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執手裏拎著小馬紮,彎腰放下,垂下的頭發把他的眼睛擋了個嚴實。鄭元抱著劇本樂嗬地跑過來,賀執順勢把人扯過來,抽走鄭元懷裏的劇本:“偷懶去了?”
“拿劇本!”鄭元一把撩起劉海,露出濕潤的額頭,“哥你看,都是汗!”
賀執成功在他與周沉之間安插了一個鄭元,理所應當地拍拍劇本:“別貧,聽戲。”
周沉的膝蓋上放著平鋪開來的劇本,他的手自然地搭在上麵,與墨色字跡相接,放鬆且心不在焉。
“下麵這段戲衝突很小,所以要依靠細膩地處理讓戲變得飽滿。”周沉說著,眼睛掠過賀執,隨即收起,“死亡的突如其來與不可預知可以很輕易地帶來震撼,爆破時的視覺聽覺盛宴都能讓故事變得精彩完整。薑深由此接觸死亡,觀眾也由此進入故事,但真正的樣貌到這裏才真正展現。”
“平燁燭被邀請為寨子裏有聲望的長輩送葬。比起陳酉萍,這種喪事才是平燁燭工作的常態。院子裏燃起的香火煙霧繚繞,整日演奏的喪樂不絕於耳。這處大院是死者的暫歇地,是村寨宗教文化的表現。當然,”周沉看向鄭元,“也是閉塞迷信的聚合。”
“薑深來自城市,受過高等教育,他來拍攝紀錄片隻是想要拍出高雅的,被人稱讚的好作品。他對大山隻不過是一知半解。所以接觸到剝離掉幻想與濾鏡的大山後,他的反應是……”
周沉把話引給鄭元,鄭元脫口而出:“厭惡。”
鄭元說完,立刻把緊皺的眉頭鬆開,滿臉不好意思。周沉擅長在講戲時引導他的情緒,雖然對村寨的村民尊重喜愛,但鄭元一看到繁複的禮節教條,就本能地想要規避。這些情緒在相處時不會展露,但是被周沉幾句話描述出的場景一刺激,鄭元沒有防備地脫口而出了。
周沉點點頭:“差不多。不是對大山,對人的抗拒。而是對淩駕於種族之上的尊崇與謙卑的抗拒。情緒的源頭是這樣,但薑深還會看到更多。”
“比如林萍”周沉說。
鄭元迴想劇本,逐漸理解到周沉想要他感受到的情緒。
林萍是村寨裏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她教孩子讀書寫字,希望兒子能有所作為。卻因為將偷盜家裏母雞的壞小子趕走臭罵一頓被報複,兒子被推進滿是泥漿的水坑,被人摁著活活憋死。林萍找到村子裏有聲望的老人希望主持公道,卻因為牽扯人數太多,無權無錢被匆匆打發了。
她忍氣吞聲,成了村寨裏的瘋女人。終於熬到老人去世,帶著浸滿雞血的巫毒娃娃大鬧靈堂。
薑深聽完了這個女人的冤情,想要將她扶起,衝進來得村民已經把女人狠狠丟出去,並叫罵著“瘋婆子”,“沒了兒子就汙蔑別人家娃”,“克死自己的兒子活該”。
這些人中有的知道真相,但為了包庇自己的孩子所以口出惡言。有的一知半解,隻是在享受職責別人的快感。
“薑深體會到了大山的愚昧與粗魯,卻無能為力,所以他的情緒由抗拒變為憤怒。”周沉說,“他的作品也會因此帶上情緒。這是薑深的成長點。我們慢慢來,這段戲必然要打磨不少次。”
“村寨有好有壞。表麵美好的,總會有腐敗的時候。平燁燭最清楚這點,所以他故意將這些薑深放置於此,好早點把薑深‘趕’迴城裏。”
賀執不動聲色地看向周沉,翻開劇本。
“鄭元要處理的是薑深自己的成長與轉變,平燁燭這裏則有些複雜,準確來講他的狀態是一種混沌。”周沉道,“對封閉落後文化的厭惡,對人性的失望,對惡事公之於眾的欲望……還有朦朧中產生的依賴。對薑深的。”
“原劇本寫得很明顯,但我不想太過直白地將這種感情展現出來。”周沉說,“平燁燭對薑深的感情不是單一的,與以往的際遇和環境緊密相連。所以他的感情不能太清晰。落實在鏡頭裏,就是十個鏡頭裏夾雜一個情感的表露即可。”
說到這裏,基本就是實戰演練的意思了。賀執合上劇本,準備起身。
周沉卻還沒講完,食指與拇指搓起一頁劇本,紙麵折疊摩擦,的聲響令賀執不安。
“逃避是人之本性。平燁燭也是如此。”
賀執頓住腳步,抬頭對上周沉深沉促狹的眼睛,又很快避開:“該開機了,周導。”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他們討論的壓根不是劇本。但賀執無法迴答周沉的問題,他甚至沒能分辯出周沉是在詢問,還是單純地嘲諷。
周沉放開揉皺的劇本,收起眼神:“說得也是。”
第97章
門窗縫隙漏進幾縷微弱晨光,小院木柵欄上古舊鈴鐺被敲響,清冷幹脆。鈴鐺隻響三聲便沉寂,嗚嗚風聲接替著縈繞在門外。
平燁燭起身,點燃油燈,裹上黑色長衫,輕手輕腳地推開屋門。
昏黃油燈散出模糊的光暈,落在薑深闔起的眼眉。
“哢噠”,木門輕掩,薑深驟然睜開眼睛,貓著身子躲在門後,從窄細的門縫朝外看。
木柵欄後排著洋洋灑灑的一隊人,皆是純白的衣服,腳邊堆放著各式各樣的物品。懸在他們頭頂的銅鈴鐺隨風晃著,卻沒發出任何聲響。一截孤單的黑與一片放蕩的白隔著木柵欄向望,鞠躬行禮。薑深唿了口氣,在寒冷初晨即刻化作白色霧氣,慢慢消散。
平燁燭將一盞燃起的燭台放在柵欄外的泥土地上,退迴柵欄門說:“姚長老,節哀。”
被叫做姚長老的白發老人揮揮手,從袖口抽出一張寫著字的紙,掛在燭台上:“時候已到,都是命數。這次還要麻煩你。”
平燁燭沒有及時迴話,他身後隻有幾台棺木,空曠大院除了陰森外,此時多了些蕭瑟。
“姚長老,我有些時日不做這個了。”
“總還是有手藝。”姚長老拿出一隻布包塞進平燁燭手裏,“老平在的時候,這些個老東西都是他親自送走的。傳承到你,規矩不能亂。你父母外出,你程叔也沒少帶你,就當最後見個麵了。”
姚長老放完布包,身後的寨民便像驚擾到的百足蟲般一個個上前,將各樣物品堆在柵欄門前,朝平燁燭鞠躬。
平燁燭舉著手裏繡著精美圖案的布包,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不迴應,也不拒絕。
等柵欄門前堆滿了物品,姚長老才拍拍他的肩膀:“吉時都已寫在信箋上,麻煩你了。”
寨民們洪水般退去,白色衣服連成蜿蜒長蛇,從山間隱去。
平燁燭揣起布包,抱起門前形形色色的物品轉身,正對上隻穿件襯衣,睡眼惺忪的薑深。
“這麽冷,迴屋去。”
“我幫你拿點。”
“不用,迴屋去。”
薑深撇了撇嘴,退迴屋裏,幫平燁燭撐著木門。
送來的物品堆滿了小木桌。糧食,水果,拿線繩串起來的豬排骨,五顏六色的石頭項鏈。貴重的,簡陋的,什麽都有。
平燁燭燒起爐灶,一言不發地生火,片刻後他站起身,將一隻青紅斑駁的蘋果丟進旺盛的火苗。
“這些東西都是給死人送的,少碰。”
“死人……?”薑深偷摸摸伸出的手立刻縮了迴去,盯著平燁燭的背影,“為什麽給你送死人的東西,這也太不吉利了!”
“我做的就是死人生意。”
薑深“哦”了一聲:“說得也是。”
“哎,剛那群人找你做什麽呀,是不是有新的活了。我可聽見了什麽什麽長老的。”
“是寨子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了,要我去送葬。”
“背懸棺?”薑深問著,自己搖搖頭,“上次也沒見送這麽多東西啊。”
平燁燭蹲下撥弄柴火,等著火苗越來越高,幾乎冒出滾滾黑煙。
“是守靈。”
“守靈找外人?咳咳咳咳!”薑深從床上彈起來,蹲在平燁燭身邊,被滾燙熱浪和煙灰嗆得鼻子通紅。
平燁燭把他扒拉開,說:“寨子裏的人覺得如果去世的人生前有業障,下葬前會有惡靈來叨擾。若是血親守靈,就會遭到報複。”
“那這不是壞人嗎。”薑深轉頭看著滿桌冒尖的東西,不寒而栗。
平燁燭垂著頭添柴火,什麽也沒迴答。
薑深抓起幾枝細瘦木枝往爐灶裏塞,生疏魯莽,爆出來的火舌差點舔上他的手背。
“別添亂。”
“誰添亂?”薑深憤懣不滿。
“這次守靈很複雜,你不懂規矩……”
“休想撇下我。不懂規矩我可以學!”
平燁燭皺眉:“你連院子裏的棺材都怕。”
“那,那隻是沒適應,看不起誰呢?”薑深拍了拍自己的相機,“是你說的,死亡背後藏匿著密密麻麻的苦難,藏得越深,越有披露的價值。”
平燁燭依舊悶葫蘆的模樣,薑深見了來氣,突然撲過去,整個人壓在平燁燭的脊背上:“我說你真的很奇怪,你明明也不喜歡那些長老,怎麽還上趕著給人家幹活。我說你能比我大幾歲,裝什麽深沉?總不能看著三十出頭實際已經四五十的老妖怪吧!”
薑深說罷,壯起膽子去捏平燁燭的臉。“哎哎!”眼前一陣亂轉,已經麵朝上被平燁燭丟在了地上。
“嘶……”
“身處其中不由己。”
“啊?你說什麽,大聲點!”
“我說可以帶你去。”
薑深仰望著天花板,一隻被寒風吹得冰涼的蘋果落在他的額頭上。
“這不給死人的東西嗎!?”
“過幾日你還要和死人一起吃飯,先適應適應罷。”
第98章
時至深秋,深山裏依舊樹木蔥鬱。樹葉染上深沉墨色,層層疊疊掩住光線,投下邊緣模糊的影子,似徘徊在山裏的幽靈。
送喪的隊伍浩浩湯湯,是山間一條樸素怪異的腰帶。薑深低頭跟在平燁燭的身後,靜默的氣氛讓他打了個寒顫。他的視線落在平燁燭背著的竹簍,七零八落的雜物下麵,藏著他的攝像機。
“唿……”薑深吐出一口氣,手和腳都有些發抖。
“冷?”
厚重衣物後傳來平燁燭的聲響,朦朧低沉如樹妖的囈語。
“別,別突然出聲!”薑深深吸兩口氣,壓低聲音抗議。氣息憋在喉嚨裏發出一串嘰裏咕嚕的古怪聲響。
平燁燭轉頭,入眼是一團毛糙的毛球,微微起伏著,似乎被嚇得不輕。
“噤聲。”平燁燭提醒。
薑深立刻屏住氣,餘光瞟到姚長老不愉的神情。
“外來的守靈人會被死者的魂魄驅趕,所以需要寨子裏的老人,死者相熟的朋友家人相送,證明前來吊唁的是‘家人’。才可令死者安息。所以守靈的人選越是沒有活人氣越合適,若是和紙人一樣再好不過。”
“那擺幾個紙紮人在棺材旁不就好了。用什麽活人。”薑深瞥了一眼身後畫著紅妝的紙紮人,“比你還能嚇鬼。”
“活人防鬼也防人。”平燁燭說,“比紙人可好用得多。”
薑深還想再說,被姚長老拐杖敲地的聲音打斷。
“砰”,“砰”。
送喪的隊伍在一座氣派闊大的院子前停下。
樓房磚瓦上用油彩和金漆繪著花紋,被掩蓋在白綢緞下,白色的燈籠在風裏晃晃蕩蕩,發出微弱亮光。
“裏麵就是。”姚長老將一盞點燃的白燭遞給平燁燭,轉身對薑深說,“你……”
“拿劇本!”鄭元一把撩起劉海,露出濕潤的額頭,“哥你看,都是汗!”
賀執成功在他與周沉之間安插了一個鄭元,理所應當地拍拍劇本:“別貧,聽戲。”
周沉的膝蓋上放著平鋪開來的劇本,他的手自然地搭在上麵,與墨色字跡相接,放鬆且心不在焉。
“下麵這段戲衝突很小,所以要依靠細膩地處理讓戲變得飽滿。”周沉說著,眼睛掠過賀執,隨即收起,“死亡的突如其來與不可預知可以很輕易地帶來震撼,爆破時的視覺聽覺盛宴都能讓故事變得精彩完整。薑深由此接觸死亡,觀眾也由此進入故事,但真正的樣貌到這裏才真正展現。”
“平燁燭被邀請為寨子裏有聲望的長輩送葬。比起陳酉萍,這種喪事才是平燁燭工作的常態。院子裏燃起的香火煙霧繚繞,整日演奏的喪樂不絕於耳。這處大院是死者的暫歇地,是村寨宗教文化的表現。當然,”周沉看向鄭元,“也是閉塞迷信的聚合。”
“薑深來自城市,受過高等教育,他來拍攝紀錄片隻是想要拍出高雅的,被人稱讚的好作品。他對大山隻不過是一知半解。所以接觸到剝離掉幻想與濾鏡的大山後,他的反應是……”
周沉把話引給鄭元,鄭元脫口而出:“厭惡。”
鄭元說完,立刻把緊皺的眉頭鬆開,滿臉不好意思。周沉擅長在講戲時引導他的情緒,雖然對村寨的村民尊重喜愛,但鄭元一看到繁複的禮節教條,就本能地想要規避。這些情緒在相處時不會展露,但是被周沉幾句話描述出的場景一刺激,鄭元沒有防備地脫口而出了。
周沉點點頭:“差不多。不是對大山,對人的抗拒。而是對淩駕於種族之上的尊崇與謙卑的抗拒。情緒的源頭是這樣,但薑深還會看到更多。”
“比如林萍”周沉說。
鄭元迴想劇本,逐漸理解到周沉想要他感受到的情緒。
林萍是村寨裏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她教孩子讀書寫字,希望兒子能有所作為。卻因為將偷盜家裏母雞的壞小子趕走臭罵一頓被報複,兒子被推進滿是泥漿的水坑,被人摁著活活憋死。林萍找到村子裏有聲望的老人希望主持公道,卻因為牽扯人數太多,無權無錢被匆匆打發了。
她忍氣吞聲,成了村寨裏的瘋女人。終於熬到老人去世,帶著浸滿雞血的巫毒娃娃大鬧靈堂。
薑深聽完了這個女人的冤情,想要將她扶起,衝進來得村民已經把女人狠狠丟出去,並叫罵著“瘋婆子”,“沒了兒子就汙蔑別人家娃”,“克死自己的兒子活該”。
這些人中有的知道真相,但為了包庇自己的孩子所以口出惡言。有的一知半解,隻是在享受職責別人的快感。
“薑深體會到了大山的愚昧與粗魯,卻無能為力,所以他的情緒由抗拒變為憤怒。”周沉說,“他的作品也會因此帶上情緒。這是薑深的成長點。我們慢慢來,這段戲必然要打磨不少次。”
“村寨有好有壞。表麵美好的,總會有腐敗的時候。平燁燭最清楚這點,所以他故意將這些薑深放置於此,好早點把薑深‘趕’迴城裏。”
賀執不動聲色地看向周沉,翻開劇本。
“鄭元要處理的是薑深自己的成長與轉變,平燁燭這裏則有些複雜,準確來講他的狀態是一種混沌。”周沉道,“對封閉落後文化的厭惡,對人性的失望,對惡事公之於眾的欲望……還有朦朧中產生的依賴。對薑深的。”
“原劇本寫得很明顯,但我不想太過直白地將這種感情展現出來。”周沉說,“平燁燭對薑深的感情不是單一的,與以往的際遇和環境緊密相連。所以他的感情不能太清晰。落實在鏡頭裏,就是十個鏡頭裏夾雜一個情感的表露即可。”
說到這裏,基本就是實戰演練的意思了。賀執合上劇本,準備起身。
周沉卻還沒講完,食指與拇指搓起一頁劇本,紙麵折疊摩擦,的聲響令賀執不安。
“逃避是人之本性。平燁燭也是如此。”
賀執頓住腳步,抬頭對上周沉深沉促狹的眼睛,又很快避開:“該開機了,周導。”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他們討論的壓根不是劇本。但賀執無法迴答周沉的問題,他甚至沒能分辯出周沉是在詢問,還是單純地嘲諷。
周沉放開揉皺的劇本,收起眼神:“說得也是。”
第97章
門窗縫隙漏進幾縷微弱晨光,小院木柵欄上古舊鈴鐺被敲響,清冷幹脆。鈴鐺隻響三聲便沉寂,嗚嗚風聲接替著縈繞在門外。
平燁燭起身,點燃油燈,裹上黑色長衫,輕手輕腳地推開屋門。
昏黃油燈散出模糊的光暈,落在薑深闔起的眼眉。
“哢噠”,木門輕掩,薑深驟然睜開眼睛,貓著身子躲在門後,從窄細的門縫朝外看。
木柵欄後排著洋洋灑灑的一隊人,皆是純白的衣服,腳邊堆放著各式各樣的物品。懸在他們頭頂的銅鈴鐺隨風晃著,卻沒發出任何聲響。一截孤單的黑與一片放蕩的白隔著木柵欄向望,鞠躬行禮。薑深唿了口氣,在寒冷初晨即刻化作白色霧氣,慢慢消散。
平燁燭將一盞燃起的燭台放在柵欄外的泥土地上,退迴柵欄門說:“姚長老,節哀。”
被叫做姚長老的白發老人揮揮手,從袖口抽出一張寫著字的紙,掛在燭台上:“時候已到,都是命數。這次還要麻煩你。”
平燁燭沒有及時迴話,他身後隻有幾台棺木,空曠大院除了陰森外,此時多了些蕭瑟。
“姚長老,我有些時日不做這個了。”
“總還是有手藝。”姚長老拿出一隻布包塞進平燁燭手裏,“老平在的時候,這些個老東西都是他親自送走的。傳承到你,規矩不能亂。你父母外出,你程叔也沒少帶你,就當最後見個麵了。”
姚長老放完布包,身後的寨民便像驚擾到的百足蟲般一個個上前,將各樣物品堆在柵欄門前,朝平燁燭鞠躬。
平燁燭舉著手裏繡著精美圖案的布包,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不迴應,也不拒絕。
等柵欄門前堆滿了物品,姚長老才拍拍他的肩膀:“吉時都已寫在信箋上,麻煩你了。”
寨民們洪水般退去,白色衣服連成蜿蜒長蛇,從山間隱去。
平燁燭揣起布包,抱起門前形形色色的物品轉身,正對上隻穿件襯衣,睡眼惺忪的薑深。
“這麽冷,迴屋去。”
“我幫你拿點。”
“不用,迴屋去。”
薑深撇了撇嘴,退迴屋裏,幫平燁燭撐著木門。
送來的物品堆滿了小木桌。糧食,水果,拿線繩串起來的豬排骨,五顏六色的石頭項鏈。貴重的,簡陋的,什麽都有。
平燁燭燒起爐灶,一言不發地生火,片刻後他站起身,將一隻青紅斑駁的蘋果丟進旺盛的火苗。
“這些東西都是給死人送的,少碰。”
“死人……?”薑深偷摸摸伸出的手立刻縮了迴去,盯著平燁燭的背影,“為什麽給你送死人的東西,這也太不吉利了!”
“我做的就是死人生意。”
薑深“哦”了一聲:“說得也是。”
“哎,剛那群人找你做什麽呀,是不是有新的活了。我可聽見了什麽什麽長老的。”
“是寨子裏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了,要我去送葬。”
“背懸棺?”薑深問著,自己搖搖頭,“上次也沒見送這麽多東西啊。”
平燁燭蹲下撥弄柴火,等著火苗越來越高,幾乎冒出滾滾黑煙。
“是守靈。”
“守靈找外人?咳咳咳咳!”薑深從床上彈起來,蹲在平燁燭身邊,被滾燙熱浪和煙灰嗆得鼻子通紅。
平燁燭把他扒拉開,說:“寨子裏的人覺得如果去世的人生前有業障,下葬前會有惡靈來叨擾。若是血親守靈,就會遭到報複。”
“那這不是壞人嗎。”薑深轉頭看著滿桌冒尖的東西,不寒而栗。
平燁燭垂著頭添柴火,什麽也沒迴答。
薑深抓起幾枝細瘦木枝往爐灶裏塞,生疏魯莽,爆出來的火舌差點舔上他的手背。
“別添亂。”
“誰添亂?”薑深憤懣不滿。
“這次守靈很複雜,你不懂規矩……”
“休想撇下我。不懂規矩我可以學!”
平燁燭皺眉:“你連院子裏的棺材都怕。”
“那,那隻是沒適應,看不起誰呢?”薑深拍了拍自己的相機,“是你說的,死亡背後藏匿著密密麻麻的苦難,藏得越深,越有披露的價值。”
平燁燭依舊悶葫蘆的模樣,薑深見了來氣,突然撲過去,整個人壓在平燁燭的脊背上:“我說你真的很奇怪,你明明也不喜歡那些長老,怎麽還上趕著給人家幹活。我說你能比我大幾歲,裝什麽深沉?總不能看著三十出頭實際已經四五十的老妖怪吧!”
薑深說罷,壯起膽子去捏平燁燭的臉。“哎哎!”眼前一陣亂轉,已經麵朝上被平燁燭丟在了地上。
“嘶……”
“身處其中不由己。”
“啊?你說什麽,大聲點!”
“我說可以帶你去。”
薑深仰望著天花板,一隻被寒風吹得冰涼的蘋果落在他的額頭上。
“這不給死人的東西嗎!?”
“過幾日你還要和死人一起吃飯,先適應適應罷。”
第98章
時至深秋,深山裏依舊樹木蔥鬱。樹葉染上深沉墨色,層層疊疊掩住光線,投下邊緣模糊的影子,似徘徊在山裏的幽靈。
送喪的隊伍浩浩湯湯,是山間一條樸素怪異的腰帶。薑深低頭跟在平燁燭的身後,靜默的氣氛讓他打了個寒顫。他的視線落在平燁燭背著的竹簍,七零八落的雜物下麵,藏著他的攝像機。
“唿……”薑深吐出一口氣,手和腳都有些發抖。
“冷?”
厚重衣物後傳來平燁燭的聲響,朦朧低沉如樹妖的囈語。
“別,別突然出聲!”薑深深吸兩口氣,壓低聲音抗議。氣息憋在喉嚨裏發出一串嘰裏咕嚕的古怪聲響。
平燁燭轉頭,入眼是一團毛糙的毛球,微微起伏著,似乎被嚇得不輕。
“噤聲。”平燁燭提醒。
薑深立刻屏住氣,餘光瞟到姚長老不愉的神情。
“外來的守靈人會被死者的魂魄驅趕,所以需要寨子裏的老人,死者相熟的朋友家人相送,證明前來吊唁的是‘家人’。才可令死者安息。所以守靈的人選越是沒有活人氣越合適,若是和紙人一樣再好不過。”
“那擺幾個紙紮人在棺材旁不就好了。用什麽活人。”薑深瞥了一眼身後畫著紅妝的紙紮人,“比你還能嚇鬼。”
“活人防鬼也防人。”平燁燭說,“比紙人可好用得多。”
薑深還想再說,被姚長老拐杖敲地的聲音打斷。
“砰”,“砰”。
送喪的隊伍在一座氣派闊大的院子前停下。
樓房磚瓦上用油彩和金漆繪著花紋,被掩蓋在白綢緞下,白色的燈籠在風裏晃晃蕩蕩,發出微弱亮光。
“裏麵就是。”姚長老將一盞點燃的白燭遞給平燁燭,轉身對薑深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