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隱蔽,警長。”有個警官喊道。
科爾跑迴車旁,重新占據了車門後的位置。
“請求增援。封鎖這裏的所有道路。不管是誰,不能讓他從這裏跑掉。”
“那個當兵的怎麽樣了?”她的一個手下問道。
科爾的目光向著黑暗搜索。千萬,普勒,你別死,你可不能死。
普勒躲到離消防站約五百米的一處廢棄房屋的牆邊,正在對周圍的情況進行監視。他是循著自己在腦海中想像出的那顆子彈的彈道來到這裏的。不論是白天還是夜間,一個正常水平的狙擊手都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的距離內準確地擊中目標,隻要他有合適的武器裝備的話。那顆拉普爾彈頭告訴普勒,眼下要對付的這個狙擊手不存在裝備上的任何問題。
警察局的狙擊手在城區街道裏通常將射程設定在三十米以內。軍隊狙擊手執行任務的射擊距離比這要遠得多,因為他們麵臨的戰鬥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較量。普勒剛才聽到的槍聲表明,子彈肯定不是在一千五百米以外的距離發射的。一般情況下,軍隊使用的狙擊步槍比警界同行的槍管更長,這會使彈殼裏的火藥得到更充分的燃燒,減少子彈出膛時的火焰,提高子彈飛行的速率。這也使狙擊手的位置更加隱蔽,對於目標的打擊更為致命。
普勒猜測這個狙擊手是否還配備了一名彈著點觀察員。如果有觀察員的話,就是二對一。他聽到遠處響起的警笛聲,科爾和她的人馬快到了。這是好事,卻也不好。好處在於,這種情勢下的增援從來都是受歡迎的。不好的是,射擊目標的增多會使對方受到激勵,使他們不願輕易地從這裏收拾東西離去。
他的目光掃視著前方地帶,仔細搜尋雷射瞄準鏡的反光跡象。這種裝備在捕捉目標方麵能夠提供極大的幫助,然而缺點是容易在戰場上暴露自己的方位。普勒總是十分依賴他的瞄準鏡和彈著點觀察員。他注意比較目標的實際身高和他們在瞄準鏡十字線中的映象。人體平均的頭部尺寸、肩膀寬度、胯骨到頭頂的長度等大體上是能夠估量出來的。有了這些數據,你就可以用瞄準鏡測出正確的射擊距離。警察習慣於瞄準被稱為“杏子”的地方,即人的後腦的延髓部位。它有七八厘米長,是人腦控製下意識反應的部位,擊中了它,對方就會當場死亡。而由於軍方的狙擊手通常都是在三百米以外的距離射擊,他們瞄準的一般是人的上身,從而保證更有把握地擊中目標。
普勒麵對的這個射手混淆了這種區別。他擊中的是目標的頭部,可是他的射擊距離卻在三百米以外。
是警察,還是軍人?或許兩者都是?
如果對方再度射擊,普勒可以依據三角測量法確定他的位置。然而如果對方再度射擊的目標是普勒的頭部或上身,他的拉普爾子彈就會使普勒至少受到重傷,更可能的是無奈地接受死亡。
普勒繼續觀察著前方。空無一人的街道,悄無聲息的房屋。不過並非所有的房屋都是廢棄的。有的房子前麵停著汽車,有些窗戶透出了昏暗的燈光。他們不知道有個殺手就藏在他們的身旁嗎?他們根本就沒聽見槍聲嗎?
他迴頭朝消防站的方向望去。他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迪奇·施特勞斯陳屍的位置上。子彈命中目標,摩托繼續駛行,迪奇槍響後約三秒鍾滾落地下。根據時間順序往迴推算,根據子彈軌跡盡力追溯。他又一次尋找可能的瞄準線。唯一一條目力不受遮擋的視線。胡同盡頭的那幢房子。一片漆黑。門前沒有汽車。它的後麵還有不少房子,但是屬於另一個街區,窗戶都朝向另一麵。
普勒豎起耳朵仔細傾聽,強迫自己濾掉越來越響的警笛聲。沒有聲音。沒人跑動。沒人走路。
他打定了主意。
頃刻間他已經開始了行動。他雖然是個大個子,行動起來卻可以做到幾乎悄無聲息。對他來說,這既容易做到又很難做到。他的腿長,能夠用較少的步子跨過相對較遠的距離。但是大個子的特點是腳步一般都很重。人們總以為普勒這般身材的人走到哪裏一定像是有一頭大象在行軍。他們中的一些人在臨死的前一刻還在這樣想。
普勒希望今天夜裏還會有人這樣想。
75
這支狙擊步槍重六公斤多,長度剛剛超過一米。它兩頭沉的樣子如同是一副槓鈴,由於這個原因,人們幾乎都是以臥姿來使用這種槍。此刻這支槍在他的右手裏提著,槍口下麵的摺疊式兩腳架已經收起來了。他的動作很快,卻很有章法。已經殺了一個。他沒心思再殺一個。今晚就這樣了。
他越過肩頭朝後望去。沒有別的,除了一片黑暗。再走六七米,他就進入了這片林子。從那裏隻要五分鍾他就可以穿過林地。那邊停著一輛車。隻要開得快一點,就能在警察設下路障之前離開這裏。他喜歡這片地區,地麵很大,卻沒有足夠的警察來進行必要的管控。
他停住腳步,轉迴了身。
警笛在鳴叫,是的,可是還有點別的什麽,意料之外的什麽。
他的左手滑向腰間。
“你的手再動一厘米,你的腸子就要開花了。”
他的手馬上停在了原處。
普勒沒有從樹林裏走出來。他不知道眼前這傢夥是否隻是一個人。他的衝鋒鎗始終瞄著對方。
</br>
科爾跑迴車旁,重新占據了車門後的位置。
“請求增援。封鎖這裏的所有道路。不管是誰,不能讓他從這裏跑掉。”
“那個當兵的怎麽樣了?”她的一個手下問道。
科爾的目光向著黑暗搜索。千萬,普勒,你別死,你可不能死。
普勒躲到離消防站約五百米的一處廢棄房屋的牆邊,正在對周圍的情況進行監視。他是循著自己在腦海中想像出的那顆子彈的彈道來到這裏的。不論是白天還是夜間,一個正常水平的狙擊手都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的距離內準確地擊中目標,隻要他有合適的武器裝備的話。那顆拉普爾彈頭告訴普勒,眼下要對付的這個狙擊手不存在裝備上的任何問題。
警察局的狙擊手在城區街道裏通常將射程設定在三十米以內。軍隊狙擊手執行任務的射擊距離比這要遠得多,因為他們麵臨的戰鬥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較量。普勒剛才聽到的槍聲表明,子彈肯定不是在一千五百米以外的距離發射的。一般情況下,軍隊使用的狙擊步槍比警界同行的槍管更長,這會使彈殼裏的火藥得到更充分的燃燒,減少子彈出膛時的火焰,提高子彈飛行的速率。這也使狙擊手的位置更加隱蔽,對於目標的打擊更為致命。
普勒猜測這個狙擊手是否還配備了一名彈著點觀察員。如果有觀察員的話,就是二對一。他聽到遠處響起的警笛聲,科爾和她的人馬快到了。這是好事,卻也不好。好處在於,這種情勢下的增援從來都是受歡迎的。不好的是,射擊目標的增多會使對方受到激勵,使他們不願輕易地從這裏收拾東西離去。
他的目光掃視著前方地帶,仔細搜尋雷射瞄準鏡的反光跡象。這種裝備在捕捉目標方麵能夠提供極大的幫助,然而缺點是容易在戰場上暴露自己的方位。普勒總是十分依賴他的瞄準鏡和彈著點觀察員。他注意比較目標的實際身高和他們在瞄準鏡十字線中的映象。人體平均的頭部尺寸、肩膀寬度、胯骨到頭頂的長度等大體上是能夠估量出來的。有了這些數據,你就可以用瞄準鏡測出正確的射擊距離。警察習慣於瞄準被稱為“杏子”的地方,即人的後腦的延髓部位。它有七八厘米長,是人腦控製下意識反應的部位,擊中了它,對方就會當場死亡。而由於軍方的狙擊手通常都是在三百米以外的距離射擊,他們瞄準的一般是人的上身,從而保證更有把握地擊中目標。
普勒麵對的這個射手混淆了這種區別。他擊中的是目標的頭部,可是他的射擊距離卻在三百米以外。
是警察,還是軍人?或許兩者都是?
如果對方再度射擊,普勒可以依據三角測量法確定他的位置。然而如果對方再度射擊的目標是普勒的頭部或上身,他的拉普爾子彈就會使普勒至少受到重傷,更可能的是無奈地接受死亡。
普勒繼續觀察著前方。空無一人的街道,悄無聲息的房屋。不過並非所有的房屋都是廢棄的。有的房子前麵停著汽車,有些窗戶透出了昏暗的燈光。他們不知道有個殺手就藏在他們的身旁嗎?他們根本就沒聽見槍聲嗎?
他迴頭朝消防站的方向望去。他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迪奇·施特勞斯陳屍的位置上。子彈命中目標,摩托繼續駛行,迪奇槍響後約三秒鍾滾落地下。根據時間順序往迴推算,根據子彈軌跡盡力追溯。他又一次尋找可能的瞄準線。唯一一條目力不受遮擋的視線。胡同盡頭的那幢房子。一片漆黑。門前沒有汽車。它的後麵還有不少房子,但是屬於另一個街區,窗戶都朝向另一麵。
普勒豎起耳朵仔細傾聽,強迫自己濾掉越來越響的警笛聲。沒有聲音。沒人跑動。沒人走路。
他打定了主意。
頃刻間他已經開始了行動。他雖然是個大個子,行動起來卻可以做到幾乎悄無聲息。對他來說,這既容易做到又很難做到。他的腿長,能夠用較少的步子跨過相對較遠的距離。但是大個子的特點是腳步一般都很重。人們總以為普勒這般身材的人走到哪裏一定像是有一頭大象在行軍。他們中的一些人在臨死的前一刻還在這樣想。
普勒希望今天夜裏還會有人這樣想。
75
這支狙擊步槍重六公斤多,長度剛剛超過一米。它兩頭沉的樣子如同是一副槓鈴,由於這個原因,人們幾乎都是以臥姿來使用這種槍。此刻這支槍在他的右手裏提著,槍口下麵的摺疊式兩腳架已經收起來了。他的動作很快,卻很有章法。已經殺了一個。他沒心思再殺一個。今晚就這樣了。
他越過肩頭朝後望去。沒有別的,除了一片黑暗。再走六七米,他就進入了這片林子。從那裏隻要五分鍾他就可以穿過林地。那邊停著一輛車。隻要開得快一點,就能在警察設下路障之前離開這裏。他喜歡這片地區,地麵很大,卻沒有足夠的警察來進行必要的管控。
他停住腳步,轉迴了身。
警笛在鳴叫,是的,可是還有點別的什麽,意料之外的什麽。
他的左手滑向腰間。
“你的手再動一厘米,你的腸子就要開花了。”
他的手馬上停在了原處。
普勒沒有從樹林裏走出來。他不知道眼前這傢夥是否隻是一個人。他的衝鋒鎗始終瞄著對方。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