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允彝是個耿直之士,他不像其他人那樣,又是顧慮大家的感受,又是要考慮門閥派係,夏允彝這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才俊,身懷武功,又是深諳俠義精神,所以他隻知道需要仗義執言的時候就不能退縮!


    夏允彝跟陳子龍這兩個年輕人,都表明了立場,張溥,張采又早已確定支持王之正,複社的各友社成員,都看出來了王之正已然是絕對的不可動搖的複社掌舵者,所以也開始動搖了。


    這時候,一直被關注者的中州端社的社長滕冀,突然就站起身來,他先對王之正躬身施禮,然後走到阮大铖跟前再次施禮,用誠摯的態度說道:“阮大成老兄,經過諸位先生的誠摯描述,我滕冀發現,我以前對於你確實認識的有失偏頗,我今日聽了侯爺和夏兄的描述,才知道,我還是太年輕,沒有閱曆,之前對你的誤解,你一定要多多海涵!!以後都是同社兄弟,希望我們可以重歸於好!,”


    阮大铖剛才在心裏看著這場激烈的辯論,圍繞著他作為印子,實際上是在爭論複社的原則性問題。


    他著實在心裏很緊張,他怕王之正不能說服滕冀,如果王之正不能說服滕冀,就不能確立他在複社的一把手的地位,那自己也很難再複社中形成氣候!


    現在他終於放心了,王之正勝利了!


    阮大铖是個胸有城府,又很有涵養的大儒,學問修養並不亞於錢牧齋。


    他趕緊迴禮道:“滕冀兄,你能夠願意接納我阮大铖這樣,犯過錯誤的人,我在內心深處特別感激,哪裏還會有什麽埋怨隔閡!說句實打實的話,我很是感激你,如果不是今天滕兄說透了,這些矛盾一直被包在紙團裏,問題就永遠得不到解決,我也不能與諸公打開心扉呀!以後複社有任何事情,我阮大铖願意做馬前卒,隻要有需要我阮大铖的地方,水裏火裏,言話一句!”


    王之正終於也鬆了口氣,他左手握住滕冀的手,右手握住阮大铖得手,說道:“今日,王某感到特別欣慰,滕冀兄是個有胸懷,能容得下人的大人物,你們兩位能夠重修於好,意義非凡!這也是我們複社能夠壯大的表現呀!”


    王之正轉身走到台上,對著台下躬身施禮道:“今日,諸公還有沒有什麽不同的聲音,大家不用有顧慮得,話隻有說透了,說明白了,才能夠赤誠相待!大家有什麽不同的聲音盡管說出來!”


    台下的小社看到中州端社這個五百多人的大社都已經向王之正臣服,大家誰還敢有反對的聲音,紛紛表態,願意支持王之正的用人之策!


    王之正點點頭,很欣慰地說道:“好了,對於複社發展人數,延請入社篩選的具體方案,還是要請大家具體來協商確定,我隻是來確定一下整體的原則:首先,摒棄門第之見,隻要有德有才,或是做出過什麽出色的政績,或者是文章修養學問好,我們都熱烈歡迎!豪門寒門我們不作為參考標準!其次,不要對人的派係什麽的做太多苛求,隻要不是以前跟著閹黨為非作歹過得,我們都可以考察,隻要他有進入複社的想法,我們都可以考核一下,給人家一個機會!”


    王之正說完,有點口渴,他端起茶盞啜飲一口,接著說道:“下邊我來說一下,我們複社要做什麽!”


    王之正說到這裏,有點激動的背著手在台上走來走去。他止住腳步說道:“大家都曉得,天下並不穩定,我們大明帝國現在迎來了建國以來最嚴峻的關頭!我們在江南省看不出來,我卻是從長江上遊順江而下,我們江南省的安慶府,太平府就有很多盜賊,更別說北方了,西北地區,陝北地區,民變愈演愈烈,叛賊攻城略地,三邊總督楊鶴剿賊一年多,成效並不好。這股盜賊與以前的小賊不同,他們規模上萬,攻城略地,殺害地方官,走到哪裏,哪裏的災民就從賊而走,越剿越多!”說到這裏,王之正指著西邊說道:“沒有人願意做盜賊,百姓揭竿而起,不是因為想造反,實在是餓呀,陝北大旱,緊接著是蝗災,有的地方一個縣的老百姓餓死的隻剩下一戶兩戶,沒有吃的,就隻能靠搶掠,反正餓死也是死,造反還能吃頓飽飯!這是天災,我們改變不了,有的問,為什麽朝廷不賑災?沒錢呀!你想想,在蕪湖縣剿賊的時候,蕪湖縣這個江南富裕的縣,童應秋竟然沒有錢買剿賊的兵器!最後上報太平府,太平府的知府李精白,都一時拿不出三萬兩剿賊的錢!更何況是朝廷和甘陝!國家沒有錢,怎麽可能會剿賊順利,因為拿不出錢,三邊總督楊鶴隻好以招撫為主,可是用過兵的人都曉得,招撫不是剿賊的根本之計,隻是權宜之計,賊兵那麽多,你養得起麽,養不起,他們還要再次造反,就是這樣的邏輯!終其原因,沒有錢糧,就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說到這裏,王之正接著指了指北方:“更可怕的是,遼東形勢更加嚴峻,建州賊寇建立了一個金國,在遼東攻城略地,屠殺邊民,薊遼督師袁崇煥跟金賊打拉鋸戰,又是建立關寧錦防線!這個金賊的酋長叫皇太極,我與他有過接觸,此人雄才大略,且野心勃勃,上位的時候,四大貝勒執政,如今已然集大權於一身,一心想要把關在之地盡數吞並!關寧錦防線確實可以抵擋住金賊,可是這條防線不易於是拿金山銀海堆出來的!朝廷每年的歲入,有六成都撥給了遼東,仍然是捉襟見肘,袁崇煥督師也隻能跟金賊打拉鋸戰,戰戰和和!”


    一口氣分析完天下大勢,王之正擺擺手對諸公說道:“我說真麽多,都是你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很快就到眼前的事情!簡而言之,為什麽朝廷困難,就是因為沒有錢,連年大旱顆粒無收,朝廷根本收不上來賦稅,所以皇上沒有錢!江南省是天下富庶之地,魚米之鄉,何以解憂,唯有諸公!”


    說到這裏,王之正突然躬身對大家環環一拜說道:“江南歌舞升平,金陵紙醉金迷,如果戰火燒了過來,繁華豈不成了黃粱一夢呀!所以,我認為,複社的首要任務,就是為皇上支持錢糧!”


    王之正說到這裏,複社諸公都不吭氣了。誰都知道,錢不是大風刮來的,再有錢,又有誰願意把錢捐了!但是,對於當時的道德標準來說,沒有任何人敢於開口提意見,這樣會引起公憤!


    所以大家都開始低聲響應:侯爺說的是!對呀,江南應該支持一下!


    王之正心中陣陣冷笑:這群人,如果讓暢談國家大事,一個比一個義正言辭,掙到了讓他們出利益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一句痛快話!


    這時候,老社長張溥拍著胸脯說道:“侯爺放心,我張氏在吳江一帶有不少產業,我願意每年捐出二十萬兩貢獻給朝廷用於剿賊賑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庭小官下凡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語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語路並收藏天庭小官下凡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