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秦國和趙國各20萬大軍在長平一連對峙3年之久後,秦王是如何的心急如焚。正在這個時候,秦國接到軍報,說眼下趙國在軍糧上已經捉襟見肘了,因為趙國3年來年年大旱,國家的糧食儲備已經嚴重不足。秦國暫時還沒有這一方麵的憂慮,因為它有蜀中這個戰略大後方的支持,但是這種優勢能夠支持多久卻是未知的。這時秦國最害怕的事情並不是在耐力上的比拚,而是其他國家對趙國的援助。那樣的話,秦國必然難以抵擋。


    就在秦昭襄王愁眉不展,不知如何進退時,範雎給他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大王,我們之前采用的與趙國繼續打下去的策略其實並沒有錯。據趙國的飛燕使迴報,趙國因為缺少糧食,惹得趙孝成王十分震怒不止,為了逼迫廉頗盡早出戰,趙王竟然以減少軍糧供應來威脅他。‘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廉頗見趙王如此依然我行我素,固守不出。前些時日,王齕將軍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打探趙軍的糧草情況,發現趙軍的糧倉近來囤積了大量糧草,這根本不合情理。”


    “由此而觀之,廉頗定然是故意向我軍顯示糧草充裕,以讓我們誤認為,趙國存有和秦軍長期對峙的決心,更有長期對峙的實力。這是攻心的計策,能夠使秦軍產生畏戰之心。如果我方反其道而思考,就會發現,趙軍營中糧草輜重,很可能已經見底。但是,這也並不代表這趙軍會就此放棄長平,據探子來報,長平的趙軍似乎要開始就地懇田,以減輕對本國糧草的依賴。”


    秦昭襄王歎道:“趙國缺糧的確是個讓秦國振奮的消息。眾位卿家都應該知道,眼下秦國和趙國的局勢。總體而言,秦國比趙國有優勢。因為秦國不但擁有關中沃野渭河平原,更有新占土地天府之國巴蜀,還雄踞物華天寶之江漢,耕地麵積超過天下三分之一,人口數量也是超過天下十分之三,財富更是超過天下十分之六,可謂後勁十足。但是,趙軍和秦軍對峙的長平與趙國緊相連接,趙國的軍隊與後勤供給都能迅速投入戰場。而秦國的供給線卻太長了,須以渭水漕糧,東入河、洛,進而到達上黨,再前往長平。秦國雖然國力強勁,但是也抵不住這樣長期的巨大消耗。除此以外,趙軍主帥廉頗具有很強的忍耐力,他采取堅壁清野的策略,讓我軍空有滿腔的熱血和傾國的殺氣,卻得不到任何可乘之機。依照寡人看來,隻要廉頗在一天,恐怕長平戰事就難有轉機。”


    範雎能夠成為秦國的一大政治勢力,在權力巔峰中周旋多年,自然不會給秦王一個事實而不給其解決方案。其實在此之前,範雎已經經過了周全仔細的思考,見秦王向自己問計,遂立刻獻策道:“大王剛才的想法倒是提醒了臣(這是擺明給秦王麵子),讓臣心中生出了一條計策,但不知道可不可行隻有請大王來定奪了。”


    秦王一聽範雎這話,頓時神采奕奕起來,讓範雎但說無妨。


    範雎所謂的妙計,就是用間。秦軍曾利用這一條妙計,多次打敗敵人。


    而用間主要有五種方式,即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間計同時用起來,敵對一方就無法摸透另一方的用間規律,從而達到克敵製勝的效果。鄉間是指利用敵人的同鄉做間諜;內間就是利用敵方官員做間諜;反間則是使敵方間諜為我所用;而死間則是指製造並散布假情報,通過我方間諜將假情報傳給敵間,誘使敵人上當,一旦真情敗露,我方的間諜最終難免一死;生間就是偵察後能活著迴來報告敵情的人。


    從這個分析看來,範雎後來使用的計策,應該是反間和死間的結合,而且並沒有讓事情敗露。當時,趙王對於廉頗堅守不出的戰略極為不理解,甚至逐漸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如此高明的計策,在一些昏聵之人的眼中,竟成了消極避戰、徒耗趙國錢糧輜重的錯誤行為。當廉頗在為趙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之時,竟有人建議趙王臨時換將。然而,雖然趙王昏聵,但他深知現在的趙國除了廉頗之外,實在是難以找到作為國家柱石的名將。所以,雖然奸人屢次進讒言,趙王卻依然沒有下定決心換掉廉頗。


    趙國的風波使秦王看見了希望,他一聽廉頗有可能被換掉,振奮不已。隻是,如何才能夠讓趙王下定決心,成了最大的問題。要知道,如果趙國真的走投無路,需要臨陣換將,起碼還有兩個人能夠對秦軍造成一定的威脅,第一個就是燕安國君樂毅,另外一個則是齊安平君田單。


    當然,秦王毫不猶豫地將這個難題交給了自己的智囊範雎。範雎不負所望,馬上獻計:隻要秦國能夠稍動手腳,一方麵在趙國散布謠言,說廉頗暗中與我秦國私通,故一直遷延不進,不肯與我秦國決戰,其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拖垮趙國。另一方麵則是要確定一個對我秦國有利的主將人選,在讓趙國國君心甘情願地以此人代替廉頗為將的同時,也要能保證我軍能夠順利地將他打垮。如此一來,長平之戰,大事可期。


    當然,這個人最終成了家喻戶曉的人,就是前麵已經介紹過的以紙上談兵著稱的趙奢之子趙括。因為其餘兩個人雖然確有其才,但終究是外人,生性多疑的趙王,不會輕易起用他們。


    秦王聽聞,被舉薦之人,竟然是早已經名聲在外的趙括,不禁心底一沉。要知道,天下之人都知道趙括兵法嫻熟,甚至比曾經大勝秦軍的趙奢還略勝一籌。麥丘之戰中,趙奢正是運用了趙括之計策,才能夠一舉定勝;後來,趙奢在閼與之戰中,也多次采納趙括的意見,才最終將秦軍打得大敗虧輸。由此可見,趙括此人,並非浪得虛名,是有不凡的才華的。


    其實,如果單單以“紙上談兵”來形容趙括,未免有失偏頗了。秦王之慮,也就是對趙括之才最好的認可。有什麽比自己敵人的重視更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呢但是,一個人有才是一迴事情,能否獨當一麵則又是一件事情。


    趙括雖然多次做了其父親趙奢的幕僚,卻從來沒有單獨領兵打仗、獨自應付大局的經驗。比起廉頗來,這個人年輕識淺,在與秦軍交戰之時,肯定不會甘心固守不出。隻要抓住了趙括的這個小小的弱點,就足以讓其致命。除此以外,趙王雖然無能而昏聵,但是卻絕對不會貿然讓一個名不見經傳、沒有任何才能的人前去領兵的。


    巧合的是,這趙括與趙王在早年之時,便私交甚密,趙王對其才能可謂知之甚詳。在趙王的心裏,如果不是群臣都推舉廉頗為主帥,加之趙括的確沒有什麽帶兵經驗,趙括很有可能早就已經取代了廉頗。而趙括對廉頗在長平的戰法也頗有微詞,他想要的,就是趙軍能夠主動出擊,與秦軍決戰,這與趙王的想法不謀而合。如此,趙王這邊的思想基礎便打牢靠了。


    另一麵,趙括屢次和其父親出征,為其出謀劃策,在趙國人民和軍隊心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人稱“馬服子”,將他與其父趙奢相提並論,被譽為趙國未來的將星。有了趙王的認可和如此強大的群眾基礎,趙括便成了舉國上下所認同的主帥的最佳人選。隻要秦國趁機在趙國散布謠言,廉頗就必定會被換下。


    然而,小心駛得萬年船,為確保此次戰爭的萬無一失,範雎向秦王舉薦了一個人,就是大秦武安君——白起。


    大計已定,秦國強大的情報係統迅速地運轉起來。


    這些日子,白起雖然閑暇在家,但卻並沒有就此閑著。白起一直關注著長平戰事,每日都在苦思破敵之策。隻可惜,這廉頗把長平弄得如同城堡一般牢不可摧,讓戰神白起也無從下手。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就沒有了一些想法,如果能夠讓白起代替王齕,戰局肯定要比現在好得多。隻是這王齕與武安君的私交甚密,為了不掃自己這位友人的麵子,白起一直隱忍不出。


    於是,秦王便親自去請他。君命一下,無論是王齕還是白起,都會乖乖遵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代王朝更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加鹽大伯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加鹽大伯伯並收藏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