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接過那兩封信,當著眾人的麵拆開看了起來。
梁鵠的信沒有什麽亮點,他掃了幾眼就塞迴了信封裏。但蘇寧的信卻讓他震驚不已,雖然隻有兩行話,卻嚇得他一個哆嗦,繼而又激動的渾身顫抖。
“吾欲建大學,育人才,使百姓可位居三公,黎庶可躋身肱骨,請奉孝助我!”
這,這是要唯才是舉,這是要與世家宣戰!
郭嘉激動的蹭一下跳起來,一不小心還帶翻了身前案幾,嚇得身旁荀彧連忙躲避,而他卻不管不顧衝到戲誌才身旁,將那封書信遞給了對方。
戲誌才拿起一看,當即麵色大變,看得荀彧很是驚奇,於是問道:“信中所言何事!”
戲誌才沒有迴答。他低著頭,盡量掩飾自己警惕的眼神,但很快就聽見身側有人起身,心想無論是荀攸還是陳群,都是不宜看到此信的世家子弟,於是幹脆一跺腳,張開血盆大口將那封信吃了下去!
大概是沒吃早飯的緣故,他咀嚼得很快,咽得也很順暢,而後還稱許的點點頭,讚了一聲:“好紙!好吃!”
眾人一陣惡寒,唯有徐福轟然絕倒。
此時的徐福,還不是十幾年後為劉備籌謀的徐庶,他的性情中,有很多屬於這個年紀的輕狂與任性。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不稀奇。
衛覬剛剛見識過甘寧的輕俠殺人,自然不會在意這番誇張的舉動。所以隻是平靜地走到徐福身前,向這個少年遞過去兩封信。
徐福立刻止住了笑,驚訝的問道:“還有我的?”
衛覬答:“正是!”
徐福接過信,拆開來就要看。眾人趕緊圍過去,想要知道裏頭是什麽內容。戲誌才也飛身撲了過去,想要再吃一頓大餐。郭嘉知道他是擔心書信內容相似,於是也衝了過去。看的身後荀彧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這一陣忙活,卻沒有一個人得手。徐福少年心性,撩開身旁石韜的衣袍就鑽進了他的懷裏,眾人一陣尷尬,不好也把頭塞進去。待到他在裏麵看完信,也如同郭嘉那般驚訝的跳了起來,還把與他交好的石韜給撞翻了。
他的書信與郭嘉的那份別無二致,而他也出身寒門,與郭嘉的心態大同小異,自然也會有類似的反應。
見他這個樣子,眾人先是驚愕,而後就更加驚奇。一眾人衝上去想要搶奪那封信,徐福卻是個腦瓜靈活的。他拽過戲誌才,掰開他的嘴就把信塞了進去。
戲誌才這次沒有防備,直接噎了個半死。就連那句好整以暇的稱讚都說不出來了,最後還是徐福給他補刀,模仿著他的語氣說道:“好紙!好吃!”
戲誌才氣得掄起巴掌就要抽他,卻見衛覬已經踱步到胡昭跟前,同樣遞出了兩封信件。
胡昭早就好奇書信內容,二話不說就拆開看了起來。戲誌才發掘眾人還有圍觀的企圖,縱身一躍就把書信咬在了嘴裏,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封信咽了下去。
隻是……
“這紙的味道怎麽有點不對呀?”
他疑惑的看向胡昭,卻見這位隱士輕輕搖搖頭,歎息道:“可惜了梁刺史的八分體書法。”
衛覬在旁偷笑,梁鵠用的紙,可沒有蘇寧製造的好!
戲誌才與徐庶大駭,他們不想為人所知的,可是蘇寧的那封信。而此時,胡昭已經趁他們搞錯目標的機會,將那封信展開讀了一半。
戲誌才二話不說,張開血盆大口就要繼續吃。可惜肚皮不爭氣,三五片薄紙竟然就塞滿了他的肚子。他剛張開嘴,就覺得一陣脹氣從胃中翻滾而出,隨後竟然化作一個飽嗝,衝著胡昭的臉上打了出去。
胡昭厭惡的擺擺手,拿起信件轉身背對戲誌才,繼續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戲誌才反應還算機敏,知道自己吃不下了,立刻伸手示意徐福上前,繼續保護他們寒門的驚天秘密。
徐福是不願吃的,但這個狀況下也顧不上那麽多了。他緊走兩步上前,瞄準目標張開大嘴,啊嗚一聲……
咬空了!
“哎呀我的牙!”
衛覬又在一旁偷笑:“還好沒咬到舌頭!”
戲誌才在一旁卻看得明白,就在徐福即將命中目標的時候,胡昭卻不知看到了什麽精彩內容,激動地當場拍案而起——那一巴掌實際是拍在了徐福背上,他手中的書信也因為這突然起身而幸免於難。
戲誌才還不肯罷休,他準備向郭嘉打手勢,然而就在這時,胡昭興奮的喊聲卻驚醒了他:“這等良種,這等農具!我大漢子民,從此再無饑荒之憂!蘇賢弟約我去涼州隱居,順便試種新作物,讓我在無聲之處,造福於天下黎庶。此正我所欲也!豈有不去之理!”
戲誌才聽得一愣一愣的,還是郭嘉反應快些,湊到他身旁小聲道:“看來內容不一樣啊!”
徐福雖然被拍在了地上,但腦子還算清醒,一看他兩人的表情,就猜到了對話的內容。他皺起眉毛而後指了指自己的臉,示意他們倆不要做出放鬆的表情。
二人起初有些不解,但很快就明白過來,並立即照他的意思調整了表情。
隨後就是徐福的表演時間了。
隻見他翻身而起,一臉鄭重的站在胡昭麵前,嚴肅地斥責道:“孔明(胡昭字),那信中所寫的,可是關乎萬千黎庶之生死的大事!豈能隨隨便便讓別人看到?”
胡昭是個老實人,隻覺得此事重大,也沒想合不合適公開,被徐福這麽一嚇,立刻就驚叫一聲,張開大嘴就把信件吃了下去。
吃完還轉身看向戲誌才,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果然是人間美味!”
眾人狂汗!
衛覬卻在一旁偷瞄徐福。這家夥一番話,直讓眾人感覺三封信的內容都是如此。而衛覬在遞信的時候就察覺出來,胡昭收到的書信,明顯比他和郭嘉的要厚很多,顯然內容是不一樣的。
而如今,眾人隻會把戲誌才吃信的行為,看作是保護“天下果腹”這一理想的壯舉,不會有人再去追究兩外兩封信究竟寫了什麽。
梁鵠的信沒有什麽亮點,他掃了幾眼就塞迴了信封裏。但蘇寧的信卻讓他震驚不已,雖然隻有兩行話,卻嚇得他一個哆嗦,繼而又激動的渾身顫抖。
“吾欲建大學,育人才,使百姓可位居三公,黎庶可躋身肱骨,請奉孝助我!”
這,這是要唯才是舉,這是要與世家宣戰!
郭嘉激動的蹭一下跳起來,一不小心還帶翻了身前案幾,嚇得身旁荀彧連忙躲避,而他卻不管不顧衝到戲誌才身旁,將那封書信遞給了對方。
戲誌才拿起一看,當即麵色大變,看得荀彧很是驚奇,於是問道:“信中所言何事!”
戲誌才沒有迴答。他低著頭,盡量掩飾自己警惕的眼神,但很快就聽見身側有人起身,心想無論是荀攸還是陳群,都是不宜看到此信的世家子弟,於是幹脆一跺腳,張開血盆大口將那封信吃了下去!
大概是沒吃早飯的緣故,他咀嚼得很快,咽得也很順暢,而後還稱許的點點頭,讚了一聲:“好紙!好吃!”
眾人一陣惡寒,唯有徐福轟然絕倒。
此時的徐福,還不是十幾年後為劉備籌謀的徐庶,他的性情中,有很多屬於這個年紀的輕狂與任性。所以有這樣的表現也不稀奇。
衛覬剛剛見識過甘寧的輕俠殺人,自然不會在意這番誇張的舉動。所以隻是平靜地走到徐福身前,向這個少年遞過去兩封信。
徐福立刻止住了笑,驚訝的問道:“還有我的?”
衛覬答:“正是!”
徐福接過信,拆開來就要看。眾人趕緊圍過去,想要知道裏頭是什麽內容。戲誌才也飛身撲了過去,想要再吃一頓大餐。郭嘉知道他是擔心書信內容相似,於是也衝了過去。看的身後荀彧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這一陣忙活,卻沒有一個人得手。徐福少年心性,撩開身旁石韜的衣袍就鑽進了他的懷裏,眾人一陣尷尬,不好也把頭塞進去。待到他在裏麵看完信,也如同郭嘉那般驚訝的跳了起來,還把與他交好的石韜給撞翻了。
他的書信與郭嘉的那份別無二致,而他也出身寒門,與郭嘉的心態大同小異,自然也會有類似的反應。
見他這個樣子,眾人先是驚愕,而後就更加驚奇。一眾人衝上去想要搶奪那封信,徐福卻是個腦瓜靈活的。他拽過戲誌才,掰開他的嘴就把信塞了進去。
戲誌才這次沒有防備,直接噎了個半死。就連那句好整以暇的稱讚都說不出來了,最後還是徐福給他補刀,模仿著他的語氣說道:“好紙!好吃!”
戲誌才氣得掄起巴掌就要抽他,卻見衛覬已經踱步到胡昭跟前,同樣遞出了兩封信件。
胡昭早就好奇書信內容,二話不說就拆開看了起來。戲誌才發掘眾人還有圍觀的企圖,縱身一躍就把書信咬在了嘴裏,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封信咽了下去。
隻是……
“這紙的味道怎麽有點不對呀?”
他疑惑的看向胡昭,卻見這位隱士輕輕搖搖頭,歎息道:“可惜了梁刺史的八分體書法。”
衛覬在旁偷笑,梁鵠用的紙,可沒有蘇寧製造的好!
戲誌才與徐庶大駭,他們不想為人所知的,可是蘇寧的那封信。而此時,胡昭已經趁他們搞錯目標的機會,將那封信展開讀了一半。
戲誌才二話不說,張開血盆大口就要繼續吃。可惜肚皮不爭氣,三五片薄紙竟然就塞滿了他的肚子。他剛張開嘴,就覺得一陣脹氣從胃中翻滾而出,隨後竟然化作一個飽嗝,衝著胡昭的臉上打了出去。
胡昭厭惡的擺擺手,拿起信件轉身背對戲誌才,繼續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戲誌才反應還算機敏,知道自己吃不下了,立刻伸手示意徐福上前,繼續保護他們寒門的驚天秘密。
徐福是不願吃的,但這個狀況下也顧不上那麽多了。他緊走兩步上前,瞄準目標張開大嘴,啊嗚一聲……
咬空了!
“哎呀我的牙!”
衛覬又在一旁偷笑:“還好沒咬到舌頭!”
戲誌才在一旁卻看得明白,就在徐福即將命中目標的時候,胡昭卻不知看到了什麽精彩內容,激動地當場拍案而起——那一巴掌實際是拍在了徐福背上,他手中的書信也因為這突然起身而幸免於難。
戲誌才還不肯罷休,他準備向郭嘉打手勢,然而就在這時,胡昭興奮的喊聲卻驚醒了他:“這等良種,這等農具!我大漢子民,從此再無饑荒之憂!蘇賢弟約我去涼州隱居,順便試種新作物,讓我在無聲之處,造福於天下黎庶。此正我所欲也!豈有不去之理!”
戲誌才聽得一愣一愣的,還是郭嘉反應快些,湊到他身旁小聲道:“看來內容不一樣啊!”
徐福雖然被拍在了地上,但腦子還算清醒,一看他兩人的表情,就猜到了對話的內容。他皺起眉毛而後指了指自己的臉,示意他們倆不要做出放鬆的表情。
二人起初有些不解,但很快就明白過來,並立即照他的意思調整了表情。
隨後就是徐福的表演時間了。
隻見他翻身而起,一臉鄭重的站在胡昭麵前,嚴肅地斥責道:“孔明(胡昭字),那信中所寫的,可是關乎萬千黎庶之生死的大事!豈能隨隨便便讓別人看到?”
胡昭是個老實人,隻覺得此事重大,也沒想合不合適公開,被徐福這麽一嚇,立刻就驚叫一聲,張開大嘴就把信件吃了下去。
吃完還轉身看向戲誌才,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果然是人間美味!”
眾人狂汗!
衛覬卻在一旁偷瞄徐福。這家夥一番話,直讓眾人感覺三封信的內容都是如此。而衛覬在遞信的時候就察覺出來,胡昭收到的書信,明顯比他和郭嘉的要厚很多,顯然內容是不一樣的。
而如今,眾人隻會把戲誌才吃信的行為,看作是保護“天下果腹”這一理想的壯舉,不會有人再去追究兩外兩封信究竟寫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