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積德的好生意
皇上:我真的隻想做平民百姓 作者:虎嘯山莊莊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張顧從王朝林的態度中卻是看出了一些不同之處。
王朝林對金錢的欲望不大,這一點沒錯,自己當時請他幫忙的時候幾千兩銀子開出去,他都沒有動心,最後還是用賭局迫使他來的。
如今他居然主動要求操持種棉花的事情,這就有些怪異了。
“老王,我記得你對銀錢不怎麽在意啊,怎麽這次就想著賺錢了”張顧忍不住對王朝林問道。
王朝林笑了笑,說道:“王某的確對銀錢沒什麽欲望,這次隻是覺得棉花這東西要是種出來,對天下百姓有大益處,因此王某就擔起這件事好了。”
聽王朝林這麽說,張顧也是很佩服,便朝著他抱了抱拳。
老胡笑道:“老王,你既然這麽為天下百姓著想,不如你那半成份子送給老胡我好了。”
王朝林給了老胡一個白眼,說道:“憑什麽這是王某該賺的錢,為什麽要給你”
張顧三人哈哈大笑,最後王朝林也笑了起來。
張顧相信王朝林的話,相信他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的,不然以王朝林的性格,寧可躲在一個地方睡覺練功。
不過張顧也知道,若是人人都像王朝林這樣的想法,這棉花也就別想著在天下推廣了,沒有利益的驅動,極少有人會保持一個利益眾生的決心。
這時就聽王朝林說道:“王某小的時候父母先後殘疾,家中兄弟又多,因此也就沒有足夠銀錢購買禦寒的衣物。
有一年天氣極寒,王某的父母為不讓我們這些孩子凍死,把自己的衣物都給了我們兄弟鋪蓋,結果他們二人卻都凍死了。
大人發現這棉花能讓天下普通百姓免於寒凍,王某覺得這乃是天下第一大善,因此王某也願意做這件事。
與因為嚴寒而死相比,賺不賺錢又有什麽關係”
老胡一聽,忙起身朝著王朝林抱拳施禮道:“兄弟我不知道王兄過往,對不住了,請王兄見諒。”
張顧和秋重也起身朝著王朝林抱拳施禮。
王朝林迴禮道:“三位不必多禮,這是王某的過往,跟三位無關。”
三人再施一禮,這才坐下來,張顧說道:“棉花可不僅僅能讓天下百姓有禦寒之物,還能養活不知多少人。
有了棉花,咱們寮州郡這等苦寒之地的婦道人家就多了一個紡織的活計。
一個女人一個月織兩匹棉布,就能換來一家的吃食。
若是家中再有薄田十餘畝,一家人的吃穿住就沒問題了,全家都能得以溫飽。
這是給咱們苦寒之地的農家多了一項活命的生計。
而且棉花這東西不挑田地,即使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不搶莊稼田。
這東西若是與羊絨混紡,其價值不比絲綢和錦緞差,一樣能賣出高價來。”
聽張顧這麽一說,老胡和秋重都覺得自己賺錢都賺出高尚來了,這可是能養活千家萬戶的好生意,是積德行善的好生意。
不過老胡就有些奇怪了,棉花這東西大家以前都沒有見過,更沒有聽說過,自家大人這麽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是從哪裏知道的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老胡猶豫再三,還是對張顧問道:“大人,您以前見過這棉花”
“沒有。”張顧搖了搖頭。
“大人,您都沒見過這東西,您是怎麽知道這東西有這麽好的”老胡問道。
秋重和王朝林也看向張顧,老胡這麽一說,他們也覺得奇怪了。
張顧愣了一下,便笑道:“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東西我自然是在書中看來的,難道還能是做夢夢到的”
老胡讚道:“讀書果然是增加見識啊,大人這些書還真的沒有白讀。
唉……,我老胡小時候就是不耐煩讀書,不然也會跟大人一樣,知曉這麽多的東西,也不用在監察寺苦巴巴的熬著了。”
張顧嘿嘿一笑,沒說什麽,這事兒就不能多解釋,不然會越解釋越麻煩。
王朝林笑道:“老胡,你怕是想多了吧讀書的人多了,但是能像大人這樣學以致用的,卻是少之又少。
我在聖京城的時候每天除了練武之外,餘下的時間都是在讀書了,二十幾年下來,我讀的書也不少了,但是卻沒有大人這樣的能耐。
大人這是天賦,別人比不了的。
別的不說,就說現在正在慶國推行的新種田法,就是大人弄出來的。
農民種了千年的地,沒人發現肥料的作用。
讀書人讀了千年的書,也沒人能發現肥料可以令糧食增產,偏偏是大人發現了,還著力推廣開來。
所以大人所懂的東西都是天份使然,跟讀書多少怕是關係不大。”
老胡想了一下,覺得王朝林的話甚是有道理,這東西還真是天份使然,不然天下的讀書人多了,怎麽他們就沒有想到
“老王你說得有道理。”老胡說道:“這人與人就是不一樣啊,大人年紀輕輕就高官得做,果然是有道理的。”
說到這裏,他又是哈哈一笑,說道:“不過我老胡的眼光也不錯,看到了大人前程錦繡。
我老胡也不想有大出息,隻要能附大人之尾翼,混個好前程就可以了。”
秋重笑道:“老胡,你少在這裏吹牛了,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是大人到了寺獄之後,把你提拔到身邊的,可不是你的眼光不錯,是大人看你可憐,給你一口飯吃而已。”
張顧三人都是一陣大笑,老胡更是笑得開心,他覺得這是自己的運氣好,不然獄掾大人怎麽就沒看中別人呢這分明就是老胡家應該發達了。
“老秋,你是從哪裏聽到這些的”老胡對秋重問道。
秋重哈哈笑道:“寺獄可不止你一個人啊,還有一百幾十號人呢,你以為你老胡的發跡史就不會傳到外麵來嗎
聖京城江湖上知道你老胡發達之事的人多了,你要是不信,迴去聖京城後你去打聽打聽。”
“我艸,監察寺還有什麽能保密的寺獄這點破事兒都能傳得滿聖京城都是”老胡驚訝的罵道。
秋重笑道:“天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以為寺獄的高牆就能擋住這些消息嗎”
王朝林對金錢的欲望不大,這一點沒錯,自己當時請他幫忙的時候幾千兩銀子開出去,他都沒有動心,最後還是用賭局迫使他來的。
如今他居然主動要求操持種棉花的事情,這就有些怪異了。
“老王,我記得你對銀錢不怎麽在意啊,怎麽這次就想著賺錢了”張顧忍不住對王朝林問道。
王朝林笑了笑,說道:“王某的確對銀錢沒什麽欲望,這次隻是覺得棉花這東西要是種出來,對天下百姓有大益處,因此王某就擔起這件事好了。”
聽王朝林這麽說,張顧也是很佩服,便朝著他抱了抱拳。
老胡笑道:“老王,你既然這麽為天下百姓著想,不如你那半成份子送給老胡我好了。”
王朝林給了老胡一個白眼,說道:“憑什麽這是王某該賺的錢,為什麽要給你”
張顧三人哈哈大笑,最後王朝林也笑了起來。
張顧相信王朝林的話,相信他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的,不然以王朝林的性格,寧可躲在一個地方睡覺練功。
不過張顧也知道,若是人人都像王朝林這樣的想法,這棉花也就別想著在天下推廣了,沒有利益的驅動,極少有人會保持一個利益眾生的決心。
這時就聽王朝林說道:“王某小的時候父母先後殘疾,家中兄弟又多,因此也就沒有足夠銀錢購買禦寒的衣物。
有一年天氣極寒,王某的父母為不讓我們這些孩子凍死,把自己的衣物都給了我們兄弟鋪蓋,結果他們二人卻都凍死了。
大人發現這棉花能讓天下普通百姓免於寒凍,王某覺得這乃是天下第一大善,因此王某也願意做這件事。
與因為嚴寒而死相比,賺不賺錢又有什麽關係”
老胡一聽,忙起身朝著王朝林抱拳施禮道:“兄弟我不知道王兄過往,對不住了,請王兄見諒。”
張顧和秋重也起身朝著王朝林抱拳施禮。
王朝林迴禮道:“三位不必多禮,這是王某的過往,跟三位無關。”
三人再施一禮,這才坐下來,張顧說道:“棉花可不僅僅能讓天下百姓有禦寒之物,還能養活不知多少人。
有了棉花,咱們寮州郡這等苦寒之地的婦道人家就多了一個紡織的活計。
一個女人一個月織兩匹棉布,就能換來一家的吃食。
若是家中再有薄田十餘畝,一家人的吃穿住就沒問題了,全家都能得以溫飽。
這是給咱們苦寒之地的農家多了一項活命的生計。
而且棉花這東西不挑田地,即使貧瘠的土地也能生長,不搶莊稼田。
這東西若是與羊絨混紡,其價值不比絲綢和錦緞差,一樣能賣出高價來。”
聽張顧這麽一說,老胡和秋重都覺得自己賺錢都賺出高尚來了,這可是能養活千家萬戶的好生意,是積德行善的好生意。
不過老胡就有些奇怪了,棉花這東西大家以前都沒有見過,更沒有聽說過,自家大人這麽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是從哪裏知道的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老胡猶豫再三,還是對張顧問道:“大人,您以前見過這棉花”
“沒有。”張顧搖了搖頭。
“大人,您都沒見過這東西,您是怎麽知道這東西有這麽好的”老胡問道。
秋重和王朝林也看向張顧,老胡這麽一說,他們也覺得奇怪了。
張顧愣了一下,便笑道:“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東西我自然是在書中看來的,難道還能是做夢夢到的”
老胡讚道:“讀書果然是增加見識啊,大人這些書還真的沒有白讀。
唉……,我老胡小時候就是不耐煩讀書,不然也會跟大人一樣,知曉這麽多的東西,也不用在監察寺苦巴巴的熬著了。”
張顧嘿嘿一笑,沒說什麽,這事兒就不能多解釋,不然會越解釋越麻煩。
王朝林笑道:“老胡,你怕是想多了吧讀書的人多了,但是能像大人這樣學以致用的,卻是少之又少。
我在聖京城的時候每天除了練武之外,餘下的時間都是在讀書了,二十幾年下來,我讀的書也不少了,但是卻沒有大人這樣的能耐。
大人這是天賦,別人比不了的。
別的不說,就說現在正在慶國推行的新種田法,就是大人弄出來的。
農民種了千年的地,沒人發現肥料的作用。
讀書人讀了千年的書,也沒人能發現肥料可以令糧食增產,偏偏是大人發現了,還著力推廣開來。
所以大人所懂的東西都是天份使然,跟讀書多少怕是關係不大。”
老胡想了一下,覺得王朝林的話甚是有道理,這東西還真是天份使然,不然天下的讀書人多了,怎麽他們就沒有想到
“老王你說得有道理。”老胡說道:“這人與人就是不一樣啊,大人年紀輕輕就高官得做,果然是有道理的。”
說到這裏,他又是哈哈一笑,說道:“不過我老胡的眼光也不錯,看到了大人前程錦繡。
我老胡也不想有大出息,隻要能附大人之尾翼,混個好前程就可以了。”
秋重笑道:“老胡,你少在這裏吹牛了,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是大人到了寺獄之後,把你提拔到身邊的,可不是你的眼光不錯,是大人看你可憐,給你一口飯吃而已。”
張顧三人都是一陣大笑,老胡更是笑得開心,他覺得這是自己的運氣好,不然獄掾大人怎麽就沒看中別人呢這分明就是老胡家應該發達了。
“老秋,你是從哪裏聽到這些的”老胡對秋重問道。
秋重哈哈笑道:“寺獄可不止你一個人啊,還有一百幾十號人呢,你以為你老胡的發跡史就不會傳到外麵來嗎
聖京城江湖上知道你老胡發達之事的人多了,你要是不信,迴去聖京城後你去打聽打聽。”
“我艸,監察寺還有什麽能保密的寺獄這點破事兒都能傳得滿聖京城都是”老胡驚訝的罵道。
秋重笑道:“天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以為寺獄的高牆就能擋住這些消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