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老朱的執政理念
大明秦王,從截胡徐妙雲開始 作者:有怪莫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不論做什麽,你這兔崽子都要反對幾句。”
“你是存心不讓咱好過是吧?”
朱元璋怒氣衝衝,不停地拍著桌子大罵。
朱樉則是沒有半點慌亂,跟他冷靜分析道:
“自從李善長和胡惟庸相繼倒台以後,之前還是滿朝盡是淮西人,都以淮西話為榮的局麵。”
“現在已經不複存在,六部九卿之中超過半數以上,尚書公卿不是鬆吳,就是江浙口音。”
“剩下的都是江西吉安府人士,現在江南文臣和淮西武將勉強保持著朝堂平衡。”
“就好比人的兩條腿,你把武將這條腿掰折了。”
“這大明王朝還走得動道嗎?”
朱元璋這才如夢初醒,迴想起這些年。
雖然沒有舉行科舉會試,地方上的縣試、州府試、鄉試可是照常舉行。
每年國子監都會從地方挑選優秀生員,充入國子監讀書。
被稱作貢生,而朱元璋舉行的廷對。
是讓國子監裏成績優異的貢生,召入宮廷與皇帝奏對。
選拔出其中的才學兼備之人,由他親自授予官職,加以重用。
“咱因為出身貧寒,任用官員一向唯才是舉,都沒留意過這些人的籍貫。”
“這才不到十年,咱都沒注意到居然提拔了這麽多江南士人。”
朱元璋雖然每次提拔幾人,看似不多,經年累月積攢下來,數量就占據了半個朝廷。
朱樉倒是看得很開,說道:“自晉朝衣冠南渡以來,江南就成了文教聖地。”
“與淪陷了數百年的北方相比,無論人口、文化、經濟都占據了天時地利。”
朱元璋好不容易清理了淮西黨,要是又冒出一個江南文官集團。
這不是要他老朱的命嗎?
他斟酌半晌後,咬牙切齒道:
“照這樣發展下去,要不了百年。江南文人必將擠滿朝堂,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麵。”
“實在不行,咱就廢了這科舉。”
朱元璋提出了一條絕戶計,不過是給大明王朝自掘墳墓。
朱樉怒不可遏道:“恢複科舉是大勢所趨。”
“沒有科舉,你的大明還算個狗屁華夏正統。”
朱元璋吹胡須瞪眼,攥緊拳頭威脅道:“你這個沒大沒小的東西,敢衝咱發脾氣,是不是活膩歪了?”
朱樉向前兩步,不甘示弱道:“你一個老古董,除了會開曆史倒車還會什麽?”
在一旁默默記錄起居注的卓敬也是活久見,曆史上兒子敢罵父親的有不少。
皇子敢罵皇帝,還當眾頂牛的古往今來真找不到一個。
“你信不信咱將你貶為庶人,發配到邊塞充軍?”
朱元璋是真的怒了,這逆子真是脾氣隨著年紀漸長。
以前敢薅他的龍須,現在升級成了把他當成兒子訓。
朱樉聽到這話,激動的拄著拐杖跳了起來。
“求之不得,到時候別怪兒臣帶兵進紫禁城找你討要說法。”
朱元璋氣笑了:“別忘了,你妻兒都在宮裏。”
拿人質威脅我?朱樉瘋狂叫囂道:“大丈夫何患無妻,有種你撕票啊。”
“我才二十八歲,大不了再生幾個就是了。”
都是老朱家的骨血,朱元璋還真的下不去手。
朱樉一句話,差點把朱元璋氣到吐血。
“隻要你不怕以後我爺和我奶當麵問你,這些重孫子和重孫女是咋下來的?”
“我這個人完全無所謂的啦。”
朱樉這一番缺德言論,懟的朱元璋啞口無言。
直接脫下一隻靴子,抄起了鞋底。
“咱今天就讓你知道什麽是棒打出孝子,嬌慣養逆兒。”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器。”
朱元璋一遍念著順口溜,一邊揮舞手裏的靴子。
朝著朱樉身上劈頭蓋臉打去,雨點般的鞋底拍在身上。
朱樉瘸著一條腿,連連後退,躲避不及。
隻能用手裏的拐杖,勉強招架。
“老東西你不講武德,有種等我腳傷好了。”
“咱們擺好陣勢,一對一單挑。”
朱元璋怒極反笑:“你一個青壯年跟咱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鬥將。”
古時候戰場上單挑就是鬥將的意思。
“咱怎麽生了你,這麽一個不要臉的兒子?”
“咱今日就要替天行道,清理老朱家的門戶。”
朱元璋的滿腔怒火,化成了雨點抽在朱樉身上。
“都是當爹的人,給我個麵子。”
“別往臉上招唿成不?”
一炷香後,朱樉渾身上下全是鞋印子。
朱元璋這才鬆開了他,穿上鞋拍了拍手。
感覺身上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好幾年沒抽你了,還挺懷念的。”
朱元璋發出感歎,畢竟是他從小抽到大的娃。
朱樉躺屍那幾年,他心裏空落落的。
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今天終於找迴了那種熟悉的感覺。
“說來也怪,每次抽完你,咱這心裏就怪…踏實的。”
派密探監視親兒子,挖地道到兒子書房,朱元璋的掌控欲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朱樉隻能無能狂怒,攤上這麽個心理變態的親爹,誰他媽受得了。
朱元璋見他嘴皮子一動一動,多半又是在嘀咕自己的壞話。
順了氣之後,朱元璋懶得跟他計較,直接提起剛才的話題。
“元朝不過舉行了幾次科舉,這天下不照樣過得好好的?”
“元朝有1127個縣,正因為停辦科舉。”
“大搞官員世襲,才搞得百姓民不聊生。”
元末冷笑話,漢族士紳為什麽散盡家財,組織民團。發起武裝保衛大元朝?
官員終身任職和世襲罔替,就相當於1127個地方的土皇帝。
元廷采取的包稅製,隻要能收上賦稅。
任憑地方官吏和士紳壓榨百姓,才有權臣伯顏那近乎白癡的那句話,‘殺盡天下五姓漢人。’
朱元璋仔細琢磨看一下,是這麽個道理。
作為元朝暴政的受害者,朱元璋很有感觸道:“這元朝之所以亡,在於對官紳過於寬宥。”
“而對百姓過於嚴苛。”
朱樉聽到這話,突然眼睛一亮。
問出一個壓在心底很久的疑問,“老頭子,你治理大明朝的思路,不會是跟元朝反著來的吧?”
朱元璋理所當然道:“咱對百姓寬容優待,對官紳稍微苛刻一點。”
“這有什麽不對的嗎?”
“你是存心不讓咱好過是吧?”
朱元璋怒氣衝衝,不停地拍著桌子大罵。
朱樉則是沒有半點慌亂,跟他冷靜分析道:
“自從李善長和胡惟庸相繼倒台以後,之前還是滿朝盡是淮西人,都以淮西話為榮的局麵。”
“現在已經不複存在,六部九卿之中超過半數以上,尚書公卿不是鬆吳,就是江浙口音。”
“剩下的都是江西吉安府人士,現在江南文臣和淮西武將勉強保持著朝堂平衡。”
“就好比人的兩條腿,你把武將這條腿掰折了。”
“這大明王朝還走得動道嗎?”
朱元璋這才如夢初醒,迴想起這些年。
雖然沒有舉行科舉會試,地方上的縣試、州府試、鄉試可是照常舉行。
每年國子監都會從地方挑選優秀生員,充入國子監讀書。
被稱作貢生,而朱元璋舉行的廷對。
是讓國子監裏成績優異的貢生,召入宮廷與皇帝奏對。
選拔出其中的才學兼備之人,由他親自授予官職,加以重用。
“咱因為出身貧寒,任用官員一向唯才是舉,都沒留意過這些人的籍貫。”
“這才不到十年,咱都沒注意到居然提拔了這麽多江南士人。”
朱元璋雖然每次提拔幾人,看似不多,經年累月積攢下來,數量就占據了半個朝廷。
朱樉倒是看得很開,說道:“自晉朝衣冠南渡以來,江南就成了文教聖地。”
“與淪陷了數百年的北方相比,無論人口、文化、經濟都占據了天時地利。”
朱元璋好不容易清理了淮西黨,要是又冒出一個江南文官集團。
這不是要他老朱的命嗎?
他斟酌半晌後,咬牙切齒道:
“照這樣發展下去,要不了百年。江南文人必將擠滿朝堂,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麵。”
“實在不行,咱就廢了這科舉。”
朱元璋提出了一條絕戶計,不過是給大明王朝自掘墳墓。
朱樉怒不可遏道:“恢複科舉是大勢所趨。”
“沒有科舉,你的大明還算個狗屁華夏正統。”
朱元璋吹胡須瞪眼,攥緊拳頭威脅道:“你這個沒大沒小的東西,敢衝咱發脾氣,是不是活膩歪了?”
朱樉向前兩步,不甘示弱道:“你一個老古董,除了會開曆史倒車還會什麽?”
在一旁默默記錄起居注的卓敬也是活久見,曆史上兒子敢罵父親的有不少。
皇子敢罵皇帝,還當眾頂牛的古往今來真找不到一個。
“你信不信咱將你貶為庶人,發配到邊塞充軍?”
朱元璋是真的怒了,這逆子真是脾氣隨著年紀漸長。
以前敢薅他的龍須,現在升級成了把他當成兒子訓。
朱樉聽到這話,激動的拄著拐杖跳了起來。
“求之不得,到時候別怪兒臣帶兵進紫禁城找你討要說法。”
朱元璋氣笑了:“別忘了,你妻兒都在宮裏。”
拿人質威脅我?朱樉瘋狂叫囂道:“大丈夫何患無妻,有種你撕票啊。”
“我才二十八歲,大不了再生幾個就是了。”
都是老朱家的骨血,朱元璋還真的下不去手。
朱樉一句話,差點把朱元璋氣到吐血。
“隻要你不怕以後我爺和我奶當麵問你,這些重孫子和重孫女是咋下來的?”
“我這個人完全無所謂的啦。”
朱樉這一番缺德言論,懟的朱元璋啞口無言。
直接脫下一隻靴子,抄起了鞋底。
“咱今天就讓你知道什麽是棒打出孝子,嬌慣養逆兒。”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器。”
朱元璋一遍念著順口溜,一邊揮舞手裏的靴子。
朝著朱樉身上劈頭蓋臉打去,雨點般的鞋底拍在身上。
朱樉瘸著一條腿,連連後退,躲避不及。
隻能用手裏的拐杖,勉強招架。
“老東西你不講武德,有種等我腳傷好了。”
“咱們擺好陣勢,一對一單挑。”
朱元璋怒極反笑:“你一個青壯年跟咱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鬥將。”
古時候戰場上單挑就是鬥將的意思。
“咱怎麽生了你,這麽一個不要臉的兒子?”
“咱今日就要替天行道,清理老朱家的門戶。”
朱元璋的滿腔怒火,化成了雨點抽在朱樉身上。
“都是當爹的人,給我個麵子。”
“別往臉上招唿成不?”
一炷香後,朱樉渾身上下全是鞋印子。
朱元璋這才鬆開了他,穿上鞋拍了拍手。
感覺身上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好幾年沒抽你了,還挺懷念的。”
朱元璋發出感歎,畢竟是他從小抽到大的娃。
朱樉躺屍那幾年,他心裏空落落的。
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今天終於找迴了那種熟悉的感覺。
“說來也怪,每次抽完你,咱這心裏就怪…踏實的。”
派密探監視親兒子,挖地道到兒子書房,朱元璋的掌控欲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朱樉隻能無能狂怒,攤上這麽個心理變態的親爹,誰他媽受得了。
朱元璋見他嘴皮子一動一動,多半又是在嘀咕自己的壞話。
順了氣之後,朱元璋懶得跟他計較,直接提起剛才的話題。
“元朝不過舉行了幾次科舉,這天下不照樣過得好好的?”
“元朝有1127個縣,正因為停辦科舉。”
“大搞官員世襲,才搞得百姓民不聊生。”
元末冷笑話,漢族士紳為什麽散盡家財,組織民團。發起武裝保衛大元朝?
官員終身任職和世襲罔替,就相當於1127個地方的土皇帝。
元廷采取的包稅製,隻要能收上賦稅。
任憑地方官吏和士紳壓榨百姓,才有權臣伯顏那近乎白癡的那句話,‘殺盡天下五姓漢人。’
朱元璋仔細琢磨看一下,是這麽個道理。
作為元朝暴政的受害者,朱元璋很有感觸道:“這元朝之所以亡,在於對官紳過於寬宥。”
“而對百姓過於嚴苛。”
朱樉聽到這話,突然眼睛一亮。
問出一個壓在心底很久的疑問,“老頭子,你治理大明朝的思路,不會是跟元朝反著來的吧?”
朱元璋理所當然道:“咱對百姓寬容優待,對官紳稍微苛刻一點。”
“這有什麽不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