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極聽到王之正誇他“修己明道”,不禁微微一愣,笑著看著王之正說:“噢?王大人是這麽看的?那你來說說,老夫哪裏稱得上這幾個字呢?”
王之正微微一笑說道:“黃閣老一生,立言,立功,立德,聖人要求的三項,您老都做到了,而且恪盡職守,為國操勞,當然配得上這幾個字了。”
黃立極點點頭,說道:“作為一介讀書人,立言與立德自歎做的還可以,至於立功那就稱不上了。”
王之正馬上表示反對:“東林黨熊廷弼,好大喜功,遼東邊防,剛愎自用,大人當機立斷,不懼得罪東林黨,讓熊廷弼得到他應該得到的下場,這就是立功!”
王之正這幾句話,一下子戳中了黃立極的心事,處死熊廷弼,一直是他心裏一個結。對於東林黨來說,處死熊廷弼,就是跟東林黨結下的血海深仇。如今王之正竟然讚許,頓時有種知音之感。
黃立極看了看王之正,笑嗬嗬問道:“哦,王大人覺得熊廷弼該死?”
王之正點點頭,說道:“雷霆雨露皆是聖恩,裁度處決熊廷弼,那是聖上的旨意,您隻是作為一個朝臣,說出了你的觀點,熊廷弼有何冤屈!似他那樣剛愎自用,拿著國家的邊防做實驗,遲早會壞了邊防,換了在下,也要進言處決熊廷弼傳首九邊!”
黃立極沉默了,喝著茶不迴答王之正的話題,他不願意提起那個名字。熊廷弼,這個人,雖然是由自己親手毀滅的,可是這個疙瘩,卻是怎麽都解不開。
但是王之正這幾句話,等於幫他解開了一個心結。
黃立極幽幽歎息道:“清流,東林黨,掌握著輿論,他們把老夫描述成卑鄙無恥之徒!”
王之正不屑地說道:“東林黨才是宵小之徒!您想想,他們為了一黨之利,排斥異己,挑起黨政!我大明帝國的元氣,就是被他們給泄掉的呀!他們掌握著輿論,凡是不是他們黨人,就大肆貶低,就連皇上下的每一項決議,他們都要討論,他們抵製國家對東南財閥收取稅捐,影響國家財政來源,國家沒有錢怎麽邊防、賑災!這是對政務的擾亂,這是對帝國大廈釜底抽薪啊!”
王之正越說越激動,他站起身,慷慨激昂的氣勢,絲毫不亞於東林黨人。
這幾句話,說出來的都是王之正的心裏話,句句屬實,他對東林黨也是這樣的態度,王之正為了信王能夠獲取支持,雖然伸出橄欖枝,但絕對不是東林黨在閹黨的臥底。
黃立極徹底打開了心結,他站起身,肅然的向王之正作揖:“王大人,您是老夫的知己!請受老夫一拜!”
王之正趕緊扶起黃立極:“閣老,怎麽能當得起您的大禮,快快坐下!”
王之正扶著黃立極坐下來,然後也坐了下來,他說這麽多,希望黃立極可以敞開心扉,可是黃立極心如古井,扔下這麽多石頭,始終沒有激起一朵浪花。
王之正看黃立極還是沒有對他敞開心扉,於是決定下點猛料。
王之正微微一笑,從懷裏掏出來信王朱由檢的一枚隨身玉壁,雙手遞了上去。
黃立極不解的問道:“王大人,您這是什麽意思?”
王之正恭恭敬敬的說道:“這枚玉壁,是先帝賞賜信王朱由檢的,信王昨日來我府上,托我把它進獻給您,並謂我曰:玉者,國之重器!隻有黃閣老當得起這枚玉壁!”
聽到王之正把信王抬出來,黃立極霍然起身,警惕的盯著王之正:“王大人,我與信王素無往來,請你收迴玉壁,無功不受祿!”
王之正心裏明白,黃立極以為自己是魏忠賢派來試探他的,所以抖起警覺。
王之正也不著急,他緩緩的收起玉壁放進懷中:“黃閣老,如果您與信王素無往來,也沒打算往來,那我就把玉壁帶迴去還給他,並告訴他,您不收他的玉壁,也不願意與他有所往來。”
然後徑自坐迴原位,一邊品茶一邊盯著黃立極觀察黃立極的反應。
王之正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黃閣老,信王爺是個忠厚之人,您如果沒有結交之意,想來以後再想結交,就晚了。”
黃立極腦子飛快的轉動著:王之正到底是什麽來頭?如果他是代表魏忠賢來試探我,我不收,他就完成任務了,為什麽還要接著遊說。如果是代表信王,此刻如果自己堅決拒絕他,以後信王如果繼位,難免不會跟自己清算。確實如王之正所說,現在不燒香,以後就來不及了。
黃立極不言語端著茶盞腦子飛快的思慮著。
王之正接著又說了一句話:“結交信王,並不會犯九千歲的忌諱,因為九千歲是個唯聖命是從的人,忠誠度不亞於任何人。而且,九千歲與信王,關係也很好。你要思量清楚了。”
黃立極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就是,他是個敢於做決斷的人。
聽到王之正話以至此,黃立極終於打破沉默,他站起身,背著手踱了幾步,迴頭看著王之正,沉穩的說道:“既然信王如此器重在下,在下不能弗了他的美意。”
王之正點點頭,笑著站起身:“對嘛!麵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
說罷,再次從懷中取出玉壁,雙手恭恭敬敬呈遞給黃立極,黃立極看了看玉壁,晶瑩剔透,確實是玉中極品。
他伸手取過玉壁,頓覺溫潤冰涼,白壁無暇,美的不可挑剔。
黃立極握著玉壁,深沉的點點頭,突然笑問王之正:“王大人,如果我猜的不錯,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吧?”
王之正微微一笑,拱手問道:“請閣老剖析。”
黃立極笑道:“名為九千歲心腹,實則為信王籌謀!您這個局做的很出彩!”
王之正擺擺手笑道:“黃閣老,這一點,您是猜錯了,我並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是身在漢營心在漢!九千歲的心腹,為什麽不能幫信王辦事呢?九千歲與信王,並不是對立的,這一點您可要看清楚。”
黃立極知道王之正不會承認,他也沒打算讓王之正承認。
他看了看滴水不漏的王之正,笑問:“王大人,請問貴庚?”
王之正笑吟吟道:“在下生於萬曆二十七(1599)年,虛擲光陰二十九載。”
黃立極歎息道:“閣下年未過而立,卻有如此成就與見識!”
王之正謙遜的說道:“貴公子衡若,與我同齡,現任錦衣衛指揮同知,亦是年輕有為!”
黃立極嗬嗬一笑:“犬子怎麽能跟大人您相提並論,衡若性柔善,無城府並不能托付大事!隻是憑借恩蔭猜的到一個閑差罷了。”
黃衡若與王之正私交不深,但是也有點頭之交,看到黃立極提起兒子,滿臉父愛洋溢,王之正決心利用一下。
王之正笑著說道:“俗話說,選擇大於努力,之正隻是善選擇兒子,如果大人也選擇對了,貴公子必然是前途不可限量!”
說到這裏,黃立極眼神跳躍了一下,被王之正捕捉殆盡,王之正繼續煽風點火:“這一布棋,關乎貴門世代富貴。閣老選對了,後代就是再柔弱,富貴已然在握!”
黃立極手中摩挲著茶盞,突然放了下來:“王大人,信王但有吩咐,老夫必當竭盡所能。”
王之正微微一笑:“黃閣老,從明日起,我就向九千歲提議,升任令公子為禁衛軍副統領。”
黃立極心想:這王之正果然是留著一手好牌與我交易。這樣一來,即提拔了衡若,又把衡若作為人質攥在手裏。好吧,既然決心投靠信王,決不能搖擺,就把兒子交給他吧。
於是,黃立極一個揖拜倒:“那就多謝王大統領提點。”
王之正大度的哈哈一笑:“請閣老放心,令公子我可以保證封侯有望。”
黃立極歎道:“富貴本是浮雲,能夠為國做事就行。”
親身遊說黃立極,王之正再一次泄露真是目的,就如王之正所說,有些事情,是遮蓋不住的,不拿著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賭一賭,就得不到最重要的支持。
黃立極加入信王黨是王之正最穩妥的一步棋,這一布棋走下來,王之正的勝算又增加了幾成,權力天平頓時傾斜到了信王黨這邊,王之正下一步就是主動出擊,挑唆崔呈秀叛出閹黨。
王之正微微一笑說道:“黃閣老一生,立言,立功,立德,聖人要求的三項,您老都做到了,而且恪盡職守,為國操勞,當然配得上這幾個字了。”
黃立極點點頭,說道:“作為一介讀書人,立言與立德自歎做的還可以,至於立功那就稱不上了。”
王之正馬上表示反對:“東林黨熊廷弼,好大喜功,遼東邊防,剛愎自用,大人當機立斷,不懼得罪東林黨,讓熊廷弼得到他應該得到的下場,這就是立功!”
王之正這幾句話,一下子戳中了黃立極的心事,處死熊廷弼,一直是他心裏一個結。對於東林黨來說,處死熊廷弼,就是跟東林黨結下的血海深仇。如今王之正竟然讚許,頓時有種知音之感。
黃立極看了看王之正,笑嗬嗬問道:“哦,王大人覺得熊廷弼該死?”
王之正點點頭,說道:“雷霆雨露皆是聖恩,裁度處決熊廷弼,那是聖上的旨意,您隻是作為一個朝臣,說出了你的觀點,熊廷弼有何冤屈!似他那樣剛愎自用,拿著國家的邊防做實驗,遲早會壞了邊防,換了在下,也要進言處決熊廷弼傳首九邊!”
黃立極沉默了,喝著茶不迴答王之正的話題,他不願意提起那個名字。熊廷弼,這個人,雖然是由自己親手毀滅的,可是這個疙瘩,卻是怎麽都解不開。
但是王之正這幾句話,等於幫他解開了一個心結。
黃立極幽幽歎息道:“清流,東林黨,掌握著輿論,他們把老夫描述成卑鄙無恥之徒!”
王之正不屑地說道:“東林黨才是宵小之徒!您想想,他們為了一黨之利,排斥異己,挑起黨政!我大明帝國的元氣,就是被他們給泄掉的呀!他們掌握著輿論,凡是不是他們黨人,就大肆貶低,就連皇上下的每一項決議,他們都要討論,他們抵製國家對東南財閥收取稅捐,影響國家財政來源,國家沒有錢怎麽邊防、賑災!這是對政務的擾亂,這是對帝國大廈釜底抽薪啊!”
王之正越說越激動,他站起身,慷慨激昂的氣勢,絲毫不亞於東林黨人。
這幾句話,說出來的都是王之正的心裏話,句句屬實,他對東林黨也是這樣的態度,王之正為了信王能夠獲取支持,雖然伸出橄欖枝,但絕對不是東林黨在閹黨的臥底。
黃立極徹底打開了心結,他站起身,肅然的向王之正作揖:“王大人,您是老夫的知己!請受老夫一拜!”
王之正趕緊扶起黃立極:“閣老,怎麽能當得起您的大禮,快快坐下!”
王之正扶著黃立極坐下來,然後也坐了下來,他說這麽多,希望黃立極可以敞開心扉,可是黃立極心如古井,扔下這麽多石頭,始終沒有激起一朵浪花。
王之正看黃立極還是沒有對他敞開心扉,於是決定下點猛料。
王之正微微一笑,從懷裏掏出來信王朱由檢的一枚隨身玉壁,雙手遞了上去。
黃立極不解的問道:“王大人,您這是什麽意思?”
王之正恭恭敬敬的說道:“這枚玉壁,是先帝賞賜信王朱由檢的,信王昨日來我府上,托我把它進獻給您,並謂我曰:玉者,國之重器!隻有黃閣老當得起這枚玉壁!”
聽到王之正把信王抬出來,黃立極霍然起身,警惕的盯著王之正:“王大人,我與信王素無往來,請你收迴玉壁,無功不受祿!”
王之正心裏明白,黃立極以為自己是魏忠賢派來試探他的,所以抖起警覺。
王之正也不著急,他緩緩的收起玉壁放進懷中:“黃閣老,如果您與信王素無往來,也沒打算往來,那我就把玉壁帶迴去還給他,並告訴他,您不收他的玉壁,也不願意與他有所往來。”
然後徑自坐迴原位,一邊品茶一邊盯著黃立極觀察黃立極的反應。
王之正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黃閣老,信王爺是個忠厚之人,您如果沒有結交之意,想來以後再想結交,就晚了。”
黃立極腦子飛快的轉動著:王之正到底是什麽來頭?如果他是代表魏忠賢來試探我,我不收,他就完成任務了,為什麽還要接著遊說。如果是代表信王,此刻如果自己堅決拒絕他,以後信王如果繼位,難免不會跟自己清算。確實如王之正所說,現在不燒香,以後就來不及了。
黃立極不言語端著茶盞腦子飛快的思慮著。
王之正接著又說了一句話:“結交信王,並不會犯九千歲的忌諱,因為九千歲是個唯聖命是從的人,忠誠度不亞於任何人。而且,九千歲與信王,關係也很好。你要思量清楚了。”
黃立極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就是,他是個敢於做決斷的人。
聽到王之正話以至此,黃立極終於打破沉默,他站起身,背著手踱了幾步,迴頭看著王之正,沉穩的說道:“既然信王如此器重在下,在下不能弗了他的美意。”
王之正點點頭,笑著站起身:“對嘛!麵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
說罷,再次從懷中取出玉壁,雙手恭恭敬敬呈遞給黃立極,黃立極看了看玉壁,晶瑩剔透,確實是玉中極品。
他伸手取過玉壁,頓覺溫潤冰涼,白壁無暇,美的不可挑剔。
黃立極握著玉壁,深沉的點點頭,突然笑問王之正:“王大人,如果我猜的不錯,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吧?”
王之正微微一笑,拱手問道:“請閣老剖析。”
黃立極笑道:“名為九千歲心腹,實則為信王籌謀!您這個局做的很出彩!”
王之正擺擺手笑道:“黃閣老,這一點,您是猜錯了,我並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是身在漢營心在漢!九千歲的心腹,為什麽不能幫信王辦事呢?九千歲與信王,並不是對立的,這一點您可要看清楚。”
黃立極知道王之正不會承認,他也沒打算讓王之正承認。
他看了看滴水不漏的王之正,笑問:“王大人,請問貴庚?”
王之正笑吟吟道:“在下生於萬曆二十七(1599)年,虛擲光陰二十九載。”
黃立極歎息道:“閣下年未過而立,卻有如此成就與見識!”
王之正謙遜的說道:“貴公子衡若,與我同齡,現任錦衣衛指揮同知,亦是年輕有為!”
黃立極嗬嗬一笑:“犬子怎麽能跟大人您相提並論,衡若性柔善,無城府並不能托付大事!隻是憑借恩蔭猜的到一個閑差罷了。”
黃衡若與王之正私交不深,但是也有點頭之交,看到黃立極提起兒子,滿臉父愛洋溢,王之正決心利用一下。
王之正笑著說道:“俗話說,選擇大於努力,之正隻是善選擇兒子,如果大人也選擇對了,貴公子必然是前途不可限量!”
說到這裏,黃立極眼神跳躍了一下,被王之正捕捉殆盡,王之正繼續煽風點火:“這一布棋,關乎貴門世代富貴。閣老選對了,後代就是再柔弱,富貴已然在握!”
黃立極手中摩挲著茶盞,突然放了下來:“王大人,信王但有吩咐,老夫必當竭盡所能。”
王之正微微一笑:“黃閣老,從明日起,我就向九千歲提議,升任令公子為禁衛軍副統領。”
黃立極心想:這王之正果然是留著一手好牌與我交易。這樣一來,即提拔了衡若,又把衡若作為人質攥在手裏。好吧,既然決心投靠信王,決不能搖擺,就把兒子交給他吧。
於是,黃立極一個揖拜倒:“那就多謝王大統領提點。”
王之正大度的哈哈一笑:“請閣老放心,令公子我可以保證封侯有望。”
黃立極歎道:“富貴本是浮雲,能夠為國做事就行。”
親身遊說黃立極,王之正再一次泄露真是目的,就如王之正所說,有些事情,是遮蓋不住的,不拿著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賭一賭,就得不到最重要的支持。
黃立極加入信王黨是王之正最穩妥的一步棋,這一布棋走下來,王之正的勝算又增加了幾成,權力天平頓時傾斜到了信王黨這邊,王之正下一步就是主動出擊,挑唆崔呈秀叛出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