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密室,朱由檢對王之正自失的笑了笑,說:“王兄,那天在養心樓,我裝的好累啊。”王之正微微一笑:“侯啟給你送信,隻告訴你了第二天閹賊會在隔壁聽壁角,第二天出發閹賊突然安排在另一間包廂裏十名刀斧手,專等王爺一句話說錯就一擁而上把你當場格殺!”朱由檢聽罷,有點後怕的說:“居然有這樣的事情!好險!”王之正笑了笑說:“你還是不太了解魏忠賢這個人,他是一個很能做決斷的人,如果他覺得你可以為他所用,他不惜開出最好的條件誘惑你,一旦他覺得你不能為他所用,他會迅速下決心除掉你。”朱由檢歎了口氣說:“王兄,你說魏忠賢是不是現在對我徹底放心了?”王之正端著茶盞沉吟良久,朱由檢期待的等著王之正給予肯定的迴答。結果另朱由檢大大失望,王之正冷笑道:“魏忠賢要是這麽好糊弄,他恐怕早就變成一堆骨頭了。你想想多少東林黨人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魏忠賢步步走來,步步驚心,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你別看他現在唿風喚雨,其實他比你更沒有安全感。”朱由檢點點頭:“這一點我讚同。魏忠賢作威作福全是因為他仰仗著皇上的寵愛,他肯定知道,皇兄可以把一切給他,也可以輕而易舉把一切奪迴去。”王之正糾正說:“現在他所顧慮的還真不是皇上,而是王爺你。他現在雖然已經試探過你一次,但是他不能確定你是否可以真的為他所用。當他把寶押在你身上的時候,他一定會再上一條保險,這才符合魏忠賢的做派!”王之正這幾句話讓朱由檢頗為不安,他焦躁的抓了抓頭上的峨冠:“魏忠賢會上什麽樣的保險?王兄教我!”王之正看看這個才十七歲的少年,如花的年齡,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大把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比自己整整小十來歲,卻每天處在這樣的算計和不安中,隨時都有各種危險向他走來,王之正突然感覺很同情這個小少年。王之正給朱由檢添上煮沸的熱茶,看著爐火上的火苗把鐵壺裏的水煮的咕嘟咕嘟響。王之正幽幽的說:“他把寶押在你的身上,就要確定將來你登基繼位之後不會跟他翻臉,當然首先他會表現出支持你的姿態,讓你不會對他有偏見。”朱由檢急切的問道:“那魏忠賢會上一道什麽樣的保險呢?”王之正搖搖頭:“我現在還算計不出來,現在不要著急,皇上雖然身體每況愈下,但從宮中太醫傳出來的消息,在活上一年半載應該沒有問題。在這一年時間內,就是魏忠賢對你的考察期,隻要他判定你可以為他所用,確保以後他的權力地位不動搖,他再上一道保險,可以製約住王爺你,他一定會選擇扶立你上位的。”朱由檢點點頭,把腦袋靠在椅背上,俊俏的臉龐充滿著陰雲密布的氣質。倆人沉默了一陣,朱由檢坐直身體問王之正:“東林黨那邊情況怎麽樣?”王之正迴道:“東林黨和閹黨現在已經達成了一種暫時的默契,雙方現在基本上相安無事。”朱由檢不理解的問:“為什麽現在雙方反而達成了默契呢?”王之正沉吟道:“東林黨處於弱勢,京城中的勢力基本上被魏忠賢清除幹淨,在京城中他們大多是任沒有實權的虛職,或者是不能做決斷的副手。東林黨元氣大傷,再與魏忠賢鬥爭下去怕會被鏟除殆盡,他們要保存實力。所以他們選擇暫時向魏忠賢低頭和解。”朱由檢點點頭,又問道:“那魏忠賢既然處於優勢,為什麽要同意選擇跟東林黨和解呢?”王之正繼續用低沉有力的聲音分析道:“魏忠賢這時候根本不想跟東林黨鬧翻。關鍵原因在於東林黨人手中握有一顆重要的棋子,讓魏忠賢感到很不安。”“棋子?!誰?”朱由檢急切的問道。“皇後,張嫣。”王之正脫口而出。“張皇後是東林黨的女兒,她一貫支持東林黨,經常在皇上麵前建議罷免清除閹黨。”朱由檢擺擺手:“皇嫂一個弱女子,怎麽會引起魏忠賢老賊的忌憚?不會的。”王之正微微一笑:“現在不會,可是到了皇上駕崩的時候,她就不是一個弱女子了。”王之正胸有成竹的緩緩說道:“根據我朝祖製,皇上駕崩,新繼任的君主必須得到先皇後的認可,所以說張皇後在權力更迭的時候,會扮演重要的角色。東林黨人有張皇後這樣一枚棋子握在手裏,將來皇上駕崩,等於說東林黨人對新皇帝的合法性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如果魏忠賢推舉的新皇帝,東林黨人不承認,勢必會造成一場血拚,到時候東林黨人號召地方上將領、疆臣勤王,他魏忠賢迅速就失去了合法性。魏忠賢手中有行政大權卻沒有兵權,一旦地方上他控製不住,立時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朱由檢聽罷,麵色陰沉如水:“那麽,我必須要加快聯絡東林黨人支持的步伐。”王之正點了點頭:“現在的形勢,王爺您是兩頭都千萬不能得罪。特別是要抓緊獲取張皇後的支持!就目前情況來看,張皇後還是比較支持您的。您一定要適時向她表態。”
朱由檢點點頭說:“王兄,我一定會抓緊向皇嫂表態。但是我進宮實在不方便,進了宮按照慣例隻能給皇嫂請安,沒有機會跟他對話。”
王之正想了想,說:“這樣,你手書一封,我找了機會進宮麵聖,然後尋找合適的契機,把手書親手交給皇後。”
朱由檢看王之正自告奮勇,他對王之正辦事還是非常放心的。於是抓緊從密室的書櫃中取出筆墨紙硯,王之正研墨,信王朱由檢卷起袍袖奮筆疾書。
文不加點的寫了一篇書信,交給了王之正。書信字數不多,卻向皇後表達了支持與友善。
王之正得了手書,把手書藏進袖口,夾帶著帶出了信王府。
朱由檢點點頭說:“王兄,我一定會抓緊向皇嫂表態。但是我進宮實在不方便,進了宮按照慣例隻能給皇嫂請安,沒有機會跟他對話。”
王之正想了想,說:“這樣,你手書一封,我找了機會進宮麵聖,然後尋找合適的契機,把手書親手交給皇後。”
朱由檢看王之正自告奮勇,他對王之正辦事還是非常放心的。於是抓緊從密室的書櫃中取出筆墨紙硯,王之正研墨,信王朱由檢卷起袍袖奮筆疾書。
文不加點的寫了一篇書信,交給了王之正。書信字數不多,卻向皇後表達了支持與友善。
王之正得了手書,把手書藏進袖口,夾帶著帶出了信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