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之前該是放風箏的好時光,太陽明亮而不刺眼,風也柔韌並且充滿並不野蠻的力。我舉著我的「仙女」,在日漸鬆軟的土地上小跑著將她送上天空。近處有放風箏的鄰人鼓勵似地督促著我:「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箏啊……」
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這宛若勞動號子一般熱情有力的鼓動在我耳邊唿嘯,在早春的空氣裏洋溢,絲線從手中的線拐子上撲簌簌地滑落著,我迴過頭去仰望長天的「仙女」。我要說這「仙女」實在是充滿了靈氣:她是多麽快就夠著了上邊的風啊。高處的風比低處的風平穩,隻要夠著上邊的風,她便能保持住身體的穩定。
我關照空中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鬆著手中的線,一時間隻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這「風箏仙女」更像「仙女」的東西了:她那一臉的村氣忽然被高遠的藍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簡陋的衣裙忽然被風舞得格外絢麗、飄逸;她的態勢忽然就呈現出一種怡然的韻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飛翔著黑的燕子褐的蒼鷹,花的蝴蝶銀的巨龍……為什麽這些紙紮的玩藝兒一旦逃離了人手,便會比真的還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風給了它們人間所不解的自在的靈魂,又仿佛隻有在天上,它們才會找到獨屬自己的活生生的唿吸。是它們那活生生的唿吸,給地上的我們帶來愉悅和吉祥的話題。
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有些時候,在我們這尋常的風箏隊伍裏,也會出現一些不同尋常的放風箏的人:一輛「奧迪」開過來了,「吱」地停在地邊,車上下來兩三個衣著時髦的男女,簇擁著一位手戴鑽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風箏的主人,卻樂於兩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後專為他捧著風箏。那風箏是條巨大而華貴的「蜈蚣」,聽說由山東維坊特意訂製而來;那線拐也遠非我手中這種通俗的楊木棍插成,那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器械,滑輪和絲線都閃著高貴的銀光。「鑽戒」站在地邊打量天上,一臉的不屑,天上正飛著我的「仙女」和鄰人的「燕子」。他從兜裏摸出煙來,立刻有人為他點燃了打火機。一位因穿高跟鞋而走得東倒西歪的女士,這時正奔向「鑽戒」,趕緊將一聽「椰風」送到他手裏。好不氣派的一支隊伍,實在把我們給「震」了。
然後那「蜈蚣」緩緩地迎風而起了,確是不同凡響地好看。四周爆發出一片叫好聲,善意的人們以這真誠的叫好原諒了「鑽戒」不可一世的氣焰。我卻有點為「鑽戒」感到遺憾,因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風箏線。隻在隨員替他將「蜈蚣」放上藍天之後,他才扔掉香菸,從他們手中接過線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個舵手,他站在地裏的姿態,更像一個被大人嬌縱的孩童。這樣的孩童是連葵花子都懶於親口去嗑的,他的幸福是差遣大人嗑好每一粒瓜子,準確無誤地放進他的口中。
在這時我想起單位裏一個愛放風箏的司機。在一個正月我們開車外出,他告訴我說,小時候在鄉下的家裏,他自己會糊風箏卻買不起線,他用母親拆被子拆下來的碎棉線代替風箏線。他把那線一段段接起來,接頭太多,也不結實。有一次他的風箏正在天上飛著,線斷了,風箏隨風飄去,他就在鄉村大道上跑著追風箏。為了那個風箏,他一口氣跑了七八裏地。
當今的日子,還會有誰為追趕一隻風箏跑出七八裏地呢?幾塊錢的東西。或者像擁有華貴「蜈蚣」的這樣的青年會去追的,差人用他的「奧迪」。若真是開著「奧迪」追風箏,這追風箏倒不如說是以地上的轎車威脅天上的「蜈蚣」了。
我知道我開始走神兒,我的風箏線就在這時斷掉了。風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搖擺著身子朝遠處飄去。天色已暗,我開始追趕我的「仙女」,越過腳下的糞肥,越過無數··#(鐵凝隨筆自選%條壟溝和畦背,越過土路上交錯的車轍,也越過「鑽戒」們不以為然的神色。我堅持著我的追趕,隻因為這純粹是「仙女」和我之間的事,與別人無關。當暮色蒼茫、人聲漸稀時,我終於爬上一座豬圈,在圈頂找到了歪躺在上邊的「仙女」。我覺得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個朋友,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應姓高,與邯鄲沙口村那個叫做高玉修的農民是一家人。
大而圓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懸在了天空,在一輪滿月的照耀下,我思想究竟什麽叫做放風箏。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風箏的斷線,有了「仙女」的失蹤,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復得,我方才明白,歡樂本是靠我自己的雙腳,靠我自己貨真價實的奔跑到達我心中的;聯接地上人類和天上「仙女」之間那和平心境的,其實也不是市場上出售的風箏線。 我是來這裏尋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鄉就告訴過我:「看山桃開花,那得等清明。」於是我記住了清明,腦子裏常浮現著一個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紅吧?
誰知我已耽誤了十九個清明。十九個清明雖然都有被耽誤的理由,然而每逢這天,我都坐立不安著。
我決定不再耽誤第二十個清明。
我踏著今年的節令來到這裏,卻沒有看見山桃開花。在四周被浮雲纏繞的山巒裏,隻有山正在悄悄地變綠。綠像是被雲霧染成,又像是綠正染著雲霧。有人告訴我,今年春寒,山桃還未開花;又有人告訴我,山桃花早已開過,是因了常有來自山外的暖風。和山裏人相處,你會發現,他們常常說不準他們要說的事。對同一件事,十個人或許有十種說法。就連對你的問路,他們迴答起來都各有差異。那差異仿佛來自他們的敘述方式,就好比春寒花哪能開;風暖,花哪能不開。至於花到底開過與否倒無人注意了。
於是就因了這敘述的差異,我堅信自己總能看見山桃花。於是,每天當晨光灑遍這山和穀時,我便沿一條繞山的河走起來,這河便是繞山而行的拒馬河。這河不知到底繞過了多少山的阻攔,謝絕了多少山的挽留,隻在一路歡唱向前。它唱得歡樂而堅韌,不達目的決不迴頭。隻有展開一張山區地圖,你才能看清,這河像是誰的手任意畫出來的一團亂線。黃河才有九十九道彎,誰報告過拒馬河有多少彎?這山地裏流傳著多少關於這河這山的故事,惟獨沒有關於這河彎的記載。
一條散漫的河,一條多彎的河。每過一個彎,你眼前都是一個新奇的世界。那是浩瀚的鵝卵石灘,拳頭大的雞蛋大的鵝卵石,從地鋪上了天,河水在這裏變作無數條涓涓細流漫石而過;那是白沙的岸,有白沙作襯,本來明澄的河水忽而變得艷藍,宛若一河顏色正在書寫這沙灘;那是糙和蒿的原,糙和蒿以這水滋養著自己,難怪它們茂密得使你不見地麵,是綠的絨吧,是綠的氈吧。總有你再也繞不過去的時候,那是山的峽穀。峽穀把水兜起來,水才變得深不可測。然而河的歌喑啞了,河實在受不住這山的大包大攬。河與石壁衝撞著,石壁上翻捲起浪花。那是河的哭嚎吧,那是河的吶喊吧。隻有這時你才不得不另闢蹊徑,或是翻過一條本來無路的山,或是走出十裏八裏的迂迴路,重新去尋找河的蹤跡。你終於找到了,你麵前終於又是一個新的天地。
這當是一個全新的天地。它不似灘,不似岸,不似原,是一河的女人,千姿百態,裸著自己,有的將腳和頭潛入沙中,露出沙麵的僅是一個臀;有的反剪雙手將自己倒弓著身子埋進沙裏,露著的是小腹。側著的肩,側著的髖,朝天的辱,朝天的臉。更有自在者,曲起雙腿,再把雙腿無顧忌地叉開來,挺著一處寬闊的陰阜,一片濃密的茅糙,正覆蓋住羞處。有的在那羞處卻連茅糙也無須有,是無色的丘,無色的壑。你不能不為眼前這風景所驚呆,呆立半天你才會明白,這原本是一河石頭,哪有什麽女人。那突起的俱是石:白的石,黃的石,粉的石。那凹陷的俱是沙:成窩兒的沙,流成皺褶的沙,平緩的沙。那茅糙就是茅糙,它怎能去遮蓋什麽人的羞處?然而這實在又是人,是一河的女人,不然驚呆你的為什麽是一河柔韌?肌腱的柔韌,線條的柔韌,胸大肌,臀大肌,腹直肌,背直肌……連髖和腰的銜接,分明都清晰可見。你實在想伸過手去輕緩地沿這腰彎撫摸,然而你又不得不卻步。
當你認定這是一河巨石時,你的靈魂就要脫殼而出,你覺得你正在萌生一種信奉感,不然你為什麽會麵對一河巨石肅然起敬。
當你認定這是一河女人時,你就會六神無主,因為你再也逃脫不了自己的齷齪。一切都是因了女人的豐腴,女人的渾圓,女人的力。
這一河的石頭,一河的女人,你們是同年同月和著一個天時一起降生,你們還是有著無言的默契,你等她,她等你,從盤古開天地直等到今天。
我想起了,就是二十年前,就是有人告訴我清明山桃花開的那次,也有人告訴我一件事。他們說,這裏有句俗話叫做「河裏沒規矩」,說的是,先前,姑娘、媳婦們每逢夏季中午,便成群結隊,到拒馬河洗澡。她們邊下河,邊把衣服脫光,高高拋向河岸,一絲不掛地追逐著潛入水中。而這時,就在不遠處,興許恰有一絲不掛的男人也正享受著這水。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或許偶有飄過來的笑罵,那隻是笑罵,既是男人把臉朝向女人而招來的罵,也是笑著的罵,隻因為「河裏沒規矩」。
是這一河石頭一河女人,使我又想起了二十年前這一句話。我懷著強烈的欲望,想去證實一下我的記憶。於是在河的高處,大山的皺褶裏,我來到一個先前曾經住過的村子。一位熟悉的大嫂把我引進她的家中,我記起了那時她分明還有一位婆婆。一個家裏隻有這兩個女人。那時的我尚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畫家(雖然也鬍子拉楂),連在炕上盤腿吃飯都不會。這位婆婆在飯桌前卻把腿盤個滿圓,她給我盛粥,再把指頭粗的鹹菜條一筷子一筷子地挾入我碗中。我嚼著鹹菜,學著她們婆媳的樣子,拿嘴勾著碗邊唿唿喝著灰黃色的稠粥。這粥裏有玉米?子,有豆。婆婆告訴我,這豆叫豇豆,平時鮮紅,一遇鐵鍋,自己和粥就一起變成灰色。然而味是鮮的,有一股魚腥味。晚上我便坐在炕上,就著油燈給她們婆媳畫像。她們的眼睛使勁盯著前方,不敢看我。該媳婦時,媳婦的兩腮緋紅;該婆婆時,婆婆臉上的皺紋便立刻僵起來。夜深了,我就著炕席睡在炕的這頭,婆媳倆就睡在炕的那頭。她們或許是怕我和兩個女人同睡一席不習慣吧,婆婆才不由己地講起了那個「河裏沒規矩」的故事。但我注意到,那個年紀稍長我的媳婦,還是睡在婆婆的那一邊,讓婆婆作為我和她的分界線,作為人性的證明。夜裏我睡不著,但不敢翻身。
</br>
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這宛若勞動號子一般熱情有力的鼓動在我耳邊唿嘯,在早春的空氣裏洋溢,絲線從手中的線拐子上撲簌簌地滑落著,我迴過頭去仰望長天的「仙女」。我要說這「仙女」實在是充滿了靈氣:她是多麽快就夠著了上邊的風啊。高處的風比低處的風平穩,隻要夠著上邊的風,她便能保持住身體的穩定。
我關照空中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鬆著手中的線,一時間隻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這「風箏仙女」更像「仙女」的東西了:她那一臉的村氣忽然被高遠的藍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簡陋的衣裙忽然被風舞得格外絢麗、飄逸;她的態勢忽然就呈現出一種怡然的韻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飛翔著黑的燕子褐的蒼鷹,花的蝴蝶銀的巨龍……為什麽這些紙紮的玩藝兒一旦逃離了人手,便會比真的還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風給了它們人間所不解的自在的靈魂,又仿佛隻有在天上,它們才會找到獨屬自己的活生生的唿吸。是它們那活生生的唿吸,給地上的我們帶來愉悅和吉祥的話題。
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有些時候,在我們這尋常的風箏隊伍裏,也會出現一些不同尋常的放風箏的人:一輛「奧迪」開過來了,「吱」地停在地邊,車上下來兩三個衣著時髦的男女,簇擁著一位手戴鑽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風箏的主人,卻樂於兩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後專為他捧著風箏。那風箏是條巨大而華貴的「蜈蚣」,聽說由山東維坊特意訂製而來;那線拐也遠非我手中這種通俗的楊木棍插成,那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器械,滑輪和絲線都閃著高貴的銀光。「鑽戒」站在地邊打量天上,一臉的不屑,天上正飛著我的「仙女」和鄰人的「燕子」。他從兜裏摸出煙來,立刻有人為他點燃了打火機。一位因穿高跟鞋而走得東倒西歪的女士,這時正奔向「鑽戒」,趕緊將一聽「椰風」送到他手裏。好不氣派的一支隊伍,實在把我們給「震」了。
然後那「蜈蚣」緩緩地迎風而起了,確是不同凡響地好看。四周爆發出一片叫好聲,善意的人們以這真誠的叫好原諒了「鑽戒」不可一世的氣焰。我卻有點為「鑽戒」感到遺憾,因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風箏線。隻在隨員替他將「蜈蚣」放上藍天之後,他才扔掉香菸,從他們手中接過線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個舵手,他站在地裏的姿態,更像一個被大人嬌縱的孩童。這樣的孩童是連葵花子都懶於親口去嗑的,他的幸福是差遣大人嗑好每一粒瓜子,準確無誤地放進他的口中。
在這時我想起單位裏一個愛放風箏的司機。在一個正月我們開車外出,他告訴我說,小時候在鄉下的家裏,他自己會糊風箏卻買不起線,他用母親拆被子拆下來的碎棉線代替風箏線。他把那線一段段接起來,接頭太多,也不結實。有一次他的風箏正在天上飛著,線斷了,風箏隨風飄去,他就在鄉村大道上跑著追風箏。為了那個風箏,他一口氣跑了七八裏地。
當今的日子,還會有誰為追趕一隻風箏跑出七八裏地呢?幾塊錢的東西。或者像擁有華貴「蜈蚣」的這樣的青年會去追的,差人用他的「奧迪」。若真是開著「奧迪」追風箏,這追風箏倒不如說是以地上的轎車威脅天上的「蜈蚣」了。
我知道我開始走神兒,我的風箏線就在這時斷掉了。風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搖擺著身子朝遠處飄去。天色已暗,我開始追趕我的「仙女」,越過腳下的糞肥,越過無數··#(鐵凝隨筆自選%條壟溝和畦背,越過土路上交錯的車轍,也越過「鑽戒」們不以為然的神色。我堅持著我的追趕,隻因為這純粹是「仙女」和我之間的事,與別人無關。當暮色蒼茫、人聲漸稀時,我終於爬上一座豬圈,在圈頂找到了歪躺在上邊的「仙女」。我覺得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個朋友,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應姓高,與邯鄲沙口村那個叫做高玉修的農民是一家人。
大而圓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懸在了天空,在一輪滿月的照耀下,我思想究竟什麽叫做放風箏。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風箏的斷線,有了「仙女」的失蹤,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復得,我方才明白,歡樂本是靠我自己的雙腳,靠我自己貨真價實的奔跑到達我心中的;聯接地上人類和天上「仙女」之間那和平心境的,其實也不是市場上出售的風箏線。 我是來這裏尋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鄉就告訴過我:「看山桃開花,那得等清明。」於是我記住了清明,腦子裏常浮現著一個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紅吧?
誰知我已耽誤了十九個清明。十九個清明雖然都有被耽誤的理由,然而每逢這天,我都坐立不安著。
我決定不再耽誤第二十個清明。
我踏著今年的節令來到這裏,卻沒有看見山桃開花。在四周被浮雲纏繞的山巒裏,隻有山正在悄悄地變綠。綠像是被雲霧染成,又像是綠正染著雲霧。有人告訴我,今年春寒,山桃還未開花;又有人告訴我,山桃花早已開過,是因了常有來自山外的暖風。和山裏人相處,你會發現,他們常常說不準他們要說的事。對同一件事,十個人或許有十種說法。就連對你的問路,他們迴答起來都各有差異。那差異仿佛來自他們的敘述方式,就好比春寒花哪能開;風暖,花哪能不開。至於花到底開過與否倒無人注意了。
於是就因了這敘述的差異,我堅信自己總能看見山桃花。於是,每天當晨光灑遍這山和穀時,我便沿一條繞山的河走起來,這河便是繞山而行的拒馬河。這河不知到底繞過了多少山的阻攔,謝絕了多少山的挽留,隻在一路歡唱向前。它唱得歡樂而堅韌,不達目的決不迴頭。隻有展開一張山區地圖,你才能看清,這河像是誰的手任意畫出來的一團亂線。黃河才有九十九道彎,誰報告過拒馬河有多少彎?這山地裏流傳著多少關於這河這山的故事,惟獨沒有關於這河彎的記載。
一條散漫的河,一條多彎的河。每過一個彎,你眼前都是一個新奇的世界。那是浩瀚的鵝卵石灘,拳頭大的雞蛋大的鵝卵石,從地鋪上了天,河水在這裏變作無數條涓涓細流漫石而過;那是白沙的岸,有白沙作襯,本來明澄的河水忽而變得艷藍,宛若一河顏色正在書寫這沙灘;那是糙和蒿的原,糙和蒿以這水滋養著自己,難怪它們茂密得使你不見地麵,是綠的絨吧,是綠的氈吧。總有你再也繞不過去的時候,那是山的峽穀。峽穀把水兜起來,水才變得深不可測。然而河的歌喑啞了,河實在受不住這山的大包大攬。河與石壁衝撞著,石壁上翻捲起浪花。那是河的哭嚎吧,那是河的吶喊吧。隻有這時你才不得不另闢蹊徑,或是翻過一條本來無路的山,或是走出十裏八裏的迂迴路,重新去尋找河的蹤跡。你終於找到了,你麵前終於又是一個新的天地。
這當是一個全新的天地。它不似灘,不似岸,不似原,是一河的女人,千姿百態,裸著自己,有的將腳和頭潛入沙中,露出沙麵的僅是一個臀;有的反剪雙手將自己倒弓著身子埋進沙裏,露著的是小腹。側著的肩,側著的髖,朝天的辱,朝天的臉。更有自在者,曲起雙腿,再把雙腿無顧忌地叉開來,挺著一處寬闊的陰阜,一片濃密的茅糙,正覆蓋住羞處。有的在那羞處卻連茅糙也無須有,是無色的丘,無色的壑。你不能不為眼前這風景所驚呆,呆立半天你才會明白,這原本是一河石頭,哪有什麽女人。那突起的俱是石:白的石,黃的石,粉的石。那凹陷的俱是沙:成窩兒的沙,流成皺褶的沙,平緩的沙。那茅糙就是茅糙,它怎能去遮蓋什麽人的羞處?然而這實在又是人,是一河的女人,不然驚呆你的為什麽是一河柔韌?肌腱的柔韌,線條的柔韌,胸大肌,臀大肌,腹直肌,背直肌……連髖和腰的銜接,分明都清晰可見。你實在想伸過手去輕緩地沿這腰彎撫摸,然而你又不得不卻步。
當你認定這是一河巨石時,你的靈魂就要脫殼而出,你覺得你正在萌生一種信奉感,不然你為什麽會麵對一河巨石肅然起敬。
當你認定這是一河女人時,你就會六神無主,因為你再也逃脫不了自己的齷齪。一切都是因了女人的豐腴,女人的渾圓,女人的力。
這一河的石頭,一河的女人,你們是同年同月和著一個天時一起降生,你們還是有著無言的默契,你等她,她等你,從盤古開天地直等到今天。
我想起了,就是二十年前,就是有人告訴我清明山桃花開的那次,也有人告訴我一件事。他們說,這裏有句俗話叫做「河裏沒規矩」,說的是,先前,姑娘、媳婦們每逢夏季中午,便成群結隊,到拒馬河洗澡。她們邊下河,邊把衣服脫光,高高拋向河岸,一絲不掛地追逐著潛入水中。而這時,就在不遠處,興許恰有一絲不掛的男人也正享受著這水。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或許偶有飄過來的笑罵,那隻是笑罵,既是男人把臉朝向女人而招來的罵,也是笑著的罵,隻因為「河裏沒規矩」。
是這一河石頭一河女人,使我又想起了二十年前這一句話。我懷著強烈的欲望,想去證實一下我的記憶。於是在河的高處,大山的皺褶裏,我來到一個先前曾經住過的村子。一位熟悉的大嫂把我引進她的家中,我記起了那時她分明還有一位婆婆。一個家裏隻有這兩個女人。那時的我尚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畫家(雖然也鬍子拉楂),連在炕上盤腿吃飯都不會。這位婆婆在飯桌前卻把腿盤個滿圓,她給我盛粥,再把指頭粗的鹹菜條一筷子一筷子地挾入我碗中。我嚼著鹹菜,學著她們婆媳的樣子,拿嘴勾著碗邊唿唿喝著灰黃色的稠粥。這粥裏有玉米?子,有豆。婆婆告訴我,這豆叫豇豆,平時鮮紅,一遇鐵鍋,自己和粥就一起變成灰色。然而味是鮮的,有一股魚腥味。晚上我便坐在炕上,就著油燈給她們婆媳畫像。她們的眼睛使勁盯著前方,不敢看我。該媳婦時,媳婦的兩腮緋紅;該婆婆時,婆婆臉上的皺紋便立刻僵起來。夜深了,我就著炕席睡在炕的這頭,婆媳倆就睡在炕的那頭。她們或許是怕我和兩個女人同睡一席不習慣吧,婆婆才不由己地講起了那個「河裏沒規矩」的故事。但我注意到,那個年紀稍長我的媳婦,還是睡在婆婆的那一邊,讓婆婆作為我和她的分界線,作為人性的證明。夜裏我睡不著,但不敢翻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