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咱們前麵說到哪兒去了來著?”我看著青牛師父笑問道。
“我們說到了節欲。
手淫,意淫,心動都是欲。”
“對對對,剛剛說,節欲不隻是說的不結婚,對吧!”
“嗯,古人節欲,不單是性欲,而是指的是三個方麵。”青牛師父娓娓道來,“一個是:節情誌,以養生。
情誌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
就是我師父講的那個,平時沒辦法幹擾到內髒,一生氣,瞬間就把自己的小心髒兒,氣的撲通撲通的。”
說道這裏,青牛師父又笑了起來。
看起來,他特別喜歡他師父講的這個小笑話。
我接口道:“一激動,血液還容易上頭。
萬一腦出血,就麻煩了。”
青牛師父點點頭道:“所以,節情誌,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位是,節食欲。
修煉講究的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類證治裁》講:一身所寶,惟精、氣、神。……精化氣,氣化神。
《清宮秘方大全》也有記載:精生氣,氣生神,精極則無以生氣,故瘦弱少氣,氣弱則不能生神。
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後天之精,指的就是水穀之精。
也就是我們吃的東西。
我們吃的東西,從胃消化,然後進入小腸吸收。
這個吸收過程,就是氣化的過程。”
我舉手示意了一下,打斷了青牛師父的話:“吸收食物,是氣化的過程,這個就是煉精化氣的意思嗎?
煉精化氣這個詞,有點兒玄乎。
不太好理解。”
青牛師父愣了一下。
大概這個問題,是真的不好解釋。
他想了一會兒,才笑著說道:“煉精化氣,不是簡單的指吃飯的意思。
煉精化氣,精的原材料,有先天之精,也有後天之精。
咱現在說的,隻是後天之精,也就是說,水穀之精而已。
心與小腸相表裏,兩者五行都屬火。
經過胃消化的食物,在小腸裏,被火所氣化。
這個過程……”
他又想了一會兒,試圖解釋明白“氣化”這個概念:“食物要想被人體所用,得氣化之後,才能被人吸收。
氣化的這個過程,是耗能的。
如果吃的太多的話,就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去氣化它。
所以,如果吃多了,人就會感覺累,犯困。”
“吃多了,會撐得犯困,這我倒是經常有體會。”我笑著道。
我想到了,佛家、道家,都提倡辟穀。
這得節約了多少能量。
青牛師父,還在抓耳撓腮的想措辭:“氣化這個事兒,該怎麽說呢?”
他很想給我介紹明白,這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
撓了一會兒,他比手畫腳道:“你試一試,我這樣說,你可不可以理解哈。
就是人,從剛出生開始,那麽小小的一個人,是怎麽長大了的呢?
當然,是吃飯。
但是,吃的是飯,長出來的,卻是個人。
這百十來斤的人,是怎麽從飯裏,長出來的呢?”
他擔心我還不明白,又捏了捏我的胳膊道:“哪怕你是天天吃菜長大的,你這肉,也是人肉。
而且看起來,是與蔬菜毫不相似的肉。
與吃肉長大的人比,你們的肉,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差別。
這就是氣化。
不是簡單的把食物,吸收了。
而是氣化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維持人的生長。”
我認真的想了一下。
人從出生開始,小小的一個小團子。
長大到現在。
多出來的這一百來斤,是人肉。
是吃飯,長出來的人肉。
把飯,變成了肉……
這就是氣化嗎?
我不清楚。
但是,這個看問題的角度,倒是很有意思。
青牛師父攤了攤手,放棄道:“我也隻能,解釋成這個樣子了。”
“挺好的挺好的,”我喜笑顏開問道,“還能怎麽節欲養生?”
青牛師父道:“哦,第三個就是情欲了。
有句老話說:順成人,逆成仙,玄妙就在顛倒間。
人,如果順從自己的情欲。
泄精,就生出來個小孩兒。
這就是,順——成人。
反過來,有一種養生方式叫,還精入腦。
精藏於腎,腎主骨,骨生髓,髓通腦。
如果縱欲過後,反應會遲鈍,記憶力下降。
逆反的這個過程,叫還精入腦。”
不等我問,他先投降了:“順成人,逆成仙哈!
我現在,也還是個人。
神仙的事情,我不了解。”
我笑道:“好好好,不問神仙的事兒,就問問人的事兒。
精氣神,看不見摸不著。怎麽做,才更利於身體的健康?”
這個問題,青牛師父倒是很熟悉:“丹陽宗師明確提出:學道者不須廣看經書,……養氣最為上策。
心動,則神疲。
氣亂,則精搖。
所以,除了忌酒、色、財、氣外,保持心中清靜,過簡單自然的生活,最能修性養命。”
我總結道:“生活簡單,欲望少。
心不動,神不疲,氣不亂。
對嗎?”
“嗯嗯,”青牛師父又想起一條,補充道:“體力勞動,也可以促進精化氣。
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腦子不夠用。
要麽精不足,無精可化。
要麽氣不足,不足以化精。
要麽神不足,休息不夠。
要養精,就節欲。
要養氣,就少耗費。
比如吃飯、說話,都很耗氣。
少吃,少說。
要養神,就是早點兒休息,注意睡子午覺。
再加點兒適當的運動,促進精化氣。”
我悠悠的歎了口氣,感覺好像也挺複雜的。
青牛師父笑道:“無非還是陰陽平衡,你再慢慢捋捋。”
我想了想道:“也是,好像講的主要無非就是:心不動,氣不亂。
不過,還是感覺有點兒虛。”
青牛師父笑道:“對啊,人類大腦的結構,對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印象才更深刻。”
“我們說到了節欲。
手淫,意淫,心動都是欲。”
“對對對,剛剛說,節欲不隻是說的不結婚,對吧!”
“嗯,古人節欲,不單是性欲,而是指的是三個方麵。”青牛師父娓娓道來,“一個是:節情誌,以養生。
情誌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
就是我師父講的那個,平時沒辦法幹擾到內髒,一生氣,瞬間就把自己的小心髒兒,氣的撲通撲通的。”
說道這裏,青牛師父又笑了起來。
看起來,他特別喜歡他師父講的這個小笑話。
我接口道:“一激動,血液還容易上頭。
萬一腦出血,就麻煩了。”
青牛師父點點頭道:“所以,節情誌,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位是,節食欲。
修煉講究的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類證治裁》講:一身所寶,惟精、氣、神。……精化氣,氣化神。
《清宮秘方大全》也有記載:精生氣,氣生神,精極則無以生氣,故瘦弱少氣,氣弱則不能生神。
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
後天之精,指的就是水穀之精。
也就是我們吃的東西。
我們吃的東西,從胃消化,然後進入小腸吸收。
這個吸收過程,就是氣化的過程。”
我舉手示意了一下,打斷了青牛師父的話:“吸收食物,是氣化的過程,這個就是煉精化氣的意思嗎?
煉精化氣這個詞,有點兒玄乎。
不太好理解。”
青牛師父愣了一下。
大概這個問題,是真的不好解釋。
他想了一會兒,才笑著說道:“煉精化氣,不是簡單的指吃飯的意思。
煉精化氣,精的原材料,有先天之精,也有後天之精。
咱現在說的,隻是後天之精,也就是說,水穀之精而已。
心與小腸相表裏,兩者五行都屬火。
經過胃消化的食物,在小腸裏,被火所氣化。
這個過程……”
他又想了一會兒,試圖解釋明白“氣化”這個概念:“食物要想被人體所用,得氣化之後,才能被人吸收。
氣化的這個過程,是耗能的。
如果吃的太多的話,就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去氣化它。
所以,如果吃多了,人就會感覺累,犯困。”
“吃多了,會撐得犯困,這我倒是經常有體會。”我笑著道。
我想到了,佛家、道家,都提倡辟穀。
這得節約了多少能量。
青牛師父,還在抓耳撓腮的想措辭:“氣化這個事兒,該怎麽說呢?”
他很想給我介紹明白,這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
撓了一會兒,他比手畫腳道:“你試一試,我這樣說,你可不可以理解哈。
就是人,從剛出生開始,那麽小小的一個人,是怎麽長大了的呢?
當然,是吃飯。
但是,吃的是飯,長出來的,卻是個人。
這百十來斤的人,是怎麽從飯裏,長出來的呢?”
他擔心我還不明白,又捏了捏我的胳膊道:“哪怕你是天天吃菜長大的,你這肉,也是人肉。
而且看起來,是與蔬菜毫不相似的肉。
與吃肉長大的人比,你們的肉,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差別。
這就是氣化。
不是簡單的把食物,吸收了。
而是氣化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維持人的生長。”
我認真的想了一下。
人從出生開始,小小的一個小團子。
長大到現在。
多出來的這一百來斤,是人肉。
是吃飯,長出來的人肉。
把飯,變成了肉……
這就是氣化嗎?
我不清楚。
但是,這個看問題的角度,倒是很有意思。
青牛師父攤了攤手,放棄道:“我也隻能,解釋成這個樣子了。”
“挺好的挺好的,”我喜笑顏開問道,“還能怎麽節欲養生?”
青牛師父道:“哦,第三個就是情欲了。
有句老話說:順成人,逆成仙,玄妙就在顛倒間。
人,如果順從自己的情欲。
泄精,就生出來個小孩兒。
這就是,順——成人。
反過來,有一種養生方式叫,還精入腦。
精藏於腎,腎主骨,骨生髓,髓通腦。
如果縱欲過後,反應會遲鈍,記憶力下降。
逆反的這個過程,叫還精入腦。”
不等我問,他先投降了:“順成人,逆成仙哈!
我現在,也還是個人。
神仙的事情,我不了解。”
我笑道:“好好好,不問神仙的事兒,就問問人的事兒。
精氣神,看不見摸不著。怎麽做,才更利於身體的健康?”
這個問題,青牛師父倒是很熟悉:“丹陽宗師明確提出:學道者不須廣看經書,……養氣最為上策。
心動,則神疲。
氣亂,則精搖。
所以,除了忌酒、色、財、氣外,保持心中清靜,過簡單自然的生活,最能修性養命。”
我總結道:“生活簡單,欲望少。
心不動,神不疲,氣不亂。
對嗎?”
“嗯嗯,”青牛師父又想起一條,補充道:“體力勞動,也可以促進精化氣。
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腦子不夠用。
要麽精不足,無精可化。
要麽氣不足,不足以化精。
要麽神不足,休息不夠。
要養精,就節欲。
要養氣,就少耗費。
比如吃飯、說話,都很耗氣。
少吃,少說。
要養神,就是早點兒休息,注意睡子午覺。
再加點兒適當的運動,促進精化氣。”
我悠悠的歎了口氣,感覺好像也挺複雜的。
青牛師父笑道:“無非還是陰陽平衡,你再慢慢捋捋。”
我想了想道:“也是,好像講的主要無非就是:心不動,氣不亂。
不過,還是感覺有點兒虛。”
青牛師父笑道:“對啊,人類大腦的結構,對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印象才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