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語言也是刀劍
華夏曆史最弱?我來挑選參戰人物 作者:閑逛的花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亮嗬嗬一笑,然後對孫權說道:“吳王殿下,這第二個條件,我可以代表蜀漢答應,但這第一個條件嘛.....”
“不僅僅是我,我們陛下以及趙鴻將軍斷不可能答應!”
“而且第一個條件中的人口遷徙,是否自願也需要我們的人也從旁查看,不可強行遷徙百姓!”
南郡的人口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對於蜀漢來說南郡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
如果南郡控製在蜀漢手中,那麽他們就能以南郡的兵力牽製曹魏,但如果南郡不在蜀漢的手中,那就隻有走祁山道一條路的選擇。
在原著當中諸葛亮從公元228年開始北伐,走的就是這祁山道,這還是蜀漢北伐最為平坦的一條道路了,這就是南郡沒有控製在手中的尷尬之處。
除此之外的陳倉道、褒斜道、子午穀都太過崎嶇,若是運糧隊從這些地方運糧,在路上的損耗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而曹魏想要防守進攻也就隻要在祁山道之外布防就行,至於控製了南郡的東吳,大部分的兵力都被牽製在了東線,也就是合肥那邊。
南郡這邊隻是互相對峙罷了。
而東吳在合肥的戰績.....不說也罷。
孫權看著諸葛亮沒有說話,這第一個條件其實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蜀漢會答應。
但條件這種東西,如果他不提出來的話,麵前的使者又怎麽會答應第二個條件呢?
當你要對方同意一個條件的時候,最好是提出一個離譜的條件,這樣對方為了中和就會同意另外一個條件了。
雖然兩個條件都挺離譜的,若不是蜀漢非常缺少南郡這個進攻的要地,諸葛亮也斷不可能答應第二個條件。
至於人口問題,他會盡量操作留下多一些人口,然後慢慢將益州的兵力調集前來南郡,將南郡打造成專門進攻的橋頭堡。
這樣他們進攻的主要路線就可以從原著當中的祁山道改為南郡了,這樣能給他們蜀漢節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糧草,這是一個長期有益的重要地點!
孫權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才說道:“這兩個條件若是你都不能答應的話,那談判有些難以進行下去,至少閣下需要完全同意其中一個才行吧?”
他將問題拋給了諸葛亮,讓其在兩個選項當中選擇一個,不管諸葛亮同意哪一個條件,對於他們東吳來說都是賺的。
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既然吳王殿下如此沒有誠意,那麽亮也隻能就此告辭了,亮是帶著十足的誠意前來,甚至連吳王想要遷走百姓都答應了,難不成您是想要強行遷徙百姓?”
“若是如此,那請恕亮絕對不可答應,先帝仁德一輩子,從小就教導我們陛下以百姓為主,不管是陛下還是亮,都不願意看見百姓被強行遷徙,流離失所。”
他這短短兩句話,其實是帶著刀子的,現在這裏可是有不少東吳的臣子在,要是孫權敢說要強行遷徙百姓,這件事情流傳了出去,那對於孫權的名聲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曹操能不在意名聲,孫權能和曹操一樣嗎?
而且諸葛亮以劉備的仁德之名來這麽說,孫權還真沒法反駁。
雖然後世有不少人都說劉備是虛偽的仁德,但問題是從任何史書上記載的事跡都表明劉備是真的看重百姓,就連同時期的對手都誇讚有加。
不管是袁紹的“劉玄德弘雅有信義”還是太史慈的“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都算是證明。
網上的外號“東漢魅魔”可不是說笑的,正是因為劉備的所作所為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孫權見諸葛亮作勢要往外麵走,連忙說道:“還請留步!”
他歎了一口氣,然後說道:“先生何必如此著急,此事還需要商議!”
他看了一眼張昭,張昭不著痕跡的向孫權點了點頭,然後孫權才說道:“先生所言之事,孤答應便是,隻是這自願如何界定?”
“自然是以百姓來界定,若是有百姓告知有強行遷徙的事情,理應立刻全部停止!”
“全部停止?以先生所言豈不是隨便有一名百姓伸冤叫苦,我們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那依吳王之見,應當如何界定?”
“自然是有百姓反應,則立刻暫停這一起遷徙事件!”
“不可,大部分百姓並沒有膽子站出來,不如在各城建立舉報處,若是收到舉報的話就必須要停止被舉報的行為,並且我們要派去監督隊伍,監督可能出現的情況......”
諸葛亮就像是早就想到了孫權會提出的條件一般,立刻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方案,從各個方麵都限製住了東吳遷徙百姓的行為。
東吳這邊的人自然是不會讓自己身上多出這麽多限製的,當即就以可行性上麵和諸葛亮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隻可惜他們數十人在這裏,所有問的話居然都被諸葛亮一個人給駁迴出去了!
這種事情他們之前似乎也經曆過一次,這讓他們對於麵前的這個使者有了一絲警惕。
居然能將蜀漢和東吳的各個方麵都了解的這麽清楚,而且與他們辯論的時候對答如流,仿佛完全不需要思考一樣。
難道說這人會成為下一個諸葛亮嗎?
他們心中都有了一些警惕,一個諸葛亮就已經讓蜀漢強大了這麽多,要是再出現一個諸葛亮,那蜀漢恐怕未來會成為比曹魏更加大的威脅。
還有那個趙鴻以及他麾下的武將,這都是十足的威脅。
但現在曹魏的威脅還在麵前,他們是迫於無奈,這才必須要答應修複盟約。
在諸葛亮和東吳眾大臣的唇槍舌劍當中,結盟的事情就這麽敲定了,孫權書寫了一份正式的文書,與諸葛亮簽訂之後讓其帶迴成都。
而這件事情在諸葛亮返程的時候就已經傳到了趙鴻和陸遜的耳中。
陸遜明白孫權已經實行了他的計策,但是這最終談判的結果卻是不盡如他意,其中有大量的對東吳的限製條例。
這種條件,若是他來談判,斷然不能答應。
但如今孫權已經和對方簽訂了盟約,他作為大都督也不可能去違背孫權的意思,也就同意了這上麵所寫,開始退兵。
在他退兵的時候,諸葛亮也帶著盟約迴到了成都。
年老版的諸葛亮親自在城門口迎接,這次年輕版諸葛亮在東吳的表現可謂是有他當年的風範。
可以說他配合著趙鴻的威脅,逼迫著東吳同意了他們的條件,在盟約當中占據了優勢。
而且這件事情也讓諸葛亮看見了一個新的製約趙鴻的人,那就是在他眼中乃是忠於漢室的年輕版諸葛亮!
他現在隻需要對其多加培養,日後定然是陛下的一大助力!
由於趙鴻還需要在武陵郡和南郡提防著曹魏和東吳的士兵,因此他現在不在,這論功行賞之事就隻能先封賞再送去趙鴻那邊了。
劉偉看著麵前站著的諸位臣子,拿出了原本就和兩個諸葛亮都商量好了的聖旨,放在了桌案上,很快就有宦官拿起並且宣讀了起來。
“鎮南將軍趙鴻,屢立戰功,先封其為前將軍!”
“原尚書從事中郎孔明,先後往返兩次東吳,促進盟約,為我大漢爭取來南郡土地,現封為太仆!”
“巴東郡主簿荀彧,能力出眾.....”
......
這宦官一連宣讀了不少封賞,將一眾人才的官職都向上提升了一些,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趙鴻他們帶進來的人才。
諸葛亮就算再聰明,在係統的影響下他也想不到還會有領主這種東西從世界之外帶著大量的人才進入到蜀漢當中。
他隻是欣慰的看著麵前接受封賞的眾官員,有了這些人才,他們蜀漢就不愁在之後的局勢當中無人可用。
而且那麽多優秀人才,也不用擔心趙鴻會一家獨大在他死後成為權臣。
他還在盡心做著權衡之事。
至於南郡,在趙鴻的舉薦之下,他手下的各個郡都進行了調整,首先是劉伯溫成為了新的朱提郡太守,曹操則是上任了南郡太守,呂布成為了武陵郡太守。
荊州內的人事調動由他這個荊州牧來進行安排,成都那邊並沒有人有意見。
隻是成都那邊派來了大量官員入住南郡,監督東吳的百姓遷徙之事,他們要將百姓盡量留在南郡之內。
東吳和蜀漢再次聯合的事情自然是傳遍了全天下,曹魏那邊也很快得知了消息。
不過曹丕那邊在使臣被趕走的時候就已經能預見到這件事情,隻是經過了那麽多場戰鬥,曹魏也需要休養,現在北方和東邊都不太可能會進攻荊州地區。
趙鴻也就帶著自己從領地當中帶來的本部兵馬返迴了朱提郡。
這一待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的時間倒不是趙鴻不想要有動作,而是天氣影響,沒辦法繼續進攻。
因為在副本當中進入到了冬季!
在冬季當中直播間當中的時間流速都加快了許多,不管是哪一邊的領主都沒有太大的動作,直播間當中能看的也沒有太多。
不過觀眾們倒是還在討論關於趙鴻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他在無形之中就將副本當中一大勢力給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還在偷襲攻占別人城池的情況下成功逼迫東吳簽訂盟約。
除了他之外,就劉偉這小子的討論度最高,大多數人都在說著劉偉的好運,居然能直接在副本當中成為一方勢力的皇帝,其他人可都沒有那麽好的運氣。
不過國際直播間的討論話題就和夏國直播間完全不一樣了。
“為什麽這個副本當中的夏國人口有這麽多?軍隊也這麽多?這真的是曆史上的夏國嗎?”
“按照資治通鑒流傳出來的信息來看,這確實是夏國的東漢末年時期才對,但是我總覺得透著一絲詭異。”
“對啊,這麽這個副本裏麵的夏國動輒十萬兵馬幾十萬大軍的,這真的是這個時代能拿得出來的軍隊嗎?”
“在這個時期的羅馬帝國,實際控製的軍隊應該在數萬左右,如果將羅馬帝國所有控製區域的軍隊算上,應該也才十八萬軍隊左右,這副本裏麵隨便一個勢力都能拿出幾十萬軍隊,而且裝備還都很精良。”
“這豈不是說哪怕是副本裏麵現在最弱的東吳都能單挑打下羅馬帝國,這是真的假的?”
“我更願意相信這個時期是夏國這整個時間段的巔峰時期,不過就算是這樣,那軍隊的數量也有點太誇張了,這真的是兩千年前能擁有的規模嗎?”
“夠了!夏國每次都是這樣一說起來就是特別宏大,人口眾多,都快成為夏國的特色了。”
其實按照正史上麵,此時三國的軍隊加在一起都沒有百萬,雖然還是比羅馬帝國多,但絕對沒有演義當中這麽誇張。
可這些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三國演義是什麽東西,他們還以為這副本就是夏國曆史上的某一個時刻,一時之間國外觀眾都陷入了一種恐慌當中。
他們這是在恐慌於夏國的曆史強度,雖然趙鴻的出現讓他們明白了夏國的曆史很強,但如果真的強到了這種地步,那他們還有什麽戰鬥的必要?
這完全就是碾壓啊!
而夏國的專家們其實早就看出了這個副本的不對勁,很多東西都和資治通鑒上的記載對不上,如果不是資治通鑒上記載錯誤,那就肯定是這個副本存在問題了。
隻不過他們都非常默契的保持了沉默,能多誤導一下那些外國人也挺好的,反正恐慌的又不會是夏國和夏國的盟友。
在副本之內,溫度開始漸漸升高,他們終於迎來的春季!
開春冰雪融化,原本還在吃飯睡覺的士兵們也都打起了精神,他們能感覺到最近的訓練力度越來越大了,老兵們都已經有了預感。
成都那邊是反對現在進行戰事的,最關鍵的是糧草問題,蜀漢當中是真的沒糧了!
“不僅僅是我,我們陛下以及趙鴻將軍斷不可能答應!”
“而且第一個條件中的人口遷徙,是否自願也需要我們的人也從旁查看,不可強行遷徙百姓!”
南郡的人口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對於蜀漢來說南郡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
如果南郡控製在蜀漢手中,那麽他們就能以南郡的兵力牽製曹魏,但如果南郡不在蜀漢的手中,那就隻有走祁山道一條路的選擇。
在原著當中諸葛亮從公元228年開始北伐,走的就是這祁山道,這還是蜀漢北伐最為平坦的一條道路了,這就是南郡沒有控製在手中的尷尬之處。
除此之外的陳倉道、褒斜道、子午穀都太過崎嶇,若是運糧隊從這些地方運糧,在路上的損耗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而曹魏想要防守進攻也就隻要在祁山道之外布防就行,至於控製了南郡的東吳,大部分的兵力都被牽製在了東線,也就是合肥那邊。
南郡這邊隻是互相對峙罷了。
而東吳在合肥的戰績.....不說也罷。
孫權看著諸葛亮沒有說話,這第一個條件其實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蜀漢會答應。
但條件這種東西,如果他不提出來的話,麵前的使者又怎麽會答應第二個條件呢?
當你要對方同意一個條件的時候,最好是提出一個離譜的條件,這樣對方為了中和就會同意另外一個條件了。
雖然兩個條件都挺離譜的,若不是蜀漢非常缺少南郡這個進攻的要地,諸葛亮也斷不可能答應第二個條件。
至於人口問題,他會盡量操作留下多一些人口,然後慢慢將益州的兵力調集前來南郡,將南郡打造成專門進攻的橋頭堡。
這樣他們進攻的主要路線就可以從原著當中的祁山道改為南郡了,這樣能給他們蜀漢節省下大量的時間和糧草,這是一個長期有益的重要地點!
孫權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才說道:“這兩個條件若是你都不能答應的話,那談判有些難以進行下去,至少閣下需要完全同意其中一個才行吧?”
他將問題拋給了諸葛亮,讓其在兩個選項當中選擇一個,不管諸葛亮同意哪一個條件,對於他們東吳來說都是賺的。
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既然吳王殿下如此沒有誠意,那麽亮也隻能就此告辭了,亮是帶著十足的誠意前來,甚至連吳王想要遷走百姓都答應了,難不成您是想要強行遷徙百姓?”
“若是如此,那請恕亮絕對不可答應,先帝仁德一輩子,從小就教導我們陛下以百姓為主,不管是陛下還是亮,都不願意看見百姓被強行遷徙,流離失所。”
他這短短兩句話,其實是帶著刀子的,現在這裏可是有不少東吳的臣子在,要是孫權敢說要強行遷徙百姓,這件事情流傳了出去,那對於孫權的名聲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曹操能不在意名聲,孫權能和曹操一樣嗎?
而且諸葛亮以劉備的仁德之名來這麽說,孫權還真沒法反駁。
雖然後世有不少人都說劉備是虛偽的仁德,但問題是從任何史書上記載的事跡都表明劉備是真的看重百姓,就連同時期的對手都誇讚有加。
不管是袁紹的“劉玄德弘雅有信義”還是太史慈的“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都算是證明。
網上的外號“東漢魅魔”可不是說笑的,正是因為劉備的所作所為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孫權見諸葛亮作勢要往外麵走,連忙說道:“還請留步!”
他歎了一口氣,然後說道:“先生何必如此著急,此事還需要商議!”
他看了一眼張昭,張昭不著痕跡的向孫權點了點頭,然後孫權才說道:“先生所言之事,孤答應便是,隻是這自願如何界定?”
“自然是以百姓來界定,若是有百姓告知有強行遷徙的事情,理應立刻全部停止!”
“全部停止?以先生所言豈不是隨便有一名百姓伸冤叫苦,我們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那依吳王之見,應當如何界定?”
“自然是有百姓反應,則立刻暫停這一起遷徙事件!”
“不可,大部分百姓並沒有膽子站出來,不如在各城建立舉報處,若是收到舉報的話就必須要停止被舉報的行為,並且我們要派去監督隊伍,監督可能出現的情況......”
諸葛亮就像是早就想到了孫權會提出的條件一般,立刻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方案,從各個方麵都限製住了東吳遷徙百姓的行為。
東吳這邊的人自然是不會讓自己身上多出這麽多限製的,當即就以可行性上麵和諸葛亮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隻可惜他們數十人在這裏,所有問的話居然都被諸葛亮一個人給駁迴出去了!
這種事情他們之前似乎也經曆過一次,這讓他們對於麵前的這個使者有了一絲警惕。
居然能將蜀漢和東吳的各個方麵都了解的這麽清楚,而且與他們辯論的時候對答如流,仿佛完全不需要思考一樣。
難道說這人會成為下一個諸葛亮嗎?
他們心中都有了一些警惕,一個諸葛亮就已經讓蜀漢強大了這麽多,要是再出現一個諸葛亮,那蜀漢恐怕未來會成為比曹魏更加大的威脅。
還有那個趙鴻以及他麾下的武將,這都是十足的威脅。
但現在曹魏的威脅還在麵前,他們是迫於無奈,這才必須要答應修複盟約。
在諸葛亮和東吳眾大臣的唇槍舌劍當中,結盟的事情就這麽敲定了,孫權書寫了一份正式的文書,與諸葛亮簽訂之後讓其帶迴成都。
而這件事情在諸葛亮返程的時候就已經傳到了趙鴻和陸遜的耳中。
陸遜明白孫權已經實行了他的計策,但是這最終談判的結果卻是不盡如他意,其中有大量的對東吳的限製條例。
這種條件,若是他來談判,斷然不能答應。
但如今孫權已經和對方簽訂了盟約,他作為大都督也不可能去違背孫權的意思,也就同意了這上麵所寫,開始退兵。
在他退兵的時候,諸葛亮也帶著盟約迴到了成都。
年老版的諸葛亮親自在城門口迎接,這次年輕版諸葛亮在東吳的表現可謂是有他當年的風範。
可以說他配合著趙鴻的威脅,逼迫著東吳同意了他們的條件,在盟約當中占據了優勢。
而且這件事情也讓諸葛亮看見了一個新的製約趙鴻的人,那就是在他眼中乃是忠於漢室的年輕版諸葛亮!
他現在隻需要對其多加培養,日後定然是陛下的一大助力!
由於趙鴻還需要在武陵郡和南郡提防著曹魏和東吳的士兵,因此他現在不在,這論功行賞之事就隻能先封賞再送去趙鴻那邊了。
劉偉看著麵前站著的諸位臣子,拿出了原本就和兩個諸葛亮都商量好了的聖旨,放在了桌案上,很快就有宦官拿起並且宣讀了起來。
“鎮南將軍趙鴻,屢立戰功,先封其為前將軍!”
“原尚書從事中郎孔明,先後往返兩次東吳,促進盟約,為我大漢爭取來南郡土地,現封為太仆!”
“巴東郡主簿荀彧,能力出眾.....”
......
這宦官一連宣讀了不少封賞,將一眾人才的官職都向上提升了一些,不過其中大部分都是趙鴻他們帶進來的人才。
諸葛亮就算再聰明,在係統的影響下他也想不到還會有領主這種東西從世界之外帶著大量的人才進入到蜀漢當中。
他隻是欣慰的看著麵前接受封賞的眾官員,有了這些人才,他們蜀漢就不愁在之後的局勢當中無人可用。
而且那麽多優秀人才,也不用擔心趙鴻會一家獨大在他死後成為權臣。
他還在盡心做著權衡之事。
至於南郡,在趙鴻的舉薦之下,他手下的各個郡都進行了調整,首先是劉伯溫成為了新的朱提郡太守,曹操則是上任了南郡太守,呂布成為了武陵郡太守。
荊州內的人事調動由他這個荊州牧來進行安排,成都那邊並沒有人有意見。
隻是成都那邊派來了大量官員入住南郡,監督東吳的百姓遷徙之事,他們要將百姓盡量留在南郡之內。
東吳和蜀漢再次聯合的事情自然是傳遍了全天下,曹魏那邊也很快得知了消息。
不過曹丕那邊在使臣被趕走的時候就已經能預見到這件事情,隻是經過了那麽多場戰鬥,曹魏也需要休養,現在北方和東邊都不太可能會進攻荊州地區。
趙鴻也就帶著自己從領地當中帶來的本部兵馬返迴了朱提郡。
這一待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的時間倒不是趙鴻不想要有動作,而是天氣影響,沒辦法繼續進攻。
因為在副本當中進入到了冬季!
在冬季當中直播間當中的時間流速都加快了許多,不管是哪一邊的領主都沒有太大的動作,直播間當中能看的也沒有太多。
不過觀眾們倒是還在討論關於趙鴻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他在無形之中就將副本當中一大勢力給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還在偷襲攻占別人城池的情況下成功逼迫東吳簽訂盟約。
除了他之外,就劉偉這小子的討論度最高,大多數人都在說著劉偉的好運,居然能直接在副本當中成為一方勢力的皇帝,其他人可都沒有那麽好的運氣。
不過國際直播間的討論話題就和夏國直播間完全不一樣了。
“為什麽這個副本當中的夏國人口有這麽多?軍隊也這麽多?這真的是曆史上的夏國嗎?”
“按照資治通鑒流傳出來的信息來看,這確實是夏國的東漢末年時期才對,但是我總覺得透著一絲詭異。”
“對啊,這麽這個副本裏麵的夏國動輒十萬兵馬幾十萬大軍的,這真的是這個時代能拿得出來的軍隊嗎?”
“在這個時期的羅馬帝國,實際控製的軍隊應該在數萬左右,如果將羅馬帝國所有控製區域的軍隊算上,應該也才十八萬軍隊左右,這副本裏麵隨便一個勢力都能拿出幾十萬軍隊,而且裝備還都很精良。”
“這豈不是說哪怕是副本裏麵現在最弱的東吳都能單挑打下羅馬帝國,這是真的假的?”
“我更願意相信這個時期是夏國這整個時間段的巔峰時期,不過就算是這樣,那軍隊的數量也有點太誇張了,這真的是兩千年前能擁有的規模嗎?”
“夠了!夏國每次都是這樣一說起來就是特別宏大,人口眾多,都快成為夏國的特色了。”
其實按照正史上麵,此時三國的軍隊加在一起都沒有百萬,雖然還是比羅馬帝國多,但絕對沒有演義當中這麽誇張。
可這些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三國演義是什麽東西,他們還以為這副本就是夏國曆史上的某一個時刻,一時之間國外觀眾都陷入了一種恐慌當中。
他們這是在恐慌於夏國的曆史強度,雖然趙鴻的出現讓他們明白了夏國的曆史很強,但如果真的強到了這種地步,那他們還有什麽戰鬥的必要?
這完全就是碾壓啊!
而夏國的專家們其實早就看出了這個副本的不對勁,很多東西都和資治通鑒上的記載對不上,如果不是資治通鑒上記載錯誤,那就肯定是這個副本存在問題了。
隻不過他們都非常默契的保持了沉默,能多誤導一下那些外國人也挺好的,反正恐慌的又不會是夏國和夏國的盟友。
在副本之內,溫度開始漸漸升高,他們終於迎來的春季!
開春冰雪融化,原本還在吃飯睡覺的士兵們也都打起了精神,他們能感覺到最近的訓練力度越來越大了,老兵們都已經有了預感。
成都那邊是反對現在進行戰事的,最關鍵的是糧草問題,蜀漢當中是真的沒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