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再議遷都
大明秦王,從截胡徐妙雲開始 作者:有怪莫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鳳陽知府羅本善帶著安徽境內的所有文武官員在中都城外官道上迎駕。
朱元璋牽著馬皇後下車後,比其他人高一級的羅本善領頭拜道:“臣等恭迎陛下和娘娘駕臨。”
“臣等恭迎陛下和娘娘。”
眺望田間那鬱鬱蔥蔥的秧苗,朱元璋感慨道:“羅卿治理有方,這秧苗長勢喜人。朕的家鄉父老今年豐收有望。”
羅本善五十多歲穿著孔雀補服,方麵大耳,身材魁梧,反倒像武將。
他立馬殷勤道:“臣跟陛下征戰時一直牢記陛下教導以民為本,將鳳陽百姓當成臣的生身父母。臣不過是依樣畫葫蘆,這是陛下教導有方。”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話正好撓到朱元璋癢處,他擺手道:“你的功勞,朕記在心裏了。”
“聽到陛下巡幸中都的消息,鳳陽鄉親們無不歡唿雀躍。臣等鬥膽請陛下移駕中都,以示天恩浩蕩。”
“臣等請陛下移駕中都。”
安徽境內大小官員上千人跪滿了官道上,朱元璋看著遠處上萬百姓敲鑼打鼓熱鬧非凡。
興高采烈道:“準奏。”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五萬多人的隨駕隊伍浩浩蕩蕩開始向中都進發。
在距離中都五百步時開始下馬步行,看著官道兩旁敲起鳳陽花鼓的百姓。
朱元璋笑得合不攏嘴,向黃狗兒吩咐道:“傳朕的旨意:永久免去鳳陽府轄下百姓的所有賦稅。”
迎駕的文武官員連忙喜出望外,口稱「謝主隆恩」。
那些百姓歡天喜地的模樣,讓隊伍裏的朱樉皺起了眉頭,正欲往田間地頭去時,身旁的老丈人徐達一把拽住他說道:“陛下龍顏大悅,你可不要出去給老夫捅婁子。”
“京師尚有不少流民沿街乞討,這一路上連個乞丐都沒有,老泰山不覺得這幫百姓多是青壯,且麵色紅潤不太像是地裏刨食的模樣?”
徐達拉住他悄悄說道:“古往今來官場上的規矩,真實的鳳陽是什麽樣不重要,隻要這是陛下想看到樣子。”
朱樉撲哧一笑道:“老泰山你什麽都好,就是膽子太小。你真以為我爹是五穀不識的晉惠帝啊?”
“他現在是近鄉情怯,敢玩粉飾太平那一套,等他反應過來,這鳳陽的勳貴一個都跑不了。”
進了中都城,就看見還在夯土的城牆,中都是李善長主持修建的。
他拿著工程圖給朱元璋介紹道:“陛下這中都是仿照南京修建的,經過神道就是主體三大殿。”
“仁祖淳皇帝和淳皇後的享殿業已完工。”
朱元璋拍著他肩頭誇獎道:“辛苦李愛卿了,你辦事朕放心。”
想起路上的事,營建中都發起人李善長認真道:“陛下這中都營建六年前前後後投入近三百萬兩白銀,如此雄都棄之不用豈不可惜?”
他就像賭坊裏的莊家不斷蠱惑著朱元璋下注。
“陛下,臣算過一年不過投入一百萬兩,最多不過十年我大明即可坐擁遠超曆代名留青史的第一都城。”
一千萬兩聽起來很嚇人,可是一年不過一百萬兩,省吃儉用的朱元璋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
“李愛卿當過宰相,應該知道戶部一年不過三百餘萬兩稅銀。朕是有心無力啊。”
朱元璋一臉為難,李善長人老成精一聽話沒說死就知道有戲。
他附耳過來說道:“國庫雖然沒有,可是臣聽說秦王在北邊是繳獲金銀財寶無數。秦王想必很願意幫陛下分憂。”
朱元璋眼睛一亮,叫來黃狗兒吩咐道:“去把那個逆子叫過來。”
掛著都督中都行在的空頭職務,朱樉正在中都項目總經理,工部尚書薛祥的陪同下視察工地。
看到建築材料雜亂無章堆砌一地,手推車亂放,除了二百多個負責看守的將士。
整個工地空空如也,一個工人都看不見,朱樉臉色鐵青道:“敢問薛大人,征發的十多萬工匠和民夫去哪了?”
薛祥四十多歲圓臉,瘦高個。曾負責治理淮河,為官三年政績斐然。
他麵色平靜道:“迴稟秦王,信國公怕工人們雜亂無序驚擾了聖駕,將他們遷移到了鳳凰山北麵山腳下安置。”
鳳陽取自鳳凰山以陽,整個縣城被二十四裏的鳳凰山三麵環抱。
信國公是湯和,年初申請告老還鄉。老朱幹脆讓他負責管理中都營造。
一聽到十多萬工匠民夫被遷移到了數十裏外,朱樉總感覺這事不正常。
正在思來想去時,黃狗兒帶著幾名太監過來傳旨。
“陛下有口諭:宣秦王樉進奉天殿議事。”
朱樉坐著步輦,來到中都奉天殿外,朱元璋正率文武百官在外麵等候。
一見到他,朱元璋立刻熱情迎了上來拉住手道:“你這愛兒可是讓朕等的心急如焚啊。”
剛出一個時辰,你就把我認成大哥呢?朱樉覺得不對勁,本能的掙脫退後幾步說道:“父皇有何事征召兒臣?”
朱元璋摟著他的肩,一臉親熱道:“咱就是想問問你那邊還剩多少銀兩?”
“兒臣不是稟報過父皇了嗎?就剩不到三百萬兩,這是兒臣以後在藩地建府的資金。”
一談到錢,朱樉恍然大悟,趕緊拉開距離一副我跟你不熟的模樣。
“咱倆父子親密無間,咱的不就是你的,你拿出來救救急,朕以後還你一個大大富貴。”
聽到這話,朱樉不由想起了在廣西靖江的大冤種朱文正,我一個這麽正直的王爺怎麽會有老朱這麽無恥的爹?
朱元璋在百官驚訝的目光中,將朱樉推進了殿內。
殿內的陳設跟紫禁城的奉天殿陳設一模一樣,連銅製包金龍椅都擺在金台之上。
朱元璋拉著他的手上了禦階,使勁按著他的肩膀坐下。
這一屁股下去幾百萬兩打水漂,視財如命的朱樉打死都不坐。
百官魚貫而入,退休的老丈人和辭官的李善長無可爭議的站在第一排。
父子兩人在金台上僵持半天,最後朱元璋一臉無奈的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兩名宮女手持兩把大扇站在身後,身前的太監黃狗兒拂塵一甩宣布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善長手持笏板身著禦賜蟒服向前一步拱手道:“啟奏陛下,南京雖虎踞龍盤,有長江天險。但遠離中原腹心之地,不利於北方人心歸附,臣請陛下將南京降為陪都。”
“將中都鳳陽定為我大明京師。”
朱元璋牽著馬皇後下車後,比其他人高一級的羅本善領頭拜道:“臣等恭迎陛下和娘娘駕臨。”
“臣等恭迎陛下和娘娘。”
眺望田間那鬱鬱蔥蔥的秧苗,朱元璋感慨道:“羅卿治理有方,這秧苗長勢喜人。朕的家鄉父老今年豐收有望。”
羅本善五十多歲穿著孔雀補服,方麵大耳,身材魁梧,反倒像武將。
他立馬殷勤道:“臣跟陛下征戰時一直牢記陛下教導以民為本,將鳳陽百姓當成臣的生身父母。臣不過是依樣畫葫蘆,這是陛下教導有方。”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話正好撓到朱元璋癢處,他擺手道:“你的功勞,朕記在心裏了。”
“聽到陛下巡幸中都的消息,鳳陽鄉親們無不歡唿雀躍。臣等鬥膽請陛下移駕中都,以示天恩浩蕩。”
“臣等請陛下移駕中都。”
安徽境內大小官員上千人跪滿了官道上,朱元璋看著遠處上萬百姓敲鑼打鼓熱鬧非凡。
興高采烈道:“準奏。”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五萬多人的隨駕隊伍浩浩蕩蕩開始向中都進發。
在距離中都五百步時開始下馬步行,看著官道兩旁敲起鳳陽花鼓的百姓。
朱元璋笑得合不攏嘴,向黃狗兒吩咐道:“傳朕的旨意:永久免去鳳陽府轄下百姓的所有賦稅。”
迎駕的文武官員連忙喜出望外,口稱「謝主隆恩」。
那些百姓歡天喜地的模樣,讓隊伍裏的朱樉皺起了眉頭,正欲往田間地頭去時,身旁的老丈人徐達一把拽住他說道:“陛下龍顏大悅,你可不要出去給老夫捅婁子。”
“京師尚有不少流民沿街乞討,這一路上連個乞丐都沒有,老泰山不覺得這幫百姓多是青壯,且麵色紅潤不太像是地裏刨食的模樣?”
徐達拉住他悄悄說道:“古往今來官場上的規矩,真實的鳳陽是什麽樣不重要,隻要這是陛下想看到樣子。”
朱樉撲哧一笑道:“老泰山你什麽都好,就是膽子太小。你真以為我爹是五穀不識的晉惠帝啊?”
“他現在是近鄉情怯,敢玩粉飾太平那一套,等他反應過來,這鳳陽的勳貴一個都跑不了。”
進了中都城,就看見還在夯土的城牆,中都是李善長主持修建的。
他拿著工程圖給朱元璋介紹道:“陛下這中都是仿照南京修建的,經過神道就是主體三大殿。”
“仁祖淳皇帝和淳皇後的享殿業已完工。”
朱元璋拍著他肩頭誇獎道:“辛苦李愛卿了,你辦事朕放心。”
想起路上的事,營建中都發起人李善長認真道:“陛下這中都營建六年前前後後投入近三百萬兩白銀,如此雄都棄之不用豈不可惜?”
他就像賭坊裏的莊家不斷蠱惑著朱元璋下注。
“陛下,臣算過一年不過投入一百萬兩,最多不過十年我大明即可坐擁遠超曆代名留青史的第一都城。”
一千萬兩聽起來很嚇人,可是一年不過一百萬兩,省吃儉用的朱元璋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
“李愛卿當過宰相,應該知道戶部一年不過三百餘萬兩稅銀。朕是有心無力啊。”
朱元璋一臉為難,李善長人老成精一聽話沒說死就知道有戲。
他附耳過來說道:“國庫雖然沒有,可是臣聽說秦王在北邊是繳獲金銀財寶無數。秦王想必很願意幫陛下分憂。”
朱元璋眼睛一亮,叫來黃狗兒吩咐道:“去把那個逆子叫過來。”
掛著都督中都行在的空頭職務,朱樉正在中都項目總經理,工部尚書薛祥的陪同下視察工地。
看到建築材料雜亂無章堆砌一地,手推車亂放,除了二百多個負責看守的將士。
整個工地空空如也,一個工人都看不見,朱樉臉色鐵青道:“敢問薛大人,征發的十多萬工匠和民夫去哪了?”
薛祥四十多歲圓臉,瘦高個。曾負責治理淮河,為官三年政績斐然。
他麵色平靜道:“迴稟秦王,信國公怕工人們雜亂無序驚擾了聖駕,將他們遷移到了鳳凰山北麵山腳下安置。”
鳳陽取自鳳凰山以陽,整個縣城被二十四裏的鳳凰山三麵環抱。
信國公是湯和,年初申請告老還鄉。老朱幹脆讓他負責管理中都營造。
一聽到十多萬工匠民夫被遷移到了數十裏外,朱樉總感覺這事不正常。
正在思來想去時,黃狗兒帶著幾名太監過來傳旨。
“陛下有口諭:宣秦王樉進奉天殿議事。”
朱樉坐著步輦,來到中都奉天殿外,朱元璋正率文武百官在外麵等候。
一見到他,朱元璋立刻熱情迎了上來拉住手道:“你這愛兒可是讓朕等的心急如焚啊。”
剛出一個時辰,你就把我認成大哥呢?朱樉覺得不對勁,本能的掙脫退後幾步說道:“父皇有何事征召兒臣?”
朱元璋摟著他的肩,一臉親熱道:“咱就是想問問你那邊還剩多少銀兩?”
“兒臣不是稟報過父皇了嗎?就剩不到三百萬兩,這是兒臣以後在藩地建府的資金。”
一談到錢,朱樉恍然大悟,趕緊拉開距離一副我跟你不熟的模樣。
“咱倆父子親密無間,咱的不就是你的,你拿出來救救急,朕以後還你一個大大富貴。”
聽到這話,朱樉不由想起了在廣西靖江的大冤種朱文正,我一個這麽正直的王爺怎麽會有老朱這麽無恥的爹?
朱元璋在百官驚訝的目光中,將朱樉推進了殿內。
殿內的陳設跟紫禁城的奉天殿陳設一模一樣,連銅製包金龍椅都擺在金台之上。
朱元璋拉著他的手上了禦階,使勁按著他的肩膀坐下。
這一屁股下去幾百萬兩打水漂,視財如命的朱樉打死都不坐。
百官魚貫而入,退休的老丈人和辭官的李善長無可爭議的站在第一排。
父子兩人在金台上僵持半天,最後朱元璋一臉無奈的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兩名宮女手持兩把大扇站在身後,身前的太監黃狗兒拂塵一甩宣布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善長手持笏板身著禦賜蟒服向前一步拱手道:“啟奏陛下,南京雖虎踞龍盤,有長江天險。但遠離中原腹心之地,不利於北方人心歸附,臣請陛下將南京降為陪都。”
“將中都鳳陽定為我大明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