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兄弟之爭
皇帝麵色漸漸沉了下來:“彩霓養在端陽,本以為會出落得知書達理,沒想到竟這般粗魯不堪,當著眾人的麵,竟說她與菖兒有了夫妻之實,你且聽聽,這是一個貴女該說的話嗎?”
九王爺低垂著頭,仿佛很是愧疚一般:“皇兄恕罪,彩霓自小不在臣弟身邊,她母親溺愛了些,便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臣弟實在慚愧,但這婚事怎麽說也是五殿下先訂了婚書,彩霓心實,便將他當成未來的夫君,這才有了後來的事,陛下若是要怪罪,臣弟甘願替她頂罪。”
皇帝冷哼一聲:“養不教父之過,彩霓成了這般,你難辭其咎!”任憑他如何責罵,九王爺始終恭敬地點頭認下,可皇帝看他的眼神卻越發冷酷:“說到底,彩霓這般做,還是將朕當成了外人,想要盡快出嫁,這般便有了依仗。”
九王爺連忙道:“皇兄誤會了,這是他二人兩情相悅,並非您所說的那般……”皇帝漠然別過了頭去,九王爺說的話簡直狗屁不通,什麽兩情相悅?李菖就是瞎了眼也不至於看上彩霓那般的女子,分明就是這背後有旁的算計,還在他麵前裝像!
一室寂靜,九王爺抬起頭來,正待開口解釋,卻見門外嫋嫋婷婷走進一人來,湖藍錦緞勾勒出窈窕身段,待看清她的麵孔之時,九王爺也是一怔,而後默然不語。瑤美人因著蕭妃病故,還未舉行晉封儀式,但私下裏攀附她的人都已經喚她做瑤妃,皇帝也是如此。見她來了,皇帝瞥了眼堂下的九王爺,微微蹙眉道:“愛妃怎麽來了此處?”
瑤妃柔柔一笑,親自打開了食盒,而後將藥膳端了出來,遞到皇帝麵前:“陛下忘了,臣妾每日都會來給您送藥膳,一日都不能間斷。”皇帝一怔,看著她瑩潤的麵龐,神色也漸漸緩和了些:“這些事叫侍婢去做就是了,何必親自動手。”
瑤妃笑意溫柔:“這是陛下的事,臣妾不想假手於人。臣妾這就退下,陛下記得將藥膳吃下。”皇帝微微點頭,瑤妃被滿壽引了出去,皇帝觀察著九王爺的神情,卻見他並未有什麽反應,於是刻意道:“這是朕新封的瑤妃,你瞧著可眼熟?”
“迴皇兄,臣弟許久不迴端陽,許多人都已經不記得容貌了,是以這位瑤妃娘娘與何人相似,臣弟也不清楚。”他眉眼低垂,皇帝卻蔑然一笑:“你不必這般裝聾作啞,她生得同皇後極為相似,誰都瞧得出來。”
九王爺略略抬起頭來,鄭重道:“臣弟瞧不出來。皇後娘娘遺世獨立,無人能與她相提並論,皇兄這位瑤妃娘娘,雖然生得相似,也刻意仿著皇後娘娘的衣著性情,卻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處處都透著拙劣。”
皇帝勃然大怒,指著他道:“你這是在影射朕認人不清?看來在關外這些年,你還沒有半分長進!”滿壽聞言,立刻趕了進來,安撫道:“陛下,您切勿動怒,九王爺隻是……”
“臣弟說的是實話,皇兄若是真心懷念皇後娘娘,便不該尋了這麽一個人擺在眼前,這對皇後娘娘是種侮辱。”九王爺麵色漸漸漲紅:“皇兄讓皇後娘娘等了那麽多年,如今才想著懷念,不覺得已經遲了嗎?”
“給朕滾出去!”皇帝恨聲道:“待彩霓的婚事結束,你便即刻離開端陽,日後不準再迴來!”九王爺梗著脖子走了出去,身後,皇帝的斥罵仍舊不絕於耳,他冷著麵孔走了出去,行至門口處,仰頭望著長春宮的屋簷,喃喃道:“情深緣淺,到底是我選錯了……”
這廂,蕭府之中,蕭朗與張以清一同瞧著池中的殘荷,他輕聲道:“來年購進些上好的花種,我與你一同種下,到了夏日,便有一池的荷花可以觀賞。”
張以清麵色蒼白,茫然看著遠處,想起在張府的日子,終是澀然一笑:“是。”蕭朗握住了她的手,隻覺一片冰涼,蹙眉將她攬入了懷中,而後道:“你且放心,張院正的仇,我會替他報的。”
她眉目低垂,輕聲道:“國公爺,這事不急在一時,您還有傷在身,絕不能再犯險,我願意與您一起等待時機。”蕭朗歎息一聲,將她抱得更緊了些:“清兒,委屈你了,我已經安排好了,再過幾日,就讓你認侯澄大人為義兄,而後在侯府待上幾日,便將你迎入蕭府,做我蕭朗的妻。”
張以清一震,而後抬起頭來,眼中積聚著淚水,蕭朗看向懷中之人,原本她是那般燦爛奪目,可不想如今竟變成了這副憔悴的模樣,他越發心痛,卻聽張以清低聲道:“國公爺,何其有幸,今生能遇著您這般的人,我……”
正說著,她卻重重咳了起來,手指顫抖著捂住嘴,蕭朗替她順著氣,卻見她手掌之上都是血跡,頓時一驚:“清兒!你這是怎麽了!”張以清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卻終是雙眼一闔,昏厥了過去。
蕭朗迅速抱著她轉迴屋中,將她放在床榻之上,伸手替她診了脈,神情越發凝重,而後替她蓋好了錦被,在床榻旁靜坐許久,終於起身走了出去,吩咐侍婢道:“好生照料小姐。”侍婢應了個是,蕭朗大步流星踏出了門去。
天色漸暗,張以清迷蒙地睜開了眼,卻有些詫異地發現屋中掛滿了紅色的綢緞,大紅的喜字貼了滿牆,桌上還有一對紅燭,靜靜燃著,她垂頭看向自己身上,卻發覺她穿著大紅的衣服,金絲銀線密密繡著,襯得她越發白皙。
她怔忡之間,一人踏進了屋中,張以清抬眼看去,來人正是初芮遙,水眸定定望著她,麵色溫和。她開口道:“和安郡主,您怎麽會在這?還有,這屋子裏……”
初芮遙緩緩行至她麵前,牽起了她的手,讓淩晗將她扶到妝台旁,而後親手執起青黛,替她描畫,輕聲道:“小姐不必問,待會兒出去了,你便清楚了。”
皇帝麵色漸漸沉了下來:“彩霓養在端陽,本以為會出落得知書達理,沒想到竟這般粗魯不堪,當著眾人的麵,竟說她與菖兒有了夫妻之實,你且聽聽,這是一個貴女該說的話嗎?”
九王爺低垂著頭,仿佛很是愧疚一般:“皇兄恕罪,彩霓自小不在臣弟身邊,她母親溺愛了些,便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臣弟實在慚愧,但這婚事怎麽說也是五殿下先訂了婚書,彩霓心實,便將他當成未來的夫君,這才有了後來的事,陛下若是要怪罪,臣弟甘願替她頂罪。”
皇帝冷哼一聲:“養不教父之過,彩霓成了這般,你難辭其咎!”任憑他如何責罵,九王爺始終恭敬地點頭認下,可皇帝看他的眼神卻越發冷酷:“說到底,彩霓這般做,還是將朕當成了外人,想要盡快出嫁,這般便有了依仗。”
九王爺連忙道:“皇兄誤會了,這是他二人兩情相悅,並非您所說的那般……”皇帝漠然別過了頭去,九王爺說的話簡直狗屁不通,什麽兩情相悅?李菖就是瞎了眼也不至於看上彩霓那般的女子,分明就是這背後有旁的算計,還在他麵前裝像!
一室寂靜,九王爺抬起頭來,正待開口解釋,卻見門外嫋嫋婷婷走進一人來,湖藍錦緞勾勒出窈窕身段,待看清她的麵孔之時,九王爺也是一怔,而後默然不語。瑤美人因著蕭妃病故,還未舉行晉封儀式,但私下裏攀附她的人都已經喚她做瑤妃,皇帝也是如此。見她來了,皇帝瞥了眼堂下的九王爺,微微蹙眉道:“愛妃怎麽來了此處?”
瑤妃柔柔一笑,親自打開了食盒,而後將藥膳端了出來,遞到皇帝麵前:“陛下忘了,臣妾每日都會來給您送藥膳,一日都不能間斷。”皇帝一怔,看著她瑩潤的麵龐,神色也漸漸緩和了些:“這些事叫侍婢去做就是了,何必親自動手。”
瑤妃笑意溫柔:“這是陛下的事,臣妾不想假手於人。臣妾這就退下,陛下記得將藥膳吃下。”皇帝微微點頭,瑤妃被滿壽引了出去,皇帝觀察著九王爺的神情,卻見他並未有什麽反應,於是刻意道:“這是朕新封的瑤妃,你瞧著可眼熟?”
“迴皇兄,臣弟許久不迴端陽,許多人都已經不記得容貌了,是以這位瑤妃娘娘與何人相似,臣弟也不清楚。”他眉眼低垂,皇帝卻蔑然一笑:“你不必這般裝聾作啞,她生得同皇後極為相似,誰都瞧得出來。”
九王爺略略抬起頭來,鄭重道:“臣弟瞧不出來。皇後娘娘遺世獨立,無人能與她相提並論,皇兄這位瑤妃娘娘,雖然生得相似,也刻意仿著皇後娘娘的衣著性情,卻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處處都透著拙劣。”
皇帝勃然大怒,指著他道:“你這是在影射朕認人不清?看來在關外這些年,你還沒有半分長進!”滿壽聞言,立刻趕了進來,安撫道:“陛下,您切勿動怒,九王爺隻是……”
“臣弟說的是實話,皇兄若是真心懷念皇後娘娘,便不該尋了這麽一個人擺在眼前,這對皇後娘娘是種侮辱。”九王爺麵色漸漸漲紅:“皇兄讓皇後娘娘等了那麽多年,如今才想著懷念,不覺得已經遲了嗎?”
“給朕滾出去!”皇帝恨聲道:“待彩霓的婚事結束,你便即刻離開端陽,日後不準再迴來!”九王爺梗著脖子走了出去,身後,皇帝的斥罵仍舊不絕於耳,他冷著麵孔走了出去,行至門口處,仰頭望著長春宮的屋簷,喃喃道:“情深緣淺,到底是我選錯了……”
這廂,蕭府之中,蕭朗與張以清一同瞧著池中的殘荷,他輕聲道:“來年購進些上好的花種,我與你一同種下,到了夏日,便有一池的荷花可以觀賞。”
張以清麵色蒼白,茫然看著遠處,想起在張府的日子,終是澀然一笑:“是。”蕭朗握住了她的手,隻覺一片冰涼,蹙眉將她攬入了懷中,而後道:“你且放心,張院正的仇,我會替他報的。”
她眉目低垂,輕聲道:“國公爺,這事不急在一時,您還有傷在身,絕不能再犯險,我願意與您一起等待時機。”蕭朗歎息一聲,將她抱得更緊了些:“清兒,委屈你了,我已經安排好了,再過幾日,就讓你認侯澄大人為義兄,而後在侯府待上幾日,便將你迎入蕭府,做我蕭朗的妻。”
張以清一震,而後抬起頭來,眼中積聚著淚水,蕭朗看向懷中之人,原本她是那般燦爛奪目,可不想如今竟變成了這副憔悴的模樣,他越發心痛,卻聽張以清低聲道:“國公爺,何其有幸,今生能遇著您這般的人,我……”
正說著,她卻重重咳了起來,手指顫抖著捂住嘴,蕭朗替她順著氣,卻見她手掌之上都是血跡,頓時一驚:“清兒!你這是怎麽了!”張以清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麽,卻終是雙眼一闔,昏厥了過去。
蕭朗迅速抱著她轉迴屋中,將她放在床榻之上,伸手替她診了脈,神情越發凝重,而後替她蓋好了錦被,在床榻旁靜坐許久,終於起身走了出去,吩咐侍婢道:“好生照料小姐。”侍婢應了個是,蕭朗大步流星踏出了門去。
天色漸暗,張以清迷蒙地睜開了眼,卻有些詫異地發現屋中掛滿了紅色的綢緞,大紅的喜字貼了滿牆,桌上還有一對紅燭,靜靜燃著,她垂頭看向自己身上,卻發覺她穿著大紅的衣服,金絲銀線密密繡著,襯得她越發白皙。
她怔忡之間,一人踏進了屋中,張以清抬眼看去,來人正是初芮遙,水眸定定望著她,麵色溫和。她開口道:“和安郡主,您怎麽會在這?還有,這屋子裏……”
初芮遙緩緩行至她麵前,牽起了她的手,讓淩晗將她扶到妝台旁,而後親手執起青黛,替她描畫,輕聲道:“小姐不必問,待會兒出去了,你便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