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字嗎?”劉澈開口問道。
“迴大人話,我認識,中過秀才。”其中一位開口迴答。
劉澈側身對親衛說道:“鬆綁吧。”
兩個親衛緩緩向八人走去,刀出鞘。八人卻是麵色如常,要殺他們早殺了,這會就算砍一隻手也不能皺眉頭。
他們來這裏,可不是為了自己的活命,八人加起來,手下有上萬弟兄還有家小呢。
兩把刀劃了出去,幾下刀光之後,斬斷八人身上的繩子,卻沒傷到人。
親衛刀迴鞘,其中一位將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遞了過去,在一臉驚愕之中,那位雙手接過。
內容很多,足有三萬字,打印了三十多頁呢。
捧著這些紙的人就跪在那裏,很認真,很仔細的讀著,全是白話文,可以一目十行,但他還是非常認真的看著。又是半個時辰過去,坐在廳裏的人依然沒有人動。
“謝大人。謝大人!”連說了兩聲謝,劉澈揮揮手,身邊親衛說道:“下去吧。”
八人中七人都沒有明白怎麽迴事,可一樣跟著千恩萬謝的退了出去。
劉澈給他們的是一份關於鏢行的詳細手冊,可以說如何建立,如何運營,有什麽規矩,有什麽禁忌都寫得很詳細了。
曆史上,第一個鏢局是在清乾隆年間建立的。
“再說晉商的事情,織麻布的事情交給晉商了。原料從水路進,成品一分為三。晉商自貿、秦商貿易、口外交易,至於份額要看晉商一年能織多少。”
“大司馬,不知這交易的路線?”白大掌櫃絲毫沒有因為麻布沒交給秦商而有怨言。
劉澈也知道,白大掌櫃問的,就是後世所說的代理區域。
“秦,出西北,西南。晉,山東、河南。最後一份,是草原上的。”劉澈給了一個範圍。
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如果一年低於一百萬匹的產量,那裏也不用出了。”
一百萬匹,讓那位捧著自己眼珠的老者一哆嗦。
整個山西,眼下全山西所有的商號工坊,加起來,一年也超不過三十萬匹。
要知道,織一匹布三丈二尺長,需要一個熟練的織工連續幹兩天,甚至是三天時間。這還隻是普通的布,織帶花紋的更慢。
按工算,三十萬匹就需要至少八十萬個工,折成天算需要兩千兩百個織工全年不休的工作。
當然,這才是織工,紡紗呢?
所以說,從麻到布,三十萬匹需要兩萬人以上,苦幹一年。
整個山西一年自產麻、棉布也不過三十萬匹。
“宋時,有一種水力大紡機,號稱一日夜可紡百斤麻。元時失傳,到了大明有人重新試過,但卻沒成功。”白老掌櫃接過了話頭。因為他知道,劉澈這裏有神奇的水力大紡機。
劉澈沒接口,白老掌櫃繼續說道:“這樣的大紡機,明初的時候就再有人製造出來,可用的時候,卻需要周邊幾個村子的麻料都運過來。後來沒有這些麻,這織機才算真正的失傳。”
“一年,一百萬匹。這是最低標準。然後,晉商要為我招攬願意作工的人,五萬。這些天,順便了解一下我遼東女子的生活方式。”劉澈又一次強調了一百萬匹這個數字。
“老朽代晉商答應了。”白老掌櫃起身一禮。
“很好!”劉澈點點頭。
“再說秦幫的事情,不讓你們作織坊的活,是因為你的人手馬上就不夠用了。”
“謝大司馬!”白老掌櫃與秦幫的人趕緊起身施了一禮。
劉澈暗示讓白老掌櫃去給那位晉商的代表解釋一下,然後對身邊人吩咐道:“把我讓準備的物件拿上來。”
在劉澈安排的人去拿東西的時候,白老掌櫃來到那位自挖眼珠的老者麵前:“喬老,有些事情你不知道。遼東用的就是超級大紡車,分為水力與畜力的。一天一百斤,真不當事。而織機,五人一組的畜力織機,一天四個時辰可以織三十匹以上。”
“啊!”喬老掌櫃真是大吃一驚。
能織這麽快,可以說劉澈這邊的織機已經是非熱動力時代之前,最巔峰的織機了。
而且已經用了原始的片梭。
雖然還是木製,但效率已經是人工手織的幾十、上百倍了。
白老掌櫃知道的也是從白子豪這裏聽到的,他還沒有真正見過,想見,但聽聞劉澈這邊的織坊是清一色的女工坊,所以也不方便提出去參觀織坊。
劉澈讓人拿來的東西已經抬了進來。
這些東西放在秦幫人眼中,確實是不值錢的小東西,可以說非常的不值錢。
“竹製品、藤製品。”劉澈站了起來,指著那一大堆的東西。
這些東西,可以說確實是不值錢的,比如竹片製作成的洗鍋的刷子,竹筐、藤筐等等。
“這些東西,比如這個刷子每年需要兩百萬個,筐子需要一千萬個,還有這些個其他的,也需要幾十萬、數百萬。”劉澈一說這個數量,秦幫都感覺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
數量太大了。
“當然,秦幫可以提供原料,讓晉幫來製作,運到口外。”
草原上需要這些,劉澈已經打算區別依附與自己草原民族與其他草原部落生活上的區別了。
梳頭的梳子竟然就要百萬級的數量,怎麽能不讓人感覺驚訝呢。
秦幫沒意外的答應了,這樣的生意除了作根本就沒有得選擇,這筆生意總量實在是巨大。
“這是小生意,那麽大生意是什麽?不限量的茶、果、以及藥材。用山林地種藥材吧,陝西適合種什麽,會有清單給你們的,也會有采購的名錄。”
“然後,需要出口外的貨物也會有清單,其餘的直接出江口,有海船接貨。結賬在太倉王家。不要銀子可以換成貨物。”
提到太倉王家,晉幫喬老掌櫃一激冷,因為太倉王家的根,就是太原王家,或者說本就是一家。
劉澈親自接見客人,不算是秘密。
來自江南的四幫代表親眼看到,劉澈的府外跪了一地的人,而且他們認識這是晉幫的。
“迴大人話,我認識,中過秀才。”其中一位開口迴答。
劉澈側身對親衛說道:“鬆綁吧。”
兩個親衛緩緩向八人走去,刀出鞘。八人卻是麵色如常,要殺他們早殺了,這會就算砍一隻手也不能皺眉頭。
他們來這裏,可不是為了自己的活命,八人加起來,手下有上萬弟兄還有家小呢。
兩把刀劃了出去,幾下刀光之後,斬斷八人身上的繩子,卻沒傷到人。
親衛刀迴鞘,其中一位將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遞了過去,在一臉驚愕之中,那位雙手接過。
內容很多,足有三萬字,打印了三十多頁呢。
捧著這些紙的人就跪在那裏,很認真,很仔細的讀著,全是白話文,可以一目十行,但他還是非常認真的看著。又是半個時辰過去,坐在廳裏的人依然沒有人動。
“謝大人。謝大人!”連說了兩聲謝,劉澈揮揮手,身邊親衛說道:“下去吧。”
八人中七人都沒有明白怎麽迴事,可一樣跟著千恩萬謝的退了出去。
劉澈給他們的是一份關於鏢行的詳細手冊,可以說如何建立,如何運營,有什麽規矩,有什麽禁忌都寫得很詳細了。
曆史上,第一個鏢局是在清乾隆年間建立的。
“再說晉商的事情,織麻布的事情交給晉商了。原料從水路進,成品一分為三。晉商自貿、秦商貿易、口外交易,至於份額要看晉商一年能織多少。”
“大司馬,不知這交易的路線?”白大掌櫃絲毫沒有因為麻布沒交給秦商而有怨言。
劉澈也知道,白大掌櫃問的,就是後世所說的代理區域。
“秦,出西北,西南。晉,山東、河南。最後一份,是草原上的。”劉澈給了一個範圍。
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如果一年低於一百萬匹的產量,那裏也不用出了。”
一百萬匹,讓那位捧著自己眼珠的老者一哆嗦。
整個山西,眼下全山西所有的商號工坊,加起來,一年也超不過三十萬匹。
要知道,織一匹布三丈二尺長,需要一個熟練的織工連續幹兩天,甚至是三天時間。這還隻是普通的布,織帶花紋的更慢。
按工算,三十萬匹就需要至少八十萬個工,折成天算需要兩千兩百個織工全年不休的工作。
當然,這才是織工,紡紗呢?
所以說,從麻到布,三十萬匹需要兩萬人以上,苦幹一年。
整個山西一年自產麻、棉布也不過三十萬匹。
“宋時,有一種水力大紡機,號稱一日夜可紡百斤麻。元時失傳,到了大明有人重新試過,但卻沒成功。”白老掌櫃接過了話頭。因為他知道,劉澈這裏有神奇的水力大紡機。
劉澈沒接口,白老掌櫃繼續說道:“這樣的大紡機,明初的時候就再有人製造出來,可用的時候,卻需要周邊幾個村子的麻料都運過來。後來沒有這些麻,這織機才算真正的失傳。”
“一年,一百萬匹。這是最低標準。然後,晉商要為我招攬願意作工的人,五萬。這些天,順便了解一下我遼東女子的生活方式。”劉澈又一次強調了一百萬匹這個數字。
“老朽代晉商答應了。”白老掌櫃起身一禮。
“很好!”劉澈點點頭。
“再說秦幫的事情,不讓你們作織坊的活,是因為你的人手馬上就不夠用了。”
“謝大司馬!”白老掌櫃與秦幫的人趕緊起身施了一禮。
劉澈暗示讓白老掌櫃去給那位晉商的代表解釋一下,然後對身邊人吩咐道:“把我讓準備的物件拿上來。”
在劉澈安排的人去拿東西的時候,白老掌櫃來到那位自挖眼珠的老者麵前:“喬老,有些事情你不知道。遼東用的就是超級大紡車,分為水力與畜力的。一天一百斤,真不當事。而織機,五人一組的畜力織機,一天四個時辰可以織三十匹以上。”
“啊!”喬老掌櫃真是大吃一驚。
能織這麽快,可以說劉澈這邊的織機已經是非熱動力時代之前,最巔峰的織機了。
而且已經用了原始的片梭。
雖然還是木製,但效率已經是人工手織的幾十、上百倍了。
白老掌櫃知道的也是從白子豪這裏聽到的,他還沒有真正見過,想見,但聽聞劉澈這邊的織坊是清一色的女工坊,所以也不方便提出去參觀織坊。
劉澈讓人拿來的東西已經抬了進來。
這些東西放在秦幫人眼中,確實是不值錢的小東西,可以說非常的不值錢。
“竹製品、藤製品。”劉澈站了起來,指著那一大堆的東西。
這些東西,可以說確實是不值錢的,比如竹片製作成的洗鍋的刷子,竹筐、藤筐等等。
“這些東西,比如這個刷子每年需要兩百萬個,筐子需要一千萬個,還有這些個其他的,也需要幾十萬、數百萬。”劉澈一說這個數量,秦幫都感覺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
數量太大了。
“當然,秦幫可以提供原料,讓晉幫來製作,運到口外。”
草原上需要這些,劉澈已經打算區別依附與自己草原民族與其他草原部落生活上的區別了。
梳頭的梳子竟然就要百萬級的數量,怎麽能不讓人感覺驚訝呢。
秦幫沒意外的答應了,這樣的生意除了作根本就沒有得選擇,這筆生意總量實在是巨大。
“這是小生意,那麽大生意是什麽?不限量的茶、果、以及藥材。用山林地種藥材吧,陝西適合種什麽,會有清單給你們的,也會有采購的名錄。”
“然後,需要出口外的貨物也會有清單,其餘的直接出江口,有海船接貨。結賬在太倉王家。不要銀子可以換成貨物。”
提到太倉王家,晉幫喬老掌櫃一激冷,因為太倉王家的根,就是太原王家,或者說本就是一家。
劉澈親自接見客人,不算是秘密。
來自江南的四幫代表親眼看到,劉澈的府外跪了一地的人,而且他們認識這是晉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