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實事件改寫)李凡陽在神界炒股的時候,猜到了麗昌星的列強各國有股票市場,但他沒想到在昊仲國的江東州,也是可以炒股的。

    隻是眼下江東州的股票市場,和神界的比起來,還處在原始階段。

    隨著資本主義強國的進入,他們自然把股票這個新鮮事物也帶進了昊仲國。

    這對昊仲國人來說,感到很新奇,又使不少人能在短時間內可以暴富感到興奮和激動。然而對規則的不懂,對還處於農業社會的昊仲國來說,想要通過股票來賺人家強國商人的錢,實際上是無異於做夢。

    但還別說,無論那個時代,都有不少做著這種美夢的人,也許你我是其中之一。

    這時的麗昌星,隨著技術的進步,各列強國進入了初步工業化時期。

    特別是薩利國的汽車產業,隨著技術進步進入了大規模的生產階段。價格自然隨著落了下來,汽車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

    然而,另一個問題也隨即而來,隨著汽車生產的增多,生產汽車輪胎所需要的橡膠自然大增。但這個時期生產橡膠的途徑,主要還是種植橡膠樹割膠來取得。

    所以,市場上形成了一膠難求的局麵,趨利的資本紛紛進入橡膠市場。於是,世界橡膠在周曆九百九十三年開始瘋漲,價格一年高過一年。

    於是橡膠概念股票題材,在金融市場上大行其道。

    這個自然少不了昊仲國的江東州了。江東州是昊州大陸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昊州大陸的金融中心,被譽為“冒險家的樂園。”

    自然,橡膠概念股也隨著世界股市起舞,在江東州大行其道,僅在周曆九百九十六年六月份,就有三十多家橡膠概念公司掛牌上市,直接卷走資金一千三百五十萬兩白銀。

    江東海世橡膠公司,是七年前由海島國商人麥邊爾在江東州設立的以經營橡膠園、采掘石油和煤,以及采伐木材等業務的綜合資源公司。

    其實,他的這個公司是名副其實的皮包公司,什麽也不做,隻是以公司的名頭做投機賺錢的工具而已。

    作為一個以金融投機為主的精明商人,麥邊爾豈會放過如此大好的賺錢機會?當然不會,他在等待最佳機會,也在做精心的策劃。作為一個精明的金融投機家,從各方麵的獲得的信息,總能讓他先知先覺。

    實際上早在去年十月,橡膠概念股剛在江東州熱起來的時候,麥邊爾就果斷出手了。

    八日,江東州各大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橡膠概念龍頭股:海世橡膠》的帶廣告性的報道文章。文章裏羅列了該公司相關的經營業績、有具體數字做說明,還列出了公司在在世界各地擁有的橡膠種植園,有著輝煌的未來。

    之後連續一個星期,江東州的幾家主要報紙每天都對該公司的經營,一天做一個側麵的重點報道。於是乎,該公司成了整個江東州資本家、地主和投資家談論的話題,開口閉口都在說著海世橡膠公司燦爛的經營業績和輝煌的未來。

    十月十八日,幾家主要報紙又同時刊登出了《海世橡膠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的巨幅廣告,向社會公開發行二十萬股股票,以募集資金擴大橡膠種植,每股發行價為一百兩白銀。

    二十萬股對一個大陸的金融中心來說,自然算不上大數,登記認購的股份數達到了一千萬股之多。僧多粥少,隻能看誰的運氣好了,中了簽的自然是歡唿雀躍。

    十月二十九日,新股上市交易。

    公司股票上市當日,開盤價比發行價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幾乎沒有成交率。

    這不奇怪,公司前景如此之好,分紅多股息又高,誰願意輕易把手中的股票賣掉?傻呀?之後幾天裏,海世橡膠公司的股票,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但少有成交量。

    坐在辦公室裏密切關注著行情的麥邊爾微微一笑,掩飾不住的興奮,對他的三個手下說:“啟動備用方案,大量購進我公司的股票,並放出風去,凡是購買我公司股票的,隻要有錢抵押就可以貸到本金翻一倍的現款。”

    他的三名手下,有兩人是昊仲國本地的大學畢業生。他們在公司幹著打雜一類的瑣事。其中有個叫項成的後生,用海島國語遲疑地問了一句:“尊敬地麥邊爾先生。公司的股票隻幾天的時間就漲了一倍,我們大量購進會有人接盤嗎?”

    麥邊爾詭秘地一笑,說:“公司的前景這麽好,還怕沒人接盤嗎?再說,即使沒人接盤,但分紅的時候銀子仍落在自己的袋裏,也不吃虧。

    這股票裏麵的學問大著呢?你不懂。股票是拿來炒的,都放著能叫炒股票?既然是炒,就要聚集人氣。我們購進本公司股票,就是要把人氣調動起來。”

    原來,麥邊爾早已經和強國在江東各銀行的主管溝通好,他和這些銀行一起聯手做莊,為自己的公司“背書。”之後,蘭誌拓植股票基本是天天飄紅。

    該股天天漲,得知行情的各路有錢人隨之瘋狂起來。

    不管是昊仲國國內錢莊,還是外國人的銀行,紛紛為炒股者提供各種信貸,全國各地的資金都通過銀行匯聚到股市中來了。

    到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海世橡膠公司沒有食言,進行了第一次的高額派息,每股高達三十兩白銀的分紅。因此時多數股票都攥在他的手裏,實際上多數分紅都落入了他的袋裏。但麥邊爾的做法,更是引起了市場對海世橡膠公司股票的追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海世橡膠公司的股票,在僅半年多的時間裏,從當初每股一百兩白銀,炒到了每股一千六百七十兩白銀的高位。

    六月中的時候,麥邊爾見自己手中的股票已經清空了。他得意地一笑,然後把錢匯走拍拍屁股迴海島國去了。

    七月,各強國銀行提高了存貸款利率,導致橡膠價格大幅下跌。在江東的各強國銀行也宣布,不再進行股票抵押貸款。

    頓時,海世橡膠公司的股票價格如高山頂上崩下的石頭,在幾天的時間裏每股從一千六百多兩白銀,跌到不足一百兩的發行價,還少人接盤。

    麵對這突然其來的崩盤,昊仲國的各大錢莊,頓時一片愁雲慘霧,各錢莊老板的臉比死了爹娘還要難看。

    在這些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中,以昊仲國的海元、謙金、兆建三個錢莊貸出去的金額高達千萬兩白銀之巨。而這三個錢莊恰是同一老板:程逸民。

    但程逸民的後台老板是襄樊鐵路的總裁伍章關。這位掌握著襄樊鐵路財政大權的總裁,把三百五十萬兩白銀都交給了程逸民,而這些錢有不少是向當地農民強迫攤派下去的所謂租股,結果全部虧淨一分未迴。

    但程逸民還不算是虧損最多,虧得最多的是江東盛潤錢莊,虧空二千萬兩白銀,該錢莊因資金鏈斷裂倒閉,直接導致江東幾十家工廠停工,三十多萬工人失業。

    其它未倒閉的錢莊,則出現資金極度緊張的狀況。而這些未倒閉的錢莊的莊票,大部分流入到了外國銀行或是外國商人的手中。

    據推算,此次股票事件,昊仲國被世界強國卷走約五千萬兩白銀資金。

    因造成的損失實在太大,引發了更嚴重地經濟危機。隨後,各錢莊紛紛倒閉,又釀成了更大的金融危機。為了避免出現災難性的金融危機,昊仲國皇朝政府被迫派江東省撫督蔡孫經向強國銀行商量借款。

    然而借錢總是還的,但此時的周家皇朝,國內經濟崩潰,財政收入是一年少過一年,又欠了強國大量的戰敗債,那有錢來還債?

    後來,有人出了個騷主意,把襄樊、襄晟鐵路收歸國有,用來頂替強國貸款,結果被皇朝朝庭采納。

    此事引發江源、雲北、昊南和南疆四省民眾的強烈反彈,誘發大規模的民眾起義。因為,這兩條鐵路是路經的各省民眾集了不少資的。

    因此,這次股票事件也成了周家皇朝覆滅的直接誘因,成了壓垮周家皇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道是(《鷓鴣天·股票事件》):

    股市圈錢竅門多,

    橡膠價漲好炒作。

    老手知勢細策劃,

    貪心懵漢往裏鑽。

    股票漲,

    錢易賺,

    爭相借錢往裏放。

    神話破滅天接地,

    家破國亡無淚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昊仲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陽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陽寰並收藏昊仲崛起最新章節