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驚的孫承宗差一點心跳停止了。


    可那怪物卻是來的飛快,眨眼之間就來到了近前,奔著白霧,帶著唿嘯之聲飛馳而至。


    又是一聲汽笛聲,震耳朵都有些發疼。


    火車唿嘯著從孫承宗麵前不到三十步的距離上飛馳而過,帶給孫承宗的隻有無盡的震撼。


    “此為何物?”孫銓驚唿一聲。


    孫承宗也不知道,他沒辦法迴答這個問題,讀過萬卷書,行過萬裏路的他根本不知道眼前是何物。


    白傑這時來到孫承宗麵前:“孫大人,要試試嗎?”


    “試什麽?”孫承宗不明白。


    “火車,此物是用來載人、載物的。正好有一批糧食要運到蓋州大工業區,也正好試試這火車的運力,前部掛了三節坐人的車廂,雖然簡陋些,但總是新奇吧。


    新奇,何止是新奇呀。


    大明皇帝朱由校喜奇工技巧,皇宮倒是有些頂尖的木匠陪著。


    大明朝堂之上無數儒臣痛罵所謂的奇技淫巧,此物……如何評價呢。


    孫承宗再次迴到碼頭上的時候,方從哲等人也在這裏,還有好些遼東的頂尖的官員,情緒很是興奮,每個人都在大聲的說著話。許多武將對火車指指點點,笑聲不斷。


    孫承宗的子侄輩沒有被請進來,他們讓人直接帶進了蓋州城。


    有資格在試行的期間坐火車的人不多,這名單都是經過大評議會審核的。


    見到方從哲,孫承宗抱拳一禮:“方老!”


    “孫老,此車我遼東會一口氣修到哈密衛,每車可載重至少兩萬石,一節車廂限重六百石,連人帶貨四十節車廂不在話下,每個時辰少說也能跑一百六十裏,這車跑起來日夜不停,五天五夜就可到哈密衛。”


    “甚奇!”孫承宗應了一句,抬眼看著這火車。


    車頭象是精鋼製造的,車廂卻是鋼車架,木板的車廂。


    正有人在裝車,一包大米就是半石,吊車將一籃大米吊到了車廂內,然後有人把米擺好,擺放在車內。


    六百石就是三十噸的載重,因為遼東製造不出合格的重軌,這也是劉文的無奈。


    可六百石,對於眼下以馬車運貨來說,一架馬車最多就是七石,可以說這一節車廂就是百輛馬車,這火車相當於千百輛馬車的運力。而且速度更快。


    上火車,這裏清一色的板條長凳,無論身份高低都是坐這個。


    方從哲與孫承宗坐在一起。


    坐下之後方從哲說道:“大匠宗設計了種可以睡覺的車廂,但沒有製造,畢竟眼下還沒有長距離的鐵路,計劃著明年拚足一年,把沈陽到蓋州的路修通,如果人手夠,鋼軌夠,盡可能再加一條沈陽到朝陽的。”


    孫承宗曾經非常認真的研究過遼東的地形。


    聽到方從哲對鐵路的規劃後,開口問道:“此路,修著不容易吧。”


    “是,相當的難,修這十裏路,征集了整個遼東最出色的路工,而且路上用的是精鋼軌,尋常的路麵支撐不住這火車。”


    “如果是我,會修沈陽到錦州的,然後修到葫蘆島港口。既然是路,就肯定可有岔路口,那麽從錦山再轉一條到蓋州,然後一口氣連到金州口。”


    方從哲是文臣,他對戰略上的理解肯定比不上孫承宗。


    而修鐵路的事情,劉澈從頭到尾都沒有過問過,這一切都是劉文在負責。


    劉文呢,後世是優秀的技術工人,但不是統帥,他隻知道沈陽到蓋州修鐵路好處無限多,但鐵路也是一裏一裏修出來的,先修那裏,後修那裏,在戰略上卻是很講究的。


    孫承宗所說的金州,就是後世的大連港,這裏有一條鐵路好處也絕對不會少。


    至於錦州,這個用意就深了。


    方從哲試探著問了一句:“那麽,錦州再往南修呢?”


    “山海關外!”孫承宗倒是沒有迴避,直接就迴答了。


    確實是值得思考的。


    孫承宗又問道:“貴部,大司馬呢?”


    “在府上,準備待客!”


    “有貴客至?”孫承宗腦袋裏立即就想到了楊鶴。


    方從哲卻說道:“貴客不就是您嘛!”


    “老夫何德何能,有這火車更重要。”孫承宗不解。


    方從哲尷尬的笑了笑,沒接話。


    火車動了,這傳來的感覺比馬車穩多了,而且明顯的感覺到非常的快,絕對不比奔馬差。


    大明最快的信使,號稱千裏加急,事實上呢,能作到八百裏加急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此物,日行何止千裏呀。


    方從哲沒解釋的原因是,劉澈得罪了一個不能得罪的人。


    這會,劉澈還在承受著怒火呢。


    遼東第一重工內,有護衛散開有五百步,這五百步範圍內就沒幾個人,從大匠宗黑著臉進了辦公室,大司馬也跟著進去之外,以那間辦公室為中心,就清空了。


    外人隻當是,這有大事商討。


    可極少數的人卻是知道,劉澈這位大司馬把大匠宗得罪了,而且得罪的很嚴重。


    一切隻因為一句話。


    就是劉澈看到這火車之後,說道:“這東西,感覺象是玩具,大點的玩具。”


    看過那視頻的人都知道,比起那視頻之中的火車,這一列火車確實是簡陋了些,單薄了些,速度慢了些,載重低了些,但也不至於被稱為玩具。


    連老好人方從哲都沒有當和適佬,他躲了,其餘人早就躲了。


    劉文的辦公室內,沒有這些極少數人猜測的狂風暴雨,而是一盤花生米,一盤豬耳朵,一盤豬蹄子,一盤醃蘿卜條,然後五隻酒杯,一瓶酒。


    “話說,這鐵路不過京城,隻是草原上修這麽一條,是不是浪費了點。”劉文扔了一粒花生米到嘴裏。


    “爸,你就隻記得華夏地圖嗎?換一個角度,亞洲地圖考慮考慮?”劉澈用筷子托了一個橋,加起了七八粒花生米,可還沒有離開盤子就被劉武用筷子打掉了,訓著:“懂不懂規矩,吃花生米隻是用夾的。”


    於海在旁邊歎了一口氣:“唉,最近這日子呀,豬耳朵越來越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霸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之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之狐並收藏迴到明末當霸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