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玉聽罷,心說:這仗非打不可了!安通他不往正題上說,硬往旁邊扯。很明顯,他是在袒護將軍。
想到這兒,張文玉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老羅漢執意要動手,張文玉我也應該遵命了!那可就講不起了,我要得罪大羅漢啦!”
“阿彌陀佛,無所謂得罪,咱們倆人比試比試!”
再看張文玉,往後一撤身,把袖麵挽了挽,緊緊帶子,周身上下緊湊利落,抬胳膊、抬腿,沒有半點繃掛之處,晃動肩頭,運用原功。那位說這是幹什麽?張文玉知道安通的厲害,因此他要動用真功夫。張文玉一生謹慎,尤其這一次,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再說安通,也做好了準備,心說:我已連勝三陣,消耗了不少體力,現在麵臨強敵,不得不防。
就見他騎馬蹲襠式往台上一站,晃著禿腦袋。這才叫搖頭晃屁股,惹得眾人都樂了,心說:這是什麽毛病?是不是後背有虱子了?
錯了,外行。安通這是在運用氣功,如果把他的衣服脫了,你可以看到:胸脯能鼓起一寸厚,後背能鼓起一寸厚,這是大力金剛神力的基本功夫,安通運足了氣。就見兩人滴溜溜身形亂轉,四隻眼睛盯在一起,光轉不發招。
書中代言,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誰沉得穩,誰取勝的可能性就大,反則很容易吃虧。
書接前文,再看整個場內鴉雀無聲。人們直脖、瞪眼、屏息,仔細觀瞧。究竟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單表李蕭,此時手扶桌案,腰板直挺挺,兩眼瞪得一般大,眼毛一眨不眨,他暗自替張文玉捏著一把汗。這些人都怎麽想,咱不一一細表。
且說擂台上,兩人轉了十幾圈,安通終於沉不住氣了,就見他身形一轉,噌往前一縱身,就跳到了張文玉的麵前,而後雙掌一分,喊了一聲道:“阿彌陀佛!老俠客,貧僧得罪了!”噗的一聲,一個單掌開碑,奔張文玉的麵前劈去。
張文玉一看,此掌來勢甚猛,掌上掛風,往旁邊一閃身,安通此掌走空。張文玉揚手,啪一架安通的胳膊,身形往下一矬,豎右掌奔安通當胸便打。安通一看,掌奔心門而來。那位說,安通把肚子挺起,接一掌唄,不敢。安通知道張文玉的厲害。
就見安通晃身軀、搖雙臂,與張文玉戰在一處。六七個迴合之後,仍不分高低。就這個時候,隻聽得人群中有一位,抖丹田大喊一聲道:“二位,暫且住手!我來了!”本來場內挺肅靜的,被這一喊喝聲馬上就給攪亂了。
眾人迴頭一看,就見從人群中走出一位,飛身登上擂台。
張文玉和安通見此情況,各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倆人平身站穩,定晴觀瞧,就見來者平頂身高五尺八寸,長得細腰寬膀,扇子麵的身材,麵如冠玉;寬腦門兒,尖下巴頦兒,眉分八彩,一對大豹子眼,通貫鼻梁,方海口,三綹短墨髯,身穿寶藍色長衫,腰係一根涼帶,左肋下還佩帶一口寶刀,足有三尺六寸長;黃鋥鋥的刀牌,大黃的玩手,金八鉤、金什件兒、白鯊魚皮刀鞘,一看就是寶家夥;再看來者二目如燈,太陽穴鼓鼓著。一看就知道此人有硬功夫在身。
張文玉和安通都不認識,大夥兒也都愣了。
就見這位衝張文玉一抱拳道:“老俠客,您就是震五湖張文玉張老俠客嗎?”“不錯,正是老朽。”張文玉笑罷,又問道:“敢問您是哪位?”來者哈哈一笑道:“我是個無名的小輩,姓吳叫吳到,山東人。”
張文玉聞聽不甚驚訝,鬧了半天,此人正是威震江湖的誌遊天俠吳到。單說誌遊天俠吳到,他是正宗正派,江湖眾多俠客之一,家住山東。要說起吳到這個人,他能活至今日,那真是不容易啊!一生之中坎坷不平,乃至險於非命!咱暫且不表。
就說這一天,他正好來到江南,登記了店房,就上街溜達去了。在街上聽人說在江南北高峰下,立了一座擂台,官兵要與起義軍在擂台上決一雌雄;另外還聽說,兩家請來了不少高人。吳到心說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闖蕩就是為了多遇高人,讓人家指點,自己能開闊眼界。就這樣,他才來到杭州擂,從開始一直觀看到張文玉與安通對戰。
書中代言,吳到與兩家可不相識,他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看問題,分析是非,他總覺著起義軍有理。從張文玉與安通交上手的時候起,他一直暗自為張文玉使勁,希望起義軍勝於官兵。同時對安通是大大地不滿,心說道:你是個出家的僧人,出家人講的是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慈悲為本,善念為懷,早晚三叩首,佛前一炷香,你不幹這個,卻跑到這兒來殺生害命,貪戀紅塵,打這個,踢那個,你根本就不是個好和尚。看意思,張文玉未必是安通的對手,我不能袖手旁觀。老師常道:見義勇為,拔刀相助,我得管管這個閑事,想到這兒,他才大喊一聲,登上了擂台。
單表誌遊天俠吳到,讓過張文玉,和安通見麵,報過自己的名姓。安通不禁一愣打了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他早就聽說過吳到的大名,沒想到今兒個在這兒遇上了。安通心中是大大地不悅。他一看吳到怎麽公開站到造反派那一邊去了?就見老羅漢把臉一沉道:“吳爺,要這麽說,你是想給起義軍出力啦?是否還有與貧僧動手之意?”“哈哈哈,老羅漢,非也!您想錯了。他們兩家金磚不厚,玉瓦非薄,誰跟我也沒有交情。他們兩家沾事皆迷,惟獨我旁觀者清。我從頭看到現在,你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我吳某皆銘記在心;誰是誰非,我看得清清楚楚。另外,我在外麵的時候就已經打問過了,大家均說元朝氣數已盡,您看您這大歲數了,出家人修行拜佛,多肅靜,何必貪戀紅塵,妄開殺戒呢?您說您在這兒張牙舞爪,天下之人豈不笑話嗎?希望老羅漢聽我良言相勸,盡早離開是非之地。他們的事情由他們自己去解決,實在不行還有官府,何必咱們多管閑事呢?如果老羅漢樂意,我二人攜手下台,離開此地。不知尊意如何?”
安通聞聽此言,氣得把臉蛋子一甩道:“誌遊天俠,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得倒輕巧。你怎麽知道元朝不對呢?你怎麽就斷定張氏兄弟有理呢?分明你是在袒護他們!你呀,甭勸了,老僧既已登台,絕無半途而廢之理!這兒不是講理的地方,是比武的場所。既然你吳到來了,你幹脆就伸伸手,與老僧過過招,誰贏了誰有理!”
吳到聞聽,搖頭歎息,心說:真是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他無奈何,慨歎而問:“大和尚,這麽說,我這話都白說了?”“嗯,差不多!”安通憤憤以答。“好,那就算我沒說。這兒不是比武的場所嗎?今天我就會一會怎麽樣厲害的大力金剛神力!”誌遊天俠吳到火也上來了,把龍麟寶刀摘下來交給張文玉道:“張文玉,拜托您給我看一會兒,我要與他比武較量!”張文玉也不好攔擋,接過寶刀退在一旁。
再看吳到,周身上下收拾個緊湊利落,晃雙拳大戰安通。敢情伸上手了,誌遊天俠吳到才覺著安通的確厲害,心說:我剛才在旁邊看他的招法,好像還沒發現什麽,這一伸手,才知道這小子的掌法超群出眾啊!我也未必能贏了他。想到這兒,他就把師父教給他的絕藝拿出來了。
倆人戰到四十多個迴合,未分輸贏。安通暗挑大指稱讚吳到的武功,心說:想要傷他似比登天。他倆正打著,就聽頭頂上轟隆隆響起一陣雷聲,緊接著就下起大雨。六月三伏的天氣變化無常呀,一陣兒陰,一陣兒晴。人們光顧看台上,誰也沒注意天上。
這下人們可亂了,台下的觀眾東奔西跑,各找地方避雨。比武的人也心慌了,吳到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安通也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倆人當場講好:等雨過天晴接著比。
人不想休,天叫休。安通迴到西看台,張文玉和誌遊天俠上了東看台。老少英雄起身把誌遊天俠迎上來,紛紛讓座,侯二俠趕緊命人謝茶。大家互相寒暄,張文玉又特意把李蕭和誌遊天俠介紹了一下,誌遊天俠也沒聽說過這麽個人,無非也就是點頭而已。大家落座閑談。
別人都說說笑笑,唯有李蕭的心中十分沉重。他想什麽呢?他想擂台上的事,心說:安通連勝五人,毫無怯意。看來誌遊天俠這兩下子也未必能贏,一會兒開擂的時候可怎麽辦呢?
正這個時候,朱元璋說話了:“李蕭啊,你在想什麽?”“主公,我想擂台上的事。”“我也想這個事。真發愁,你說誰能勝了這個大和尚呢?”“主公,您看呢?”“我看呀,非你不可!”“喲!”李蕭往兩旁看看,衝朱元璋一擺手道:“您這話可犯眾怒啊!我怎麽能行?成了名的俠客都贏不了他,何況我呢?”“不不,李蕭啊,你別客氣。你別看他們是成了名的俠客,也是空有其名,無有其實。李蕭啊,我總覺得你行。你看這麽辦行不行,呆一會兒比武時,你就上去,幹脆一巴掌把他削倒在那兒不就完了嗎?!”朱元璋力促道。李蕭心說:您說得多痛快,跟小孩子過家家似的,因此,他笑而不答。
工夫不大,雨過天晴,太陽也出來了,眾人從四麵八方聚攏過來。稍過片刻,雲牌三聲響,將軍又上台了。他衝眾人一抱拳道:“各位鄉親,方才天公不作美,下了一陣暴雨,現在雲散日出了,咱繼續接茬兒比武!”
將軍迴到西看台請安通登台。安通休息了一會兒,體力大大恢複,他讓徒弟把小葫蘆拿過來,從裏邊倒出七粒丹藥,吃了下去。這藥是他親手炮製的,叫強筋壯骨大力丹,能補神補氣。安通吃完了丹藥,就覺著渾身的骨節咯巴巴直響。再看他雄赳赳二次登上擂台,點手指喚吳到。
誌遊天俠也休息過來了,他一看安通在台上喚自己,甩衣起身就往下走。“且慢,老俠客!您好好休息休息,這我們就感恩不盡了。我去戰他!”張文玉把太平快給攔住了。誌遊天俠一愣道:“張文玉,您是不是瞧不起我,看著我不行?”“不不不,我絕無此意,老朽要不行,再請您出頭露麵。”張文玉這麽一說,吳到也不好勉強了。
張文玉轉身剛要走,“張文玉,等等!”他迴頭一看,是朱元璋叫他,趕緊又轉迴來道:“您有何事?”朱元璋道:“我說你這個人怎麽沉不住氣呀?你是眾俠客之主,焉能輕舉妄動?我看還是讓李蕭上吧。李蕭啊,你去!”李蕭急忙起身應是。張文玉拉住李蕭的手左叮嚀右囑咐。說罷多時,李蕭這才邁大步走下東看台,分人群就往擂台上走。人們一看,怎麽上來個大老趕子?刹那間議論紛紛,說長道短。李蕭也顧不上這些了,順梯子上了擂台,來到安通的近前一拱手道:“大和尚請了!”“阿彌陀佛!”安通看罷,就是一愣,心說道:這小夥子長得真俊啊,看樣子倒是有一團子精神。
看罷多時,安通用手一指李蕭道:“什麽人?”“在下姓李名李蕭!你待怎講?”“李蕭,這這這……哎喲!”安通不聽則可,一聽不由得激靈靈打一冷戰!他想起來了,這就是拳打他徒弟的李蕭!想到這兒,安通怪眼圓翻,看了看李蕭道:“你就是那個打傷我徒弟的李蕭吧?”“不錯,正是在下。”
想到這兒,張文玉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老羅漢執意要動手,張文玉我也應該遵命了!那可就講不起了,我要得罪大羅漢啦!”
“阿彌陀佛,無所謂得罪,咱們倆人比試比試!”
再看張文玉,往後一撤身,把袖麵挽了挽,緊緊帶子,周身上下緊湊利落,抬胳膊、抬腿,沒有半點繃掛之處,晃動肩頭,運用原功。那位說這是幹什麽?張文玉知道安通的厲害,因此他要動用真功夫。張文玉一生謹慎,尤其這一次,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再說安通,也做好了準備,心說:我已連勝三陣,消耗了不少體力,現在麵臨強敵,不得不防。
就見他騎馬蹲襠式往台上一站,晃著禿腦袋。這才叫搖頭晃屁股,惹得眾人都樂了,心說:這是什麽毛病?是不是後背有虱子了?
錯了,外行。安通這是在運用氣功,如果把他的衣服脫了,你可以看到:胸脯能鼓起一寸厚,後背能鼓起一寸厚,這是大力金剛神力的基本功夫,安通運足了氣。就見兩人滴溜溜身形亂轉,四隻眼睛盯在一起,光轉不發招。
書中代言,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誰沉得穩,誰取勝的可能性就大,反則很容易吃虧。
書接前文,再看整個場內鴉雀無聲。人們直脖、瞪眼、屏息,仔細觀瞧。究竟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單表李蕭,此時手扶桌案,腰板直挺挺,兩眼瞪得一般大,眼毛一眨不眨,他暗自替張文玉捏著一把汗。這些人都怎麽想,咱不一一細表。
且說擂台上,兩人轉了十幾圈,安通終於沉不住氣了,就見他身形一轉,噌往前一縱身,就跳到了張文玉的麵前,而後雙掌一分,喊了一聲道:“阿彌陀佛!老俠客,貧僧得罪了!”噗的一聲,一個單掌開碑,奔張文玉的麵前劈去。
張文玉一看,此掌來勢甚猛,掌上掛風,往旁邊一閃身,安通此掌走空。張文玉揚手,啪一架安通的胳膊,身形往下一矬,豎右掌奔安通當胸便打。安通一看,掌奔心門而來。那位說,安通把肚子挺起,接一掌唄,不敢。安通知道張文玉的厲害。
就見安通晃身軀、搖雙臂,與張文玉戰在一處。六七個迴合之後,仍不分高低。就這個時候,隻聽得人群中有一位,抖丹田大喊一聲道:“二位,暫且住手!我來了!”本來場內挺肅靜的,被這一喊喝聲馬上就給攪亂了。
眾人迴頭一看,就見從人群中走出一位,飛身登上擂台。
張文玉和安通見此情況,各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倆人平身站穩,定晴觀瞧,就見來者平頂身高五尺八寸,長得細腰寬膀,扇子麵的身材,麵如冠玉;寬腦門兒,尖下巴頦兒,眉分八彩,一對大豹子眼,通貫鼻梁,方海口,三綹短墨髯,身穿寶藍色長衫,腰係一根涼帶,左肋下還佩帶一口寶刀,足有三尺六寸長;黃鋥鋥的刀牌,大黃的玩手,金八鉤、金什件兒、白鯊魚皮刀鞘,一看就是寶家夥;再看來者二目如燈,太陽穴鼓鼓著。一看就知道此人有硬功夫在身。
張文玉和安通都不認識,大夥兒也都愣了。
就見這位衝張文玉一抱拳道:“老俠客,您就是震五湖張文玉張老俠客嗎?”“不錯,正是老朽。”張文玉笑罷,又問道:“敢問您是哪位?”來者哈哈一笑道:“我是個無名的小輩,姓吳叫吳到,山東人。”
張文玉聞聽不甚驚訝,鬧了半天,此人正是威震江湖的誌遊天俠吳到。單說誌遊天俠吳到,他是正宗正派,江湖眾多俠客之一,家住山東。要說起吳到這個人,他能活至今日,那真是不容易啊!一生之中坎坷不平,乃至險於非命!咱暫且不表。
就說這一天,他正好來到江南,登記了店房,就上街溜達去了。在街上聽人說在江南北高峰下,立了一座擂台,官兵要與起義軍在擂台上決一雌雄;另外還聽說,兩家請來了不少高人。吳到心說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闖蕩就是為了多遇高人,讓人家指點,自己能開闊眼界。就這樣,他才來到杭州擂,從開始一直觀看到張文玉與安通對戰。
書中代言,吳到與兩家可不相識,他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看問題,分析是非,他總覺著起義軍有理。從張文玉與安通交上手的時候起,他一直暗自為張文玉使勁,希望起義軍勝於官兵。同時對安通是大大地不滿,心說道:你是個出家的僧人,出家人講的是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慈悲為本,善念為懷,早晚三叩首,佛前一炷香,你不幹這個,卻跑到這兒來殺生害命,貪戀紅塵,打這個,踢那個,你根本就不是個好和尚。看意思,張文玉未必是安通的對手,我不能袖手旁觀。老師常道:見義勇為,拔刀相助,我得管管這個閑事,想到這兒,他才大喊一聲,登上了擂台。
單表誌遊天俠吳到,讓過張文玉,和安通見麵,報過自己的名姓。安通不禁一愣打了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他早就聽說過吳到的大名,沒想到今兒個在這兒遇上了。安通心中是大大地不悅。他一看吳到怎麽公開站到造反派那一邊去了?就見老羅漢把臉一沉道:“吳爺,要這麽說,你是想給起義軍出力啦?是否還有與貧僧動手之意?”“哈哈哈,老羅漢,非也!您想錯了。他們兩家金磚不厚,玉瓦非薄,誰跟我也沒有交情。他們兩家沾事皆迷,惟獨我旁觀者清。我從頭看到現在,你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我吳某皆銘記在心;誰是誰非,我看得清清楚楚。另外,我在外麵的時候就已經打問過了,大家均說元朝氣數已盡,您看您這大歲數了,出家人修行拜佛,多肅靜,何必貪戀紅塵,妄開殺戒呢?您說您在這兒張牙舞爪,天下之人豈不笑話嗎?希望老羅漢聽我良言相勸,盡早離開是非之地。他們的事情由他們自己去解決,實在不行還有官府,何必咱們多管閑事呢?如果老羅漢樂意,我二人攜手下台,離開此地。不知尊意如何?”
安通聞聽此言,氣得把臉蛋子一甩道:“誌遊天俠,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得倒輕巧。你怎麽知道元朝不對呢?你怎麽就斷定張氏兄弟有理呢?分明你是在袒護他們!你呀,甭勸了,老僧既已登台,絕無半途而廢之理!這兒不是講理的地方,是比武的場所。既然你吳到來了,你幹脆就伸伸手,與老僧過過招,誰贏了誰有理!”
吳到聞聽,搖頭歎息,心說:真是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他無奈何,慨歎而問:“大和尚,這麽說,我這話都白說了?”“嗯,差不多!”安通憤憤以答。“好,那就算我沒說。這兒不是比武的場所嗎?今天我就會一會怎麽樣厲害的大力金剛神力!”誌遊天俠吳到火也上來了,把龍麟寶刀摘下來交給張文玉道:“張文玉,拜托您給我看一會兒,我要與他比武較量!”張文玉也不好攔擋,接過寶刀退在一旁。
再看吳到,周身上下收拾個緊湊利落,晃雙拳大戰安通。敢情伸上手了,誌遊天俠吳到才覺著安通的確厲害,心說:我剛才在旁邊看他的招法,好像還沒發現什麽,這一伸手,才知道這小子的掌法超群出眾啊!我也未必能贏了他。想到這兒,他就把師父教給他的絕藝拿出來了。
倆人戰到四十多個迴合,未分輸贏。安通暗挑大指稱讚吳到的武功,心說:想要傷他似比登天。他倆正打著,就聽頭頂上轟隆隆響起一陣雷聲,緊接著就下起大雨。六月三伏的天氣變化無常呀,一陣兒陰,一陣兒晴。人們光顧看台上,誰也沒注意天上。
這下人們可亂了,台下的觀眾東奔西跑,各找地方避雨。比武的人也心慌了,吳到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安通也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倆人當場講好:等雨過天晴接著比。
人不想休,天叫休。安通迴到西看台,張文玉和誌遊天俠上了東看台。老少英雄起身把誌遊天俠迎上來,紛紛讓座,侯二俠趕緊命人謝茶。大家互相寒暄,張文玉又特意把李蕭和誌遊天俠介紹了一下,誌遊天俠也沒聽說過這麽個人,無非也就是點頭而已。大家落座閑談。
別人都說說笑笑,唯有李蕭的心中十分沉重。他想什麽呢?他想擂台上的事,心說:安通連勝五人,毫無怯意。看來誌遊天俠這兩下子也未必能贏,一會兒開擂的時候可怎麽辦呢?
正這個時候,朱元璋說話了:“李蕭啊,你在想什麽?”“主公,我想擂台上的事。”“我也想這個事。真發愁,你說誰能勝了這個大和尚呢?”“主公,您看呢?”“我看呀,非你不可!”“喲!”李蕭往兩旁看看,衝朱元璋一擺手道:“您這話可犯眾怒啊!我怎麽能行?成了名的俠客都贏不了他,何況我呢?”“不不,李蕭啊,你別客氣。你別看他們是成了名的俠客,也是空有其名,無有其實。李蕭啊,我總覺得你行。你看這麽辦行不行,呆一會兒比武時,你就上去,幹脆一巴掌把他削倒在那兒不就完了嗎?!”朱元璋力促道。李蕭心說:您說得多痛快,跟小孩子過家家似的,因此,他笑而不答。
工夫不大,雨過天晴,太陽也出來了,眾人從四麵八方聚攏過來。稍過片刻,雲牌三聲響,將軍又上台了。他衝眾人一抱拳道:“各位鄉親,方才天公不作美,下了一陣暴雨,現在雲散日出了,咱繼續接茬兒比武!”
將軍迴到西看台請安通登台。安通休息了一會兒,體力大大恢複,他讓徒弟把小葫蘆拿過來,從裏邊倒出七粒丹藥,吃了下去。這藥是他親手炮製的,叫強筋壯骨大力丹,能補神補氣。安通吃完了丹藥,就覺著渾身的骨節咯巴巴直響。再看他雄赳赳二次登上擂台,點手指喚吳到。
誌遊天俠也休息過來了,他一看安通在台上喚自己,甩衣起身就往下走。“且慢,老俠客!您好好休息休息,這我們就感恩不盡了。我去戰他!”張文玉把太平快給攔住了。誌遊天俠一愣道:“張文玉,您是不是瞧不起我,看著我不行?”“不不不,我絕無此意,老朽要不行,再請您出頭露麵。”張文玉這麽一說,吳到也不好勉強了。
張文玉轉身剛要走,“張文玉,等等!”他迴頭一看,是朱元璋叫他,趕緊又轉迴來道:“您有何事?”朱元璋道:“我說你這個人怎麽沉不住氣呀?你是眾俠客之主,焉能輕舉妄動?我看還是讓李蕭上吧。李蕭啊,你去!”李蕭急忙起身應是。張文玉拉住李蕭的手左叮嚀右囑咐。說罷多時,李蕭這才邁大步走下東看台,分人群就往擂台上走。人們一看,怎麽上來個大老趕子?刹那間議論紛紛,說長道短。李蕭也顧不上這些了,順梯子上了擂台,來到安通的近前一拱手道:“大和尚請了!”“阿彌陀佛!”安通看罷,就是一愣,心說道:這小夥子長得真俊啊,看樣子倒是有一團子精神。
看罷多時,安通用手一指李蕭道:“什麽人?”“在下姓李名李蕭!你待怎講?”“李蕭,這這這……哎喲!”安通不聽則可,一聽不由得激靈靈打一冷戰!他想起來了,這就是拳打他徒弟的李蕭!想到這兒,安通怪眼圓翻,看了看李蕭道:“你就是那個打傷我徒弟的李蕭吧?”“不錯,正是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