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天工業品的價格上漲速度,也比不上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漲速度,所以他其實和農業品一樣,都因為生產力的提高而出現了價格的下挫,隻不過,物產的更加豐富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維持市場的流通順暢,否則的話,貨多錢少將會帶來嚴重的通貨緊縮,到時候,多有生產的東西都很難,順暢地為生產者帶來利潤,這樣一來,崩壞的將是整個社會體係,而不僅僅是商業而已。


    所以錢還是要逐漸進入市場的,在蘇寧由於缺少合適且周全的統計體係,並不知道自己該把多少錢投入市場合適,所以他隻能用機器蠢笨的辦法,瘋狂的鼓勵治下的所有老百姓努力生產,換取足夠的收入。所以在蘇寧看來,但凡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勞動,都應該給予合理的報酬,他現在巴不得有人能夠從官府這裏賺到足夠多的銀子,所以有些來打工的學生,對他而言其實是好事情,因為他們會把掙到的那些工錢,七手八腳的都轉給各地的生產者們,以便他們維持自己的產業,畢竟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都在上漲,而真正具有決定意義的技術,卻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


    所以,但凡有勞動能力的人,都能夠在通貨膨脹帶來的波瀾之下,多收取一份收入。與此同時,隻要我們堅持糧食的價格基本穩定,脫貧的天下就會在更大的範圍之內產生,在某種程度上,蘇寧今天推送壞了農民的利益,因為農產品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它是有價格上漲的權利的。但蘇寧在農產品生產環節上的控製能力,恐怕是冠絕世界曆史的。他甚至可以冒著虧本的代價,將農產品低價出手,因為,他通過強製收購的手段,已經將農民手中能夠上市的糧食近乎全部控製在了自己的手中,所以那些農民們,所生產的糧食大多是進了自己的肚子裏,至於得到的那些錢財,也夠他們添置一些其他的家當,從而逐步實現富裕。隻不過這一過程恐怕要比從事工業的其他人慢上很多年。


    但是蘇寧更知道,農業生產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他必須牢牢的抓在手中才行。倘若,這些農民們以後想要從事工業生產,那麽,農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自然會因為大量農民的轉業而出現迅速的上升。


    屆時蘇寧也不介意從政策上幫一把他們,因為這是曆史發展所虧欠他們的。


    其實在這件事上,越晚從農業方向跳到公園方向上的人,越容易被兩頭打臉。蘇寧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希望能夠從行政方麵更好的指導他們的就業,至少,一切都要在他們擁有相當的生產技能之後。


    不過基本的溫飽問題解決之後,他們所需要的恐怕就是在文化領域的精神需求了,好像那也將是一陣產業的東風同時也將是蘇寧需要緊緊把握住這一次機會,他希望借助這次機會,叫他的百姓們傳達這種實用的生存技巧,他想要把這些人武裝成一群出門可以做貝爺,在家可以當宅男的神奇存在。


    同學們,我是一個進行大規模職業教育的絕佳機會,到時候越來越多新鮮的產業將會出現在他們周圍,不斷的學習將會成為每一個人的必要選擇。或許不需要兩代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許多人,都將會和後世的程序員一樣,成為一群不學習不進化,就會被曆史浪潮所淘汰的新興人類。


    其實類似的苗頭已經出現在父親身邊。他身邊的這群學生們,就一直沒有放下書本的意思,各種各樣的學習組織形式,都在共產黨這邊遍地開花。這些人甚至又找到了當年學生時代的習慣,動不動就因為問題的爭論而大打出手,語音正音書名已經收集了所有看起來珍貴的瓷器,而百放出來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破陶碗,以供他們在憤怒的時候摔摔打打。


    不過他們的爭論也並非全無意義,至少一些新的條例就在他們的爭論當中誕生了,王安石變法的一些內容,其實對於他們而言,早就已經爛熟於心。


    雖然沒有接觸過那段曆史的原因是漂亮,但是蘇寧早就在他們就學期間,就將那次偉大的變法,換著花樣的向他們作了闡釋。不可否認的是,這群年輕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在青春期的萌動來臨的同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狀態,所以到現在,他們也沒有忘記當年為這場變法而展開的各種爭論,有人是支持司馬光的,認為他說的相當有道理,在農業社會,在生產力還沒有完全放開發展,尤其是還沒有找到一種合理的邏輯去發展的時候,財富的分配的確不均勻,但也缺少調整的手段,所以司馬光認為,天下的財富不在這裏,便在那裏,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相反,他很客觀地揭示了農業社會的財富分配邏輯,認為剝奪地主的財富,去支援那些貧苦的農民,是一件非常得不償失的行為,但王安石顯然。我堅定的認為,即便如此做,也是執行了天下的大仁大義。


    更何況王安石還有一套自己的理論。


    他可不認為自己的理論仍然在時代的局限範圍之內。就算後世的研究,也有很多人認為王安石的經濟邏輯已經超越了當時的時代,甚至他的很多變法內容,已經達到了後世的標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所想要完成的改革目標,其實在後世改革開放以後,便逐漸的達成了。


    比如王安石十分推崇的保馬法,其實在後世就已經實現了。北宋的機動戰力比較有限,所以王安石才會推出這樣的製度,借助當地的富戶,培養軍事力量,但是不得不聽出了一點事,這對於百姓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負擔,不過如果這種負擔對於百姓們來說也是一種用途的話,那倒是不會有人有什麽怨言啦,比如說後世的那些家庭,但凡經濟條件允許的,都會有上那麽兩三輛車。


    他們缺少的不再是機動能力,而是停車的地方。


    而汽車在戰爭當中的應用,早在一次大戰時期就有了鮮活的例子,當德國軍隊進攻法國首都巴黎的時候,巴黎城市的出租車司機們,紛紛將自己拉載的客人請下汽車,然後莊重而又光榮的告訴他們說:“先生,我要去打仗了!”


    於是他們看著自己的出租車,將那些法國大兵們運送到了馬恩河前線,這也是有史以來汽車第一次大規模的運輸士兵參戰,在這次極具機動能力的表現之後,法國人穩住了防線,並成功的轉守為攻。還沒有造成像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悲劇。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是怎樣形成的呢?當然是德意誌的閃擊作戰所帶來的那麽閃擊作戰所要求的速度,用哪種途徑來實現呢?那當然是汽車。


    或許真的是德國人在馬恩河戰役之後,吸取了教訓,所以他們在後來大規模的發展機動兵力,坦克這種東西,雖然被英國人發明,但卻被德國人率先在戰場上打出了名堂,希特勒手下的三員大將,除了隆美爾之外,剩下的兩人都與裝甲軍隊有著直接的關係。


    曼施坦因和古德裏安,如今都已經在蘇寧的涼州體係裏服役,這兩個人所帶來的先進的機動作戰的理念,更是已經開始影響著大多數的年輕將領。而蘇寧身邊的這些年輕人,自然也很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隻不過不幸的是,這群人的觀念,由於蘇寧的介入而有了更加明目張膽的飛躍行為,他們已經不再拘束於陸地上的速度,而是將天空和海洋都變成了自己的拓展方向,隻不過不幸的是,涼州體係畢竟發源於內陸,它們距離太陽實在有些遙遠,蘇寧現在已經開始預計將來的空軍能力,是不是會大規模的超越海軍?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在海上運輸這方麵恐怕就要吃大虧,至少在麵對海軍立國的羅馬帝國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吃掉不少的苦頭。


    因此,蘇寧決定在大規模推廣陸地運輸體係建設的同時,也需要在剛剛占領的披俾路支地區開展大規模的造船行動。


    因此他的這一行動被稱之為保船法。由於涼州體係從來就不缺少在陸地上的交通工具足以,王安石並沒有著急推出這一項法令,然而蘇寧在這個方向上的動作卻非常頻繁。在加大投資力度,支持蒸汽機車研發的同時,蘇寧也果斷的開始修建各種各樣的官方道路。這一決定,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執行,幾乎大半個關中地區的勞動力,都投入到了這項浩大的工程當中,雖然他們的生產技能還不足以應對瀝青水泥和鋼筋混凝土帶來的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充分的金錢投資和物質保障之下,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學習著這些,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多收入的工程方法。


    沒有人會傻到在工地上偷懶,因為他們知道蘇寧的征服腳步,將會沿著這些寬廣的大路延伸到更遠的地方去,無論是關東諸侯們占據的那些中華故地,還是在西方逐漸拓寬的靈力都會被這些寬廣的道路所覆蓋這些道路就像一條條的神經,將那些原本不屬於中華文明的土地,緊緊的連絡在一起,從此之後,出自中樞神經的每一道命令都會在這些道路的傳遞之下,準確的到達那些偏遠的領土,並且被順利的執行下去。


    比如說蘇寧要組建造船廠的事情就很快在俾路支推廣開來。剛剛建立起來的南船座,也在瘋狂的招募水手。對應的南船座節度使來護兒,就在短短的15天之內到達了他的任所。


    之所以能夠如此之快,是因為貫穿西域的軌道列車,如今已能暢通無阻的運行,雖然蒸汽機車的研發工作,因為橡膠打原因並沒能取得關鍵的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滾動摩擦力所帶來的優勢在專用的跑道上能夠更好的發揮,要不然以後也不會有人去謀劃什麽磁懸浮列車了,對於高速奔跑的,沒有車來說,降低摩擦係數不僅僅意味著更快捷的速度,還意味著更高的安全係數。


    至於剩下的路途,雖然看上去還十分遙遠,但沿途都是涼州體係的時空範圍,並不存在能夠威脅到他的隱患。而且經過這些年的基礎建設,這些地方已經越來越有涼州的影子,至少先進的預算體係已經被優先的建立起來,所以他才可以用如此之快的速度,到達位於俾路支的任所。


    不過即便他到達了,遠在西線戰場上的俾路支地區也不會忘記關注涼州體係內部的那些情況,尤其是王安石和蘇寧的最新動態。


    這個時候的王安石已經向那些富戶們舉起了收割的鐮刀,他推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方田均稅法,要求對各大富戶的寧夏田地進行精準的測量,然後統計他們平時隱瞞的耕地數量,一旦發現情節嚴重的,將會給予嚴肅的處理。


    這項命令當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彈,然而他卻用自己無可匹敵的精準測量手法,徹底的打壓了那些豪強們的囂張氣焰,並且得到了涼州大本營的認可。


    至於他為什麽能夠精準的測量土地的麵積,那主要還是因為他果斷的利用了蘇寧培養出來的那些年輕人才,組建了一支極具能力的測繪隊伍。


    蘇寧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將這些小家夥們推向曆史的舞台,他們就成了王安石的工具,不得不說王安石在這方麵有著極其出眾的觀察能力。雖然他不懂得測繪,但他顯然意識到了這對自己的政策將會起到巨大的裨益。


    於是有那麽一群剛剛畢業的學生,就扛起了他們在學校裏曾經使用過的全站儀,經緯儀什麽的,披星戴月的給王安石這個家夥打起工來,這一點看的蘇寧直皺眉毛,他到不是心疼自己從係統超市購買的這些裝備,而是心疼這些剛剛培養出來的孩子們,這都是他的寶啊,竟然就這樣被王安石趕出去做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國演義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戈鐵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戈鐵牛並收藏四國演義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