穆王出遊的目的才浮出水麵。
“他為了找一件東西,很神秘的東西。”
周穆王要尋找的東西,或許隻有他一個人清楚,當時的隨行者也隻知道,王上是要找什麽玩意兒,但具體是什麽玩意兒,下麵的人就一無所知了。直到出遊結束,所有人迴來之後,這東西是否被找到,還是個未知數。
“這個問題沒人能解答的出,除非現在去問問周穆王。”老神棍蹲在地上,一手拿著煙,一手慢慢揪著下巴上的鬍子,道:“不過嘛,我覺得他就算沒能找到他想要的東西,但至少有點收穫。”
“什麽收穫?”
“這個留到後麵慢慢說。”老神棍道:“現在先說那種鳥。”
剛才我看到的那種通體金黃的鳥兒,是異種,出產自古西域地區,周穆王在出遊的途中得到了幾對,這種鳥的壽命比人要長很多。古代人對於長壽之類的事情都非常感興趣,周穆王肯定也深入挖掘了這種鳥長壽的原因,並且得到了相當的結果。聽到這裏的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麽老神棍說周穆王活了一百多歲並不是空穴來風。
他長壽的原因,肯定和這種鳥有關。
但是這種鳥的生命力好像跟壽命完全不成正比,被捕獲之後,就變的非常脆弱,在周穆王迴來之後,得到的幾對鳥已經死的差不多了,他不知道該如何飼養,還是一個從西域隨他迴來的當地人告訴他,這種鳥不會受任何人的拘束,要麽就自由的活著,要麽就死去。周穆王聽從了這個人的意見,放掉了最後兩對鳥。
那兩對鳥最後肯定是活下來了,而且成為現在能夠找到的所有不死鳥的先祖。
我在思考,先不說老神棍到底有沒有充足的依據,假設他說的都是真的,那麽周穆王西遊的目的,我想應該很明了,他是一個帝王,他想在王位上坐的更久,所以我覺得,他出遊西域的目的,應該是尋求長生之道。
我把自己的推論跟老神棍說了,他聽完就搖頭,神秘兮兮的一笑,道:“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