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見到楊政丞和求軍經理,也是一愣,隨即走過來,老遠招唿,“楊老師是吧,我是平湖舵手。哦,這位是……經理?”
見平湖舵手這樣子,楊政丞也不存敵意,“大記者,無冕之王啊,到村裏來體驗生活?”沒有要介紹求軍經理的意思,對平湖舵手和他的助手,多少要有戒備之心。
“楊老師好,今天到落鷹坪村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村裏學生們艱苦的學習條件,等新教學樓建成後,新舊對比,才展現出白泥對教育的關懷。這是教育局辦公室開具的介紹信,你看看。”
原來是拿到許可證才來落鷹坪村小的,如此看來,平湖舵手是要從正麵來報道這個事,也算是和白泥區和解的意思吧。
看了看介紹信,隨即遞給求軍經理也讓他過目。平湖舵手既然帶來介紹信,其實是沒必要看的,他不可能作假。隻是,對平湖舵手保持警惕之心,又要這樣做,才不會讓對方輕鬆。
求軍經理並不看介紹信,隨手遞還給平湖舵手,也是表達一個態度。然後,求軍經理轉身離開,到不遠出騎了摩托車迴鎮上。
平湖舵手也不多問,靜等楊政丞看著求軍經理離開。
“楊老師,你看要如何進行?”
“我不懂啊。不過,所有拍攝都不能把我拍進去,所有文字材料也不要提到我。”楊政丞很嚴肅地說,他真是不想也不能出現在宣傳稿上。
見楊政丞很不配合,冷冷拒絕的做法,平湖舵手也不知該怎麽做才好。這個人是很反感他的,之前就曾到公安局舉報過他,如果不配合,今天的采訪又如何進行?
“楊老師,能不能通融一下?沒有你作為主角,這個報道就失色了。”平湖舵手知道支教老師對網友的衝擊力,自然不想失去這個資源。
“說不行就是不行。”
“楊老師,我也是遵照區裏的意思、教育局也是這個意思。”平湖舵手隻能搬這個來壓楊政丞。
“不管誰的意思,反正不能將我拍攝進去,也不能在任何文字中提到我。就是這意思,其他的你怎麽拍攝、怎麽寫,隻要不過分脫離實際情況,我不會幹涉。”這個態度是必須的,楊政丞不知自己如果上了宣傳,會帶來什麽後果。
“楊老師……”平湖舵手也不理解楊政丞怎麽會是這樣的態度,有些不知所措。
“學校還有另一位老師,在村小一個人堅持了五年,沒有外出掙錢而是選擇下來陪孩子們長大。這個你可寫啊,難道還不夠?”
楊政丞對宣傳了解不多,但這種事情不外乎吸人眼球、引人同情、讓人感動等等。李悅這些年來的堅持,她一天天給學生洗臉、洗手,單單這個事,都足夠讓人落淚了。
平湖舵手對新聞人物的敏感是足夠的,聽楊政丞提到一點,便想到很多。落鷹坪村小還有一位老師,他是知道的,但具體情況卻不知。
“感謝楊老師。”平湖舵手笑著來和楊政丞握手,“之前我們有不對的地方,請見諒。”
“我的事隻要你不提,我不會找你的。”楊政丞也表一個明確的態度,“課堂你要拍攝,選好角度就可以,保證不讓我任何地方出現在鏡框內,其他的你自己選擇。”
“謝謝。”
三個人往教室走,楊政丞覺得先帶平湖舵手見見李悅,就去李盤家保家樓。進李盤家之前,平湖舵手的助手開始拍攝村裏景象,知道李盤家,才開始配音,介紹這是落鷹坪村小一處教室之一。
看到這裏的情況,平湖舵手也很受到刺激,說話是聲情並茂,明顯帶著情緒。而這樣的情緒能夠感染人,讓看到畫麵的人都受到影響。
站在一旁,冷眼看著平湖舵手,覺得這個家夥真有一點名堂,才能把自己的公眾號做出一定的影響力。
進大門,到上保家樓二樓狹小而破舊的樓梯,拍攝時很注意細節。因為第一印象超過之前的預想,平湖舵手和助手都在激動的情緒中工作,更能夠挖掘出悲苦的視覺。相對楊政丞等人視野不同,平湖舵手是做慣視頻的,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反應當前的現狀。
等到樓上,學生們已經知道有外人到來,一個個都靜悄悄的,緊張地看著樓梯口。等鏡頭出現,學生像受驚嚇一般,立即掉轉身體,規規矩矩坐好。而這些變化,也完全落在鏡頭裏,這些對人們的視覺衝擊更真實、更有力量。
先將整體場麵拍攝後,才對著李悅拍攝。事先沒有跟李悅溝通,她也驚慌失措不知要如何應對。見楊政丞也上樓,忙跑到楊政丞身邊。學生不知發生什麽事,坐在原位子上不敢動,隻能用眼睛追尋著美女老師。
停拍。要的第一手材料已經得到,沒有任何修飾的視頻才能真正感動人。
楊政丞和李悅說了情況,但她也不想出這樣的風頭,不肯配合拍攝。楊政丞隻好做工作,表示不肯配合拍攝錄製節目,新教學樓很可能會泡湯的。
李悅推給楊政丞,楊政丞說人家要之前的材料,當時自己根本不在,弄假的材料,上麵知道事情更大了。
哄騙一陣子,李悅才點頭。之後,她上課、給學生指導練習等等,逐一地進行拍攝。到後來,李悅要放學生迴去散學,給學生洗手、洗臉。平湖舵手了解到李悅早晚給學生洗臉洗手已經幾年不間斷,當即作為一個重點拍攝情節。
拍攝細節上也進行安排,局部、整體、細節動作、不同學生的表情、李悅自己的表情等等。
等學生散學離開,平湖舵手低沉著聲音,“楊老師,我真心向你和李悅老師道歉,之前我是真不知這個情況,要不然,早就來落鷹坪村小了。這時候我來,算不算晚?”
“事情沒這麽嚴重,其實,國內肯定還有不少地方,比落鷹坪村小條件更差、困難更大。來或不來,花還在開;來或不來,結果的季節自然有果子掛枝頭。”
“楊老師,哲理、哲理。”
見平湖舵手這樣子,楊政丞也不存敵意,“大記者,無冕之王啊,到村裏來體驗生活?”沒有要介紹求軍經理的意思,對平湖舵手和他的助手,多少要有戒備之心。
“楊老師好,今天到落鷹坪村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村裏學生們艱苦的學習條件,等新教學樓建成後,新舊對比,才展現出白泥對教育的關懷。這是教育局辦公室開具的介紹信,你看看。”
原來是拿到許可證才來落鷹坪村小的,如此看來,平湖舵手是要從正麵來報道這個事,也算是和白泥區和解的意思吧。
看了看介紹信,隨即遞給求軍經理也讓他過目。平湖舵手既然帶來介紹信,其實是沒必要看的,他不可能作假。隻是,對平湖舵手保持警惕之心,又要這樣做,才不會讓對方輕鬆。
求軍經理並不看介紹信,隨手遞還給平湖舵手,也是表達一個態度。然後,求軍經理轉身離開,到不遠出騎了摩托車迴鎮上。
平湖舵手也不多問,靜等楊政丞看著求軍經理離開。
“楊老師,你看要如何進行?”
“我不懂啊。不過,所有拍攝都不能把我拍進去,所有文字材料也不要提到我。”楊政丞很嚴肅地說,他真是不想也不能出現在宣傳稿上。
見楊政丞很不配合,冷冷拒絕的做法,平湖舵手也不知該怎麽做才好。這個人是很反感他的,之前就曾到公安局舉報過他,如果不配合,今天的采訪又如何進行?
“楊老師,能不能通融一下?沒有你作為主角,這個報道就失色了。”平湖舵手知道支教老師對網友的衝擊力,自然不想失去這個資源。
“說不行就是不行。”
“楊老師,我也是遵照區裏的意思、教育局也是這個意思。”平湖舵手隻能搬這個來壓楊政丞。
“不管誰的意思,反正不能將我拍攝進去,也不能在任何文字中提到我。就是這意思,其他的你怎麽拍攝、怎麽寫,隻要不過分脫離實際情況,我不會幹涉。”這個態度是必須的,楊政丞不知自己如果上了宣傳,會帶來什麽後果。
“楊老師……”平湖舵手也不理解楊政丞怎麽會是這樣的態度,有些不知所措。
“學校還有另一位老師,在村小一個人堅持了五年,沒有外出掙錢而是選擇下來陪孩子們長大。這個你可寫啊,難道還不夠?”
楊政丞對宣傳了解不多,但這種事情不外乎吸人眼球、引人同情、讓人感動等等。李悅這些年來的堅持,她一天天給學生洗臉、洗手,單單這個事,都足夠讓人落淚了。
平湖舵手對新聞人物的敏感是足夠的,聽楊政丞提到一點,便想到很多。落鷹坪村小還有一位老師,他是知道的,但具體情況卻不知。
“感謝楊老師。”平湖舵手笑著來和楊政丞握手,“之前我們有不對的地方,請見諒。”
“我的事隻要你不提,我不會找你的。”楊政丞也表一個明確的態度,“課堂你要拍攝,選好角度就可以,保證不讓我任何地方出現在鏡框內,其他的你自己選擇。”
“謝謝。”
三個人往教室走,楊政丞覺得先帶平湖舵手見見李悅,就去李盤家保家樓。進李盤家之前,平湖舵手的助手開始拍攝村裏景象,知道李盤家,才開始配音,介紹這是落鷹坪村小一處教室之一。
看到這裏的情況,平湖舵手也很受到刺激,說話是聲情並茂,明顯帶著情緒。而這樣的情緒能夠感染人,讓看到畫麵的人都受到影響。
站在一旁,冷眼看著平湖舵手,覺得這個家夥真有一點名堂,才能把自己的公眾號做出一定的影響力。
進大門,到上保家樓二樓狹小而破舊的樓梯,拍攝時很注意細節。因為第一印象超過之前的預想,平湖舵手和助手都在激動的情緒中工作,更能夠挖掘出悲苦的視覺。相對楊政丞等人視野不同,平湖舵手是做慣視頻的,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反應當前的現狀。
等到樓上,學生們已經知道有外人到來,一個個都靜悄悄的,緊張地看著樓梯口。等鏡頭出現,學生像受驚嚇一般,立即掉轉身體,規規矩矩坐好。而這些變化,也完全落在鏡頭裏,這些對人們的視覺衝擊更真實、更有力量。
先將整體場麵拍攝後,才對著李悅拍攝。事先沒有跟李悅溝通,她也驚慌失措不知要如何應對。見楊政丞也上樓,忙跑到楊政丞身邊。學生不知發生什麽事,坐在原位子上不敢動,隻能用眼睛追尋著美女老師。
停拍。要的第一手材料已經得到,沒有任何修飾的視頻才能真正感動人。
楊政丞和李悅說了情況,但她也不想出這樣的風頭,不肯配合拍攝。楊政丞隻好做工作,表示不肯配合拍攝錄製節目,新教學樓很可能會泡湯的。
李悅推給楊政丞,楊政丞說人家要之前的材料,當時自己根本不在,弄假的材料,上麵知道事情更大了。
哄騙一陣子,李悅才點頭。之後,她上課、給學生指導練習等等,逐一地進行拍攝。到後來,李悅要放學生迴去散學,給學生洗手、洗臉。平湖舵手了解到李悅早晚給學生洗臉洗手已經幾年不間斷,當即作為一個重點拍攝情節。
拍攝細節上也進行安排,局部、整體、細節動作、不同學生的表情、李悅自己的表情等等。
等學生散學離開,平湖舵手低沉著聲音,“楊老師,我真心向你和李悅老師道歉,之前我是真不知這個情況,要不然,早就來落鷹坪村小了。這時候我來,算不算晚?”
“事情沒這麽嚴重,其實,國內肯定還有不少地方,比落鷹坪村小條件更差、困難更大。來或不來,花還在開;來或不來,結果的季節自然有果子掛枝頭。”
“楊老師,哲理、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