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數次約見,柳青青終於跟張皇後約好了密會王之正的時間與地點。? ? 時間定在三日後,就是十月二十三日午後,地點定在了祁國公府。
之所以定在祁國公府,是因為祁國公陳璠乃是皇後張嫣的親舅舅,恰逢陳璠身染風寒,作為外甥女,張皇後跟皇上請旨探親,祁國公陳璠跟崇國公王安一樣,也是與世無爭的國公爺,繼承了先祖留下來的爵位和富貴,但是陳璠跟王安有一點不同,就是王安親近閹黨,而陳璠因為外甥女張皇後的原因,更親近東林黨。
到了約定的時間,王之正從禁衛軍大統領府上騎馬迴到崇國公府,然後帶著侍妾柳青青,二人喬裝打扮成販煤的老翁老嫗,從後門而出,帶著周成、周功推著煤車直奔祁國公府。因為事先約定好,王之正和柳青青順利的來到了祁國公的書房裏。祁國公治家很嚴,所以魏忠賢有幾次想安插黨羽進駐祁國公府都沒能成功。所以王之正來到祁國公府,有了一種安全感。進了書房,王之正看到了那位傳說中傾國傾城、豔冠天下的妖豔皇後張嫣。之前王之正對於張皇後的所有理解,都停留在政治層麵,在他的眼界中,張皇後不過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人物而已。
進了書房,看到了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美貌少婦,才剛看了一眼,隻覺得心頭微微一震,眼珠子都轉不動了:隻見她瓜子臉,柳眉畫的很是精巧,麵如白玉,鼻梁秀挺,櫻桃小口,微微一笑,唇紅齒白,臉蛋兒上兩個淺淺的酒窩,五官精致、美豔,身材妖嬈,修長的身形,優雅的雙手,氣質中帶著一種名門閨秀的冷豔與高貴。王之正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漂亮的美人。相比之下,自己身旁打扮成販煤老嫗的柳青青頓失顏色。看見王之正目不轉睛,癡癡地看著自己,張皇後並沒有像尋常女子那樣,表現出害臊和怒,反而是微微一笑,落落大方的說:“將軍,您看什麽?”王之正這才意識到剛才唐突佳人,急忙跪倒在地,循規蹈矩的拜道:“下官王之正叩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千歲!”
柳青青看著打扮成煤販子的王之正,還在循規蹈矩的叩頭拜見,感覺特別滑稽,竟忍不住咯咯咯捂著小嘴笑了起來。張皇後笑著對柳青青說:“姐姐,你笑什麽呢?”柳青青對張皇後笑道:“你看他打扮的灰頭土臉,還煞有介事的跪下行禮,感覺好滑稽。”張嫣其實早已經忍俊不禁,感覺特別滑稽,聽到柳青青這麽說,竟掩著小嘴兒莞爾一笑。抬了抬芊芊玉手:“將軍請起吧,來,請坐。”張皇後聲如珠玉,婉轉動人,聽得王之正心裏一陣酥麻。她指了指自己對麵的一張椅子,延請王之正坐下。
聽到皇後開口,王之正利索的站起身,虎虎生威的坐在了張皇後對麵。
屋裏隻有三個人,王之正坐在張皇後對麵,柳青青站在王之正身後。
張皇後看了看王之正,隻見這個青年才俊,雖然穿著煤販子的粗布棉衣,灰頭土臉,可是掩蓋不住劍眉星目,勃勃英氣,不禁心中一陣寬慰,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她笑容可掬的對王之正說道:“自從聽聞柳姐姐說起,將軍身在曹營心在漢,本宮就時常關注關於你的所有信息,今日一見,將軍果真是英氣逼人,讓本宮看了,心中不禁有一種寬慰。”
王之正不敢直視張皇後,雖然是麵對麵坐著,卻故意把視線垂在地上,隻是聽著張皇後那如同珠璣軟語。
王之正謙遜的說:“娘娘,下官雖然是國公世子,卻深知我家世代深沐皇恩,父親從小就教育我,要讀好書,做好人,為皇上分憂解難。下官雖身在軍旅,卻是有良知的讀書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麵前,是一定不可以含糊的。”
王之正一字一板,字正腔圓,說話的時候,渾身上下飄逸著一股凜然正氣。
看到王之正說話的神情,張皇後古井一般深冷的心,居然泛起來陣陣漣漪,心中竟然升騰起一種對優秀異性的崇拜感。那是一種出於女人本能的奇妙反應。張皇後看著王之正英俊的臉,竟然心中猶如一隻小鹿在突突亂撞。
張皇後定了定飄飛的神思,對王之正和藹可親的說:“將軍可以忍辱負重,為皇室分憂解難,本宮很感動,不知道將軍您為了國家,忍受了多少委屈,請受張雅一拜!”說著,張皇後盈盈一拜。
看到張皇後竟對他行禮,王之正急忙伸手想要扶住,卻想起來男女之防,於是對身旁的愛妾柳青青說:“青青,快扶起皇後娘娘!娘娘,怎麽可以對在下行此大禮!”柳青青走過去,攙扶著張皇後坐下來。
王之正跪倒在地,動情的對張皇後說道:“下官雖然身在賊營,卻深知皇後娘娘與客夫人用於鬥爭的種種事跡,常常捫心自問,一個女子尚且為了社稷,不顧身家,王之正內心深感汗顏,恨我不能早點為國分憂,使得皇後娘娘在宮中受到欺壓侮辱!”王之正說著說著,居然以頭碰地,額頭上冒出來殷紅的血跡。
張皇後感動的珠淚滾滾而下,她趕緊伸出玉手扶起跪倒在地的王之正:“將軍快快起身,您對大明王朝的忠心,本宮心中深知。”
王之正感到一雙芊芊玉手扶著自己的胳膊,一陣暖流順著胳膊湧遍全身。
他坐在椅子上,然後對柳青青說道:“青青,你應該給皇後娘娘說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了吧?”柳青青點點頭說道:“將軍,妾身已經向皇後細細說過!”
張皇後點點頭,溫婉地對王之正說道:“將軍,我知道您的心意,皇上身體不好,有嚴重的肺病,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所以對我說過,如果他不幸崩逝,就傳位給他唯一的弟弟,信王。他對信王說過,如果信王登基,會好好善待我的。”
王之正點點頭,看了看張皇後美豔動人的臉蛋兒,心想:真是紅顏薄命,花一樣年紀的美人兒,卻要深陷在這政治漩渦裏。
王之正抬頭看張皇後的時候,正好與她四目相對,王之正隻覺得有一股電流衝擊著他,不禁趕緊低下了頭,王之正淡淡的說:“皇上所囑托的,就是下官想拜托的。一旦皇上有故,您一定要勇敢的站出來,向天下表明,新的繼承人是信王。因為根據我們大明祖宗之法,必須有先皇皇後的認可,新皇帝才會有合法性。到時候您一定要頂住各方麵壓力。”
張皇後堅定的點點頭:“這一點,將軍可以放心,本宮就是粉身碎骨,也要保證新的繼承人能夠獲得合法地位。”
王之正聽到粉身碎骨四個字從這個如玉美人嘴裏說出來,隻覺得頓時升起來一種憐香惜玉之情,他抬起頭來一字一板的對張皇後說道:“不,不要您粉身碎骨!政治本身就是男人的事情,你們女人卷進來本來就是不應該,你們沒有義務為男人們的事情做出犧牲!”
王之正一句話說出來,柳青青頓時大驚失色,好你個王之正,看見張皇後長的美,馬上就把重要的事情拋在一邊了!你怎麽可以對皇後說這樣的話!難道我柳青青就活該卷入男人的事情麽?柳青青心裏一陣酸酸的,不知道是吃醋還是傷心,她眼睛裏泛起了瑩瑩珠淚。
她轉過身,冷笑著對王之正說:“王之正!什麽叫做男人的事情,什麽叫做不應該犧牲?!為家為國,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大明的人,為國犧牲有什麽不對?夫君你是不是糊塗了?”
柳青青言辭激烈的一番連珠炮,讓王之正頓時紅了臉,是啊,自己把柳青青當成男人一樣,分配那麽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勸張皇後不要為了男人的事情犯險。
王之正正紅著臉尷尬的不知道怎麽迴答,張皇後卻站起身來言辭剛烈的說道:“我父親曾對我說過,一個國家如果人人為自己活著,這個國家就越來越沒有希望,如果一個國家人人可以為國進一份心力,這個國家才能夠圖強!我張嫣雖是一介女流,可是如果國家要我犧牲,我定不會眨一下眼!將軍,你對柳姐姐怎麽樣,就對我怎麽樣,我不是什麽不該卷入政治的弱女子,我是大明王朝的國母!”
王之正歎了一口氣,說道:“是我失言了。下官知道了皇後娘年的堅定決心,感到非常欣慰,有您的決心,我就更加有信心了。”
張皇後點了點頭,對王之正說:“將軍,信王如果登基,能不能徹底鏟除閹黨,要知道他才十七歲,還是個孩子呀!”
王之正胸有成竹的說道:“這一點請娘娘放心,我王之正存在的意義,就是鏟除橫行朝堂的魏忠賢和欺壓後宮的客氏夫人。我之所以為了獲得禁軍大統領的職位,殺死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就是因為我要手握禁衛軍,為鏟除魏忠賢一黨而戰鬥,到時候隻要信王一道旨意頒布,下官哪怕帶著禁衛軍強攻,也要一舉把閹黨從大明朝的朝堂上徹底鏟除殆盡!”
王之正說著幾句話的時候,手握拳頭,臉色堅定剛毅,張皇後盯著他英俊剛毅的臉,竟然心中泛起來陣陣漣漪,眼前這個男人,高大,沉穩,英俊,健壯,剛毅而富有智慧,給人一種滿滿的安全感,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有感覺的男子,她十六歲就進宮了,她認識的男子,除了她的父親,兄長,就是皇上。
她的夫君是皇上,可是那個男人長於深宮之中,養於婦人之手,從沒有經曆過任何風浪,長得白皙,瘦削,臉色蒼白,長年累月都是虛弱不堪,任性而跋扈,懦弱而嬌弱,她從來沒有對他有過任何男女之間的那種感覺。
可是眼前的這個男人,卻那麽富有迷一樣的魅力,他的果斷,沉穩,剛毅,甚至那傲慢而不屑的微笑,都會衝擊著自己古井一樣的心。她甚至大膽的幻想,如果自己能夠跟柳青青換一下,把皇後讓給柳青青,讓她給王之正做妾,她都會毫不猶豫!
皇後看著自己出神,王之正卻並沒有察覺,他從容的從袖口中取出一枚蠟丸,遞給皇後,張皇後正在出神,突然看到王之正遞過來的蠟丸,不禁臉頰微微一紅,問道:“這是何物?”
王之正鏗鏘有力的說:“這是兩個多月之前,我未出使建州之時,信王寫給您的一封手書,讓我找準時機親手交給您,我甚至都不敢讓柳青青交給您,因為這封手書,關乎著信王和青青的性命,一旦被魏忠賢所得,他們二人必定難保。”
知道不讓自己給皇後娘娘送信,居然還有保護自己的情義,柳青青心中泛起一陣暖流,她愛慕的看了看自己的男人一眼。
張皇後小心翼翼的接過密信,打開以後,認真的閱讀著,隻見信王那娟秀的字體,寫滿了對自己這個嫂子的心意,他信誓旦旦的說,如果能夠登基,一定要保護好皇嫂,為東林黨人遇難者平反昭雪,鏟除閹黨,客氏夫人。一字一句,出自一個十七歲的雨季少年之手,張皇後一邊看,一邊想著朱由檢可憐的身世,不禁點點珠淚滾落在信王爺寫手書的薛濤箋上。
王之正看到張皇後落淚了,知道了大勢已成,張皇後擁立朱由檢在無後顧之憂。
王之正輕輕地籲了一口氣,他對張皇後低聲說:“閱後,即焚!”
張皇後點點頭,把書信交給王之正,王之正也不看信的內容,從懷裏掏出火折子,打著,然後把手書點燃,手書飛舞著化為一堆灰燼。
王之正微笑著說:“這封手書,我走到哪裏,待到哪裏,我不敢藏在家裏,出使建州就帶在身上,在關在楊樹林,田爾耕派人追殺我,我躲在楊樹林裏,知道自己性命不保,就把封藏手書的蠟丸放進口中,心想,如果有刀刃插進我的心髒,我就一口把蠟丸吞進肚子裏,也不能讓這封手術流落出去,害了信王爺和皇後!”
聽到王之正真情款款的話語,張皇後閃爍著珠淚對王之正說道:“將軍,大明皇室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王之正擺擺手:“皇後,有你這句話,王之正就是粉身碎骨,也可以死而無憾了”
之所以定在祁國公府,是因為祁國公陳璠乃是皇後張嫣的親舅舅,恰逢陳璠身染風寒,作為外甥女,張皇後跟皇上請旨探親,祁國公陳璠跟崇國公王安一樣,也是與世無爭的國公爺,繼承了先祖留下來的爵位和富貴,但是陳璠跟王安有一點不同,就是王安親近閹黨,而陳璠因為外甥女張皇後的原因,更親近東林黨。
到了約定的時間,王之正從禁衛軍大統領府上騎馬迴到崇國公府,然後帶著侍妾柳青青,二人喬裝打扮成販煤的老翁老嫗,從後門而出,帶著周成、周功推著煤車直奔祁國公府。因為事先約定好,王之正和柳青青順利的來到了祁國公的書房裏。祁國公治家很嚴,所以魏忠賢有幾次想安插黨羽進駐祁國公府都沒能成功。所以王之正來到祁國公府,有了一種安全感。進了書房,王之正看到了那位傳說中傾國傾城、豔冠天下的妖豔皇後張嫣。之前王之正對於張皇後的所有理解,都停留在政治層麵,在他的眼界中,張皇後不過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人物而已。
進了書房,看到了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美貌少婦,才剛看了一眼,隻覺得心頭微微一震,眼珠子都轉不動了:隻見她瓜子臉,柳眉畫的很是精巧,麵如白玉,鼻梁秀挺,櫻桃小口,微微一笑,唇紅齒白,臉蛋兒上兩個淺淺的酒窩,五官精致、美豔,身材妖嬈,修長的身形,優雅的雙手,氣質中帶著一種名門閨秀的冷豔與高貴。王之正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漂亮的美人。相比之下,自己身旁打扮成販煤老嫗的柳青青頓失顏色。看見王之正目不轉睛,癡癡地看著自己,張皇後並沒有像尋常女子那樣,表現出害臊和怒,反而是微微一笑,落落大方的說:“將軍,您看什麽?”王之正這才意識到剛才唐突佳人,急忙跪倒在地,循規蹈矩的拜道:“下官王之正叩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千歲!”
柳青青看著打扮成煤販子的王之正,還在循規蹈矩的叩頭拜見,感覺特別滑稽,竟忍不住咯咯咯捂著小嘴笑了起來。張皇後笑著對柳青青說:“姐姐,你笑什麽呢?”柳青青對張皇後笑道:“你看他打扮的灰頭土臉,還煞有介事的跪下行禮,感覺好滑稽。”張嫣其實早已經忍俊不禁,感覺特別滑稽,聽到柳青青這麽說,竟掩著小嘴兒莞爾一笑。抬了抬芊芊玉手:“將軍請起吧,來,請坐。”張皇後聲如珠玉,婉轉動人,聽得王之正心裏一陣酥麻。她指了指自己對麵的一張椅子,延請王之正坐下。
聽到皇後開口,王之正利索的站起身,虎虎生威的坐在了張皇後對麵。
屋裏隻有三個人,王之正坐在張皇後對麵,柳青青站在王之正身後。
張皇後看了看王之正,隻見這個青年才俊,雖然穿著煤販子的粗布棉衣,灰頭土臉,可是掩蓋不住劍眉星目,勃勃英氣,不禁心中一陣寬慰,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她笑容可掬的對王之正說道:“自從聽聞柳姐姐說起,將軍身在曹營心在漢,本宮就時常關注關於你的所有信息,今日一見,將軍果真是英氣逼人,讓本宮看了,心中不禁有一種寬慰。”
王之正不敢直視張皇後,雖然是麵對麵坐著,卻故意把視線垂在地上,隻是聽著張皇後那如同珠璣軟語。
王之正謙遜的說:“娘娘,下官雖然是國公世子,卻深知我家世代深沐皇恩,父親從小就教育我,要讀好書,做好人,為皇上分憂解難。下官雖身在軍旅,卻是有良知的讀書人,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麵前,是一定不可以含糊的。”
王之正一字一板,字正腔圓,說話的時候,渾身上下飄逸著一股凜然正氣。
看到王之正說話的神情,張皇後古井一般深冷的心,居然泛起來陣陣漣漪,心中竟然升騰起一種對優秀異性的崇拜感。那是一種出於女人本能的奇妙反應。張皇後看著王之正英俊的臉,竟然心中猶如一隻小鹿在突突亂撞。
張皇後定了定飄飛的神思,對王之正和藹可親的說:“將軍可以忍辱負重,為皇室分憂解難,本宮很感動,不知道將軍您為了國家,忍受了多少委屈,請受張雅一拜!”說著,張皇後盈盈一拜。
看到張皇後竟對他行禮,王之正急忙伸手想要扶住,卻想起來男女之防,於是對身旁的愛妾柳青青說:“青青,快扶起皇後娘娘!娘娘,怎麽可以對在下行此大禮!”柳青青走過去,攙扶著張皇後坐下來。
王之正跪倒在地,動情的對張皇後說道:“下官雖然身在賊營,卻深知皇後娘娘與客夫人用於鬥爭的種種事跡,常常捫心自問,一個女子尚且為了社稷,不顧身家,王之正內心深感汗顏,恨我不能早點為國分憂,使得皇後娘娘在宮中受到欺壓侮辱!”王之正說著說著,居然以頭碰地,額頭上冒出來殷紅的血跡。
張皇後感動的珠淚滾滾而下,她趕緊伸出玉手扶起跪倒在地的王之正:“將軍快快起身,您對大明王朝的忠心,本宮心中深知。”
王之正感到一雙芊芊玉手扶著自己的胳膊,一陣暖流順著胳膊湧遍全身。
他坐在椅子上,然後對柳青青說道:“青青,你應該給皇後娘娘說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了吧?”柳青青點點頭說道:“將軍,妾身已經向皇後細細說過!”
張皇後點點頭,溫婉地對王之正說道:“將軍,我知道您的心意,皇上身體不好,有嚴重的肺病,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所以對我說過,如果他不幸崩逝,就傳位給他唯一的弟弟,信王。他對信王說過,如果信王登基,會好好善待我的。”
王之正點點頭,看了看張皇後美豔動人的臉蛋兒,心想:真是紅顏薄命,花一樣年紀的美人兒,卻要深陷在這政治漩渦裏。
王之正抬頭看張皇後的時候,正好與她四目相對,王之正隻覺得有一股電流衝擊著他,不禁趕緊低下了頭,王之正淡淡的說:“皇上所囑托的,就是下官想拜托的。一旦皇上有故,您一定要勇敢的站出來,向天下表明,新的繼承人是信王。因為根據我們大明祖宗之法,必須有先皇皇後的認可,新皇帝才會有合法性。到時候您一定要頂住各方麵壓力。”
張皇後堅定的點點頭:“這一點,將軍可以放心,本宮就是粉身碎骨,也要保證新的繼承人能夠獲得合法地位。”
王之正聽到粉身碎骨四個字從這個如玉美人嘴裏說出來,隻覺得頓時升起來一種憐香惜玉之情,他抬起頭來一字一板的對張皇後說道:“不,不要您粉身碎骨!政治本身就是男人的事情,你們女人卷進來本來就是不應該,你們沒有義務為男人們的事情做出犧牲!”
王之正一句話說出來,柳青青頓時大驚失色,好你個王之正,看見張皇後長的美,馬上就把重要的事情拋在一邊了!你怎麽可以對皇後說這樣的話!難道我柳青青就活該卷入男人的事情麽?柳青青心裏一陣酸酸的,不知道是吃醋還是傷心,她眼睛裏泛起了瑩瑩珠淚。
她轉過身,冷笑著對王之正說:“王之正!什麽叫做男人的事情,什麽叫做不應該犧牲?!為家為國,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大明的人,為國犧牲有什麽不對?夫君你是不是糊塗了?”
柳青青言辭激烈的一番連珠炮,讓王之正頓時紅了臉,是啊,自己把柳青青當成男人一樣,分配那麽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勸張皇後不要為了男人的事情犯險。
王之正正紅著臉尷尬的不知道怎麽迴答,張皇後卻站起身來言辭剛烈的說道:“我父親曾對我說過,一個國家如果人人為自己活著,這個國家就越來越沒有希望,如果一個國家人人可以為國進一份心力,這個國家才能夠圖強!我張嫣雖是一介女流,可是如果國家要我犧牲,我定不會眨一下眼!將軍,你對柳姐姐怎麽樣,就對我怎麽樣,我不是什麽不該卷入政治的弱女子,我是大明王朝的國母!”
王之正歎了一口氣,說道:“是我失言了。下官知道了皇後娘年的堅定決心,感到非常欣慰,有您的決心,我就更加有信心了。”
張皇後點了點頭,對王之正說:“將軍,信王如果登基,能不能徹底鏟除閹黨,要知道他才十七歲,還是個孩子呀!”
王之正胸有成竹的說道:“這一點請娘娘放心,我王之正存在的意義,就是鏟除橫行朝堂的魏忠賢和欺壓後宮的客氏夫人。我之所以為了獲得禁軍大統領的職位,殺死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就是因為我要手握禁衛軍,為鏟除魏忠賢一黨而戰鬥,到時候隻要信王一道旨意頒布,下官哪怕帶著禁衛軍強攻,也要一舉把閹黨從大明朝的朝堂上徹底鏟除殆盡!”
王之正說著幾句話的時候,手握拳頭,臉色堅定剛毅,張皇後盯著他英俊剛毅的臉,竟然心中泛起來陣陣漣漪,眼前這個男人,高大,沉穩,英俊,健壯,剛毅而富有智慧,給人一種滿滿的安全感,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有感覺的男子,她十六歲就進宮了,她認識的男子,除了她的父親,兄長,就是皇上。
她的夫君是皇上,可是那個男人長於深宮之中,養於婦人之手,從沒有經曆過任何風浪,長得白皙,瘦削,臉色蒼白,長年累月都是虛弱不堪,任性而跋扈,懦弱而嬌弱,她從來沒有對他有過任何男女之間的那種感覺。
可是眼前的這個男人,卻那麽富有迷一樣的魅力,他的果斷,沉穩,剛毅,甚至那傲慢而不屑的微笑,都會衝擊著自己古井一樣的心。她甚至大膽的幻想,如果自己能夠跟柳青青換一下,把皇後讓給柳青青,讓她給王之正做妾,她都會毫不猶豫!
皇後看著自己出神,王之正卻並沒有察覺,他從容的從袖口中取出一枚蠟丸,遞給皇後,張皇後正在出神,突然看到王之正遞過來的蠟丸,不禁臉頰微微一紅,問道:“這是何物?”
王之正鏗鏘有力的說:“這是兩個多月之前,我未出使建州之時,信王寫給您的一封手書,讓我找準時機親手交給您,我甚至都不敢讓柳青青交給您,因為這封手書,關乎著信王和青青的性命,一旦被魏忠賢所得,他們二人必定難保。”
知道不讓自己給皇後娘娘送信,居然還有保護自己的情義,柳青青心中泛起一陣暖流,她愛慕的看了看自己的男人一眼。
張皇後小心翼翼的接過密信,打開以後,認真的閱讀著,隻見信王那娟秀的字體,寫滿了對自己這個嫂子的心意,他信誓旦旦的說,如果能夠登基,一定要保護好皇嫂,為東林黨人遇難者平反昭雪,鏟除閹黨,客氏夫人。一字一句,出自一個十七歲的雨季少年之手,張皇後一邊看,一邊想著朱由檢可憐的身世,不禁點點珠淚滾落在信王爺寫手書的薛濤箋上。
王之正看到張皇後落淚了,知道了大勢已成,張皇後擁立朱由檢在無後顧之憂。
王之正輕輕地籲了一口氣,他對張皇後低聲說:“閱後,即焚!”
張皇後點點頭,把書信交給王之正,王之正也不看信的內容,從懷裏掏出火折子,打著,然後把手書點燃,手書飛舞著化為一堆灰燼。
王之正微笑著說:“這封手書,我走到哪裏,待到哪裏,我不敢藏在家裏,出使建州就帶在身上,在關在楊樹林,田爾耕派人追殺我,我躲在楊樹林裏,知道自己性命不保,就把封藏手書的蠟丸放進口中,心想,如果有刀刃插進我的心髒,我就一口把蠟丸吞進肚子裏,也不能讓這封手術流落出去,害了信王爺和皇後!”
聽到王之正真情款款的話語,張皇後閃爍著珠淚對王之正說道:“將軍,大明皇室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王之正擺擺手:“皇後,有你這句話,王之正就是粉身碎骨,也可以死而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