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幾名衣衫不整的婦人帶著幾個年幼的小孩,哭哭啼啼的被光複軍士兵帶到了李克青跟前。


    婦人們看見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李克青,知道是正主,幾名柔弱婦人便一齊跪在地上,拚命磕頭求李克青為其做主。


    原來這些婦人全是居住在魏家胡同裏的大戶人家楊家人。今個兒一大早,就被樊學明和劉之協手下的義軍士兵強闖進府,不僅洗劫了楊府,再遇到楊家人抵抗的時候,還傷了幾條人命,更是侮辱了不少楊家女眷。眼下還有幾十個楊家人被義軍士兵關押在胡同裏,生死不知。


    李克青此刻正在火頭上,聽見此事後,不由更加惱怒,自從占領襄陽府後,他李克青手下的光複軍也隻是向人“借”糧餉而已,並且都打有欠條,約定來日本息一塊兒還上。


    雖然不知道“來日”是何日,不過卻總算是有一番誠意。而且在“借餉”的過程中,從未有過**婦女,殺人搶劫之事發生。


    李克青對於此類事件的管束很嚴,士兵可以拿著餉銀去吃喝嫖賭,但是絕對不能發****女,殺人搶劫之類的事情,如有發生一向定斬不饒。


    沒想到,自己還沒動手要銀子,這些義軍士兵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搶劫自己的“肥羊”!


    襄陽是我李克青的,我不給,誰也不能拿!義軍士兵在襄陽城內如此無法無天,令李克青無法忍受。


    當下打定主意,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給他們一個血的教訓,當下便吩咐道:“馬齊,派人去告訴他們,現在隻有兩條路給他們選。第一,全部立即給我繳械投降,聽憑咱們處置!第二,就是全部變成死人!”


    “是!”


    馬齊領命後,便讓一名機靈點的士兵前去交涉。


    不一會兒,那名士兵便迴來複命道:“稟大將軍,對麵說投降可以,不過他們要求大將軍當眾保證不傷害他們的性命!”


    “什麽,死到臨頭還敢跟本將軍講條件?”


    本就在氣頭上的李克青聞言大怒,冷哼道:“傳令下去,全軍準備出擊!”


    接下來,在場的一千多名光複軍在軍號聲下,展開戰鬥隊形,火槍上膛,刀矛出鞘,一場一麵倒的大屠殺即將爆發。


    “李兄手下留人啊!”


    就在情勢萬分緊張之時,遠處忽然傳來幾聲唿喊,隻見劉之協和樊學明兩人在張元鬆的陪同下快步朝這邊跑來。


    等到了李克青跟前,劉之協一邊大口喘著粗氣兒兒,一邊哭喪個臉道:“李兄,刀下留人啊!”


    “大將軍,切勿衝動,如今大敵當前,千萬莫要壞了咱們義軍的和氣啊!”


    張元鬆也跟著勸慰李克青,並不時對李克青焦急的使眼色。


    樊學明此刻也懇求道:“李兄,發生這樣的惡事,全都賴本帥治軍不嚴,以至釀成今日之禍,請李兄看在咱們全是義軍兄弟的份上,饒了他們吧!”


    而那幾名楊家的婦人見狀,生怕李克青心軟,答應不再追究義軍士兵的罪行,趕緊跪在李克青的馬前,拚命哭喊道:“大將軍,青天大老爺啊!一定要為民婦做主啊!若是大將軍不替民婦伸冤,民婦就一頭撞死在此處!”


    張元鬆和劉之協等人的到來,使得李克青的火氣稍微平複了些,不過並不代表他要饒過那些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義軍士兵。


    必須給予這些人一定的懲戒。不然他李克青、光複軍的威嚴何在,這些義軍包括劉、樊二人必須要清楚,這襄陽城到底誰說了算!


    於是,李克青盤算片刻,沉聲道:“這些士兵不顧禁令,當街**民女,搶劫殺人,十惡不赦。本將軍若是不嚴加處置,天理何在!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寒心,有損我義軍的名聲!不過,念在同時義軍的份上,此番隻誅首惡,從犯一律從輕處罰!也好給楊家人一個交待!”


    劉之協見李克青的口氣非常堅決,而且答應隻誅首惡,放過其他從犯。也就不在堅持,點頭道:“既如此,該如何處置,那就全憑李兄做主,我等絕無二話!”


    樊學明見劉之協沒再說什麽,也跟著點頭同意李克青的處理辦法。


    當即兩人便派手下前去勸降頑抗的義軍士兵,並放出了被扣押的楊家人。


    接下來的事兒就更好辦了,李克青當場升堂處理此案。在原告楊家人和諸多證據和證人麵前,二十多個參與搶劫、強奸、殺人的義軍士兵被當場殺頭。其餘一百多從犯,分別被判處了軍棍五十、鞭刑一百的懲處,並向楊家人磕頭道歉,此事才算完結。


    至於被搶的金銀珠寶等值錢的東西,則被當場歸還給楊家。不過,楊家人卻打死也不收,非要將這些金銀“捐助”給光複軍作為軍餉隻用。


    雖說隻有三四萬兩銀子,不過在楊家人熱情的“捐助”下,張元鬆也隻好代表光複軍收下了銀子,並當場打了一張借條,約定日後本息歸還。


    李克青當然清楚楊家人此舉的目的,那就是抱緊光複軍這顆大樹,保護其家人平安,所謂“捐助”,算是交了“保護費”。


    二十多顆血淋淋的頭顱被當場掛在了襄陽府的菜市場,許多看熱鬧的百姓了解了事情緣由之後,紛紛對李克青豎起了大拇指,對其“大義滅親”的做法予以讚賞。


    自從“楊府事件”過後,一時間整個襄陽府的百姓又自發的發起了一次“捐助”光複軍的熱潮。


    至於為什麽一向摳門的百姓在此事過後,如此熱情、慷慨解囊的向光複軍“捐助”,李克青隻是嘿嘿一笑,不予置評。


    不過事後,有人曾聽李克青私下對人說,特別感謝劉之協、樊學明兩人手下的義軍在襄陽府所造成的血案。


    不然,光複軍哪裏會平白無故又得了上五十多萬“捐助”,特別是襄陽府的富戶在“捐助”事件中最為積極,又狠狠的出了一把血。


    帶著一百多個屁股、後背開花的士兵迴營的樊學明咽不下這口氣,對劉之協抱怨道:“劉兄,這李克青簡直沒把咱們當盟友看,這迴讓咱們當了惡人,他自己倒是得了不少好處,糧餉‘捐助’得了許多。而且這軍棍和鞭子打在咱們的人身上,那還不是打你我的臉,如此一來,咱們在襄陽府顏麵盡失,還怎麽立足,咱們‘小明王’和‘總教師’的名頭幹脆也別叫喚了,直接散了並入光複軍,聽李克青頤氣指使算了!”


    “樊兄,我也知道你咽不下這口氣。”


    劉之協拍了拍樊學明的肩膀,感慨道:“不過,咱們眼下寄人籬下,糧餉一應都被李克青所扼製。而且現在咱們論實力也不是李克青的對手,此時實在不宜與李克青撕破臉皮!”


    接著,劉之協那雙賊眼珠子轉了轉,爾後獰笑道:“你且放寬心,他李克青就算打下襄陽城又如何,隻要咱們耐心等待合適的機會,這襄陽府遲早還是咱們兩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聚祥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聚祥瑞並收藏逆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