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急報到了
皇上:我真的隻想做平民百姓 作者:虎嘯山莊莊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桐的書房裏燈光依然亮著,手頭上的東西還沒有處理完。
這時管家的聲音在書房外響了起來:“老爺,有邊郡的急報送過來,是信鴿送來的。”
周桐一驚,忙放下手中的筆,說道:“進來。”
管家推開門,帶著一個常人打扮的年輕人進來。
“急報呢”周桐也沒跟那個年輕人廢話,直接開口問道。
那個年輕人忙從腰帶裏翻出一個大拇指長短的竹管,將竹管打開,取出一個絲綿紙的紙巻來,雙手遞給周桐。
周桐將那巻絲綿紙打開,就見上麵有一行字:
監察寺張顧報,戎國大疫,牛羊病死無數,戎國大汗率十餘萬大軍陳兵邊境五百裏外,隨時入侵,張顧已經到寮州城組織防禦。
“戎國要大舉入侵”周桐大吃一驚,唿的一下站了起來。
戎國草原大疫之事他在五六天之前就已經收到消息了。
因為寮州城的監察寺諜辦處隻是將這個消息當做一般的消息送來聖京城,因此這個消息他是在六天前才收到的。
當時他就將此事稟報給皇帝了,皇帝也極為重視此事,這幾天一直在商議對策,準備向靠著戎國的邊郡調集軍隊了。
隻是沒想到戎國大軍會來得這麽快,也來得這麽猛,今日居然就收到戎國大軍陳兵五百裏外的消息了。
周桐很清楚從寮州城到聖京城兩千六百餘裏,就是用飛鴿接力傳信,也要三天時間。
那麽也就是說,這個消息到的時候,戎國大軍很可能已經到了寮州城了。
或許現在寮州城外已經是戰火連天,兩軍正在拚命的廝殺。
“備車,我要去皇宮。”周桐說道。
管家應了一聲是,忙出了書房,那個送信的年輕人也忙跟了出去。
周桐將那個紙卷塞在錦袋裏,然後將錦袋綁在腰間,朝著外麵喊道:“來人啊,給我換衣服。”
兩炷香的時間之後,周桐已經出現在皇城下,唿喝著城牆上的人放個吊籃下來。
城上的守衛見城下大喊的人是監察寺軍令,也不敢耽擱,忙用一各長繩索綁了一個籃子,放到城下。
周桐把腰間的錦袋取下來,放到籃子裏,然後拉了一下籃子,喊道:“即刻拉上去,將錦袋送到陛下那裏,請陛下即刻觀看,本官在這裏候著。”
皇城上應了一聲是,把竹籃拉了上去。
周桐看著竹籃消失在黑暗中,這才走迴到馬車那裏,也沒有心情坐迴到馬車上,就背著手在馬車旁邊走來走去。
張顧去了寮州城,這讓周桐心裏踏實了一些,不然消息送來的這麽晚,監察寺又沒有別的反應,皇帝那裏要是追究下來,怕是也要被訓斥一通。
寮州城的情況周桐還是知道一些的。
上次收到韓西城通敵叛國的消息之後,周桐已經把寮州郡和允州郡以及渝州郡都熟悉了一下。
寮州城有六千城衛軍,加上郡尉的親兵,再加上城中的青壯,應該至少能守住寮州城一個月,最差也能守住二十天吧
周桐在心裏想著。
戎國大汗親自帶著大軍來犯,那就是國戰了。
慶國不動用傾國之力,怕是擊退不了戎國的大軍。
在兩國大戰期間,不知道多少城池會毀於一旦,不知道多少慶國的百姓會死於戰爭。
如此的一戰,怕是至少要四五個月之久,甚至需要更多的時間。
飛鴿送來的信已經到了,周桐知道用不了兩天,張顧的詳細軍報也就到了。
張顧自到了允州城之後,每天都有一封書信送迴來,這讓周桐對他的行蹤十分了解。
因此周桐也知道,今日收到的書信中張顧沒有提及寮州城即將發生的戰事,那麽過兩天一定會有關於戎國大軍來犯的詳細報告。
不管怎麽說,監察寺的人現在已經到了寮州城,並開始組織防禦了,在這一點上,監察寺的辦事效率可是遠遠大於軍方,皇帝在這一點上挑不出毛病來。
周桐在皇城下等了有兩炷香的時間,皇城上放下來一個大竹筐,跟著城上就有人喊道:“周大人,咱家是任丘,奉皇上之命接您入宮議事。
您坐到竹筐裏吧,咱家叫人拉你上來。”
這是皇宮的規矩,天黑之後,皇城即刻九門落鎖,就是皇帝想出去,也不可能打開皇城的大門,更別說其他人了。
因此周桐想要進皇城,必須有皇帝的旨意,並且皇帝身邊大太監親自來了,皇城上的守衛才會放個大竹筐下來,把周桐拉到城牆上去。
周桐坐到了竹筐中,喊了一嗓子,然後就被人拉了起來,晃悠悠的朝著皇城上去了。
上到皇城上,已經有個肩輦準備好了,周桐上了肩輦,兩個強壯的太監便將他抬了起來,朝著後宮快步跑去。
任丘可沒有被肩輦抬的待遇,因此隻能提著袍子下擺,跟在肩輦旁邊跑著。
好在任丘也是常年鍛煉出來的,這一路跟著跑過去,除了累出了一身的大汗,氣息居然還算是平穩。
皇帝的寢宮叫壽成宮,兩個太監將周桐在壽成宮外放下,便退了出去。
任丘則領著周桐進了壽成宮,然後直奔永延殿。
周桐跟著任丘進到永延殿的時候,皇帝已經在軟塌上靠著了。
見到周桐進來,皇帝指了指一個錦凳,說道:“坐下說話吧,別多禮了。”
周桐應了一聲是,還是朝著皇帝深施一禮,這才在錦凳上坐下來。
“寮州郡那邊還有什麽別的消息沒有”皇帝對周桐問道。
周桐說道:“隻知道張顧已經到了寮州城籌備防禦之事,別的消息還沒有。
臣估計,快的話明天就應該有詳細的消息送過來,慢的話,後天也應該到了。
不過臣保證張顧送迴來的消息不會有錯,戎國大汗一定是帶著大軍來了。
皇上,備戰吧,臣估計寮州城守住一個月沒有問題。”
“哼哼。”皇帝冷笑一聲道:“寮州城守住一個月沒問題,但是允州城呢渝州城呢
韓西城將允州郡弄得一團糟,你確定允州郡能夠守住
大軍作戰靈活多變,尤其是戎國軍隊更是如此,你覺得戎國人會隻盯著寮州城打”
這時管家的聲音在書房外響了起來:“老爺,有邊郡的急報送過來,是信鴿送來的。”
周桐一驚,忙放下手中的筆,說道:“進來。”
管家推開門,帶著一個常人打扮的年輕人進來。
“急報呢”周桐也沒跟那個年輕人廢話,直接開口問道。
那個年輕人忙從腰帶裏翻出一個大拇指長短的竹管,將竹管打開,取出一個絲綿紙的紙巻來,雙手遞給周桐。
周桐將那巻絲綿紙打開,就見上麵有一行字:
監察寺張顧報,戎國大疫,牛羊病死無數,戎國大汗率十餘萬大軍陳兵邊境五百裏外,隨時入侵,張顧已經到寮州城組織防禦。
“戎國要大舉入侵”周桐大吃一驚,唿的一下站了起來。
戎國草原大疫之事他在五六天之前就已經收到消息了。
因為寮州城的監察寺諜辦處隻是將這個消息當做一般的消息送來聖京城,因此這個消息他是在六天前才收到的。
當時他就將此事稟報給皇帝了,皇帝也極為重視此事,這幾天一直在商議對策,準備向靠著戎國的邊郡調集軍隊了。
隻是沒想到戎國大軍會來得這麽快,也來得這麽猛,今日居然就收到戎國大軍陳兵五百裏外的消息了。
周桐很清楚從寮州城到聖京城兩千六百餘裏,就是用飛鴿接力傳信,也要三天時間。
那麽也就是說,這個消息到的時候,戎國大軍很可能已經到了寮州城了。
或許現在寮州城外已經是戰火連天,兩軍正在拚命的廝殺。
“備車,我要去皇宮。”周桐說道。
管家應了一聲是,忙出了書房,那個送信的年輕人也忙跟了出去。
周桐將那個紙卷塞在錦袋裏,然後將錦袋綁在腰間,朝著外麵喊道:“來人啊,給我換衣服。”
兩炷香的時間之後,周桐已經出現在皇城下,唿喝著城牆上的人放個吊籃下來。
城上的守衛見城下大喊的人是監察寺軍令,也不敢耽擱,忙用一各長繩索綁了一個籃子,放到城下。
周桐把腰間的錦袋取下來,放到籃子裏,然後拉了一下籃子,喊道:“即刻拉上去,將錦袋送到陛下那裏,請陛下即刻觀看,本官在這裏候著。”
皇城上應了一聲是,把竹籃拉了上去。
周桐看著竹籃消失在黑暗中,這才走迴到馬車那裏,也沒有心情坐迴到馬車上,就背著手在馬車旁邊走來走去。
張顧去了寮州城,這讓周桐心裏踏實了一些,不然消息送來的這麽晚,監察寺又沒有別的反應,皇帝那裏要是追究下來,怕是也要被訓斥一通。
寮州城的情況周桐還是知道一些的。
上次收到韓西城通敵叛國的消息之後,周桐已經把寮州郡和允州郡以及渝州郡都熟悉了一下。
寮州城有六千城衛軍,加上郡尉的親兵,再加上城中的青壯,應該至少能守住寮州城一個月,最差也能守住二十天吧
周桐在心裏想著。
戎國大汗親自帶著大軍來犯,那就是國戰了。
慶國不動用傾國之力,怕是擊退不了戎國的大軍。
在兩國大戰期間,不知道多少城池會毀於一旦,不知道多少慶國的百姓會死於戰爭。
如此的一戰,怕是至少要四五個月之久,甚至需要更多的時間。
飛鴿送來的信已經到了,周桐知道用不了兩天,張顧的詳細軍報也就到了。
張顧自到了允州城之後,每天都有一封書信送迴來,這讓周桐對他的行蹤十分了解。
因此周桐也知道,今日收到的書信中張顧沒有提及寮州城即將發生的戰事,那麽過兩天一定會有關於戎國大軍來犯的詳細報告。
不管怎麽說,監察寺的人現在已經到了寮州城,並開始組織防禦了,在這一點上,監察寺的辦事效率可是遠遠大於軍方,皇帝在這一點上挑不出毛病來。
周桐在皇城下等了有兩炷香的時間,皇城上放下來一個大竹筐,跟著城上就有人喊道:“周大人,咱家是任丘,奉皇上之命接您入宮議事。
您坐到竹筐裏吧,咱家叫人拉你上來。”
這是皇宮的規矩,天黑之後,皇城即刻九門落鎖,就是皇帝想出去,也不可能打開皇城的大門,更別說其他人了。
因此周桐想要進皇城,必須有皇帝的旨意,並且皇帝身邊大太監親自來了,皇城上的守衛才會放個大竹筐下來,把周桐拉到城牆上去。
周桐坐到了竹筐中,喊了一嗓子,然後就被人拉了起來,晃悠悠的朝著皇城上去了。
上到皇城上,已經有個肩輦準備好了,周桐上了肩輦,兩個強壯的太監便將他抬了起來,朝著後宮快步跑去。
任丘可沒有被肩輦抬的待遇,因此隻能提著袍子下擺,跟在肩輦旁邊跑著。
好在任丘也是常年鍛煉出來的,這一路跟著跑過去,除了累出了一身的大汗,氣息居然還算是平穩。
皇帝的寢宮叫壽成宮,兩個太監將周桐在壽成宮外放下,便退了出去。
任丘則領著周桐進了壽成宮,然後直奔永延殿。
周桐跟著任丘進到永延殿的時候,皇帝已經在軟塌上靠著了。
見到周桐進來,皇帝指了指一個錦凳,說道:“坐下說話吧,別多禮了。”
周桐應了一聲是,還是朝著皇帝深施一禮,這才在錦凳上坐下來。
“寮州郡那邊還有什麽別的消息沒有”皇帝對周桐問道。
周桐說道:“隻知道張顧已經到了寮州城籌備防禦之事,別的消息還沒有。
臣估計,快的話明天就應該有詳細的消息送過來,慢的話,後天也應該到了。
不過臣保證張顧送迴來的消息不會有錯,戎國大汗一定是帶著大軍來了。
皇上,備戰吧,臣估計寮州城守住一個月沒有問題。”
“哼哼。”皇帝冷笑一聲道:“寮州城守住一個月沒問題,但是允州城呢渝州城呢
韓西城將允州郡弄得一團糟,你確定允州郡能夠守住
大軍作戰靈活多變,尤其是戎國軍隊更是如此,你覺得戎國人會隻盯著寮州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