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鄭泰、周異、胡車兒等人逐一相見之後,馬超剛要下令取道繼續向西前行,又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太史慈的身影出現在了馬超的視線中。


    在奇襲洛陽之前,馬超命太史慈率領一部分奔雷騎留在汜水關中,以便打探關內關外兩軍的動向,彼此之間,以軍中特殊的暗號相互聯絡。


    現在太史慈率部一路尋找過來,顯然是汜水關那邊發生了大事件了。


    見禮過後,馬超開門見山的問道:“子義,發生了何事?”


    太史慈答道:“自從主公與孫文台率部離開汜水關後,那曹操便似乎猜測到了主公的意圖,袁紹本想以不尊號令為由,責難主公的,卻也被曹操阻攔了下來。後來董卓率大軍前來,彼此之間還沒來得及交戰,便有傳言說主公和孫文台已經攻破了洛陽,欲要救出天子。董卓便慌亂了起來,命呂布斷後,以董旻為先鋒,意欲迴援洛陽。這時又是曹操獻策,說要趁勢消耗董卓的力量,可惜袁紹不識大體,以窮寇莫追為由,拒不發兵,曹操無奈之下隻好親率其本部人馬去追呂布,最後反中了呂布的埋伏,大敗虧輸而歸。歸來之後,曹操又說呂布乃匹夫之勇,絕無可能再設第二次埋伏,請求袁紹出兵,可惜袁紹依舊置之不理,曹操便大笑著離開了汜水關,臨行時留給了某聯絡的訊號。某也便趕出關來尋找主公。”


    馬超聞言,招唿鄭泰、周異等人一起坐了下來,開始商談後續的行動計劃。年少的周瑜,也得以列坐其中。


    指著部下將士臨時做成的沙盤,馬超緩緩說道:“諸位,現在董卓急於迴到洛陽,必定是心急如焚,所慮之處,必有疏漏,乃是我們的一個大好機會。誠如曹孟德所言,呂布匹夫之勇,一次埋伏之後,必定不會再設第二次埋伏。若我軍趁勢追殺,說不定便會一擊而定。隻可惜,我軍屢遭挫折,現在可戰之力,隻剩下了三千多精銳,萬不能獨力完成此任務,諸位可有什麽建議?”


    太史慈率先站起來說道:“主公,曹操出汜水關時,留下了聯絡的訊號,我們可與其取得聯絡,共同追擊董卓。”


    “曹操部下兵馬隻有數千,先前被呂布斬殺了一陣,估摸著剩下的兵力並不會比我軍多出多少,又是新敗,軍心不穩,即便能尋到曹操,我軍的勝算依然不大。”鄭泰侃侃而談,語氣之中,已是完全把馬超所部的西涼軍當成了自己人了。


    頓了一頓,鄭泰又道:“可曹操殘部,畢竟也是一支軍事力量,我軍還是要設法和曹操取得聯絡的。另外,孫文台不是還在洛陽附近麽?在聯絡曹操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聯絡一下孫文台,孫文台與主公交好,先前又受過主公的恩惠,若能與我軍聯手,那勝算自然也就更大了幾分。”不知不覺中,鄭泰已經改口稱馬超為“主公”,而不再稱君侯了。


    馬超輕笑道:“公業可不要小看了曹孟德的奸詐,本侯可不相信他一點後手也沒有。能借力時,他便會借助袁紹等人之力;不能借力時,他怕是就要亮出真正的爪牙了。”


    周異詫異的問道:“難道……曹操還有後援?可為何這麽久以來,從未聽聞過?”


    馬超笑著指了指沙盤上的邊角之處,道:“汜水關緊鄰潁川、陳留兩郡,這兩郡之中,可是有不少曹操的心腹兄弟和曹氏宗族的門生故吏呢。曹操原本出身夏侯一族,後來隨父過繼到了曹氏,可和夏侯一族的聯係,卻始終未曾中斷過,我們在計算曹操實力的時候,可不能單單隻看曹氏宗族的表麵實力,夏侯一族的勢力,我們也必須要計算進去才行。”


    “傳聞夏侯一族中,這一代有兩個兄弟十分了得,一個名叫夏侯惇,另一個名叫夏侯淵,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且兼具大將之才。先前倒是並未見這兩兄弟露麵,說不定,他們便是曹操預留的後手!”熟知洛陽周邊情況的鄭泰,連忙說道。


    馬超點了點頭,又說道:“如此算來,隱藏了實力的曹操,才是最有利的臨時盟友了。至於那孫文台,此時卻有些不好說。先前在洛陽之中,他並未派人與本侯取得聯係,可見他是有意要單打獨鬥了,若要說服他,還需要派一口齒伶俐之人前往遊說才行。”


    孫堅得到傳國玉璽的事情,其他人雖不知情,但馬超早已知曉,自然猜到孫堅現在不願再和各路諸侯攪到一起去,而是打定了心思要迴歸江東,另圖他的大業去了。可現在形勢比人強,就算孫堅不想和自己合作,可麵對董卓的大軍,也由不得孫堅做其他的選擇了,隻是孫堅如今身懷玉璽,心智必定不如以前那樣堅定,想要讓孫堅出一把力,還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


    “公瑾不才,願前往孫堅之處,遊說其加盟!”僅比馬超大了一歲的周瑜站起身來,堅定無比的說道。


    周異見自己的兒子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忍不住怒道:“這裏哪有你說話的份?你才多大?能有什麽見識?且又從未當過說客,如何能擔負得起如此重任?”


    馬超微笑著擺了擺手,攔下了周異的嗬斥,轉頭看向周瑜笑道:“有誌不在年高,英雄出少年嘛。周大人難道忘了,本侯也才不過十八歲而已?公瑾還比本侯年長一歲呢。公瑾如此篤定,不如,便讓公瑾去試試吧。”


    周瑜聞言,無視父親依舊有些疑慮的目光,直接遞給馬超一個“你懂我”的眼神,而後鄭重的對著馬超行禮說道:“公瑾定不辱使命,請君侯放心。”


    在曆史上,周瑜真正揚名天下,是在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如今的周瑜年方十九歲,顯然還沒有成長到後來一代名將的境地,不過馬超依舊相信,以周瑜的本事,充當一個說客,還是卓卓有餘的,否則的話,他也就不配成為後來那個火燒赤壁,令曹操八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的周公瑾了。


    “既如此,便依君侯之意吧。”周異見周瑜出使之事已無可更改,也隻好答應了下來。其實周異對自己的兒子還是很了解的,知道周瑜年少有為,胸中韜略縱橫,隻是擔心他沒有經過實踐經驗而已。可凡事不都得有第一次嗎?正如馬超所言,周瑜比馬超還大了一歲,周異總不能一直庇護著周瑜,不讓他親自去體驗成長的滋味吧?那樣的話,周瑜何時才能成長起來?


    放下對兒子的擔憂,周異又開口說道:“君侯,下官和公業的門下,還供養著數十名門客,他們的作戰素質雖然不比君侯麾下精銳,可還是有一些自保之力的。他們之前也曾跟下官提及,有一些好友散落在附近,若是全部召集起來,也能湊出數百人的隊伍,即便不能踏上戰場作戰,可也足以保護我們兩家老幼了,君侯便不必分散兵力留下來了。”


    周異的話,讓馬超心中一喜。能省出保護鄭泰、周異兩家的兵力來,投入到戰鬥中去,當然是件好事。在確定了這些門客的忠誠度之後,馬超覺的沒有什麽問題,便也撤出了保護兩家老小的兵力。


    商議已定,馬超便派人分頭去聯絡曹操和孫堅,並特意讓胡車兒跟在周瑜的身邊,保護周瑜。對馬超此舉,周異和周瑜父子,均是心生感激,將馬超的這份心意暗暗記在了心裏。


    不說馬超留在原地安靜的等待著,卻說周瑜在胡車兒以及一百名奔雷騎的保護下,一路沿著隱蔽之處前行,花費了數個時辰的時間,終於找到了孫堅的藏身之處。


    孫堅此刻,正躲在一處廢棄的農莊中修整。


    此前,孫堅在天明之時,本打算趕出洛陽迴到江東去,卻不料在洛陽城外遇到了董卓派來的先鋒軍。當世擔任先鋒的董旻嫌孫堅的官小,於是便留下數名偏將,帶著一萬名普通的西涼軍和孫堅交戰,董旻自己率領一萬飛熊衛精銳去圍追堵截馬超了。


    正是由於董旻的這個決定,才讓孫堅死裏逃生,依靠著數千江東軍的拚死相護,殺出了重圍,來到了這個廢棄的農莊中落下了腳。隻不過為了孫堅能殺出重圍,尋得一條生路,跟隨在他身邊的江東軍,足有兩千多條性命,留在了董卓先鋒軍的手中,現在跟在孫堅身邊的,也隻剩下兩千多人了。


    周瑜的到來,很快便引起了孫堅所部斥候的注意,可當他們看到奔雷騎的裝束之後,也就放下了戒心,引著周瑜和胡車兒單獨進入農莊麵見孫堅。


    看著麵前極為不協調的兩人,孫堅有些不解的問道:“冠軍侯派你二人前來,是何用意?”


    周瑜微微一笑,道:“破虜將軍如今如此落魄,仍有顏麵迴轉江東嗎?”


    開口便是譏諷,令孫堅身後的孫策不由得怒道:“黃口小兒,誰賜予你如此狂妄的口氣的?我軍以五千之眾,擊退董卓上萬人的圍攻,為何沒有顏麵迴江東?!”


    周瑜“哦”了一聲,不在意的掉轉頭,似是無意的問向身邊的胡車兒:“咱家君侯是怎麽擊殺董旻,並擊潰飛熊衛的來著?”


    黑塔也似的胡車兒立刻甕聲甕氣的亮起了大嗓門:“主公以兩千之眾,與董旻率領的一萬飛熊衛展開正麵對攻,最後斬殺董旻,擊潰飛熊衛!就是這樣!”


    兩千人!斬殺董旻!擊潰上萬飛熊衛!孫堅的戰績和馬超比起來,實在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剛才還怒氣勃發的孫策,在聽到周瑜和胡車兒的對話之後,也不由得蔫兒了下來,一時之間,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了。


    在孫策沉默的時候,周瑜踏前一步,來到孫堅的身前,直視孫堅的一雙虎目,緩緩說道:“想必破虜將軍也不甘就此灰頭土臉的迴到江東吧?沒關係,將軍還有機會。那便是,與我家君侯聯手,截——擊——董——卓!”


    請將不如激將,周瑜的策略不得不說很有效,至少,對於孫堅父子而言,是有效的。


    “好!本將這便隨你一同去見冠軍侯,共商大事!”


    孫堅給出了周瑜早就意料到了的答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西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琨大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琨大少並收藏三國之西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