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歲的崇禎帝,端坐在龍床上,因為連夜失眠,年青的皇帝眼圈又黑又塌,雖然穿著幹淨整潔的龍袍,可是那眼神中卻充滿了疲憊與無奈。他手持兵部的奏疏,疲憊的歎息一聲說道:“皇太極前年剛寇略關內,現在又派手下賊將多爾袞偷襲龍井關,守將孫奇英陣亡,韃子已經入關了!”
兵部尚書伍玨卻不像崇禎帝那麽疲憊不堪,他今年三十五歲,正值壯年,經曆過江南商稅案的牽連,賦閑在家兩年多,如今重新起複,正是慷慨激昂,胸懷勵誌之時。
他站起身,用平穩又冷靜的聲音說道:“皇上,韃子已經是第二次偷襲龍井關,如今察哈爾歸降金賊,皇太極每當休兵,就會借道蒙古寇略關內,每次他進逼,我們就防守,疲於奔命,並且邊塞民眾苦不堪言,死傷甚眾,形勢如此被動,不得不思良策,築邊防,從根本上切斷皇太極入關的希望!”
崇禎帝盯著伍玨說道:“伍尚書,話雖如此,但是畢竟蒙古既然投降皇太極,現在沒有好的辦法可以重築邊防!愛卿有何良謀?”
伍玨胸有成竹的說道:“微臣並沒有特別好的良謀,但是經過對邊防的分析,之所以每次寇關,皇太極總能夠入關,大體是因為邊防哨所不夠嚴密,微臣建議,把原來的十裏一亭增設五裏一堡,每一堡駐兵兩千,增加邊防的堅固程度!”
伍玨話音剛落,旁邊的戶部尚書申紹先就奚落道:“我以為伍玨大人有何良謀,原來又是增加駐兵數量!嗬嗬,遼東關寧錦防線,每年耗銀數百萬兩,現在又要增加長城的邊防,敢問伍玨大人以為,我大明帝國的錢財都是變出來的麽?”
申紹先現在是崇禎帝身邊的紅人,他的聖眷遠在伍玨之上,再加上倆人因為分屬東林黨與江南黨,政見不合加上互相不順眼,所以說話唇槍舌劍。
崇禎帝已然失去了主見,反而不說話,他想聽聽兩人的爭論,互相比較一下,看哪個方案更加可行。
伍玨不急不躁,轉身盯著申紹先問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是戶部尚書,做事情隻知道計算利害得失,但是如果社稷動蕩,你有再多的錢財,恐怕也沒有地方花吧?”
聽著伍玨的“謬論”,申紹先心中的火不打一處來:“伍尚書,你說話注意點,什麽叫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難道你是再說,我大明現在依然到了頃刻顛覆的邊緣?”
一句話觸摸到了崇禎帝敏感的神經,他眼睛瞪得大大的盯著伍玨。
隻見伍玨冷冷一笑說道:“你斷章取義!”
“伍玨,你說不算賬,可知道現在剿賊,賑災,邊防的錢,都是在南直隸商稅司一分一厘擠出來的?!”
伍玨冷冷一笑:“擠出來的不假,隻是如果邊防出了問題,第一個出亂子的就是南直隸麽?”
伍玨這句話剛說出來,崇禎帝再也忍不住,猛的一拍桌案罵道:“伍玨!你大膽!朕是聽你們討論邊防,如何禦敵,還是聽你們互相傾軋,辯論是非對錯?!”
伍玨身上有種傲骨:“皇上,微臣隻是駁斥申大人,申大人說話句句語帶攻訐……”
申紹先跪下來說道:“皇上明察,臣隻是反對他伍玨大人憎設邊防哨堡之策!”
崇禎帝怒不可抑:“禁衛軍,把伍玨抓起來,交給大理寺,按黨爭罪處分,虢奪其兵部尚書之職,由三邊總督楊鶴代理兵部尚書!”
伍玨剛剛起複不到三個月,因為申紹先的一句讒言,再次被多疑敏感的崇禎帝下獄。
崇禎帝仍舊沒有拜托抑鬱之氣,他指著申紹先厲聲說道:“申紹先,我把伍玨下獄了,這邊防的策略,就交給你來出,如果三天以內,你拿不出好得邊防方案,朕誅殺你問罪!”
申紹先頓時冷汗直流:伴君如伴虎,這話真是一點不假,原以為自己大手筆,一口氣打掉了伍玨這個東林硬骨頭,沒想到禍事居然又臨頭了。看來,出宮還得找侯爺問計!
誰知這時候,旁邊一個不長眼的兵科給事周所學約跪下來說道:“皇上,微臣以為,之所以遼東韃子頻頻入關,乃是為了危逼我京城,因為成祖的天子守國門的戰略,我們大明帝國的京城設置在遼東前線,臣以為……”
周所學話音未落,就看見崇禎帝表情開始陰晴不定,頓時嚇得停下來不敢說。
崇禎帝用枯枝敗葉似的聲音問道:“說下去!”
申紹先趕緊拽拽周所學的衣襟提醒他不要再說了。
周所學硬著頭皮說道:“遷都金陵可以避免戰事……”
周所學剛說到這裏,旁邊的申紹先歎息一聲搖搖頭。
崇禎帝一拍桌案:“禁衛軍,把這個亂我軍心,心懷圖謀的逆賊拖下去斬首示眾!”
王良輔一揮手,禁衛軍撲上去老鷹抓小雞似的就把周所學抓起來。
周所學嚇得大哭起來:“皇上,微臣說錯話了皇上!皇上饒恕微臣吧!”
崇禎帝冷笑著說道:“你讓朕遷都金陵有何企圖?金陵是你周所學的勢力範圍吧?你周所學是想讓朕偏暗金陵當南宋?當今韃子緊逼,你讓朕做撤退之君?!快斬首!”
申紹先苦笑著搖搖頭。
王良輔大手一揮:“帶下去!”
兵強馬壯的禁衛軍揪著周所學摘下來他的官帽就脫了下去!
這時候,一個五十多歲,兩鬢花白的文臣跪著撲了進來:“皇上!周所學年青不懂事,請皇上繞過他一命吧!”
崇禎帝冷著臉說道:“周延儒,你這個侄子,心懷異誌,今日不殺,必定禍亂朝堂!”
周所學是周延儒親侄子,也是申紹先的學生,崇禎帝殺了周所學,明顯不是震懾黨爭,因為周延儒與申紹先本身就不和睦,這一刀砍下去,兩邊都打壓了一下。
周延儒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微臣一定迴家好生教訓這個小兔崽子!還請皇上看在老臣這麽多年了勤勤懇懇的麵子上……”
申紹先也跪下來求導:“微臣是陳所學的老師,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學師之惰,還請皇上罰其師繞其徒……”
崇禎帝冷靜了一下,粗聲喘息著說道:“將陳所學押進大理寺監牢,聽候處置!”
周延儒和申紹先跪下來磕頭如搗蒜:“皇上聖命!”“多謝皇上寬宏大量!”
兵部尚書伍玨卻不像崇禎帝那麽疲憊不堪,他今年三十五歲,正值壯年,經曆過江南商稅案的牽連,賦閑在家兩年多,如今重新起複,正是慷慨激昂,胸懷勵誌之時。
他站起身,用平穩又冷靜的聲音說道:“皇上,韃子已經是第二次偷襲龍井關,如今察哈爾歸降金賊,皇太極每當休兵,就會借道蒙古寇略關內,每次他進逼,我們就防守,疲於奔命,並且邊塞民眾苦不堪言,死傷甚眾,形勢如此被動,不得不思良策,築邊防,從根本上切斷皇太極入關的希望!”
崇禎帝盯著伍玨說道:“伍尚書,話雖如此,但是畢竟蒙古既然投降皇太極,現在沒有好的辦法可以重築邊防!愛卿有何良謀?”
伍玨胸有成竹的說道:“微臣並沒有特別好的良謀,但是經過對邊防的分析,之所以每次寇關,皇太極總能夠入關,大體是因為邊防哨所不夠嚴密,微臣建議,把原來的十裏一亭增設五裏一堡,每一堡駐兵兩千,增加邊防的堅固程度!”
伍玨話音剛落,旁邊的戶部尚書申紹先就奚落道:“我以為伍玨大人有何良謀,原來又是增加駐兵數量!嗬嗬,遼東關寧錦防線,每年耗銀數百萬兩,現在又要增加長城的邊防,敢問伍玨大人以為,我大明帝國的錢財都是變出來的麽?”
申紹先現在是崇禎帝身邊的紅人,他的聖眷遠在伍玨之上,再加上倆人因為分屬東林黨與江南黨,政見不合加上互相不順眼,所以說話唇槍舌劍。
崇禎帝已然失去了主見,反而不說話,他想聽聽兩人的爭論,互相比較一下,看哪個方案更加可行。
伍玨不急不躁,轉身盯著申紹先問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是戶部尚書,做事情隻知道計算利害得失,但是如果社稷動蕩,你有再多的錢財,恐怕也沒有地方花吧?”
聽著伍玨的“謬論”,申紹先心中的火不打一處來:“伍尚書,你說話注意點,什麽叫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難道你是再說,我大明現在依然到了頃刻顛覆的邊緣?”
一句話觸摸到了崇禎帝敏感的神經,他眼睛瞪得大大的盯著伍玨。
隻見伍玨冷冷一笑說道:“你斷章取義!”
“伍玨,你說不算賬,可知道現在剿賊,賑災,邊防的錢,都是在南直隸商稅司一分一厘擠出來的?!”
伍玨冷冷一笑:“擠出來的不假,隻是如果邊防出了問題,第一個出亂子的就是南直隸麽?”
伍玨這句話剛說出來,崇禎帝再也忍不住,猛的一拍桌案罵道:“伍玨!你大膽!朕是聽你們討論邊防,如何禦敵,還是聽你們互相傾軋,辯論是非對錯?!”
伍玨身上有種傲骨:“皇上,微臣隻是駁斥申大人,申大人說話句句語帶攻訐……”
申紹先跪下來說道:“皇上明察,臣隻是反對他伍玨大人憎設邊防哨堡之策!”
崇禎帝怒不可抑:“禁衛軍,把伍玨抓起來,交給大理寺,按黨爭罪處分,虢奪其兵部尚書之職,由三邊總督楊鶴代理兵部尚書!”
伍玨剛剛起複不到三個月,因為申紹先的一句讒言,再次被多疑敏感的崇禎帝下獄。
崇禎帝仍舊沒有拜托抑鬱之氣,他指著申紹先厲聲說道:“申紹先,我把伍玨下獄了,這邊防的策略,就交給你來出,如果三天以內,你拿不出好得邊防方案,朕誅殺你問罪!”
申紹先頓時冷汗直流:伴君如伴虎,這話真是一點不假,原以為自己大手筆,一口氣打掉了伍玨這個東林硬骨頭,沒想到禍事居然又臨頭了。看來,出宮還得找侯爺問計!
誰知這時候,旁邊一個不長眼的兵科給事周所學約跪下來說道:“皇上,微臣以為,之所以遼東韃子頻頻入關,乃是為了危逼我京城,因為成祖的天子守國門的戰略,我們大明帝國的京城設置在遼東前線,臣以為……”
周所學話音未落,就看見崇禎帝表情開始陰晴不定,頓時嚇得停下來不敢說。
崇禎帝用枯枝敗葉似的聲音問道:“說下去!”
申紹先趕緊拽拽周所學的衣襟提醒他不要再說了。
周所學硬著頭皮說道:“遷都金陵可以避免戰事……”
周所學剛說到這裏,旁邊的申紹先歎息一聲搖搖頭。
崇禎帝一拍桌案:“禁衛軍,把這個亂我軍心,心懷圖謀的逆賊拖下去斬首示眾!”
王良輔一揮手,禁衛軍撲上去老鷹抓小雞似的就把周所學抓起來。
周所學嚇得大哭起來:“皇上,微臣說錯話了皇上!皇上饒恕微臣吧!”
崇禎帝冷笑著說道:“你讓朕遷都金陵有何企圖?金陵是你周所學的勢力範圍吧?你周所學是想讓朕偏暗金陵當南宋?當今韃子緊逼,你讓朕做撤退之君?!快斬首!”
申紹先苦笑著搖搖頭。
王良輔大手一揮:“帶下去!”
兵強馬壯的禁衛軍揪著周所學摘下來他的官帽就脫了下去!
這時候,一個五十多歲,兩鬢花白的文臣跪著撲了進來:“皇上!周所學年青不懂事,請皇上繞過他一命吧!”
崇禎帝冷著臉說道:“周延儒,你這個侄子,心懷異誌,今日不殺,必定禍亂朝堂!”
周所學是周延儒親侄子,也是申紹先的學生,崇禎帝殺了周所學,明顯不是震懾黨爭,因為周延儒與申紹先本身就不和睦,這一刀砍下去,兩邊都打壓了一下。
周延儒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微臣一定迴家好生教訓這個小兔崽子!還請皇上看在老臣這麽多年了勤勤懇懇的麵子上……”
申紹先也跪下來求導:“微臣是陳所學的老師,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學師之惰,還請皇上罰其師繞其徒……”
崇禎帝冷靜了一下,粗聲喘息著說道:“將陳所學押進大理寺監牢,聽候處置!”
周延儒和申紹先跪下來磕頭如搗蒜:“皇上聖命!”“多謝皇上寬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