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輕聲說。
“還記得當時警方抓到了嫌疑人嗎?”
“是的,抓了一個街頭混混,”我說,“他幫助過的一個流浪少年,對吧?”
“是的,警方逮捕了海利歐·甘紮利茲,他當時22歲,住在哈林區的巴克公寓。他的罪名多得像名人榜上的生平事跡,有持槍搶劫、縱火、人身攻擊等,不一而足。可真是個陽光少年。”
我口幹舌燥。“這些罪名最後不都撤銷了嗎?”我問。
“是的,因為證據不足。現場雖然採集到他的指紋,但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的指紋。甘紮利茲住的地方,也找到了史柯的毛髮,甚至還有相符的血跡,但史柯以前就去過那裏。我們當然就可以說那是以前留下的。不過,盡管如此,警方還是可以以手上掌握的證據將他先行逮捕,他們十分確信可以陸續找到更多的證據。”
“後來呢?”我問。
法蘭利還是迴避著不看我。這很不對勁,按理來說,他目前正生活在類似於威利·羅曼(譯者註:《推銷員之死》的男主人公)的世界裏,皮鞋擦得油光可鑑,工作需要他們與人四目相視,這種人的生活我知道。雖然不想跟他們有太多瓜葛,但我知道。
“警方很確定史柯的死亡時間,”他繼續說,“法醫檢驗過肝髒溫度。史柯是在11點被殺的,也許可以前推或者後移半個小時,大概時間就是11點。”
“我不明白。”我說,“這跟我太太有什麽關係嗎?”
他又開始敲指尖。“據我所知,你太太也從事幫助窮人的工作,”他說,“實際上,她和死者還是同事。”
我不清楚事情會如何發展,但感覺告訴我一定不是好事。有那麽一瞬間,我甚至想,也許法蘭利說得沒錯,我不會想聽到這些事情,說不定寧可站起來走出去,忘記這一切。但我還是說:“然後呢?”
“幫助窮人,”他微微點頭說,“是很高尚的行為。”
“我很高興你這麽想。”
“我最初就是因為這樣才去攻讀法律,我想幫助窮人。”
我忍住心頭的火氣,挺起胸,“可以告訴我,這跟我太太有什麽關係嗎?”
“她放了他。”
“誰?”
“我的委託人海利歐·甘紮利茲,你太太放了他。”
我皺眉,“她怎麽做到的。”
“她提供了他的不在場證明。”
我的心髒頓時停頓,唿吸也停止。我就差舉手往胸口擊打,好讓內髒再度復甦。
我呆呆地點頭,但法蘭利還是迴避我的眼神。我嘶啞著發聲:“嗯。”
“很簡單,”法蘭利說,“她就說案發時,她和海利歐在一起。”
我的神智開始瘋狂拍打,就像在海上漂流,卻碰不到救生圈。“我在報紙上沒有看到這些。”我說。
“被壓下來了。”
“為什麽?”
“一是應你太太的要求,再就是,地方檢察官也不希望抓錯人這件事情被公諸於世,一切都盡可能保密。還有,就是你太太的證詞也有點問題。”
“什麽問題?”
“一開始,可以說她是在說謊。”
神智繼續狂亂拍打,繼續往下沉,偶爾浮出水麵,又開始拍打。“什麽意思?”
“她作證說,案發當時,她在慈善辦公室給海利歐·甘紮利茲提供就業輔導。沒人會真的相信這個說法。”
“為什麽?”
他豎起眉毛,一臉猜疑。“晚上十一點的就業輔導?”
我呆呆地點了點頭。
“因此,身為海利歐·甘紮利茲的辯護律師,我提醒你太太,警察會調查她的不在場證詞的真偽。比如說,輔導室有錄像記錄下來來往往的人。她這才說了實話。”
他暫停,沒接著往下說。
“繼續。”我說。
“很明顯了,不是嗎?”
“你說。”
法蘭利聳聳肩。“她不想讓自己,還有你蒙羞,我想。所以才堅持保密。貝克醫生,她其實是在海利歐·甘紮利茲家裏,當時他們發生關係已經有兩個月了。”
我毫無反應。沒人說話,遠遠地聽到小鳥吵鬧的叫聲,也許是接待室裏有人在埋怨。我站了起來,泰利斯往後一退。
“多謝你的時間。”我用冷靜無比的聲音說。
法蘭利對著百葉窗點頭。
“這不是事實。”我對他說。
他沒有迴答。但本來我也不期待他迴答我。
第33章
卡森坐在車裏,領帶依然整整齊齊,西裝外套已經脫掉,掛在車後座的衣鉤上。冷氣開得很大,唿唿作響。卡森看著裝著驗屍報告的牛皮紙袋,封麵上寫著:伊莉莎白·貝克,檔案號碼94-87002。他伸出手解開繩子,開啟信封,他拿出報告攤在副駕駛座上。
貝克醫生想知道什麽?
斯通已經說出了很自然的答案:貝克想看看檔案裏有沒有紕漏。這個答案符合他們先前的推測,再怎麽說,最先質疑伊莉莎白·貝克謀殺案的是卡森本人。卡森是第一個認為謀殺案另有隱情,而死者的丈夫大衛·貝克很可能就是一手策劃謀殺案的人。
</br>
“還記得當時警方抓到了嫌疑人嗎?”
“是的,抓了一個街頭混混,”我說,“他幫助過的一個流浪少年,對吧?”
“是的,警方逮捕了海利歐·甘紮利茲,他當時22歲,住在哈林區的巴克公寓。他的罪名多得像名人榜上的生平事跡,有持槍搶劫、縱火、人身攻擊等,不一而足。可真是個陽光少年。”
我口幹舌燥。“這些罪名最後不都撤銷了嗎?”我問。
“是的,因為證據不足。現場雖然採集到他的指紋,但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的指紋。甘紮利茲住的地方,也找到了史柯的毛髮,甚至還有相符的血跡,但史柯以前就去過那裏。我們當然就可以說那是以前留下的。不過,盡管如此,警方還是可以以手上掌握的證據將他先行逮捕,他們十分確信可以陸續找到更多的證據。”
“後來呢?”我問。
法蘭利還是迴避著不看我。這很不對勁,按理來說,他目前正生活在類似於威利·羅曼(譯者註:《推銷員之死》的男主人公)的世界裏,皮鞋擦得油光可鑑,工作需要他們與人四目相視,這種人的生活我知道。雖然不想跟他們有太多瓜葛,但我知道。
“警方很確定史柯的死亡時間,”他繼續說,“法醫檢驗過肝髒溫度。史柯是在11點被殺的,也許可以前推或者後移半個小時,大概時間就是11點。”
“我不明白。”我說,“這跟我太太有什麽關係嗎?”
他又開始敲指尖。“據我所知,你太太也從事幫助窮人的工作,”他說,“實際上,她和死者還是同事。”
我不清楚事情會如何發展,但感覺告訴我一定不是好事。有那麽一瞬間,我甚至想,也許法蘭利說得沒錯,我不會想聽到這些事情,說不定寧可站起來走出去,忘記這一切。但我還是說:“然後呢?”
“幫助窮人,”他微微點頭說,“是很高尚的行為。”
“我很高興你這麽想。”
“我最初就是因為這樣才去攻讀法律,我想幫助窮人。”
我忍住心頭的火氣,挺起胸,“可以告訴我,這跟我太太有什麽關係嗎?”
“她放了他。”
“誰?”
“我的委託人海利歐·甘紮利茲,你太太放了他。”
我皺眉,“她怎麽做到的。”
“她提供了他的不在場證明。”
我的心髒頓時停頓,唿吸也停止。我就差舉手往胸口擊打,好讓內髒再度復甦。
我呆呆地點頭,但法蘭利還是迴避我的眼神。我嘶啞著發聲:“嗯。”
“很簡單,”法蘭利說,“她就說案發時,她和海利歐在一起。”
我的神智開始瘋狂拍打,就像在海上漂流,卻碰不到救生圈。“我在報紙上沒有看到這些。”我說。
“被壓下來了。”
“為什麽?”
“一是應你太太的要求,再就是,地方檢察官也不希望抓錯人這件事情被公諸於世,一切都盡可能保密。還有,就是你太太的證詞也有點問題。”
“什麽問題?”
“一開始,可以說她是在說謊。”
神智繼續狂亂拍打,繼續往下沉,偶爾浮出水麵,又開始拍打。“什麽意思?”
“她作證說,案發當時,她在慈善辦公室給海利歐·甘紮利茲提供就業輔導。沒人會真的相信這個說法。”
“為什麽?”
他豎起眉毛,一臉猜疑。“晚上十一點的就業輔導?”
我呆呆地點了點頭。
“因此,身為海利歐·甘紮利茲的辯護律師,我提醒你太太,警察會調查她的不在場證詞的真偽。比如說,輔導室有錄像記錄下來來往往的人。她這才說了實話。”
他暫停,沒接著往下說。
“繼續。”我說。
“很明顯了,不是嗎?”
“你說。”
法蘭利聳聳肩。“她不想讓自己,還有你蒙羞,我想。所以才堅持保密。貝克醫生,她其實是在海利歐·甘紮利茲家裏,當時他們發生關係已經有兩個月了。”
我毫無反應。沒人說話,遠遠地聽到小鳥吵鬧的叫聲,也許是接待室裏有人在埋怨。我站了起來,泰利斯往後一退。
“多謝你的時間。”我用冷靜無比的聲音說。
法蘭利對著百葉窗點頭。
“這不是事實。”我對他說。
他沒有迴答。但本來我也不期待他迴答我。
第33章
卡森坐在車裏,領帶依然整整齊齊,西裝外套已經脫掉,掛在車後座的衣鉤上。冷氣開得很大,唿唿作響。卡森看著裝著驗屍報告的牛皮紙袋,封麵上寫著:伊莉莎白·貝克,檔案號碼94-87002。他伸出手解開繩子,開啟信封,他拿出報告攤在副駕駛座上。
貝克醫生想知道什麽?
斯通已經說出了很自然的答案:貝克想看看檔案裏有沒有紕漏。這個答案符合他們先前的推測,再怎麽說,最先質疑伊莉莎白·貝克謀殺案的是卡森本人。卡森是第一個認為謀殺案另有隱情,而死者的丈夫大衛·貝克很可能就是一手策劃謀殺案的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