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季瑰聽兒子這麽一說,嚇得一頭冷汗,他低聲斥責兒子:“你這個逆子,不可胡說八道,你知道王之正是什麽人麽?!”
白富仁初生牛犢不怕虎:“兒子沒有胡說,王之正,無非是個浪蕩闊少,有什麽好怕!”
白季瑰冷哼一聲:“王之正是浪蕩闊少?!隻怕他殺過的人,比你見過的人都多,你還打算殺他?豈非自尋死路?!”
白富仁爭辯道:“父親,不是兒子低估他,那日我與他發生爭執,我觀察到,王之正其實對兒子有所忌憚!”
白季瑰嗬嗬笑著問道:“對你有所忌憚?我告訴你,崇國府這麽多輩,哪一輩都不是善茬!特別是王之正,連魏忠賢那麽狠的人物都被他絆倒了!老子都不敢小看他你敢?!”
白富仁咯咯一笑:“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王之正護衛再嚴密,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既然他經常出入煙雨樓,我打算在煙雨樓向他下手!”
白季瑰再次阻攔:“我告訴你,不能急躁,王之正是皇上的表哥,如果他在金陵出了事,皇上定會滅了我們白氏滿門!”
白富仁隻覺得父親膽子太小了,心想:真是人越老膽子越小!
於是敷衍父親說道:“既然父親不讚成,那就算了!別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就是後悔也來不及!”
白季瑰冷哼一聲:“怎麽說,你爺爺是閣老,他王之正再蠻橫,也不能輕易對我們不利!再說,股金都給他了,還想什麽?!”
白富仁點點頭說道:“那好,聽父親得!”
白富仁父子倆剛停止對話,門外就傳來古文典的聲音:“尚書大人,在否?”
白季瑰擺擺手,讓兒子退下,白富仁剛走到門口,古文典就走了進來。
白富仁趕緊躬身說道:“侄兒參見世叔!”
古文典笑著說道:“不必拘禮,嗬嗬,富仁越來越有乃父之風,今天截殺金馬駒家屬事可謂是幹淨利落,毫不留情,心狠手辣,頗有大將風範!”
古文典一誇,白富仁不禁有些按耐不住了,說道:“謝謝叔父誇獎,方才侄兒跟父親大人提出,有一個直接了當,一勞永逸的計策,卻被父親罵了一通!一想,世叔足智多謀,不禁想征求世叔意見!”
古文典微微一笑,撩起袍角坐下來笑問:“你也成年了,既已成家立業,就應當為家分憂,有什麽想法說說來!”
白富仁還沒開口,他老爹就冷哼一聲說道:“別提了,這個逆子竟然想刺殺王之正!”
話音剛落,古文典就臉色變得特別難看,他轉身盯著白富仁嚴厲的說道:“富仁,你如果有心思為我們解憂,你就聽我們調遣,刺殺王之正?你以為那王之正是尋常人物,先不說殺了他,我們幾家定然會惹怒聖上,就說憑你那點功夫,不被王之正反殺就夠好了!王之正是殺星,到江南走到哪殺到哪,你在他麵前耍花招豈不是自討苦吃?!”
白富仁一聽,古文典也如此激烈反對,便不再多說。
古文典嚴肅的對白季瑰說道:“白兄,適才孫連碩,劉維方來跟我講,王之正前日請他們赴宴,提出要吞掉他們的家兵,成立地保營,並且把他們所有的股金收歸武庫巷!”
話音剛落,白尚書就激動的說道:“孫連碩與劉維方,是我們最後的股金了,他王之正收了我們所有的股金怎麽還不知足?!”
古文典歎息一聲道:“是,他不知足,如果進一步讓下去,我想王之正很可能會向南直隸各府下手,屆時整個南直隸都成他的天下,我們恐怕就沒有迴天之力了!趁著還沒有收迴孫劉兩家股金,我想應該馬上采取措施!”
白富仁忍無可忍的說道:“采取措施?!我說了行動你們不聽我得!如今殺掉王之正最起碼可以穩住金陵的現狀!”
古文典轉身對白富仁一字一頓說道:“賢侄,我再給你說一遍,聽從我們得計劃,如果你擅自行動出了事情你父親也不會放過你!”
白尚書低著頭看也不看逆子一眼,思忖片刻盯著古文典問到:“古賢弟,你有什麽思路麽?”
古文典點點頭說道:“上次金馬駒起事,王之正沒有與他正麵交鋒,卻直撲他的老巢金家館,讓金馬駒自己敗露,這在兵法上,叫做“圍魏救趙”,現在王之正再金陵城順風順水,春風得意,咱們亦不能與之正麵交鋒!”
古文典搖著折扇,順著思維說下去:“既然不能正麵交鋒,我們就隻能釜底抽薪!白兄細想,王之正組建的武庫營,歸根結底,不是朝廷的正事在編軍隊,他的武庫巷,也不是朝廷的正式行政機構,他是團練營!什麽叫做團練?根據太祖製定的國策,如果天下戰亂,而朝廷的兵源不能及時趕到圍剿,地方官有權利組織團練,包圍地方治安!王之正既然是團練,那就有保護金陵城治安的任務在身,換句話說——”
古文典看著白尚書,一字一頓得說道:“如果金陵周邊有戰亂,而金陵又沒有常備駐軍,王之正有義務帶領他的團練剿賊!這叫做“調虎離山”!隻要王之正離開金陵哪怕隻有十天半月,我們就有機會重新掌握金陵城!”
白尚書繼續追問:“那,如果十天半月以後,王之正殺迴來呢?!”
古文典陰冷的咬著牙說道:“放心,隻要王之正上了戰場,他的生死就沒有咱們的責任了!屆時,隻要王之正上戰場,我們有很多手段可以要他的命,而且皇上不會怪罪於我等!”古文典點到為止,不在說下去!
白尚書一拍桌案說道:“好計!那怎麽樣才能使金陵周遭有戰亂呢?總不能我們無
事生非到金陵周遭製造一場戰亂吧?!”
“為什麽不可以?!”古文典冷冷的反問,:“想讓有戰亂,不是什麽難事!隻要稍微動點心思,不需要多大的戰亂,隻要金陵周遭有點風吹草動,我等馬上上書內閣要求調遣王之正帶兵剿賊!”
白富仁初生牛犢不怕虎:“兒子沒有胡說,王之正,無非是個浪蕩闊少,有什麽好怕!”
白季瑰冷哼一聲:“王之正是浪蕩闊少?!隻怕他殺過的人,比你見過的人都多,你還打算殺他?豈非自尋死路?!”
白富仁爭辯道:“父親,不是兒子低估他,那日我與他發生爭執,我觀察到,王之正其實對兒子有所忌憚!”
白季瑰嗬嗬笑著問道:“對你有所忌憚?我告訴你,崇國府這麽多輩,哪一輩都不是善茬!特別是王之正,連魏忠賢那麽狠的人物都被他絆倒了!老子都不敢小看他你敢?!”
白富仁咯咯一笑:“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王之正護衛再嚴密,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既然他經常出入煙雨樓,我打算在煙雨樓向他下手!”
白季瑰再次阻攔:“我告訴你,不能急躁,王之正是皇上的表哥,如果他在金陵出了事,皇上定會滅了我們白氏滿門!”
白富仁隻覺得父親膽子太小了,心想:真是人越老膽子越小!
於是敷衍父親說道:“既然父親不讚成,那就算了!別到時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就是後悔也來不及!”
白季瑰冷哼一聲:“怎麽說,你爺爺是閣老,他王之正再蠻橫,也不能輕易對我們不利!再說,股金都給他了,還想什麽?!”
白富仁點點頭說道:“那好,聽父親得!”
白富仁父子倆剛停止對話,門外就傳來古文典的聲音:“尚書大人,在否?”
白季瑰擺擺手,讓兒子退下,白富仁剛走到門口,古文典就走了進來。
白富仁趕緊躬身說道:“侄兒參見世叔!”
古文典笑著說道:“不必拘禮,嗬嗬,富仁越來越有乃父之風,今天截殺金馬駒家屬事可謂是幹淨利落,毫不留情,心狠手辣,頗有大將風範!”
古文典一誇,白富仁不禁有些按耐不住了,說道:“謝謝叔父誇獎,方才侄兒跟父親大人提出,有一個直接了當,一勞永逸的計策,卻被父親罵了一通!一想,世叔足智多謀,不禁想征求世叔意見!”
古文典微微一笑,撩起袍角坐下來笑問:“你也成年了,既已成家立業,就應當為家分憂,有什麽想法說說來!”
白富仁還沒開口,他老爹就冷哼一聲說道:“別提了,這個逆子竟然想刺殺王之正!”
話音剛落,古文典就臉色變得特別難看,他轉身盯著白富仁嚴厲的說道:“富仁,你如果有心思為我們解憂,你就聽我們調遣,刺殺王之正?你以為那王之正是尋常人物,先不說殺了他,我們幾家定然會惹怒聖上,就說憑你那點功夫,不被王之正反殺就夠好了!王之正是殺星,到江南走到哪殺到哪,你在他麵前耍花招豈不是自討苦吃?!”
白富仁一聽,古文典也如此激烈反對,便不再多說。
古文典嚴肅的對白季瑰說道:“白兄,適才孫連碩,劉維方來跟我講,王之正前日請他們赴宴,提出要吞掉他們的家兵,成立地保營,並且把他們所有的股金收歸武庫巷!”
話音剛落,白尚書就激動的說道:“孫連碩與劉維方,是我們最後的股金了,他王之正收了我們所有的股金怎麽還不知足?!”
古文典歎息一聲道:“是,他不知足,如果進一步讓下去,我想王之正很可能會向南直隸各府下手,屆時整個南直隸都成他的天下,我們恐怕就沒有迴天之力了!趁著還沒有收迴孫劉兩家股金,我想應該馬上采取措施!”
白富仁忍無可忍的說道:“采取措施?!我說了行動你們不聽我得!如今殺掉王之正最起碼可以穩住金陵的現狀!”
古文典轉身對白富仁一字一頓說道:“賢侄,我再給你說一遍,聽從我們得計劃,如果你擅自行動出了事情你父親也不會放過你!”
白尚書低著頭看也不看逆子一眼,思忖片刻盯著古文典問到:“古賢弟,你有什麽思路麽?”
古文典點點頭說道:“上次金馬駒起事,王之正沒有與他正麵交鋒,卻直撲他的老巢金家館,讓金馬駒自己敗露,這在兵法上,叫做“圍魏救趙”,現在王之正再金陵城順風順水,春風得意,咱們亦不能與之正麵交鋒!”
古文典搖著折扇,順著思維說下去:“既然不能正麵交鋒,我們就隻能釜底抽薪!白兄細想,王之正組建的武庫營,歸根結底,不是朝廷的正事在編軍隊,他的武庫巷,也不是朝廷的正式行政機構,他是團練營!什麽叫做團練?根據太祖製定的國策,如果天下戰亂,而朝廷的兵源不能及時趕到圍剿,地方官有權利組織團練,包圍地方治安!王之正既然是團練,那就有保護金陵城治安的任務在身,換句話說——”
古文典看著白尚書,一字一頓得說道:“如果金陵周邊有戰亂,而金陵又沒有常備駐軍,王之正有義務帶領他的團練剿賊!這叫做“調虎離山”!隻要王之正離開金陵哪怕隻有十天半月,我們就有機會重新掌握金陵城!”
白尚書繼續追問:“那,如果十天半月以後,王之正殺迴來呢?!”
古文典陰冷的咬著牙說道:“放心,隻要王之正上了戰場,他的生死就沒有咱們的責任了!屆時,隻要王之正上戰場,我們有很多手段可以要他的命,而且皇上不會怪罪於我等!”古文典點到為止,不在說下去!
白尚書一拍桌案說道:“好計!那怎麽樣才能使金陵周遭有戰亂呢?總不能我們無
事生非到金陵周遭製造一場戰亂吧?!”
“為什麽不可以?!”古文典冷冷的反問,:“想讓有戰亂,不是什麽難事!隻要稍微動點心思,不需要多大的戰亂,隻要金陵周遭有點風吹草動,我等馬上上書內閣要求調遣王之正帶兵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