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不發牢騷了。近期播出的電視劇我就不論了,讓我們以《渴望》始以《奮鬥》終吧。
清明祭
節日真的很豐富,剛過完愚人節又過復活節,現在過清明節,天天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昨天下午我和母親到茂嶺山祭奠亡父,許多年沒見徒增許多思念。父親至今還未入土,死的時候骨灰盒直接供奉在村裏蓋得靈堂,一件寬敞而有陰森的平房裏,祭奠的時候把骨灰盒抱出來放在門口的水泥台上,擺上各類吃食作祭品,下麵有專門燒紙的處所,煙燻火燎,刺激人的眼睛直想淌眼淚——這是燒紙的狡黠所在。
十年來,入住靈堂的人——應該是鬼——沒有增加,反愈來愈少,人們仿佛越來越看重入土為安,願意花錢給至親買一塊墓地,或者託庇親友在南部山區找一塊無人顧暇的地方遷墳過去,樹木立碑,以安亡靈。而父親卻一直孤獨的堅守著陣地。孤獨的,的確是孤獨的,我多年未曾去過一迴,我不太在意死人的事情,我是唯物主義者。
去年初,村裏的靈堂所在地被開發商占了,作為補償他們在茂嶺山上蓋了兩座黑塔,將這邊剩下的骨灰盒移到塔上去安家。遷移的那天,也是這樣的時節,陽光明媚,樹木剛剛吐出嫩綠的新芽。村書記風塵僕僕地親自趕過來主持,給每戶人家發了一把黑傘遮在骨灰盒上,據說是不能讓死者見著陽光。當我再次看見父親遺像的時候,父親年輕的麵容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灰塵。依照規矩先在門口燒幾張紙錢,然後我抱起父親的骨灰,母親在一旁打著傘,就朝著黑塔方向進發了......父親又有了新的家。塔底下黑漆漆的鐵門咣當一聲關閉鎖上,從此很少打開。
又有一些人藉此另尋了墓地遷走了。
這次清明掃墓是我主動提出的,母親甚至有些驚訝,我說春天到了,我們可以踏踏青。
茂嶺山是片公墓群,掃墓的人們絡繹不絕,開寶馬的和開兩條腿的並行不悖。北方的春天幹燥而且多風,四處的揚塵很快使每個人變得灰頭土臉,也許大家心裏並不見得悲傷,然而那肅穆的氣息著實可以人沉下心來,暫時拋卻塵世的喧囂。這種氛圍是很適合讀書的,我想。黑塔高高矗立在山坡上,鐵門依舊沒有打開,鎖頭已經鏽跡斑斑,仿佛是兩座塵封已久的古剎。我無法進去再為父親撣一撣身上的土,隻能簡單的在不遠處的焚爐裏燒燒紙錢。
我的內心不時泛出一絲傷感,為以前所經歷的一些人和事,也為未卜的將來。不久我將遠行,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一個我從未去過的地方開闢新的事業。對於未來我毫無把握,心中充滿忐忑,我唯一有把握的,是我必須要出去。
當一個人感到無助的時候,往往會找尋一些寄託,不僅會信上帝,信佛祖,而且會信天爺爺地奶奶,信春哥。
老爸,我也信你一迴吧!咱們是冤家,你活著的時候沒有庇護我,現在你死了,你在天有靈,好歹庇護一下我吧,我給你燒香磕頭,多燒紙錢,十億元大鈔......
啟程
大約三個月以前的一個晚上,母親已經睡下,我推開母親臥室的房門走進去,坐在她旁邊的床側。沒有開燈,外麵客廳日光燈的光線透過毛玻璃散落在室內。
我說:我打算出去。
母親睜開眼睛:出去?到哪去?
到外地。去南方。
這邊容不下你了嗎?母親感到很好奇。
是的,我說,這邊容不下我了,這裏的小廟怎麽能容得下我這座真神呢?
其實,這話憋在我心裏已經很久了,一直醞釀著,我卻感到自己的想法很不真實,我不知道從腦海中的幻影到現實的存在到底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我不敢向人透漏自己的拙劣想法,依舊每天上班工作,奔波於客戶之間,早出晚歸疲於生計,在外人看來我是再正常正經正確不過的人了。然而這一天我竟克服了這種不真實感,鼓起勇氣把埋藏已久的話傾吐出來,我立刻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變得真實而且具體了,我那宏偉的計劃一步一步歷歷在目。透過朦朧的玻璃窗望著外麵點點暗色的燈光,我的心已經啟程了。
母親神色黯淡下來,這對母親是一個突然的打擊。十幾年前父親撒手人寰,自此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就連大學我也選擇了本市的學校,周末可以迴家看看。母親從沒有再婚的想法,也許在母親的觀念中我是會守護她一輩子的。但是母親分明已經從我剛剛的話語中體味到我離去的決心。我不得不承認,像我這個年齡的人,仍然是為自己而活的,我依舊在做自己的夢,顧不了許多。
母親問:那你要到南方幹什麽呢?
我答:我知道我要幹什麽。
母親未然嘆息:看來你走以後,隻有兩隻貓可以陪著我了......
我的心頭一顫,又有一些舊事浮現於腦間。兩年半以前,也就是零八年的八月份,天氣最炎熱的時節,一天我出門正看見有人在清理地下室的碎木狼藉,樓梯口雜亂擺放的木箱旁邊,趴著三隻嗷嗷待哺的小貓,兩隻白色一隻花色,竟沒有拳頭大小,站也站不穩,冗長的細毛甚是可人。它們是流浪貓偷偷生在地下室的,不想竟被人清理出來,這時母貓不知躲在什麽地方注視著這裏。
清理垃圾的人問我:要麽?帶迴家養著吧!
</br>
清明祭
節日真的很豐富,剛過完愚人節又過復活節,現在過清明節,天天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昨天下午我和母親到茂嶺山祭奠亡父,許多年沒見徒增許多思念。父親至今還未入土,死的時候骨灰盒直接供奉在村裏蓋得靈堂,一件寬敞而有陰森的平房裏,祭奠的時候把骨灰盒抱出來放在門口的水泥台上,擺上各類吃食作祭品,下麵有專門燒紙的處所,煙燻火燎,刺激人的眼睛直想淌眼淚——這是燒紙的狡黠所在。
十年來,入住靈堂的人——應該是鬼——沒有增加,反愈來愈少,人們仿佛越來越看重入土為安,願意花錢給至親買一塊墓地,或者託庇親友在南部山區找一塊無人顧暇的地方遷墳過去,樹木立碑,以安亡靈。而父親卻一直孤獨的堅守著陣地。孤獨的,的確是孤獨的,我多年未曾去過一迴,我不太在意死人的事情,我是唯物主義者。
去年初,村裏的靈堂所在地被開發商占了,作為補償他們在茂嶺山上蓋了兩座黑塔,將這邊剩下的骨灰盒移到塔上去安家。遷移的那天,也是這樣的時節,陽光明媚,樹木剛剛吐出嫩綠的新芽。村書記風塵僕僕地親自趕過來主持,給每戶人家發了一把黑傘遮在骨灰盒上,據說是不能讓死者見著陽光。當我再次看見父親遺像的時候,父親年輕的麵容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灰塵。依照規矩先在門口燒幾張紙錢,然後我抱起父親的骨灰,母親在一旁打著傘,就朝著黑塔方向進發了......父親又有了新的家。塔底下黑漆漆的鐵門咣當一聲關閉鎖上,從此很少打開。
又有一些人藉此另尋了墓地遷走了。
這次清明掃墓是我主動提出的,母親甚至有些驚訝,我說春天到了,我們可以踏踏青。
茂嶺山是片公墓群,掃墓的人們絡繹不絕,開寶馬的和開兩條腿的並行不悖。北方的春天幹燥而且多風,四處的揚塵很快使每個人變得灰頭土臉,也許大家心裏並不見得悲傷,然而那肅穆的氣息著實可以人沉下心來,暫時拋卻塵世的喧囂。這種氛圍是很適合讀書的,我想。黑塔高高矗立在山坡上,鐵門依舊沒有打開,鎖頭已經鏽跡斑斑,仿佛是兩座塵封已久的古剎。我無法進去再為父親撣一撣身上的土,隻能簡單的在不遠處的焚爐裏燒燒紙錢。
我的內心不時泛出一絲傷感,為以前所經歷的一些人和事,也為未卜的將來。不久我將遠行,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一個我從未去過的地方開闢新的事業。對於未來我毫無把握,心中充滿忐忑,我唯一有把握的,是我必須要出去。
當一個人感到無助的時候,往往會找尋一些寄託,不僅會信上帝,信佛祖,而且會信天爺爺地奶奶,信春哥。
老爸,我也信你一迴吧!咱們是冤家,你活著的時候沒有庇護我,現在你死了,你在天有靈,好歹庇護一下我吧,我給你燒香磕頭,多燒紙錢,十億元大鈔......
啟程
大約三個月以前的一個晚上,母親已經睡下,我推開母親臥室的房門走進去,坐在她旁邊的床側。沒有開燈,外麵客廳日光燈的光線透過毛玻璃散落在室內。
我說:我打算出去。
母親睜開眼睛:出去?到哪去?
到外地。去南方。
這邊容不下你了嗎?母親感到很好奇。
是的,我說,這邊容不下我了,這裏的小廟怎麽能容得下我這座真神呢?
其實,這話憋在我心裏已經很久了,一直醞釀著,我卻感到自己的想法很不真實,我不知道從腦海中的幻影到現實的存在到底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我不敢向人透漏自己的拙劣想法,依舊每天上班工作,奔波於客戶之間,早出晚歸疲於生計,在外人看來我是再正常正經正確不過的人了。然而這一天我竟克服了這種不真實感,鼓起勇氣把埋藏已久的話傾吐出來,我立刻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變得真實而且具體了,我那宏偉的計劃一步一步歷歷在目。透過朦朧的玻璃窗望著外麵點點暗色的燈光,我的心已經啟程了。
母親神色黯淡下來,這對母親是一個突然的打擊。十幾年前父親撒手人寰,自此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就連大學我也選擇了本市的學校,周末可以迴家看看。母親從沒有再婚的想法,也許在母親的觀念中我是會守護她一輩子的。但是母親分明已經從我剛剛的話語中體味到我離去的決心。我不得不承認,像我這個年齡的人,仍然是為自己而活的,我依舊在做自己的夢,顧不了許多。
母親問:那你要到南方幹什麽呢?
我答:我知道我要幹什麽。
母親未然嘆息:看來你走以後,隻有兩隻貓可以陪著我了......
我的心頭一顫,又有一些舊事浮現於腦間。兩年半以前,也就是零八年的八月份,天氣最炎熱的時節,一天我出門正看見有人在清理地下室的碎木狼藉,樓梯口雜亂擺放的木箱旁邊,趴著三隻嗷嗷待哺的小貓,兩隻白色一隻花色,竟沒有拳頭大小,站也站不穩,冗長的細毛甚是可人。它們是流浪貓偷偷生在地下室的,不想竟被人清理出來,這時母貓不知躲在什麽地方注視著這裏。
清理垃圾的人問我:要麽?帶迴家養著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