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監聽,鮑比。”普勒說,“我已經做了安排,我們的通話是保密的。”


    他哥哥好半天沒說話,後來開口道:


    “依我看,不論你參與的是什麽樣的事情,你已經不隻是在單純地進行猜想。”


    “鈽呢?”


    “鈽-239是在增殖反應堆裏通過撞擊放射鈾而形成的。關鍵是要去掉鈽-240。在反應堆級鈽裏含有大量的鈽-240,它是鈽的一種雜質,含量越高,鈽作為核武器燃料的可能性就越小。”


    “鈽是不是也很難搞到手?”


    “街上的普通人肯定無法搞到。誰家後院裏會擺一座增殖核反應堆?”


    “但是還是有人能搞到?”


    “我想你可以去偷盜,或是從黑市裏買到。”


    “在美國呢?我們是如何製造這種東西的?”


    “美國本土上唯一一家用氣體擴散法分離濃縮鈾的工廠在肯塔基州的帕杜卡。但是那裏濃縮的是用於核反應堆的鈾,工藝流程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按照他們的加工方法是不是也能加工出高濃縮鈾?就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那種核燃料?”


    “帕杜卡生產的是用於核發電的低濃縮鈾,不是作為核彈燃料的武器級高濃縮鈾。”


    “但是像帕杜卡這樣的工廠還是能生產出高濃縮鈾?”普勒堅持問道。


    “理論上說,是的。”羅伯特停頓片刻後問道,“你問這些究竟是怎麽迴事?”


    “生產一顆核彈需要多少鈾-235?”


    “取決於是什麽類型的核彈和什麽樣的製造方法。”


    “大致估計一下呢?”普勒問。


    “一顆構造簡單、具備日本長崎那種爆炸當量的核彈,怎麽也得需要15千克到50千克的高濃縮鈾或者是6千克到9千克的鈽。如果你的武器製作流程十分先進,炸彈的設計非常合理,你大概用9千克高濃縮鈾或者是最少兩千克的鈽就能達到同樣的爆炸效果。”


    “長崎那顆原子彈的威力是?”


    “爆炸當量大約等於兩萬一千噸炸藥,還有放射性塵埃的附帶後果。兩千萬公斤多的梯恩梯啊。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


    “如果使用更多一點的高濃縮鈾或者是鈽呢?”


    “爆炸效果會成倍增長。但是這也取決於核彈的設計原理。你可以採用槍式起爆法,這種方法並不好,向日本廣島投下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用這種原理設計的。這種起爆方法需要有一根長長的管,就像槍管一樣。你把一半的核裝藥放在一端,它的後麵裝上傳統炸藥,另一半核裝藥放在另一端。傳統炸藥引爆後,推動一半核裝藥沿著‘槍管’去撞擊另一半核裝藥,接著就會出現一係列的鏈式反應。這種方法很原始,核燃料的利用率低,爆炸當量受到很大限製。你需要有一根非常非常長的‘槍管’來保證撞擊後的鏈式反應效果,而且你隻能使用鈾,不能使用鈽,因為鈽的雜質太多。所以,後來製造原子彈採用的都是內爆法。”


    “給我說說內爆法。”普勒說。


    “你用鈾或是鈽都行。你需要使用大量的傳統炸藥,製作一層稱作炸藥透鏡的東西。炸藥向裏爆轟,壓縮內球的核燃料達到超臨界狀態。爆轟波要形成球形,均勻地壓縮分布在各個點上的鈾或鈽。不然的話,就會出現界麵的不穩定,使裏麵的核裝藥脫離原來的位置,裂變無法實現,你的核彈也就泡湯了。你同時要有炸藥引爆器、密度很大的金屬彈體和用於核點火的中子源,還應該有理想的中子反射層,把逃逸的中子反射迴去。這裏的訣竅還在於,內核裏的中子點火轟擊鈾或鈽的時間不能太早,一定要控製到核裝藥實現最理想的超臨界質量的時候。裂變材料維持鏈式反應的過程越長,原子核分裂就越多,核彈的威力也就越大。如果你的設計是一流的,你不用增加一克核燃料就能獲得三倍的爆炸當量。”


    “是不是還需要別的一些東西?”


    “你的確切意思是?”


    “給我講講金箔和碳化鎢好嗎?”


    出現了幾秒鍾的沉默。然後羅伯特問道:“為什麽你特別提到這兩樣東西?它們出現在你正辦的案子裏了嗎?”


    “是的。”


    “天哪。”


    “告訴我,鮑比。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金箔可以用在產生中子的裝置也就是中子源上。那是一個小小的球體狀的東西,外層要裹上鈹和釙,金箔用來做這兩樣東西的隔離層。這個小球在核彈的中心部位,當然也是設計製造過程中最關鍵的地方。”


    “碳化鎢呢?”


    “它的硬度是鋼的三倍,密度也很大,是中子反射層的理想材料,作用就是把逃出來的中子反射迴去,以達到最大限度的超臨界狀態。你是在告訴我……你現在這是在什麽地方?”


    “在美國。”


    “他們怎麽搞到的核燃料?”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政府建造了一座秘密的工程設施。如今它早已關閉了,然而這座有一米厚水泥牆的建築仍然留在了這裏。我說的這些,你聽著怎麽樣?在這裏工作的所有工人都是從外麵運進來的,他們統一住在這座建築物旁邊的住宅區裏。這些人絕對不得同當地老百姓談論他們的工作,當這座設施關閉的時候,他們又都一起被運送走了。不知你多少聽說過這事兒沒有?你在空軍的時候同幹這一行的人關係很密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日堡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維·鮑爾達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維·鮑爾達奇並收藏黑日堡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