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王道,就是要在南方即將推行新的改革措施。


    裏麵的具體改革內容,其實也跟後世千百年來曆朝曆代的改革內容差不多。


    無非以下幾點。


    一,打壓世家豪強,丈量土地,還耕田於百姓,減少無地流民。


    二,嚴查官僚世家階級偷稅漏稅的現象,官員百姓一體納糧,斷絕一切特權。


    三,取締苛捐雜稅,輕徭役減賦稅,隻收兩稅,既丁稅和畝稅,與民休息,永不加賦。


    四,廢除奴隸製度,不允許隱戶隱產,編纂戶籍,解放人口,增加勞動生產力。


    五,整頓吏治,選拔人才,建立官員考核製度,建立新的監察和巡查體係。


    六,精簡軍隊,裁減老弱,強軍強國,打造出一支能打仗的精銳部隊。


    七,改革選拔人才製度,降低察舉製的人才數量,與考核製度並行,每年一次官吏考試,士人可以選擇主動報名參加。


    八,加重商稅,同時要積極推行商業發展,建立以官府為主導的經商團體,來保證民生。


    其中第二條很多人會以為是個巨大改革措施,但實際上自古以來官紳都是納糧的,包括明清,隻是明清官紳中舉人以上都會有免稅政策,隨著舉人進士越來越多,投獻免稅也越來越多,才造成嚴重土地兼並。


    而漢代則是世家大族把田地和人口隱藏起來,當時的兩稅為田地稅、人頭稅,世家大族把這些田地和人口隱瞞不報,把人和田變成自己的私產,從而規避朝廷的賦稅。


    所以隻要清查了隱戶隱產,把更多的田地和人口解放出來,登記造冊,稅收自然也就源源不斷。


    另外,最後一條商稅就比較有爭議,諸葛亮曾經考慮過這樣做會不會引起很多麻煩,比如官府親自下場做生意,會不會導致特權誕生。


    但沉晨強調隻建立米商鹽商的官府商行,其餘的官府不會插手,這樣做就是為了壓低糧價和鹽價,由官府收取糧食,控製鹽場,來達到平抑物價的目的。


    聽到隻是做米鹽的話,諸葛亮就讚成了。


    因為兩漢都是這麽做的,漢朝鹽鐵專賣,國家掌控食鹽,讓鹽價較低,同時在各地興建糧倉,每年新糧填倉,陳糧拿去市場販賣以平抑物價。


    像西漢文景時期,由於風調雨順加上政通人和,使得當時的米價甚至低到了十多錢一石,比東漢正常年月二百錢左右一石的價格低了十多倍,可見官府控製米鹽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任何製度最開始都是好的,但長時間不變動就很容易被人鑽空子。譬如糧倉的糧食被管事的官員拿去販賣,遇到上級檢查,立即就是一把大火焚燒證據。


    這一點糜芳和士仁應該很熟。


    所以沉晨的這些改革內容,無非就是強化中央集權,充實官府財政,減輕百姓負擔,提高國防力量,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等等。


    都是曆朝曆代早就有的改革方案。


    如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慶曆新政、張居正變法等,初中高中曆史書中有教過,屬於是抄作業了。


    不是沉晨想不出新辦法出來,而是這些辦法已經是目前封建時代最好的解決辦法了,不失為一種刮骨療毒,能解決一時弊端的權宜之策。


    而要想有新辦法,就得提高生產力,發展科技水平。


    並且即便是提高了生產力,也有新的問題會誕生,依舊要根據情況來進行重新調整。


    所以後世新時代國家的法製和政策每時每刻都在變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改革春風吹滿地,至少能讓新時代九成九以上的人民吃飽飯,那就已經很了不起。


    因而沉晨推動改革,隻能在有限的條件下,選擇最優質的方案解決問題,從而緩解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


    而且在南方推行下去,遇到的阻力也不是一點半點。


    就連沉晨和諸葛亮龐統徐庶他們都牽扯其中,不然也不至於要把荊州官員調去益州,益州官員調來荊州兩地分治推行。


    在這一點上沉晨就有點羨慕曹操。


    由於北方受黃巾之亂和董卓之亂最嚴重,世家豪強的力量大不如前,使得曆史上曹操幾乎很少需要去解決世家與百姓之間的土地問題。


    不是他做得多好,實在是北方世家豪強勢力被幾次大亂弄得衰敗了,無主之田到處都是。


    就連袁紹在冀州也瘋狂打壓豪族,剝奪他們的土地。


    根據史料記載,袁紹滅了很多世家大族來填補軍用財政,還土地於百姓。


    使得很多豪族逃難至北方加入少數民族,為鮮卑烏丸帶去了鐵器發展,間接讓五胡亂華時期胡人實力強大。


    這也是為什麽袁紹去世,冀州百姓無不悲慟的緣故。


    反觀荊州益州,受黃巾之亂和董卓之亂影響較少,世家豪族力量保存較為完善,甚至還有大量的北方世家豪族遷移至南方,大肆購置田產,加重土地矛盾。


    加上隱戶隱產問題極為嚴重,如果不趁著曹操還未平定北方,孫權虛弱的時候立即進行整頓。


    等到將來曹操徹底拿下北方,孫權恢複一些元氣,嚴重的土地兼並和世家豪族問題,將會成為拖垮劉備政權最重要的砝碼。


    所以在劉備平定益州之前,沉晨和諸葛亮就已經商討研究,將改革的內容寫成冊子開始實施。


    荊州的實施者是法正和張鬆,益州的實施者是諸葛亮龐統以及徐庶。


    至於沉晨。


    他還得帶兵,未來要去益州或者荊州尚不確定,因此隻能給參考建議,而沒辦法親手來進行改製。


    不過如果遇到問題,諸葛亮法正他們也可以隨時詢問,反正有長江在,益州和荊州來迴通信也不需要多久,短暫數日,慢則十多天,大抵也就能互相通個消息。


    說完了內政改革之後,沉晨就又聊起了對外的情況。


    對外無非兩點。


    軍事。


    外交。


    就連經濟都不算,因為諸侯之間往往都不會主導經濟,任由民間自己發展。


    沉晨也對經濟也沒什麽研究,雖然知道經濟戰很重要,但他更擅長帶兵打仗,所以隻能在軍事和外交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他環顧廳內眾人,輕聲說道:“外行霸道,我主張與曹操形成對抗之勢,僅對峙而不交戰。與江東孫氏形成表麵同盟,實則消滅之勢。與西涼關中形成實質聯盟,共抗曹操之勢。”


    “消滅江東,聯合西涼關中?”


    劉備看了法正一眼,這與龐統和法正徐庶三人商議的戰略完全不同。


    他們三人認為應該暫時聯合孫權,先取關中西涼形成三分天下之勢,再發展水軍突襲江東平定揚州南北二分。


    法正聽到這句話,臉色頓時嚴肅起來,想聽聽沉晨為什麽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不錯。”


    沉晨點點頭:“我認為在戰略上,一定要先消滅江東,江東離我們實在太近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孫氏狼子野心,若不消滅,將來必成禍害。”


    “可是......”


    劉備遲疑道:“士元力主出兵關中,效彷高祖先得西涼三輔,有了養馬地之後,建立起騎兵,方能與曹操在關東爭雄。”


    “曉卿也是北方人,騎兵的重要性你應該明白吧。”


    張鬆也說道:“如果我們不能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不管是偵查、奔襲、追擊亦或者打仗變動,都要比曹操差很多。在北方偌大平原地區,我們需要騎兵。”


    別看曹操打敗了那麽多烏桓鐵騎,就以為騎兵無用。


    實際上曹操打敗烏丸是依靠步兵加騎兵的戰術,通過弓箭打亂騎兵的陣型,再由虎豹騎兩翼衝陣絞殺,分割戰場,這才贏下的勝利。


    否則單純的步兵對抗騎兵,很難勝利,就跟李陵一樣隻能邊打邊撤,會被人家騎兵利用機動性一直吊著。


    這一點當初沉晨也吃過虧,由於沒有騎兵,被曹操五千騎兵攆兔子一樣追著打。


    要不是依靠甘寧死戰,利用戰車圍成陣型,加上袁紹在北麵給的壓力實在是太大,恐怕沉晨在那場紫雲山戰役當中,早就被曹操利用強悍的機動性消滅掉了。


    所以龐統的策略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沒錯的,如果劉備勢力能得到產馬地,就會跟打改變這樣的劣勢。


    甚至沉晨還能夠掏出雙邊馬鐙、高橋馬鞍以及馬蹄鐵這三件大殺器,再加上灌鋼法,短短數年內就能組織起一支強悍的重騎兵和一支數量龐大的輕騎兵部隊。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撐不了多久。


    法正也說道:“而且韓遂據說已經獻上子女去鄴城,馬超一家也都在鄴城為質,高幹想要南逃歸順主公,也被他們阻攔。可見他們早已經要投效曹操,攻打西涼關中,消滅韓遂馬超等人,不僅是得到養馬地,還能削弱曹操實力,可謂一石二鳥也。”


    但沉晨卻說道:“士元和孝直都沒錯,但問題在於,你們都看錯了人。”


    “看錯了人?”


    眾人詫異不已,劉備問道:“看錯了誰?”


    “韓遂馬超。”


    沉晨道。


    韓遂馬超?


    幾個人很是不解。


    法正問道:“難道不對嗎?”


    沉晨搖搖頭:“不對,若說孫權有勾踐之誌,韓遂馬超便有公孫述之心。”


    公孫述之心?


    張鬆驚訝道:“他們難道想割據關中西涼稱王?”


    “不錯。”


    沉晨說道:“所以我們如果出兵攻打他們,反而是與他們為敵。最好的辦法,就是等曹操進攻關中之時,與韓遂馬超起衝突,我們坐山觀虎鬥,待韓遂馬超為曹操所敗之時,接納他們,然後出兵關中,與曹操相爭。”


    】


    聽完沉晨的話,劉備法正張鬆三人對視一眼,麵麵相覷,然後陷入沉默,許久沒有發言。


    這個推論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離譜了。


    後世人站在上帝視角,知道馬超這位帶孝子,可是連親爹在鄴城都不管不顧,硬是要認殺母仇人韓遂為爹,強行和曹操幹仗的人。


    還有韓遂這位慈父也是兒子也不要了,認了馬超當幹兒子,起兵和馬超聯合抗曹。


    但在當時人視角來看,韓遂把兒女送去了鄴城,馬超他爹也在鄴城當人質,且曹操收複北方,勢力強大,韓遂馬超順勢投效於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甚至這才是最大概率事件。


    所以在龐統法正徐庶等人看來,現在出兵關中才是最優解。


    一是消滅韓遂馬超勢力,削弱曹操實力。二是謀奪西涼關中,得到產馬地。三是據關中出兵,進攻關東奪取天下。可謂是一石三鳥,占據主動。


    然而沉晨的推論卻與他們的意見南轅北轍,完全不同。


    他認為韓遂馬超一定會拋棄家人不要當反骨仔,主動出兵西涼關中,就是把他們往曹操那邊推。不如靜觀其變,等出現那種曹操與韓遂馬超交戰的這種小概率事件,再拉攏韓遂馬超與曹操鬥。


    這讓劉備法正和張鬆三人,都幾乎難以理解。


    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出現的事情嘛。


    一時間,法正都開始懷疑起這位名滿天下的荊州兵神,是真是假了。


    沉默了許久之後,劉備扭過頭看向諸葛亮道:“孔明,你也是這麽想的嗎?”


    諸葛亮苦笑道:“主公,以亮之見,士元、孝直和元直他們的建議是對的,因為亮也認為先出兵西涼關中最合適。”


    劉備大喜道:“那看來隻有曉卿的意見與眾人相左。”


    “可是......”


    “可是什麽?”


    諸葛亮搖搖頭道:“可是這是曉卿的意見。”


    “曉卿的意見?”


    劉備愣住。


    “不錯。”


    諸葛亮說道:“如果是旁人提出要先取江東再平關中,亮一定會嗬斥他愚昧。但這是曉卿提出來的,亮就得好好想想了。”


    如果是曉卿提出來的,就得好好想想了。


    劉備聽到這句話,臉色一僵,愣坐在那裏。


    緊接著神情也變得恍忽起來,雙眼逐漸失神。


    迴憶的目光,皆都是當年徐州那位小大人模樣的身影。


    八歲。


    那時還隻是八歲的沉晨,就已經讖言了曹操會屠殺徐州。


    後來天下大勢,也無不被他言中。


    自此之後,自己就開始百分百信任小先生。


    小先生的每一句話他都會聽,每一個建議,他都記在心裏。


    於是最終逃奔南陽,也如小先生所說的那樣,他得到了荊州和益州之地。


    一切的一切,都被他言中了。


    是了。


    這麽多年下來。


    自己都是如此無條件信任小先生。


    為什麽到今日卻......


    一時間,劉備感覺有些羞愧,不自覺地低下了頭。


    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剛才居然不信任沉晨了,自己到底是何時變成這樣的呢?


    也許是在得到荊益之後吧。


    自從有了孔明、士元、元直、孝直他們,自己似乎對於小先生的依賴,就少了許多。


    可是不正因為小先生的謀劃,自己才能得到荊益之地嗎?


    如果不是他的話,自己又豈能有今日?


    做人。


    不能忘本啊。


    劉備深感慚愧,低下了頭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銀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玩蛇怪並收藏三國之銀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