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銀子,劉文倒是委婉的問了。
“小孫呀,聽說江南的絲綢不錯。你說我們這兩個作長輩的,給小輩也要有份禮物。我們的這個俸祿,一個月能不能買得起一匹上上等的好絲綢呢?”
“不能!”
“啊,看來俸祿不高。”劉文歎了一口氣。
“不是不高,而是上上等絲綢太貴,秀夫人有一條裙子,價值白銀一千兩。頂尖的絲綢,任何一種,一匹百尺的都不會低於三千兩,甚至於,有的在五千兩的價位。”
“這麽貴?”劉文很懷疑自己的耳朵,不就是一匹絲綢嗎?
“比如,金絲狀花絨,需要先把一塊金子用軟木錘擊打數萬下,變成輕薄可見物的金箔,而後再用特殊的工藝切成非常細的絲。銀也一樣。然後混合絲線織成絲綢,一匹百尺的絲綢需要一年時間。五千兩,不貴。”
確實不貴,劉文心中的絲綢還停留在現代的機製絲綢上,那東西一百元一條圍巾很普通。
換成銀子,也就是二錢銀子。
孫傳庭又說道:“眼下,超品絲綢種類也不少。金絲狀花絨且不說,就是普通一些的,千兩級別的就有天鵝絨、香雲紗、織金孔雀羽、僅狀花類就有二十種。這還沒算蜀錦之中的羽絲、月華、聽雨等上上等絲綢。”
“頭一次聽說,小孫你多講講。”
“咱們到了杭州,保證讓兩位可以盡可能都看到。不過這一次,咱們遼東也要一爭高下,咱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從野蠶之中發現,生活在柞林當中的天蠶絲,這絲不染就是綠色或者黃綠色。”
天蠶絲,聽起來象是刀槍不入武俠小說裏的東西。
孫傳庭又說道:“還有一種,名為黃金絨,可惜咱們隻有一尺,是位老匠師研究出來的。用的是黃金羊絨與上上等湖絲,用狀花的技法改良生產出來的,僅有一尺。”
“看來這次江南沒有白來。”
“自然是沒有白來的,晚輩可是非常期待,大司馬威名天下,這次必可見到我中華之神奇。”
“說的讓我們兄弟兩人,狠不得立即就飛到杭州去呀。”劉武在旁邊笑嗬嗬的接了一句。
“晚輩也想飛去,大明在初期,就是百年之前,還是官辦的作坊出精品,可這幾十年來,精華盡在民間。有大司馬之名,這民間的精華這次不敢說盡顯,也要見其三。”
孫傳庭可以說是信心十足。
這信心,並不是憑空而至的。這一切來源於劉澈的威名,與遼東的實力。
杭州城,在那巨大的全帆式戰列艦靠港的時候,整個碼頭所有的船降帆,沒進碼頭的船自己往岸邊讓,空出水道。
而這時,卻有一條船沒讓開,而且擺開了架勢,揚帆,並且弓手、炮手上甲板。
站在旗艦上的劉軍眉頭皺起來的,這裏是大明的地盤,如果換在任何一個港口,他就敢攻擊,可這裏,他猶豫了。
這時,一人跑到了劉軍身旁:“大司馬令,戰!”
“出戰!”劉軍來不及思考這些政治上的交流,隻能選擇出戰。
可在下令之後,劉軍又補充了一句:“再傳令,炮口高一寸,或低一寸。”
高一寸,打的是桅杆。低一寸,打的是水線。這樣的打法,屬於盡可能少傷人的打法,大炮轟起來,不傷人不可能。
四條船從旗艦兩邊全帆全速全炮門出擊。
就在這時,那條船上掛旗了,一個巨大的魏字旗掛著桅杆頂上。
四條船的船長看到了,他們手下的士兵也看到了,但船速不減,依然是攻擊姿勢。沒有軍令讓停,那怕那船上坐的是大明皇帝呢,照打。
區區一個魏字旗,就敢擋遼軍無敵水師,那遼東軍水師的顏麵何在。
“降旗換白旗吧。”那船上有一個坐在角落的人開口了,站在麵前,身穿華服的驚訝的迴頭:“他們,真敢打?”
“國公,可以試試!”那位又開口了。
華服的三十歲上下的男子咬了下嘴唇,問身旁的人:“那船,可強?”
“一船,敵我百船。”身邊的船長很無奈,但作為水師將領,在江上,海上多年,什麽樣的船強,那是一眼能看出來的。
“降旗,降帆。”說完後,這位華服男子又問了坐在角落的那位:“這個,不掛白旗可以嗎?”
那位站了起來,示意手下人上前。
手下人捧著一麵旗。
華服男子歎了一口氣,示意叫人掛上。
四條船長看的清楚,那船降帆,然後換了一麵有金色鑲邊的焦字大旗。電報這時響了,劉軍的命令下達:“減速,護衛入港。”
另一條船上,孫傳庭與方從哲同時長出一口氣,臉上出現了笑容。
“意外呀,這是最好的結果,既示威讓楊正將軍等人心中安穩,又沒有真打起來,和魏國公府還有得一談。大好,大好。”
方從哲剛才真的是很緊張呀,就怕打起來。
“打了就打了。花些銀子,送份禮物,隻說是不小心撞上了,或者禮炮走火什麽的,那閹貨自然就能解釋了這些麻煩。”孫傳庭嘴裏就沒把魏忠賢當人。
畢竟是儒生,討厭東林黨是真的,但更厭惡魏忠賢。
碼頭上,迎接的人數千,可真正站在最前麵的,卻是焦石與身穿華服的魏國公。
相互見禮之後,劉澈也沒提剛才發現的事情,魏國公邀請劉澈上自己的馬車,劉澈欣然同意,隻有胡天任一個人陪著。
而焦石則與劉軍坐一輛馬車,他們有些話是要說的。
“我也尊稱您為一聲漢王,剛才的臉是必須要丟的,這臉麵有時候很重要,但比起身家性命以及上上下下幾萬張嘴,就沒那麽重要了。”
“國公這話說的,似乎其中有還些故事。”劉澈笑問。
“三天前,廣海衛水師來到杭州,怎麽說呢,他們也沒作什麽,可我南直隸有不低於控製十萬兵士的將領們卻秘密私會焦石將軍,顯然有異動。我帶兵包圍了焦石將軍的住所,這故事就有了。”
“小孫呀,聽說江南的絲綢不錯。你說我們這兩個作長輩的,給小輩也要有份禮物。我們的這個俸祿,一個月能不能買得起一匹上上等的好絲綢呢?”
“不能!”
“啊,看來俸祿不高。”劉文歎了一口氣。
“不是不高,而是上上等絲綢太貴,秀夫人有一條裙子,價值白銀一千兩。頂尖的絲綢,任何一種,一匹百尺的都不會低於三千兩,甚至於,有的在五千兩的價位。”
“這麽貴?”劉文很懷疑自己的耳朵,不就是一匹絲綢嗎?
“比如,金絲狀花絨,需要先把一塊金子用軟木錘擊打數萬下,變成輕薄可見物的金箔,而後再用特殊的工藝切成非常細的絲。銀也一樣。然後混合絲線織成絲綢,一匹百尺的絲綢需要一年時間。五千兩,不貴。”
確實不貴,劉文心中的絲綢還停留在現代的機製絲綢上,那東西一百元一條圍巾很普通。
換成銀子,也就是二錢銀子。
孫傳庭又說道:“眼下,超品絲綢種類也不少。金絲狀花絨且不說,就是普通一些的,千兩級別的就有天鵝絨、香雲紗、織金孔雀羽、僅狀花類就有二十種。這還沒算蜀錦之中的羽絲、月華、聽雨等上上等絲綢。”
“頭一次聽說,小孫你多講講。”
“咱們到了杭州,保證讓兩位可以盡可能都看到。不過這一次,咱們遼東也要一爭高下,咱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從野蠶之中發現,生活在柞林當中的天蠶絲,這絲不染就是綠色或者黃綠色。”
天蠶絲,聽起來象是刀槍不入武俠小說裏的東西。
孫傳庭又說道:“還有一種,名為黃金絨,可惜咱們隻有一尺,是位老匠師研究出來的。用的是黃金羊絨與上上等湖絲,用狀花的技法改良生產出來的,僅有一尺。”
“看來這次江南沒有白來。”
“自然是沒有白來的,晚輩可是非常期待,大司馬威名天下,這次必可見到我中華之神奇。”
“說的讓我們兄弟兩人,狠不得立即就飛到杭州去呀。”劉武在旁邊笑嗬嗬的接了一句。
“晚輩也想飛去,大明在初期,就是百年之前,還是官辦的作坊出精品,可這幾十年來,精華盡在民間。有大司馬之名,這民間的精華這次不敢說盡顯,也要見其三。”
孫傳庭可以說是信心十足。
這信心,並不是憑空而至的。這一切來源於劉澈的威名,與遼東的實力。
杭州城,在那巨大的全帆式戰列艦靠港的時候,整個碼頭所有的船降帆,沒進碼頭的船自己往岸邊讓,空出水道。
而這時,卻有一條船沒讓開,而且擺開了架勢,揚帆,並且弓手、炮手上甲板。
站在旗艦上的劉軍眉頭皺起來的,這裏是大明的地盤,如果換在任何一個港口,他就敢攻擊,可這裏,他猶豫了。
這時,一人跑到了劉軍身旁:“大司馬令,戰!”
“出戰!”劉軍來不及思考這些政治上的交流,隻能選擇出戰。
可在下令之後,劉軍又補充了一句:“再傳令,炮口高一寸,或低一寸。”
高一寸,打的是桅杆。低一寸,打的是水線。這樣的打法,屬於盡可能少傷人的打法,大炮轟起來,不傷人不可能。
四條船從旗艦兩邊全帆全速全炮門出擊。
就在這時,那條船上掛旗了,一個巨大的魏字旗掛著桅杆頂上。
四條船的船長看到了,他們手下的士兵也看到了,但船速不減,依然是攻擊姿勢。沒有軍令讓停,那怕那船上坐的是大明皇帝呢,照打。
區區一個魏字旗,就敢擋遼軍無敵水師,那遼東軍水師的顏麵何在。
“降旗換白旗吧。”那船上有一個坐在角落的人開口了,站在麵前,身穿華服的驚訝的迴頭:“他們,真敢打?”
“國公,可以試試!”那位又開口了。
華服的三十歲上下的男子咬了下嘴唇,問身旁的人:“那船,可強?”
“一船,敵我百船。”身邊的船長很無奈,但作為水師將領,在江上,海上多年,什麽樣的船強,那是一眼能看出來的。
“降旗,降帆。”說完後,這位華服男子又問了坐在角落的那位:“這個,不掛白旗可以嗎?”
那位站了起來,示意手下人上前。
手下人捧著一麵旗。
華服男子歎了一口氣,示意叫人掛上。
四條船長看的清楚,那船降帆,然後換了一麵有金色鑲邊的焦字大旗。電報這時響了,劉軍的命令下達:“減速,護衛入港。”
另一條船上,孫傳庭與方從哲同時長出一口氣,臉上出現了笑容。
“意外呀,這是最好的結果,既示威讓楊正將軍等人心中安穩,又沒有真打起來,和魏國公府還有得一談。大好,大好。”
方從哲剛才真的是很緊張呀,就怕打起來。
“打了就打了。花些銀子,送份禮物,隻說是不小心撞上了,或者禮炮走火什麽的,那閹貨自然就能解釋了這些麻煩。”孫傳庭嘴裏就沒把魏忠賢當人。
畢竟是儒生,討厭東林黨是真的,但更厭惡魏忠賢。
碼頭上,迎接的人數千,可真正站在最前麵的,卻是焦石與身穿華服的魏國公。
相互見禮之後,劉澈也沒提剛才發現的事情,魏國公邀請劉澈上自己的馬車,劉澈欣然同意,隻有胡天任一個人陪著。
而焦石則與劉軍坐一輛馬車,他們有些話是要說的。
“我也尊稱您為一聲漢王,剛才的臉是必須要丟的,這臉麵有時候很重要,但比起身家性命以及上上下下幾萬張嘴,就沒那麽重要了。”
“國公這話說的,似乎其中有還些故事。”劉澈笑問。
“三天前,廣海衛水師來到杭州,怎麽說呢,他們也沒作什麽,可我南直隸有不低於控製十萬兵士的將領們卻秘密私會焦石將軍,顯然有異動。我帶兵包圍了焦石將軍的住所,這故事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