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讀到“厲王有材力,力扛鼎”這一句,總不禁想起項羽。項羽氣可拔山,力能扛鼎,馳騁天下,傲視群雄,最後兵敗垓下,烏江自刎。厲王,就是誅殺審食其的劉長。項羽能扛鼎,劉長也能扛鼎,兩人都讓人忌憚。然而,項羽擁有的是霸氣,劉長暴露出來的卻是乖戾之氣。
劉長生得人高馬大,四肢發達,他誅殺審食其一事,劉恆赦免不究,人們對他的忌憚之心自是有增無減。《漢書》記載,“自薄太後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意思是說劉恆的老母親薄姬、劉恆的兒子劉啟都忌憚劉長。皇室宗親都忌憚劉長,朝臣和平頭百姓就更加忌憚。
被劉恆“大哥哥”赦免後,劉長迴到淮南。犯殺頭大罪還能平安而退,不受一點懲罰,劉長自此越發專橫跋扈。像劉長這種暴力分子,全身充滿激情,絕不屑於幹重複的事。殺過人後,如果還殺人,多沒意思。
據美利堅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分層級的,低層級的欲望被滿足後,人就想實現更高一級的欲望。最低層次的欲望是溫飽,最高層級的是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就是自己完成自己,也就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能夠自我實現的人不多,劉長也努力朝這個方向發展。劉長身為王侯,尊貴無比,世間少有他不能完成的事。如果要挑戰自我,那就隻有觸犯國家法律。
劉長敢想,也敢幹。在封地,劉長不用朝廷頒布的法律,而是自己製定。漢朝規定,封國隻有行政權,沒有立法權,立法權歸屬朝廷。劉長此舉,說好聽點,是跟劉恆叫板;說不好聽點,就是造反。對此事,“大哥哥”劉恆很淡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劉恆不管,誰也不敢管。
劉長製定法律,劉恆坐視不理,劉長似乎覺得沒意思。於是,他又玩了一套隻有“大哥哥”才能享受的待遇:出入警蹕。
警蹕就是清道戒嚴,隻有皇帝有權享用。尉佗住黃屋,用大纛,劉恆馬上派遣陸賈前往處理,不想見到兩個太陽。劉長此舉,似乎對天下人說,天上有兩個太陽。對此事,劉恆同樣淡定,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劉恆默許警蹕,劉長就再邁進一步:稱製。稱製就是以天子身份發號施令。劉長這麽做,已不是向天下人說,天上有兩個太陽,而是向天下人證明,天上確實有兩個太陽。大哥哥的黃老學問很深,以不變應萬變。對此事,劉恆同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麵對淡定的劉恆,劉長沒有心思再耗下去了。他直接上書,要求自己任命官員。當時朝廷規定,二千石以上官員如相國,必須由朝廷任命。劉長上書言語不恭,態度不敬,要求無理,劉恆卻裝糊塗。周勃勞苦功高,稍有驕君之心,就差點被誅,反觀之下,劉恆真的很放縱劉長。《漢書》說劉恆難以重責劉長,讓舅父薄昭寫了封勸諫信給劉長。薄昭文詞謙婉,態度平和,意思明確:首先,大讚劉長天資好,豪俠果敢,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其次,舉一大堆劉長任性妄為的事,例如廢除朝廷法令、擅殺審食其,等等,勸其改過遷善;再次,追述劉邦創業之艱,勸劉長守好漢室江山,做位孝子賢孫;第四,指出劉長的不孝、不義、不順等等地方,並說古代有為安定天下而殺手足的事,以警戒劉長;最後,敦促劉長向劉恆道歉,共享手足之歡。
劉長看信後,很不高興。
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劉長和柴武的長子密謀,派七十多位強壯漢子埋伏於穀口(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準備偷襲,同時通敵南越和匈奴,欲謀大事。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劉恆知道此事,大怒,命人招劉長進長安。劉長膽子極大,一招就來,不稱病辭行。劉長敢來,自然是覺得劉恆不會懲治他。
劉長進入長安,丞相張蒼等朝臣和宗室要員都建議斬殺劉長,棄屍街頭,理由是:預謀造反。
造反之罪極大,造反之禍極慘。然而,劉恆不忍心重處劉長,隻將他發配四川,欲消磨掉他的乖戾之氣。臨行,劉恆叮囑一路上給劉長好吃好喝,照管好。劉長坐在有帷幔的檻車裏,外麵的人看不到裏麵。車上貼有朝廷封皮,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撕下。
剛剛送走劉長,袁盎就對劉恆說,劉長有今天,全是劉恆嬌縱的結果;劉長生性剛剛猛,受不了打擊,如果在途中死了,劉恆就要背負殺弟之名。劉恆被稱為仁愛之君,害怕背負殺弟惡名,馬上派人追迴劉長。
坐在檻車中,劉長對他的侍從說:“誰說我勇猛?我被過分嬌縱溺愛,以致不知道自己的過錯,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話說完,劉長絕食,死於檻車。
沿途護送的人不敢撕啟車封,到雍郡(今陝西鳳翔縣南),當地官員撕啟車封,上報劉長絕食而死。劉恆很傷心,袁盎勸諫劉恆斬丞相張蒼和禦史馮敬以洗脫殺弟之名。
皇帝有罪,自古都由臣子擔當;臣子有罪,再由比他的官階更低的人擔當。由上往下,以此類推,最後斬了檻車經過處的沿途官吏,棄屍鬧市。罪名是:沿途沒給劉長吃好喝好,致使皇子喪身,按理當斬。
劉恆以王侯之禮厚葬劉長,安排三十戶人守塚。為了洗脫殺弟惡名,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劉恆封劉長的四個兒子為侯。
雖然劉恆斬殺官吏,封賞劉長之子,民間還是說他殺了自己的弟弟。民間流傳一首歌謠: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劉恆聽後很不是滋味,他說當年堯、舜、周公等聖賢都有殘殺骨肉的事,天下人稱頌周公等人為聖賢。他一時疏忽,劉長絕食而死,天下人為什麽抓住這個黑點不饒人?
為了洗刷罪名,劉恆右遷城陽王劉喜管理淮南,追封劉長的諡號為厲王。
過度的溺愛,那不是為了愛你,而是為了害你!
劉長生得人高馬大,四肢發達,他誅殺審食其一事,劉恆赦免不究,人們對他的忌憚之心自是有增無減。《漢書》記載,“自薄太後及太子諸大臣皆憚厲王”,意思是說劉恆的老母親薄姬、劉恆的兒子劉啟都忌憚劉長。皇室宗親都忌憚劉長,朝臣和平頭百姓就更加忌憚。
被劉恆“大哥哥”赦免後,劉長迴到淮南。犯殺頭大罪還能平安而退,不受一點懲罰,劉長自此越發專橫跋扈。像劉長這種暴力分子,全身充滿激情,絕不屑於幹重複的事。殺過人後,如果還殺人,多沒意思。
據美利堅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分層級的,低層級的欲望被滿足後,人就想實現更高一級的欲望。最低層次的欲望是溫飽,最高層級的是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就是自己完成自己,也就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能夠自我實現的人不多,劉長也努力朝這個方向發展。劉長身為王侯,尊貴無比,世間少有他不能完成的事。如果要挑戰自我,那就隻有觸犯國家法律。
劉長敢想,也敢幹。在封地,劉長不用朝廷頒布的法律,而是自己製定。漢朝規定,封國隻有行政權,沒有立法權,立法權歸屬朝廷。劉長此舉,說好聽點,是跟劉恆叫板;說不好聽點,就是造反。對此事,“大哥哥”劉恆很淡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劉恆不管,誰也不敢管。
劉長製定法律,劉恆坐視不理,劉長似乎覺得沒意思。於是,他又玩了一套隻有“大哥哥”才能享受的待遇:出入警蹕。
警蹕就是清道戒嚴,隻有皇帝有權享用。尉佗住黃屋,用大纛,劉恆馬上派遣陸賈前往處理,不想見到兩個太陽。劉長此舉,似乎對天下人說,天上有兩個太陽。對此事,劉恆同樣淡定,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劉恆默許警蹕,劉長就再邁進一步:稱製。稱製就是以天子身份發號施令。劉長這麽做,已不是向天下人說,天上有兩個太陽,而是向天下人證明,天上確實有兩個太陽。大哥哥的黃老學問很深,以不變應萬變。對此事,劉恆同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麵對淡定的劉恆,劉長沒有心思再耗下去了。他直接上書,要求自己任命官員。當時朝廷規定,二千石以上官員如相國,必須由朝廷任命。劉長上書言語不恭,態度不敬,要求無理,劉恆卻裝糊塗。周勃勞苦功高,稍有驕君之心,就差點被誅,反觀之下,劉恆真的很放縱劉長。《漢書》說劉恆難以重責劉長,讓舅父薄昭寫了封勸諫信給劉長。薄昭文詞謙婉,態度平和,意思明確:首先,大讚劉長天資好,豪俠果敢,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其次,舉一大堆劉長任性妄為的事,例如廢除朝廷法令、擅殺審食其,等等,勸其改過遷善;再次,追述劉邦創業之艱,勸劉長守好漢室江山,做位孝子賢孫;第四,指出劉長的不孝、不義、不順等等地方,並說古代有為安定天下而殺手足的事,以警戒劉長;最後,敦促劉長向劉恆道歉,共享手足之歡。
劉長看信後,很不高興。
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劉長和柴武的長子密謀,派七十多位強壯漢子埋伏於穀口(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準備偷襲,同時通敵南越和匈奴,欲謀大事。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劉恆知道此事,大怒,命人招劉長進長安。劉長膽子極大,一招就來,不稱病辭行。劉長敢來,自然是覺得劉恆不會懲治他。
劉長進入長安,丞相張蒼等朝臣和宗室要員都建議斬殺劉長,棄屍街頭,理由是:預謀造反。
造反之罪極大,造反之禍極慘。然而,劉恆不忍心重處劉長,隻將他發配四川,欲消磨掉他的乖戾之氣。臨行,劉恆叮囑一路上給劉長好吃好喝,照管好。劉長坐在有帷幔的檻車裏,外麵的人看不到裏麵。車上貼有朝廷封皮,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撕下。
剛剛送走劉長,袁盎就對劉恆說,劉長有今天,全是劉恆嬌縱的結果;劉長生性剛剛猛,受不了打擊,如果在途中死了,劉恆就要背負殺弟之名。劉恆被稱為仁愛之君,害怕背負殺弟惡名,馬上派人追迴劉長。
坐在檻車中,劉長對他的侍從說:“誰說我勇猛?我被過分嬌縱溺愛,以致不知道自己的過錯,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話說完,劉長絕食,死於檻車。
沿途護送的人不敢撕啟車封,到雍郡(今陝西鳳翔縣南),當地官員撕啟車封,上報劉長絕食而死。劉恆很傷心,袁盎勸諫劉恆斬丞相張蒼和禦史馮敬以洗脫殺弟之名。
皇帝有罪,自古都由臣子擔當;臣子有罪,再由比他的官階更低的人擔當。由上往下,以此類推,最後斬了檻車經過處的沿途官吏,棄屍鬧市。罪名是:沿途沒給劉長吃好喝好,致使皇子喪身,按理當斬。
劉恆以王侯之禮厚葬劉長,安排三十戶人守塚。為了洗脫殺弟惡名,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劉恆封劉長的四個兒子為侯。
雖然劉恆斬殺官吏,封賞劉長之子,民間還是說他殺了自己的弟弟。民間流傳一首歌謠: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劉恆聽後很不是滋味,他說當年堯、舜、周公等聖賢都有殘殺骨肉的事,天下人稱頌周公等人為聖賢。他一時疏忽,劉長絕食而死,天下人為什麽抓住這個黑點不饒人?
為了洗刷罪名,劉恆右遷城陽王劉喜管理淮南,追封劉長的諡號為厲王。
過度的溺愛,那不是為了愛你,而是為了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